走向混沌 作者:从维熙-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以先写一些应时小卖的东西,这只是一个过程,但是你不要忘记最终的极致,是
表现真实的历史。鲁迅先生怎么说的:‘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
我们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握别。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维熙,我坚信天快亮
了!”
至今我还记得那是个墨染的夜晚,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一颗星斗——第二天我们就登
上没有送行者的火车。
第8节 伍姓湖——我的最后一个劳改驿站
在一路的行程中,我仿佛是个流民的头儿,带着一群男男女女以及一两个娃儿,穿越河
南西部,陕西北部,并跨越过陕西与山西分界的风凌渡黄河大桥——拐了个大大的弯子,到
了晋南。
对于风陵渡,我虽然是与它初次见面,但是对这个名字却并不陌生。昔读唐宋诗词,曾
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在华章中提及到文津渡、浦津渡和风陵渡,在几百年前这些名字都还是
黄河古渡。盛唐时期,倒是曾经有过一座万吨重的四只铁牛当作基石的浦津渡浮桥,但是随
着黄河水患的频繁,那浮桥早已不在;改道后的黄河,连浦津渡的名字也消失了。在其周围
及其黄色的波涛里,埋藏着无数的人文历史故事。
我很喜欢到这儿来。我的生命若同一个黄河纤夫,在十分古老的河谷中,已然背纤而行
近20个年头了。作为一个黄河子孙,我渴望着看一看“母亲河”的身影,反刍一下它的历
史过去,并用它的过去,想一想今天和明天。这是我愿意来这儿的第一个原因。其二,我的
一个姑姑在浦州教中学已然数载,地图告诉我,伍姓湖与浦州都属永济县界,有时间我可以
寻觅一下亲人,以解忧愁,以悦身心;其三,化工生产总是与有毒的物体气体相伴,不仅伤
人身心,还远离开自然——地图上的人文景观,还告诉我它西有《西厢记》中的莺莺塔,北
挨着《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关帝庙。因而,我把这次调动,看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
喜庆之事。
当列车穿越黄河的时候,已是落日西沉的时刻,我把全部的视力,都投向中华民族的这
条母亲河;但是让我感伤的是,不仅没有看到古诗中“黄河落日圆”的雄浑风景,连黄河的
滚滚波涛,也没有看见。两岸的黄沙延伸得很宽,中间那几条被黄沙分割开的水流,有的上
面还覆盖着一层薄冰,即使是没有被冰层覆盖着的河面,水流也小得像是条条溪流,这真是
让寻觅黄河的后代子孙,为之心颤。
我对坐在我身旁的张沪耳语道:“真想不到……竟是这副模样!”
她说:“山有老,水有老,流了五千年她累了,像个活着的木乃伊了。”
“可能正是枯水季节的缘故吧?”
“反正它已过了青春期。记得唐太宗游黄河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碧原开雾湿/绮
岭峻霞城/烟烽高下翠/日朗浅深明……你就从最后一句,来推断当时的黄河,水是清的。
现在可倒好,一片浊流,要是把全国大武斗的精力,放在治理黄河上,该有多好?”
她的记忆力极好,思维又十分敏捷,一下把黄河浊流与“文革”的混浊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火车通过有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时,留给我的记忆。当时,我还联想起毛泽东曾经考察
过黄河,并留下“河清的日”的孟浪之词——多少年过去了,黄河一年比一年混浊。当时我
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曾久久为毛泽东站在黄河岸边,深情地凝视黄河的目光所感动。此时,
我真有了姜葆琛君路过黄河时的满腹悲怆之感——我的母亲——我的黄河——在内心独自呼
喊之际,我的眼泪潸然而下……
车过黄河后的第一站,就是永济县城。一辆卡车等候在车站上,没有武警,只有一名司
机和一名劳改干部。
第9节 “死门”与“生门”
伍姓湖顾名思义,至少可以有两个意思:一、这儿姓伍的人家特别多;二、旁边应还有
一片不小的水泊。第一个含义很快得到了验证,因为我们的卡车经过的一个村子,村名就叫
伍姓村——至于那片应该有的水,我们却没看见。拉我们的卡车,一路向北,直到快出了农
场的边缘,我们的卡车才停在一处只有几排房子的空场。过了很久很久,我们熟悉了那块土
地的土性之后,才知道从我们的监舍向北走,原是一片芦草茂密的水泊的,那儿曾栖息着大
雁和许多候乌。全国学大寨,大寨在山西,大寨不知什么人来这儿看了一回,那块原属于自
然的浅浅水泊,便在年把的时间内变成了旱田。候鸟不见了,大雁飞走了——我们到此地不
久,还吃过一回雁肉。一只重20斤的死雁,只卖两块钱,那是来寻觅旧巢的孤雁,被农民
捕获后卖给我们这些“二劳改”的。这个劳改中队,有百十口人,大多数来自北京。原本是
个男儿国,加上我们这些双料货,就成了一个“鸡叫狗吠娃儿哭”的世界。
劳改队的陈大琪指导员和袁中队长,大概是出于人道主义,很体谅我们这些拉家带口的
新户,让我们搬进新窑洞去住(这儿的窑洞也和曲沃一样,外表看上去是平房,进门才知道
是拱形的窑洞);而那些男号——包括正牌的工人和拖拉机手,都住在破旧的窑洞和平房
里,这使刚刚到了新址的我们,感到“人挪窝活”的愉悦。
这儿被称为劳改三中队。进窑不久,就认知了一个定律:凡是有劳改人员的地方,都有
右派。我能记下来名字的有:来自公安系统的周月明;在某大学教《西洋史》的吴士俄;地
质部的老右魏石山(只记住了其号为石山,因为他善于画猫,印章上刻有石山二字);还有
昔日在铁路系统的劳模李绵章;曾在京剧名伶尚小云剧团反串青衣的演员朱效梅;剩下的一
个,则是在五七年反右刚刚开始时,右派大名就上了《人民日报)的王臻——他原是民政部
的干部,大鸣大放期间下放在四川考察民政,出于帮助党整风之心,匆匆从四川回到北京。
他刚刚坦诚地向党提出整改意见,几天之后就成了“右派向党进攻的急先锋”。在劳改队
中,尽管五毒俱全,又在一起生活劳动;但是知识分子与其他“四毒”,仍然若同泾水渭
水,色泽完全不同——所以很快,我和张沪就与“同类”中的几个,熟悉到无话不谈的地
步。
最初与我和张沪接触的是魏石山,他不仅长于字画,还会中医。他见张沪体态虚弱,知
其在曲沃的遭遇后,出于同情之心。他建议让她提出“保外就医”的申请。
我和张沪对此都感到突然。当然能够离开劳改地盘,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但是我们各
种办法都想过,惟独没有想到过走这一步棋。他说,这里的队干部及其家属,都常常找他看
病——他与总场医院也很熟悉,根据张沪的情况,被批准的可能极大。特别是这里的管教干
部,对知识分子都挺富有同情心的。他在几个劳改单位改造过,这里的指导员陈大琪,是个
很有见地的人。
经过我和张沪的观察,老魏所谈皆非虚言。因为从我们到这儿的第一天,陈大琪已然显
示出他的与众不同。在对我们这些刚刚到达这儿的新号,例行完了点名和分配窑洞之后,他
突然对我招了招手,让我跟他走进他的办公室。当时我的猜想是,这支“双劳改”的队伍是
我带队来的,他找我不过是询及一下每个成员的情况。可是我意想不到的是,他让我在椅子
上坐定后,却扯开了闲篇:
“你这个姓氏真少见,我生平只见过一回。”
我沉默地听着,不便随意答话。
“那还是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读到语文课本上的辅导材料,有一篇写一个农村女娃
卖苇席的故事。作者的姓氏是从,名字叫什么,我已然记不清了;你这个‘从’是不是……
跟他一个姓?”陈大琪两只眼睛审视着我,“你们还没有来,副档已经先到了这儿,知道你
过去是搞文学的,那篇东西是不是你写下的?”
真是恍如隔世,在十多年的劳改生活中,我早就把我青年时代写的一篇千字文忘光了。
经他一提,我倒是当真回忆起来了——它发表在孙犁主办的《文艺周刊》,上,后被纳入高
小语文教学的辅助教材之中。想不到事隔多年,在这个黄河之畔的劳改队,被主管我的劳改
指导提起。我只好点点头,回答他说:“是,那是我当年写的:您如果不提起它。我都忘
了。”
“那文章我一直记得。”他说,“我是农村里长大的娃,爱读写农村的书。”
我点点头,心里也挺高兴——因为让指导员知道我的过去,并不是什么坏事。
“从明天起,你出任中队的统计员工作。魏石山是搞宣传的,有不明白的地方问问他就
行了。”他说,“你可以走了,有大事可以直接找我。”
第一天的经历,让我和张沪确认了陈大琪是一个尊重知识的人——有这样的干部在这儿
当一把手,老魏提及的离场方案,也许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张沪原来就有心脏病
史,加上曲沃的折腾,在病史中又加了另外一笔,我俩几经研究,决定将她所有的病历,由
老魏呈给中队过目;同时,张沪向上呈递了一份请求回京治病。保外就医的报告。说实话,
当时我们只是立足于争取,并没抱有多大的希望——无产阶级专政是铁,对阶级敌人的仁
慈,就是对革命的残忍。这是我们牢记于心的,姑且当作投石问路吧!未曾料到的是,不到
一个月的光景,张沪保外就医的申请批了下来——她从伍姓湖,提前告别了劳改生活,直到
她的问题在1979年彻底平反。
一间约有12平米的窑洞,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一个单人床,一张办公桌,桌面上堆满
了统计报表之类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毛泽东的著作。这里确实像同类们所说,很少其他劳改
农场令人心烦的政治学习,只有老魏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出上一期黑板报,摘录一些报纸
上的过期消息。他使用过的《山西日报》,我拿来炒冷饭般地过目一下,然后堆在桌子上,
以表示自己关心国家大事。从劳改开始,近20年的光景中,我还没有一个人住过一间屋
子,因而,当白天人们都去田野劳动,我手拿着一只沾水钢笔,填写着各式各样表格的时
候,内心有一种十分恬静的感觉——就好像一只远航的船,在历经了凄风苦雨的航行之后,
终于驶进了一个避风的港湾。
只有到了月底,我这间窑洞才常常满员。全队几十口子,都要到我这儿来买饭票——这
里最高的工资不足40元钱,一个月的伙食费用,大肚汉有20元也就够了。我收完了钱,把
它转交到伙房,这是我的任务之一。我的惟一劳动项目,就是手拿一个由木工做好了的米
尺,去丈量中队的土地面积;那米尺是三角形的,上边有一个转动的木把儿,我一边走着就
把面积丈量出来了。此外,我有时还要下到劳动工地,去记录下每个生产组的生产进度,然
后造表上交给主管生产的袁队长和中队技术员。仅此而已!
对我来说,干这点儿事情是填不满我的时间的。因而在收工以后,同类中的王臻和朱效
梅,是我窑洞中的常客。特别是到了周末,我负责去中队开设的小卖部买酒,王臻负责掌
勺,当酒菜都准备齐全之后,朱效梅便会不请自到。他来自尚小云剧团,不仅能反串青衣,
还一专多能地会自拉自唱。我们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唱起京剧,什么《玉堂春》、《白门
楼》、《罗成叫关》、《吕布戏貂婢》……当然,为了防止有人下蛆,我们偶尔也唱《沙家
滨)和《红灯记》中的片段,这不是我们想唱的,纯属为了掩人耳目。开始时,我们是小声
演唱,因为这些旧戏都是“文革”破“四旧”中早已被打翻在地的东西;但是自从有一次陈
指导员走进窑洞时,朱效梅正在地上虎虎生威地唱着杨子荣打虎上山的段子,陈指导员笑了
笑,便走出了窑洞。从此以后,我们的调门便越来越高,加上有酒助兴,有时竟然唱到了忘
我的程度。
我在上中学时,发表文章的稿费,大都花在了看叶盛兰的小生戏上,因而也会唱两嗓子
小生,所以我与朱效梅常常一起唱上一段,由王臻在旁操琴,两人一直唱到口干舌燥为止。
窑洞虽然隔音,但是窗子和门是不隔音的,因而住在我旁边的刘四、耿秀敏——以及宣传员
老魏,有时也来助兴——此时的窑洞,就变成了一个周末俱乐部。据说,有的同类曾对此表
示过异议,向中队反映过“几个右派在恢复‘四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