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集注(朱熹)-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书辞,言呼父母而泣也。恝,无愁之貌。于我何哉,自责不
知己有何罪耳,非怨父母也。杨氏曰 :“非孟子深知舜之心,
不能为此言。盖舜惟恐不顺于父母,未尝自以为孝也;若自以
为孝,则非孝矣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
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为,去声。帝,尧也。史记云:
“二女妻之,以观其内;九男事之,以观其外 。”又言:“一
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天下之士就之也。胥,
相视也。迁之,移以与之也。如穷人之无所归,言其怨慕迫切
之甚也。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
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
… 10…
孟子集注 ·108·
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
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
解忧。孟子推舜之心如此,以解上文之意。极天下之欲,不足
以解忧;而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真知舜之心哉!人少,
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
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
之矣 。”少、好,皆去声。言常人之情,因物有迁,惟圣人为
能不失其本心也。艾,美好也。楚辞、战国策所谓幼艾,义与
此同。不得,失意也。热中,躁急心热也。言五十者,舜摄政
时年五十也。五十而慕,则其终身慕可知矣。此章言舜不以得
众人之所欲为己乐,而以不顺乎亲之心为己忧。非圣人之尽性,
其孰能之?
万章问曰 :“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
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 :“告则不得
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
是以不告也 。”怼,直类反。诗齐国风南山之篇也。信,诚也,
诚如此诗之言也。怼,雠怨也。舜父顽母嚚,常欲害舜。告则
不听其娶,是废人之大伦,以雠怨于父母也。万章曰 :“舜之
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
“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妻,去声。以女为人妻曰妻。程
子曰 :“尧妻舜而不告者,以君治之而已,如今之官府治民之
私者亦多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
浚井,出,从而揜之。象曰 :‘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
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 。’象往入舜
宫,舜在床琴。象曰 :‘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
臣庶,汝其于予治 。’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曰:“奚
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弤,都礼反。忸,女六反。
… 11…
孟子集注 ·109·
怩,音尼。与,平声。完,治也。捐,去也。阶,梯也。揜,
盖也。按史记,曰 :“使舜上涂廪,瞽瞍从下纵火焚廪,舜乃
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后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
出。舜既入深,瞽瞍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中出去 。”即
其事也。象,舜异母弟也。谟,谋也。盖,盖井也。舜所居三
年成都,故谓之都君。咸,皆也。绩,功也。舜既入井,象不
知舜已出,欲以杀舜为己功也。干,盾也。戈,戟也。琴,舜
所弹五弦琴也。弤,琱弓也。象欲以舜之牛羊仓廪与父母,而
自取此物也。二嫂,尧二女也。栖,床也,象欲使为己妻也。
象往舜宫,欲分取所有,见舜坐在床弹琴,盖既出即潜归其宫
也。郁陶,思之甚而气不得伸也。象言己思君之甚,故来见尔。
忸怩,惭色也。臣庶,谓其百官也。象素憎舜,不至其宫,故
舜见其来而喜,使之治其臣庶也。孟子言舜非不知其将杀己,
但见其忧则忧,见其喜则喜,兄弟之情,自有所不能已耳。万
章所言,其有无不可知,然舜之心,则孟子有以知之矣,他亦
不足辨也。程子曰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人情天理,于是
为至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
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 :‘始舍之
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
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
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
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与,平声。校,音
效,又音教。畜,许六反。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圉圉,困而
未纾之貌。洋洋,则稍纵矣。攸然而逝者,自得而远去也。方,
亦道也。罔,蒙蔽也。欺以其方,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以非
其道,谓昧之以理之所无。象以爱兄之道来,所谓欺之以其方
也。舜本不知其伪,故实喜之,何伪之有?此章又言舜遭人伦
… 12…
孟子集注 ·110·
之变,而不失天理之常也。
万章问曰 :“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
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放,犹置也;置之于此,
使不得去也。万章疑舜何不诛之,孟子言舜实封之,而或者误
以为放也。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
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
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
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
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
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庳,音鼻。
流,徙也。共工,官名。驩兜,人名。二人比周,相与为党。
三苗,国名,负固不服。杀,杀其君也。殛,诛也。鲧,禹父
名,方命圮族,治水无功,皆不仁之人也。幽州、崇山、三危、
羽山、有庳,皆地名也。或曰:“今道州鼻亭,即有庳之地也。”
未知是否 ?万章疑舜不当封象,使彼有庳之民无罪而遭象之
虐,非仁人之心也。藏怒,谓藏匿其怒。宿怨,谓留蓄其怨。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
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
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 ’,此
之谓也 。”孟子言象虽封为有庳之君,然不得治其国,天子使
吏代之治,而纳其所收之贡税于象。有似于放,故或者以为放
也。盖象至不仁,处之如此,则既不失吾亲爱之心,而彼亦不
得虐有庳之民也。源源,若水之相继也。来,谓来朝觐也。不
及贡以政接于有庳,谓不待及诸侯朝贡之期,而以政事接见有
庳之君。盖古书之辞,而孟子引以证源源而来之意,见其亲爱
之无已如此也。吴氏曰 :“言圣人不以公义废私恩,亦不以私
恩害公义。舜之于象,仁之至,义之尽也 。”
… 13…
孟子集注 ·111·
咸丘蒙问曰 :“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
而子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
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 :‘于斯时也,天下殆哉,
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
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
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
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朝,音潮。岌,鱼及反。咸丘蒙,
孟子弟子。语者,古语也。蹙,颦蹙不自安也。岌岌,不安貌
也。言人伦乖乱,天下将危也。齐东,齐国之东鄙也。孟子言
尧但老不治事,而舜摄天子之事耳。尧在时,舜未尝即天子位,
尧何由北面而朝乎?又引书及孔子之言以明之。尧典,虞书篇
名。今此文乃见于舜典,盖古书二篇,或合为一耳。言舜摄位
二十八年而尧死也。徂,升也。落,降也。人死则魂升而魄降,
故古者谓死为徂落。遏,止也。密,静也。八音,金、石、丝、
竹、匏、土、革、木,乐器之音也咸丘蒙曰 :“舜之不臣尧,
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
“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
‘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不臣尧,
不以尧为臣,使北面而朝也。诗小雅北山之篇也。普,遍也。
率,循也。此诗今毛氏序云 :“役使不均,已劳于王事而不得
养其父母焉 。”其诗下文亦云:“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乃作诗者自言天下皆王臣,何为独使我以贤才而劳苦乎?非谓
天子可臣其父也。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云汉,大
… 14…
孟子集注 ·112·
雅篇名也。孑,独立之貌。遗,脱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
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
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其辞而已,则如云汉所言,是周之
民真无遗种矣。惟以意逆之。则知作诗者之志在于忧旱,而非
真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
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养,去声。言瞽瞍既为
天子之父,则当享天下之养,此舜之所以为尊亲养亲之至也。
岂有使之北面而朝之理乎?诗大雅下武之篇。言人能长言孝思
而不忘,则可以为天下法则也。书曰 :‘只载见瞽瞍,夔夔齐
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见,音现。齐,侧皆
反。书大禹谟篇也。只,敬也。载,事也。夔夔齐栗,敬谨恐
惧之貌。允,信也。若,顺也。言舜敬事瞽瞍,往而见之,敬
谨如此,瞽瞍亦信而顺之也。孟子引此而言瞽瞍不能以不善及
其子,而反见化于其子,则是所谓父不得而子者,而非如咸丘
蒙之说也。
万章曰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
不能以天下与人 。”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万章问而孟
子答也。“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谆,之淳反。万章问
也。谆谆,详语之貌。曰 :“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
矣 。”行,去声,下同。行之于身谓之行,措诸天下谓之事。
言但因舜之行事,而示以与之之意耳。曰 :“以行与事示之者
如之何?”曰 :“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
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
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
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暴,步卜反,
… 15…
孟子集注 ·113·
下同。暴,显也。言下能荐人于上,不能令上必用之。舜为天
人所受,是因舜之行与事,而示之以与之之意也。曰 :“敢问
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 :“使之
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
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治,
去声。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
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
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