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杜甫诗选注 >

第25章

杜甫诗选注-第25章

小说: 杜甫诗选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有龙兮在山湫           ,古木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  ,蝮蛇东 
           '二八'                     '二九'                     '三○' 
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  ,拨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 
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三一'! 

      '二五'同谷万丈潭有龙,杜甫有万丈潭诗。湫音秋,龙潭。 

      '二六'崍,音聋竦,楂桠貌。樛,音鸠,枝曲下垂貌。 

      '二七'蛰,音直,伏藏。 

      '二八'蝮蛇,一种毒蛇。 

      '二九'这句是说蝮蛇竟敢出游于龙湫,未免可怪。杨伦释“怪”作“畏”,以为杜甫怕蝮蛇而 

不敢出,恐非。 

      '三○'为什么欲斩且复体?前人有两说:一谓“权不在己”、“力不能殄”,一谓“不足污吾 

刃”。按杜甫自言“疾恶如仇”,这里面确有文章。 

      '三一'心有犹疑,故歌思亦迟,迟则从容不迫,坎觉得溪壑也好象带有春意。——这是第六首。 

由一身一家说到国家大局。诗中的龙和蛇,大概是有所指的,但到底指什么人,也很难说。浦注谓龙 

…  06…

指皇帝:蝮蛇指安禄山、史思明。但如果支指安史,为什么又欲斩复休呢?沈德潜说:“言外有君子 

潜伏,小人横行之意。”也不见得妥当。我们只好不去猜了。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二',三年饥走荒山道'三三'。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 

           '三四'                                          '三五' 
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 
仰视皇天白日速'三六'! 

      '三二'杜甫这年才四十八岁,过多的苦难,已使他变得衰老了。 

      '三三'从至德二载 (七五七)至乾元二年(七五九)为三年。 

      '三四'这两句是愤激、嘲笑的话。并不是杜甫真的羡慕富贵,真的劝人争取富贵。 

      '三五'宿昔,曩昔,即昔日。 

      '三六'杜甫是一个人世主义者,又有他的政治抱负,而今年老无成,故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沈德潜云:“七歌,原本平子(张衡)《四愁》、明远(鲍照)《行路难》等篇,然能神明变化, 

不屑屑于摹仿,斯为大家。”按文大祥曾拟此体作歌六首。 

…  07…

                                       发同谷县   * 

                               '一'                                '二'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 
              '三'                 '四'                '五'                 '六' 
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 ,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 ,杳杳更 
                                       '七'                                 '八' 
远适。停骏龙潭云,回首虎崖石  。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 
      '九'                                                  '一○' 
旧深 ,穷老多惨戚。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 
林间翮'一一'。 

     * 原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赴剑南,指赴成都。唐时成都属剑 

南道。在这次行程中,杜甫同样写了十二首纪行诗,这第一首是序诗。杜甫在同谷,住了一个月左右, 

衣食问题并未得解决。但他对同谷仍有好感,和发秦州时的心情不同。 

      '一'《淮南子》:“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班固《答宾戏》则云:“孔席不暖,墨突不 

黔。”此诗从后一说。贤指墨翟,圣指孔丘。这是传统的看法。黔,黑。突,烟囱。席,指坐席。二 

句言圣贤也不能安居。 

      '二'安宅,即安居。宅作动词用。 

      '三'休驾,即息驾,指卜居同谷。 

      '四'迫物累,为衣食之累所驱迫。 

      '五'这年春,杜甫山洛阳回华州,秋又由华州来奏州,冬十月复由秦州至同谷,而今十二月又 

去同谷赴成都,故云“一岁四行役”。行役与一般旅行不同,多出于无可奈阿。 

      '六'忡忡,忧愁貌。绝境,犹胜地,指同谷山川之美。 

      '七'二句实写“绝境”。龙潭,指“万丈潭”。因不忍遽去,故为之驻马停车。骏,原指车子 

两旁的两匹马,这里是活用。虎崖,可能就是《寄赞上人》诗所云“徘徊虎穴上”的虎穴,在同谷县 

西。回首,回顾。 

      '八'二句写同谷人情之厚。歧,歧路,即岔道口,指分手的地方。送别的人都握着诗人的手一 

再地为他的遭遇而掉泪。 

      '九'杜甫和同谷的人们原是萍水相逢的新交,但他们的情谊却如此深厚,所以说“交情无旧深”, 

犹言交情不旧而深。是赞叹语,也是铭感语。 

      '一○'杜甫流寓同谷山中,其迹象有似隐居遁世,故日“栖遁迹”。但不是他的本心,故叼“偶 

值”。 

      '一一'不愿去偏得去,愿住下偏住不下,故曰“去住与愿违”。陶渊明诗:“迟迟出林翩”, 

又“望云惭高鸟”,因不如鸟之来往自由,故不觉怀愧。融,鸟两翅的劲羽,这里即指鸟。杜诗中也 

有以“翼”代鸟的,如仰看西飞翼”(《破船》)、“村墟过翼稀”(《夜》)、“一笑正坠双飞翼” 

 (《哀江头》)。以个体代整体,文学作品中常有。 

…  08…

                                          剑门 * 

              '一'                                                  '二' 
惟天有设险  ,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搐倚, 
              '三'                                '四'                                '五' 
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氓峨气惨怆 。 
                               '六'                                 '七' 
三皇五帝前,鸡大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 
              '八'                                 '九'                                 '一 
高视见霸王 ;讲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障 
○'                                 '一一'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 

      * 这是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自同谷县赴成都经剑阁时所作。此诗意在提醒朝廷,注意镇蜀人 

选,并减轻剥削,以免形成割据。李白 《蜀道难》:“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杜甫《诸将》: 

 “西蜀地形天下险,妾危须仗出群才。”便是此诗主旨,非泛写剑门之险。剑门剑阁,山名。《一统 

志》说:其山峭壁中断,如门之辟,如剑之值,故名。 

      '一'天本无知无为,但观剑门之险,又好似夭故意制造出来的。惟:发语词,无义。 

      '二'这两句写景中包含着壮甫的政治见解和态度。抱西南,见有利于地方割据;角北向,见显 

与中原朝廷为敌。为篇未欲铲叠嶂的根由。 

      '三'是说两崖高耸,有似墙壁,砌垒之状,宛如城郭。 

      '四'即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傍,靠近。以上言剑门之险。 

      '五'此下发议论。上句说葫廷剥削,所以珠玉等物日往中原;下旬说蜀民穷困,以至山川气色 

也为之悽枪。《韩诗外传》卷六:“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山,无足而至者,犹(同由)主君好之也。” 

即此句走字所本。岷峨,岷山和峨眉山,都在四川。 

      '六'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说上古时代, 

四川未通中原,那时人们不分彼此,鸡犬也是乱放的。 

      '七'后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君王。柔远,怀柔远方。 《周礼》:“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 

贡,各以其所有。”这里职贡,专指贡物说。名为纳贡,实同掠夺,所以说“道已丧”。道,即上“鸡 

犬各相放”之道。 

      '八'至今二句,是说秦汉以后的野心家据此高视,以分王霸。 

      '九'併吞,指王者,如秦始皇、汉光武等。割据,指霸者,如公孙述、刘备等。极力句,是说 

彼此拚命厮杀。 

      '一○'杜甫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因为在互相争夺各不相让的情况下,不知要牺牲多 

少人民的生命财产。但剑门却和他的主观愿望相反,所以他欲问罪真宰而削平剑阁。真宰,即上帝。 

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即使铲除了这个叠幛,人民也还是过不了太平日子的。 

      '一一'恐此句,是说恐复有凭险割据之事。时安史之乱未平,杜甫担心历史上的割据现象说不 

定会复见于今日,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所以只好临风惆怅。此诗乃登上剑阁时所赋,身在高山,故曰 

临风。吴见思说:“天地多事,设险何为?吾将铲平叠蟑,庶争夺可已。又恐山川高下,亦偶然耳, 

何足怪哉。求其故而不得,惟默然惆怅而已。”此说亦可参考。——施均父《岘佣说诗》云:“《剑 

门》诗,议论雄阔。然惟剑门则可。盖其地古今阨塞,英雄所必争,故有此感慨。若寻常关隘,即作 

此大议论,反不称矣。此理不可不知。” 

…  09…

                                       成都府  * 

                              '一'                                '二'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 
              '三'                               '四'               '五' 
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 ,季冬树木苍。 
                              '六' 
喧然名都会,吹萧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七七'。鸟雀夜备 
                   '八'                                '九' 
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 
伤! 

     *据诗中“季冬”字,如此诗乃乾元二年十二月刚到成都时所作。从此杜甫便正式开始了他 

 “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 

      '一'翳翳,朦胧的样子。桑榆日,即晚日。《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征衣,犹客衣,此以衣裳代人。 

      '二'这一年杜甫从华州经秦州、同谷到达成都,经历了千山万水,所以说“我行山川异”。现 

在不觉又到了成都,所以说忽在天一方。 

      '三'上句是喜悦,下句是感伤。成都是一个“城中十万户”的大都会,语言、衣著等又与中原 

不同,故有种新鲜感觉。未卜,难料或说不定。 

      '四'大江,即岷江。日月长,犹岁月长。是说此后得长期的过着游子生涯。 

      '五'曾,同层;曾城,犹重城。填,充满着。华屋,华丽的房子。曹植诗:“生存华屋处。” 

      '六'喧然,喧阗热闹。都会,犹都市。成都在唐代,经济繁荣仅次于扬州。当时有“扬一益二” 

的说法。间,读去声,夹杂的意思。以上四句概括地描写成都的市面和气候,是正面文字。 

      '七'信美二字,用王粲 《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两句是说,成都 

诚然不错,但我这远客却无所适从 (依靠),只有不安的(侧身)望望景物而已。这个川梁,大概就 

是万里桥。下四句亦皆望中所见。 

      '八'因见鸟雀归巢,更感到家乡的遥远。杜甫家在中原(洛阳)。 

      '九'这二句写景中寓时事。因避乱,故想到寇乱未平。黄生说:“初月二句,寓中兴草创,群 

盗尚炽。末二句姑为自解之辞。” 

…  10…

            第四期 漂泊西南时期 (公元七六○——七七○) 

     这第四期,是最后一期,包括杜甫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的十一年间的作 
品。杜南这十一年间的漂泊生活和创作生活,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夔 
州以前是第一阶段,计六年多 (七六○年正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