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 >

第42章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想知道,在克里切夫那边的岔道口迎接他的将是谁,又会告诉他哪些消息。他心里希望是扎哈罗夫。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集团军司令和军事委员在战场上共同生活的日子再长,也总是合不来。这种情况是经常能听到的。但他和扎哈罗夫用不到相互适应,就自然而然地相处得很好。

  谢尔皮林回到吉普车旁边的时候,古特科夫和叶弗斯古格涅耶夫已经互换了位置,古特科夫坐在驾驶盘后面,叶弗斯吉格涅耶夫坐在后座。

  这时候,在拦木那边,最后几节载着坦克的车皮紧压着路基上的枕木,隆隆响着,顺着铁轨驶了过去。

  过了过道口,大约只开了三公里快车,又只能象乌龟一样爬行了,为了要赶过另一个“斯蒂倍克”牵引的炮兵团,就得时常靠边行驶。这个团的物质装备已经多次受过战火的洗礼。汽车的车身、大炮的炮架和护板都弹痕累累,凹陷不平。

  越过这个团以后,又畅行无阻地行驶了大约十五公里,只是在迎面有车辆驶来的时候才减慢车速。但是到了傍晚又碰上了由履带式汽车牵引的二O夫妇三毫米重榴弹炮队。这些炮差不多把整个路面都占据了。古特科夫费了好大的劲才在黑暗中一辆接一辆地越过这个炮队。

  “一切都井井有条,”谢尔皮林又在想。“让榴弹炮队先走,中间保持一定的间隔,使道路不致堵塞。”

  他在超越炮队时的那股高兴劲儿,比他在路上因受阻而引起的烦闷,要强烈得多。因为他看到:有一支这么强的兵力正在开往他们的方面军,这可是非同寻常的事啊!

  古特科夫终干越过了整个炮队,把车子开上了开阔的路面。他摘下船形帽,擦了擦汗水。这最后十公平路可够他受的——一在超车的时候,他必须让车子左面的轮子紧靠着公路的边沿走,只要差一点点就会翻进水沟里去。

  “开得大胆!”谢尔皮林心里感到满意,终于决定不更换司机。

  在到达克里切夫之前,还得在夜里绕过什么人的“摊子”,绕过他的后勤部队。从这么多的汽油加油车来看,这是一个坦克部队。

  “摊子”这个词儿并不是军事术语,多半是普通生活用语,从前在军人的日常用语中并没有这个词,可是在战争中却不知不觉地用惯了。起先用这个词儿是为了保密,避免说出哪一个团、哪一个师、哪一个集团军的番号,而是叫某某人的“摊子”……于是所有的人都“摊子摊子”地叫开了……后来,这个词就慢慢地成了最恰当的不可缺少的军事用语了。因为它能说明事物的本质。

  事实上正是这样。不管你是一个多么大的首长,对你自己在战场上掌管的一切,还能用什么别的词儿来称呼呢?战争所需要的一切,以及人们在战场上所需要的一切,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人们用来战斗的武器、乘坐的车辆、挖土的铁锹,还有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包扎伤口的材料,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全都是你“摊子”内的东西。从弹药到军大衣口袋里的急救包,这一切全都在内。

  如果在这个“摊子”中缺少什么东西或者有什么东西不足的话,你就是一个蹩脚的当家人。

  过克里切大后又开了一公里多路,就看到右边的拐角上有一盏信号灯在闪烁。这盏信号灯大概已经亮过不止一次了;他们至少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

  “这就是我的‘摊子’了。”谢尔皮林想。借着调度员手中信号灯的亮光,他看见扎哈罗夫从吉普车里走了出来。到底是扎哈罗夫来接他了。

  “参谋长下午到方面军司令部去了。”扎哈罗夫说。他记得谢尔皮林的锁骨折断了,所以拥抱他时很小心。

  “作战处处长挺忙。而我们这些当军事委员的,正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总有空闲的时间,想上哪儿就上哪儿!”

  “别糟踏自己啦!”谢尔皮林说,“你哪来空闲时间!”

  扎哈罗夫在灯光下显得满脸倦容。

  “够受的吧?”

  “说实话,事情多得不可开交。特别是最近一个星期,”扎哈罗夫一面说,一面朝站在他旁边的一个中校点了一下突。“我带普罗库廷一起来了,以防万一。如果你想了解以往这十八个小时内的情况,他可以在路上向你报告。”

  “到家里看着地图再谈吧,我可以再忍耐一下。”谢尔皮林说着,和普罗库廷打了个招呼。

  他环视四周,看看还没跟谁打招呼,接着就问起自己的副司令:“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没来吗?”

  “他想来,可我把他劝住了,差一点要对他下命令啦,”扎哈罗夫说。“他在生病。”

  “伤口又裂开了?”谢尔皮林不安地问。

  “不是,老头儿喉咙发炎了。照他的脾气,明天准得起床。咱们走吧?”

  “走吧!”

  “怎么坐呢?”

  “随你的便。”

  “那我坐在你后边。”

  “会不会把你从后座上抛出去?这条路,我可还记得……”

  “你好久没走这条路了。我们这条路现在比华沙公路还要好。我们修过啦。”

  “军事委员同志,允许我转到您的车上去坐吗?”叶弗斯吉格涅耶夫问。

  “去吧。在莫斯科的时候,你大概记挂着前线吧?没什么,现在我们又会在一起了。”

  叶弗斯季格涅耶夫没有回答,他一声不响,因为他知道现在他不会再和他们在一起了。

  扎哈罗夫和谢尔皮林坐上吉普车,开头几分钟大家没开口,久别重逢,不知从何谈起。他们前面的一辆车子里坐着作战处副处长普罗库廷。

  “路确实不坏,”谢尔皮林说。

  “再过七公里,就是去我们集团军的公路了。这里还是方面军的公路。我们那儿的路也不见得比这儿的差……我们的鲍依科到方面军司令部去见参谋长了。明天一清早我和你就得去见方面军新任司令。咱们一块儿去。”

  扎哈罗夫忽然笑了笑。谢尔皮林不懂他为什么笑。他感到惊奇的是任命了新的方面军司令。

  “任命谁啦?”

  “难道你不知道?在莫斯科没人跟你说起过?”

  “我不知道。”

  “巴久克上将。昨天到的,接管了方面军。”

  “那他呢?……”谢尔皮林想问原来的方面军司令调到哪儿去了。

  “暂时还不知道。只知道明天我们得向新任司令巴久克上将报到。世界上什么巧事都有!”

  “怪不得他突然离开疗养院,不知去向了。”谢尔皮林想。“这么说,巴久克……” 

第十六章
 
  新任方面军司令巴久克上将接管方面军以后,还未见过谢尔皮林的面,现在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将和谢尔皮林一起来的,还有集团军军事委员扎哈罗夫.从斯大林格勒会战之后,巴久克还未见过他。当时,巴久克被召到莫斯科去,就和他分手了。巴久克被召去的时候,领导上没有向他说明原因。后来,过了一些时候,巴久克曾经打听过,那时扎哈罗夫是否了解一些内情,还是真的一无所知。他认为扎哈罗夫是一个心地坦率的人,但想检验一下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结果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谢尔皮林有这样一位军事委员可真幸运!巴久克想,同时他想起了方面军军委第一委员李沃夫。刚才他还给李沃夫打过电话。

  李沃夫的副官回答说,李沃夫同志早上六点就寝,现在还没醒。要是换了别人,总该问问:要不要叫醒他?可这个副官却只讲了一句“还没醒”就完了!看来,他认为,即使是司令打来电话,也不应该叫醒李沃夫。巴久克没有听到副官问这个惯常要问的问题,所以他自己说:“别叫醒他。等他起身后,向他报告,说我给他打过电话。”说罢,放下了听筒。

  他实际上并不打算叫醒李沃夫。相反,他料到早上九点钟李沃夫正在睡觉,所以他要谢尔皮林和扎哈罗夫在这个时间来。不过,他觉得给李沃夫挂个电话还是有必要的,这样,以后他便可以推托说:“集团军司令和军事委员应召来见,本想和您一块儿接见他们,但是不愿打扰您睡觉。”和李沃夫这个人相处,可得步步留神。战前,他本人同李沃夫有过接触,从别人嘴里听到的事则更多。这一次来赴任时,他就下了决心:这是初次指挥一个方面军,可不能让李沃夫一开始就骑在自己头上。如果不从一开始就加以防范,你就会垮台。当然,从另一方面讲,也不能让李沃夫抓到把柄,说你不尊重他,等等。李沃夫可不是扎哈罗夫。和扎哈罗夫研究问题,你可以跟他争得面红耳赤,即使彼此有些话说过了头,最后还是能把意见统一起来,于是,问题就解决了。不管你怎么不好,扎哈罗夫不会在你背后打小报告。可人家说,这一位打小报告可勤啦。他怎么会不写呢?你没见他什么时候才躺下睡觉吗?他愿意的话可以写一个通宵!

  前任司令为什么被解职?对这个问题,巴久克无论在莫斯科还是在这儿都没有问起过。他认为问这个问题是多余的。既然任命你当司令,那你的事情就是接下这个摊子,投入战斗。至于前任司令为什么被解职,那让被解职的人自己去考虑吧。在你自己被解职的时候,你曾经为这个问题伤过脑筋。现在可用不到你去考虑啦。

  尽管他有这样的看法,但他的脑子总摆脱不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对脑子可没法下命令。前任被解职,并非由于他在作战问题上犯了错误,这是明摆着的事。他提出的作战计划,未经重大改动,就得到了最高统帅部的批准,现在仍旧被认为是正确的。来到这里之后,巴久克感觉到,和他一块儿来的总参谋部代表不仅并不希望他对计划作什么修改,而且还委婉地暗示,方面军新任司令最好别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任何新的建议。

  不,他的前任被解职并不是因为在作战问题上犯了错误。至于说他是由于健康的原因而被解职的,那么,在办理移交手续时,他又不象是有病的样子。他介绍情况时不慌不忙,不动声色。他走的时候,神态自若,十分沉着。

  对于他的这种自制力,巴久克感到钦佩,要是换了他自己,恐怕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了。既然是因病离职,那就躺医院,一走了事!至于这儿的情况,就让健康的人给来人介绍吧!

  象前任这样的情况,过去根本没碰到过。这里面如果没有李沃夫插手的话,那事情简直就不可思议了。

  尽管巴久克的脑海里翻来复去地想着他的前任和李沃夫的事情,但这到底不是他要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他对于自己得到新的任命感到十分高兴,这种心情压倒了其他的一切。因为这一次任命的原因只有一个:斯大林同志肯定了他在南方作战的功绩,改变了过去对他的不公正的态度。所以,巴久克在担任方面军司令这个新的职务的头两个昼夜里,主要是考虑方面军的未来,因为今后他将对此负主要责任。

  从他现在已有所了解的作战计划来看,他的方面军在整个战役范围内只担负助攻的任务,所以分配下来的兵力比友邻部队要单薄一些。尽管如此,过去他只指挥过集团军,他的经验也只适用于集团军,现在可是整整一个方面军啊!不管你在战场上积累了多少经验,也不管你从前自以为有能力指挥一个方面军,一旦真的当了方面军司令,你就觉得不可能在一天内把什么都学会!你的手现在伸得更长了,怎样能使它们运用自如,你还得学习!况且,未来的作战计划又是在你到任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即使别人的脑袋不比你差吧,但是要透彻地掌握别人的思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暗示,现在再修改计划已经晚了!但是总想作一些修改。

  前天听了参谋长和各兵种首长的汇报之后,巴久克有一点感到怀疑:为什么突破地段选定在右翼,而不是在左翼?从右翼到第聂伯河必须强渡三条河,而从左翼突破,至少可以少渡一条河。因为去年冬天我们已经渡过了那条河,而且在对岸占领了登陆场。

  他刚提出这个问题,大家立刻异口同声地对他说,计划不用作任何修改,虽然按计划要多渡一条河,但我方的河岸高于对岸,对方地形我们了如指掌,有利于我军炮兵压倒敌人的防御炮火。一句话,他们已经选中了这个突破地段,比这儿更好的突破口没有了,也不可能有了!而且,总参谋部的代表也提醒说,这个计划已经批准了。巴人克自己也知道,现在想要对计划作任何原则性的修改,都必须重新提到最高统帅部去研究。

  昨天早上,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