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01老子想尔注 >

第4章

01老子想尔注-第4章

小说: 01老子想尔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生,於此致当。忿争激,急弦声,所以者过。积死迟怒,伤死以疾,五藏以伤,道不能治,故道诫之,重教之丁宁。五藏所以伤者,皆金木水火土气不和也。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随怒事情,辄有所发。发一藏则故克,所胜成病煞人。煞遇阳者,发囚刻王,怒而无伤,虽尔,去死如髪耳。如人衰者,发王克囚,祸成矣。
  
  和其光,同其尘。
  
  情性不动,喜怒不发,五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
  
  湛似常存。
  
  如此湛然,常常在不亡。
  
  吾不知谁子,像帝之先。
  
  吾,道也。帝先者,亦道也。与无名万物始同一耳。未知谁家子,能行此道,能行者,便像道也,似帝先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苟。
  
  天地像道,仁於诸善,不仁於诸恶,故煞万物,恶者不爱也,视之如刍草如苟畜耳。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苟。
  
  圣人法天地,仁於善人,不仁恶人,当王政煞恶,亦视之如刍狗也。是以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通,设欲侵害者,天即救之。庸庸之人,皆是刍苟之徒耳,精神不能通天。所以者,譬如盗贼怀恶不敢见部吏也,精气自然与天不亲,生死之际,天不知也。黄帝仁圣知後世意,故结刍草为苟,以置门户上,欲言後世门户皆刍狗之徒耳,人不解黄帝微意,空而效之,而恶心不改,可谓大恶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
  
  道气在间,清微不见,含血之类,莫不钦仰。愚者不信,故犹橐者冶工排橐。籥者,可吹竹,气动有声,不可见,故以为喻,以解愚心也。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清气不见,像如虚也。然呼吸不屈竭也,动之愈益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多知浮华,不知守道全身,寿尽辄穷。数数,非一也。不如学生,守中和之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者,欲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牝者,地也,体性安,女像之,故不掔。男欲结精,心当像地似女,勿为事先。
  
  玄牝门,天地根。
  
  牝,地也,女像之。阴孔为门,死生之官也。最要,故名根。男荼亦名根。
  
  绵绵若存。
  
  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年以知命,当名自止。年少之时,虽有,当闲省之。绵绵者微也,从其微少,若少年则长存矣。今此乃为大害,道造之何?道重继祠,种类不绝,欲令合精产生,故教之。年少微省不绝,不教之懃力也。懃力之计出愚人之心耳,岂可怨道乎。上德之人,志操坚强,能不恋结产生,少时便绝。又善神早成,言此者道精也,故令天地无祠,龙无子,仙人妻,玉女无夫,其大信也。
  
  用之不勤。
  
  能用此道,应得仙寿,男女之事,不可不勤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
  
  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身,不与俗争,即为後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寿,获福在俗人先,即为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与上同义。
  
  以其无尸,故能成其尸。
  
  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悉尸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
  
  水善能柔弱,像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水能受垢辱不洁之物,几像道也。
  
  居善地,心善渊。
  
  水善得窐空,便居止为渊。渊,深也。
  
  与善仁。
  
  人当法水,心常乐善仁。
  
  言善信。
  
  人当常相教为善,有诚信。
  
  政善治。
  
  人君理国,常当法道为政,则致治。
  
  事善能。
  
  人等当欲事师,当求善能知真道者,不当事耶伪伎巧,耶知骄奢也。
  
  动善时。
  
  人欲举动勿违道诫,不可得伤王气。
  
  夫唯不争,故无尤。
  
  唯,独也。尤,大也。人独能放水不争,终不遇大害。
  
  持而满之,不若其已。揣而悦之,不可长宝。
  
  道教人结精成神,今世间伪伎诈称道,托黄帝、玄女、龚子、容成之文相教,从女不施,思还精补脑,心神不一,失其所寮,为揣悦不可长宝。若,如也。不如,直自然如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人之精气满藏中,苦无爱守之者,不肯自然闭心而揣捝之,即大迷矣。
  
  富贵而骄,自遗咎。
  
  精结成神,阳炁有馀,务当自爱,闭心绝念,不可骄欺阴也。骄欺,咎即成。又外说乘权富贵而骄世,即有咎也。
  
  名成功遂身退,天之道。
  
  名与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灭,故道诫之。范蠡乘舟去,道意谦信,不隐身形剥,是其效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魄,白也,故精白,与元同色。身为精车,精落故当载营之。神成气来,载营人身,欲令此功无离一。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失一也。世间常伪伎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欲从求福,非也,去生遂远矣。
  
  专气致柔能婴儿。
  
  婴儿无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谓欲为柔致气,法儿小时。
  
  涤除玄览能无疵。
  
  人身像天地。览,广也。疵,恶也。非道所喜,当涤除一身,行必令无恶也。
  
  爱民治国而无知。
  
  人君欲爱民令寿考,治国令太平,当精心凿道意,教民皆令知道真,无令知伪道耶知也。
  
  明白四达而无为。
  
  上士心通,自多所知,知恶而弃,知善能行,勿敢为恶事也。
  
  天地开辟而为雌。
  
  男女阴阳孔也,男当法地似女,前章已说矣。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
  
  卅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古未有车时,退然,道遣奚仲作之,愚者得车,贪利而已,不念行道,不觉道神,贤者见之,乃知道恩,默而自厉,重守道真也。
  
  埏殖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亦与车同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道使黄帝为之,亦与车同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此三物本难作,非道不成。俗人得之,但贪其利,不知其元,贤者见之,还守其用,用道为本,贤愚之心如南与北,万不同。此三之义指如是耳。今世间伪伎因缘真文设诈巧,言道有天毂,人身有毂,专炁为柔,辐指形为澹уc。又培胎练形,当如土为瓦时,又言道有户牖在人身中,皆耶伪不可用,用之者大迷矣。
  
  五色令人目盲。
  
  目光散故盲。
  
  五音令人耳聋。
  
  非雅音也,郑卫之声,抗诤伤人,听过神去,故聋。
  
  五味令人口爽。
  
  道不食之,口爽者,糜烂生疮。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心不念正,但念煞无罪之兽,当得不得,故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所不欲也。行道致生,不致货,货有为,乃致货妨道矣。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腹与目前章以说矣。去彼恶行,取此道诫也。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不喜强求尊贵,有宠辄有辱。若,如也,得之,当如惊,不喜也。若者,谓彼人也,必违道求荣,患归若身矣。
  
  何谓宠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为下者,贪宠之人,计之下者耳,非道所贵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
  
  如前说。
  
  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
  
  吾,道也,我者,吾同。道至尊,常畏患不敢求荣,思欲损身,彼贪宠之人,身岂能胜道乎?为身而违诫,非也。
  
  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吾,我,道也,志欲无身,但欲养神耳,欲令人自法,故云之。
  
  故贵以身於天下,
  
  若者,谓彼有身贪宠之人,若以贪宠有身,不可托天下之号也。所以者,此人但知贪宠有身,必欲好衣美食,广宫室,高台榭,积珍宝,则有为,令百姓劳弊,故不可令为天子也。设如道意,有身不爱,不求荣好,不奢侈饮食,常弊薄羸行,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人但当保身,不当爱身,何谓也?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贪荣宠,劳精思以求财,美食以恣身,此为爱身者也,不合於道也。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与上同义。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
  
  夷者,平且广,希者,大度形,微者,道炁清,此三事欲叹道之德美耳。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此三者淳说道之美,道者天下万事之本,诘之者所况多,竹素不能胜载也,故还归一。多者何?伤朴散淳,薄更入耶,故不可诘也。
  
  其上不曒,其下不忽。
  
  道炁常上下,经营天地内外,所以不见,清微故也,上则不曒,下则不忽,忽有声也。
  
  蝇蝇不可名,复归於无物。
  
  道如是,不可见名,如无所有也。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像。
  
  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但可从其诫,不可见知也。今世间伪伎指形名道,令有服色、名字、状貌、长短,非也,悉耶伪耳。
  
  是谓惚慌,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後。
  
  道明不可见知,无形像也。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何以知此道今端有?观古得仙寿者,悉行之以得,知今俗有不绝也。
  
  以故古始,是谓道纪。
  
  能以古仙寿若喻,今自勉厉守道真,即得道经纪也。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
  
  玄,天也。古之仙士,能守信微妙,与天相通。
  
  深不可识。
  
  人行道奉诫,微气归之,为气渊渊深也,故不可识也。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唯,独也。容,形状也。独行道,德备渊深,不知当名之云何,强名之善为士者,道美大之也。
  
  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
  
  冬涉川者,恐惧也。畏四邻,不敢为非,恐邻里知也。尊道奉诫之人,犹豫行止之间,常当畏敬如此。
  
  俨若客。
  
  谦不敢犯恶,若客坐主人堂也。
  
  散若冰将汋。
  
  情欲思虑怒喜恶事,道所不欲,心欲规之,便即制止解散,令如冰见日散汋。
  
  混若朴,旷若谷。
  
  勉信道真,弃耶知守本朴。无他思虑,心中旷旷但信道,如谷冰之志,东流欲归海也。
  
  肫若浊,浊以静之徐清。
  
  求生之人,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转移,真思志道,学知清静,意当时如痴浊也。以能痴浊,朴且欲就矣。然後清静能睹众微,内自清明,不欲於俗。清静大要,道微所乐,天地湛然,则云起露吐,万物滋润。迅雷风趣,则汉燥物疼,道气隐藏,常不周处。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晨暮露上下,人身气亦布至,师设晨暮清静为大要,故虽天地有失,为人为诫,辄能自反,还归道素,人德不及,若其有失,遂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