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目标 >

第47章

目标-第47章

小说: 目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有些绿色标签的零件太晚抵达装配部的时候。”史黛西笃定的说,“我还记得,我们那时候很担心新的瓶颈出现了。” 
     “对。然后钟纳跑来,告诉我们那不是新瓶颈,而是制约因素已经转变为我们发配材料到生产线的方式。” 
     “我还记得当时的震惊,我们限制了材料的发放,即使因此使工人无事可做,都在所不惜。”唐纳凡评论。 
     “而且我们很担心‘效率’会因此降低。回头看,我很惊讶当时我们居然有勇气这么做。”刘梧也加上他的注解。 
    我说:“因为这样做很合理,我们才这么做。实际情况也证明我们做得对。所以雷夫,至少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的确牵动了所有的非制约因素。可以继续往下讨论了吗?” 
    雷夫没有作声。 
     “还有什么事情使你觉得困扰吗?”我问。 
    他说:“有,但是我说不出来。” 
    最后史黛西说:“怎么回事,雷夫?你、唐纳凡和我一起为制约因素拟订了工作清单,然后你再让电脑根据那份清单,算出所有材料的派发日期。我们绝对改变了非制约因素作业的方式。请注意,我们把电脑也当成非制约因素之一。” 
    雷夫不安的笑了。 
    史黛西继续说:“然后,我要手下根据这份电脑清单来做事,他们的作业方式起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当时领班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拼命向他们要一些工作来做。” 
    唐纳凡说:“但是你不能不承认,最大的改变还是在生产线上。对大多数人而言,要接受事实,认清我们真的不想让他们分分秒秒都在工作,实在很不容易。不要忘了,当时大家对裁员都还抱着很大的恐惧。” 
     “我想这样做大概没错。”雷夫不再追根究底。 
     “我们当时采取的办法,后来怎么样了?”刘梧问,“知道吧,我是指红色标签和绿色标签。” 
     “没有怎么样。”史黛西回答,“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变这个做法呢?” 
     “谢谢你,刘梧。这正是我一直很困惑的事情。”雷夫转过头去,对史黛西说:“还记得我们一开始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标签吧?我们想要建立起清楚的优先顺序。希望每个工人都晓得哪些零件比较重要,必须立刻处理,哪些零件比较不重要。” 
    史黛西说:“没错,原因正是如此。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过去我们派发材料只是为了让生产线有事做,而现在我们所派发的每件材料基本上都同样重要。让我想一想。” 
    大家都思考了几分钟。 
     “喔,该死!”她呻吟着。 
     “怎么了?”唐纳凡问。 
     “我现在才明白这些标签对我们的作业有什么影响。” 
     “怎么样?”唐纳凡催促她赶快讲。 
     “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一直抱怨我们的问题出在那六七个产能制约资源,我不断提出警告,甚至要求限制接单的数量。现在我才明白问题是我亲手造成的。”她说。 
     “解释给我们听,史黛西。你想得比我们快。”我要求。 
     “没问题。你们看,绿色和红色标签在什么时候才有用?只有当工作单位前面大排长龙,工人必须在各项工作之间选择时才有用,这时候,他们总是先处理贴了红色标签的零件。” 
     “那又怎么样?” 
    史黛西继续说:“最长的队伍往往都出现在瓶颈前面,在那里,标签根本无关紧要。产能制约资源前面也会大排长龙,这些设备供给瓶颈某些零件——红色标签零件,但是它们处理更多的绿色标签零件,而这些零件都会直接抵达装配部,不会通过瓶颈。今天,他们先处理红色标签零件,因此当然就延迟了绿色标签零件抵达装配部的时间。一直等到零件已经延迟得很厉害了,装配部的缓冲明显出现一些洞了,我们才发现这个问题。然后,也唯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改变这些工作单位的作业优先顺序。基本上,也就恢复了绿色标签的重要性。” 
     “所以你想告诉我们。假如取消标签,情况反而会更好?”唐纳凡的诧异表露无遗。 
     “对,正是这个意思。假如我们取消标签,要工人根据零件抵达的先后顺序来工作——先来先做,这才是正确的作业程序,缓冲出现的洞会减少,我的手下不必再追踪零件在哪里卡住了,而且……” 
     “而且领班也不必经常重新设定优先顺序。”唐纳凡替她说完。 
    我想要确认我所听到的话。“史黛西,你确定关于产能制约资源的警告只是假警报吗? 我们能够放心接下更多的订单吗?” 
    她说:“我是这么认为。这样一来,我最大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瓶颈的缓冲只出现这么少的洞,而装配部的缓冲出现的洞却愈来愈多。顺便提一句,洞愈来愈多,表示我们终究会碰到产能不足的问题,但是时间不是现在。我会立刻处理掉那些标签,你们明天就看不到标签了。” 
     “嗯,这次的讨论很有用,大家继续讨论,我们什么时候打破了第二个制约因素?” 
     “当我们开始提前出货的时候。”唐纳凡回答,“当我们能提前三个星期出货的时候,就表示制约因素不再是生产,而是市场。订单不足限制工厂赚到更多的钱。” 
    刘梧表示同意。“对。你们的看法如何?我们对非制约因素有没有采取任何不同的措施?” 
     “我没有采取不同的措施。”唐纳凡说。 
     “我也没有。”雷夫说,“嘿,等一等。假如锅炉和NCX—10不再是制约因素了,我们为什么还一直根据这两个设备的进度,来派发材料呢?” 
    我们面面相觑。真的,怎么会这样呢? 
     “还有更滑稽的事情。我们的电脑怎么也显示这两个工作单位还是制约因素,因此经常让它们负荷百分之百的工作量呢?” 
    我看看史黛西。“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她承认:“恐怕我的确知道,今天真是霉运当头。” 
     “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的成品库存没有以更快的速度减少。”我说。 
     “请你们哪一位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好吗?”唐纳凡不耐烦的问。 
     “请说,史黛西。” 
     “别这样,别这样望着我。和堆积如山的成品奋斗了这么久之后,难道你们不会和我采取同样的做法吗?” 
     “采取什么做法?”唐纳凡坠入了五里雾中,“请你不要再玩猜谜游戏,好吗?” 
     “我们都知道,让瓶颈的工作不停顿是多么重要。”史黛西终于开始解释,“记住,‘在瓶颈损失了一个小时的生产时间,就等于整个工厂损失了一个小时’。所以,当我明白瓶颈的负担已经减轻时,我下令增加生产,累积成品库存。真笨,我现在才明白这样做真笨,但是至少现在我们每种成品都维持六个星期的供应量,不像过去,某种产品堆积如山,其他产品却一个也找不到。” 
    刘梧说:“很好,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摆脱这批存货。罗哥,要小心不要速度太快,要记住这会对营利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轮到史黛西困惑不解了。“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尽快摆脱这堆存货呢?” 
    我不耐烦的说:“先别管这件事,刘梧等一下可以解释给你们听。现在我们应该先修正这五个步骤,我们都知道雷夫说得对,我们的确漏掉了什么。” 
     “能不能让我来修改?”史黛西胆怯的问,然后走到白板前面。 
    她回到位子上的时候,白板上写着下面几行字: 
    步骤一: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 
    步骤二:决定如何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 
    步骤三:其他的一切配合上述决定。 
    步骤四:把制约因素松绑。 
    步骤五:警告!假如步骤四打破了原有的制约因素,那么就回到步骤一,千万不要让惰性引发系统的制约因素。 
    看完了白板上的字,刘梧感叹:“比我想像中还要糟糕。” 
    我很惊讶。“恰好相反,比我想像的还好。” 
    我们对看一眼。“你先讲。”我说,“为什么你说比你想像中还糟糕?” 
     “因为我唯一的指导原则都不管用了。” 
    他发现我们还是一头雾水,就跟着解释:“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改革,所有我们打破的金科玉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根源于成本会计。局部效率、最优批量(optimum batchsize)、产品成本、存货估价,这些问题的根源都相同,我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的概念。事实上,我一直很怀疑成本会计的可信度。别忘了,成本会计是本世纪初的产物,当时的情况和今天大不相同。事实上,我开始发展出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那就是:凡是源自于成本会计的,都一定不对。” 
    我微笑着说:“很好的指导原则,但是现在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你看不出来吗,现在问题严重多了,问题不再只是成本会计而已。我们在零件上贴红色和绿色标签,不是因为成本会计,而是因为我们明白瓶颈的重要性。史黛西下令累积成品库存,是因为她想确定瓶颈的产能不会被浪费掉。过去我以为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产生惰性,现在我发现惰性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 
     “你说得对。”我忧郁的说,“每当制约因素被破解的时候,就改变了周遭的情况,因此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论现在该怎么办,是很危险的事情。” 
    史黛西补充:“事实上,即使是用来松绑制约因素的措施,都必须再三检讨才行。” 
     “该怎么做呢?”唐纳凡问,“我们不可能随时都质疑所有的事情。” 
     “我们还是漏掉了什么。”这是雷夫的结论。 
    绝对漏掉了什么。 
     “罗哥,轮到你来解释了。”刘梧说。 
     “解释什么?” 
     “为什么你认为情况比你想像中好得多?” 
    我笑了,该是宣布好消息的时候了。 
     “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在营利上再出现一次大突破,原因是什么呢?没有其它原因,除了我们自以为产能不足。现在我们知道情况不同了,我们还有很多备用产能。” 
    我们到底有多少备用产能呢?“史黛西,目前锅炉和NCX…IO的工作量有多少并非来自真正的订单?” 
    史黛西小声的说:“百分之二十左右。” 
     “太好了。”我开始摩拳擦掌,“我们有足够的产品可以进攻市场。我明天早上最好就开车去总公司,和强斯来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刘梧,我一定会需要你的帮忙,雷夫,要不然你也插一手,而且还要带着你的电脑,我们展示一点东西给他们看。” 

      38 打破惰性 

    清晨六点钟,我抵达工厂接刘梧和雷夫。我们后来决定这个办法最好,否则要分别到他们的住处去接他们的话,我就得在五点钟离开家。不管怎么样,我们在总公司可能只会待几个小时,所以下午应该还会回来上班。 
    我们几乎都没有怎么交谈。雷夫在后座忙着敲他的笔记型电脑,刘梧似乎还在梦中。我采用自动驾驶,因此我的脑海里忙着模拟和强斯的对话。我一定要说服他为我们多争取一些订单。 
    昨天忙着找出有多少备用产能时,我只看到好的一面,现在我怀疑我是不是在要求他们创造奇迹。我在脑子里重新计算了一下。为了要填满我们的产能,强斯必须拉到一千万美元以上的额外订单,要他把自己逼得这么惨,简直是不切实际。 
    所以,单靠压榨和恳求无济于事,我们必须想出一些新点子,而到目前为止,我脑袋空空,什么点子也没有。希望强斯能想到一些聪明的主意,他应该是销售专家才对。 
    当我们进入那问小会议室时,强斯说:“这位是帕施基先生,他是我们顶尖的业务员之一,工作认真,非常专业,而且创意十足。我想你们互相认识一下,会很不错。你不介意他和我们一起讨论吧?” 
    我微笑着说:“恰好相反,我们很需要创意。我希望你们能为我的工厂争取额外的生意,价值一千万美元的订单。” 
    强斯爆笑。“开玩笑,你们这些搞生产的人真是搞笑专家。帕施基,我说得没错吧?要和工厂厂长打交道,还真不容易。有的人要我说服客户同意涨价百分之十,有的人要我依原价帮他们卖掉老旧的垃圾,但是罗哥,你最厉害,一千万美元?” 
    他继续笑个不停,但是我没有陪他一起笑。 
    “强斯,好好动动脑筋,你必须为我的工厂多找一些订单,一千万美元的订单。” 
    他止住笑,看看我:“你是说真的,罗哥,你是怎么了?你知道现在要多拉一些生意是多么困难的事,外面是狗咬狗的世界,连一份小小的订单,大家都拼了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