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老子为道 >

第3章

老子为道-第3章

小说: 老子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水的适应性,我觉得人要效法天的话,那么也要效法水,效法它的适应性。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圈子,就看你圈子大小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适应各种环境,那么他的生存圈子就大;一个人能适应各种性格的人,那么他的人际圈子就大;一个人能适应各种业务,那么他的求职圈子就大;一个人能适应各种变化,那么他的成功圈子就大。这样一看,圈子的大小有没有区别呢?区别非常大。圈子小的人钻进了别人的大圈子,圈子大的人套住了别人的小圈子,就是这么回事。但也别忘了我们都在别人的圈子之内,你跳出这个圈子又跳入另外一个圈子,没有一个圈子便不能生存。这是圈子问题,水的漩涡就是水圈,所以人也是一个生态圈,这就是适者生存,人在自己的生活圈里面也是一种道。所谓人生,就是走出一条道路,寻找一种路子。    
    


第一部分为道“三段论”之为道修炼阶段—为道(4)

    把握人生“道”路的“底线”    
    我再回到“为道”这个词上来看:这个“为”实际上就是求道、修道的意思。难道我们每个人没有自己的道吗?还要去求,向何处求?还要去修,向何处修呢?我们既然要去为道,就要搞清楚“道”的意思,我们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然我们就不知怎么“为”,问题都没搞清楚怎么去为道、学道?怎么去修道?我个人觉得这个“道”,应该从它的本意“道路”上来发挥,去推想怎么去为,怎么去求,怎么去修,怎么才能得,必须从它的本意“道路”上去开拓,去找它的根。    
    怎么找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一个人所走的道路都是不相同的。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不能两次跳入同一条河里”。为什么呢?我刚刚跳进这条河,马上起来以后,擦擦身子,活动活动,又跳进这条河,这还是同一条河吗?不是,哲学家的思辨认为,这条河已经起变化了,你上岸的时候水和泥沙都在不断地流淌,时间也在流逝,地球运转的轨道也在移动,只是你凭肉眼感觉不到罢了。所以说,你跳的不是刚才那条河了,这就是一种思辨。河是在变化,水是在流淌,河底的沙也在变化,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变化,这就是佛教里面讲的观法无我,什么都是无常的;是“道可道,非常道”,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道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寻找这个道,打个比喻。我们每一个人要想走正道的话,这个道必须有两条线,两条线的中间才是道,什么线呢?这边一条是道德,另一条是法律,这两条中间才是你能任意驰骋的道,你只有走这条道才合于理,你才能走得通。而两条纵线中间又有横线,人生中间有许许多多的横线,这就是人生旅途中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个底线,各个时期该怎么作为,在非常困难的时候,要守住一个安贫乐道;在很得意的时候要守住“居上位而不骄”;在忧烦时,要守住“在下位而不忧”……我们要不断把握自己的底线,随着时代的发展,你的人生不断往前,那就得不断地把握底线。有了这些底线,你的步子才能迈得稳,才不会跑边。这就像生活社区里的汽车限速带,横在那里,其作用就是限制汽车的速度,防止车子在里面横冲直撞,招惹是非,影响别人的安全,就是这个意思。人生道路中间的这个底线以及两边的两条纵线,必须自己把握好;如果跑边的话,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所以我认为“为道”就是这种基本的东西,为人的守则,守住为人的基本规则,走好脚下每一步。    
    


第一部分为道“三段论”之为道修炼阶段—为道(5)

    把持人生“道”路的“横线”    
    人仅仅是在世上生存吗?生活了几十年就知足了吗?不是这样,人的欲望高得很。也就是人各有志,也是人各有道,特别是志向大的人,他就是不断地去求学,不断地去奋斗,去超越,通过学习来升华自己的人生,来拓宽自己的人生之道。这就离不开学,离不开“为学”。如果不通过学,就想升华自己的人生的话,还没听说过。所以学是为人的根本。    
    假如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前面的路看好了,关照好了,像一些哲学家说的“自甘作人类的守夜人”,我们自己也要作自己的守夜人,作自己的修道工,自己给自己铺路、修路,靠人家不行,要靠自己。每一个人的生存之道必须靠自己,靠自己来把持,这个很重要,把持住人生的两条纵线和人生的每一条底线,再通过不断跨越横线来升华自己。升华的动力就是“为学”,“为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为道”,这就是道与一些知识的区别。不仅仅是学一些知识,不是学了这门知识、这门技术,就去混口饭吃,去养家糊口,这不是“为道”的境界,这就太低俗了。    
    今年5月,四川有位文学硕士,也是一名开发大西北的志愿者,给我发来E-mail,说:“很高兴读到了《易经的智慧》这部大作……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您在为人处世中常作何想?”    
    读到这封热情鼓励的信,立即为他发去了如下的心理话:    
    您是很有主观意识的年轻人。所谓主观意识,就是有社会责任感、有民族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主观努力。这是我处世为人的底线,有了这条底线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所以我常作如是想:    
    是百姓应作百姓想,百姓的安定为知足,否则会忽略“匹夫之责”;    
    是正常人应做正常想,正常人思维应以社会公德为准则,否则会被邪迷所诱惑和利用(变得不正常);    
    是中国人应作中国人想,中国人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否则就会丧失自身本有的优势。……    
    这里,我再把这三句话转奉给您们,以作共勉,也可以讨论。我们处世为人确实需要一条人生的底线,而且要时时守住这条底线。有了这条底线,顺境之中不飘浮,逆境之中不沉迷,它会像一块坚实的起跑线,始终使你感到踏实和自信。    
    所以,真正有志向的人,他不会满足于互相攀比和养家糊口,他要向人生更高的境界去攀登。不像动物界,它们中最差的和最好的,优的和劣的,强者和弱者,它们之间的距离拉得不是那么大;但人的优劣的跨度拉得相当大,最明显的像宝塔尖和底座。这就是人生,一格为一道。在同等的教育里面,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不同,优者是少数,劣者还是占多数,优者和劣者,他们是互相衬托的,但人的优劣、人的跨度拉得很大。    
    原因就在学与不学,在于“为学”和“为道”;如果仅仅是“为学”,就容易自满自大,想再向前迈也很困难了;如果能为道的话,那就无止境了,就能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更大的升华,就能超凡入圣。也就是说“为学”只能得到知识,提高你的智商,增强你的智力;而“为道”呢?就能使自己得到智慧,大智慧。区别就在这里。    
    用智慧光照亮人生“道”路    
    前面讲的是求道、修道、得道,现在来讲为自己修道、铺道,探索好每一个道口。有人说:“每一个人前面的路都是黑的”。为什么呢?人人都是从今天走向明天,从明天走向后天,从现在走向未来,但明天怎么样?谁都看不清楚,故说前面的路是黑的。但是有智慧的人,他有智慧之光,智慧的火炬作为自己的路灯和路标,指引着他的航向,他前面的路就是亮的。    
    智慧是从哪儿来的呢?是通过为学再通过为道才能得到智慧。明明前面的路是黑的,被智慧之光一照你就能看清楚你的明天、后天及未来会怎么样,从前半生能看后半生,从后半生能看到后代子孙。这就是智慧之光所发挥的作用。既然智慧之光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想得到她?人人都想得,但得之不易呀!所以为学以后还必须为道。    
    为道怎么为呢?这又是一连串的问题。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先要为学,学是学知识,学做人,学了知识是为了用于做人,然后再上升到为道。为道就是刚才讲的,就是借智慧之光,把眼前的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在自己贫困的时候,你自己才能“安贫乐道”;在很得意之时,你也能“居上位而不骄”,在忧烦(不得意)之时,你也能“在下位而不忧”。可见,“为道”就是人生的修炼。人生在“道”中,得道者,得智慧也。    
    


第一部分为道“三段论”之为道成熟阶段—无为(1)

    “无为”之法    
    下一个题目就是“无为”。这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如果认为是无所作为,那是消极的,所以有人认为老子的东西是消极的。其实这是天大的冤枉,老子当初出关的时候能够留下这篇《道德经》,这五千多言浓缩的精华就是“无为”,“无所不为”。由此又可引伸为“无得而无所不得”、“无求而无所不求”,这多好啊!什么叫“无为,无所不为”呢?这里用一种图示,用一种“有一种……叫作……”的句式来表达“无为法”,也许能帮助你们把其中的辩证关系搞清楚。    
    有一种   教育方法  叫  放手    
    有一种   养身方法  叫  放怀    
    有一种   用人方法  叫  放心    
    有一种   进攻方法  叫  放弃    
    有一种   心理疗法  叫  放松    
    有一种   比赛方法  叫  放开    
    有一种   治学方法  叫  放达    
    有一种   管理方法  叫  放权    
    下面再引用一则经典阐明这种“无为法”。当初释迦牟尼佛在灵山大法会上拈花示众,下面的信众都不知是什么意思,不明白,惟有迦叶尊者破颜一笑,这就是心照不宣。佛祖说出来的就是经啊,佛经就是佛法,依法施教就是佛教,这些是说出来的。而心里想说而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禅。佛心里想的他没法用语言去表达,即使表达出来了,你还是听不懂。用语言表达太有限,一说就错,说出来的是什么,不是什么,一说“是”与“非”就落在两边。只有心里会意,心里去悟道,这才是一种无为。只能会意,不能言传。迦叶尊者破颜一笑,佛陀就觉得好了,终于有人明白我的意思了,于是佛陀便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尊者。然后告诫迦叶尊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意思是衣钵一代一代传下去。在印度单传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时,达摩的师傅就预见到了,他说禅宗的衣钵在印度想找理想的传人已经很难了。佛教在印度已经开始衰退了,这里的文化已经没有土壤,你还是到东土去吧,中国的文化土壤很肥沃。你把佛陀的这枝花带到东土去,好好地培养她,在中国的土地上可以一花开五叶。    
    于是达摩带着衣钵和一个伟大的使命到了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面壁九年并不是没事干,他是在耐心地等待理想的传人。等了九年,终于等到二祖慧可,慧可接下衣钵后便一路南下,来到大别山区南麓的司空山和狮子山(安徽省太湖县),在那里开辟道场,并寻找新的传人。于是,从僧璨、道信、弘忍,一直传到了中国的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大师将衣钵带到广东韶关,在那里开坛讲经说法,所以就有了《坛经》。当年释迦佛没有讲的经,现在有了,“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果”就是《坛经》。“不立文字”,反而立得最多,现在凡是佛教方面的经也好,律也好,有关佛教方面的文章应数禅宗的最多。“教外别传”,结果教外热传,惟有禅宗文化能被教外弘扬,现在教外反而形成一种修禅的热潮。如今有现代禅、生活禅、安祥禅、日本禅、基督禅,一时间成为教外最热衷的,这就是最大的无为而无不为啊。    
    


第一部分为道“三段论”之为道成熟阶段—无为(2)

    大机大用    
    事后才可看出来是不是这个道理,当时佛祖如果讲了禅是什么、不是什么的话,那禅现在也就没法去发展,无法去弘扬了。因为当年佛祖已经讲了是什么,哦,我们只能说是什么了,这样怎么去发展、怎么能发展有五家、七宗,怎么能有这么活泼的禅?所以像赵州和尚,人家问他:“什么是佛?”和尚说:“吃茶了吗?”答:“没吃。”和尚说:“吃茶去。”又来一个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和尚还是说:“你吃茶了吗?”答:“吃了。”和尚还是说:“你吃茶去。”吃了没吃,都叫吃茶去,就这么活泼。为什么呢?因他没有受到限制,没有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些框框,所以他的回答就这么活泼,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