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老子为道 >

第29章

老子为道-第29章

小说: 老子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首《受制》:    
    渐调渐伏自奔驰,渡水牵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那头野牛慢慢地开始驯服了,这是一个渐调、渐伏的过程。这个时候牛也没有办法,只有被山童牵着在山边上、溪水边,你牵到哪里它跟到哪里,只有到处跟随。这就说明这头牛已不再反抗挣扎,不再狂奔乱跑了。你看,牧童仍不敢有所松懈,他手里的绳子稍稍放松一点都不敢,要牵得紧紧的。“牧童终日自忘疲”。没有办法,尽管很疲劳,但还是不敢放松,因为它的野性还没改过来呀!    
    比喻有的人本来犯了错误,通过强制性的教育,他的错误是改了,可一旦放松,他的毛病又复发了。学习修养本身是一个很深的功夫。有时候,人的一些恶习、劣根性、野性、妄念是有些收敛了,但此时的教育还不能放松,弄不好他就燥动不安。这个时候虽然燥动平伏了些,但容易反弹。我们再来看看第四首。    
    


第六部分为道与牧牛之牧牛图颂(2)

    第四首《回首》:    
    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这里的“日久功深始转头”,说明自己也下了功夫,也通过了多种方式来管制它,这种功夫很深,是慢慢地有好转了。“颠狂心力渐调柔”,牛的野性和“我”的调教方法都渐渐变得柔了,这就不简单了。“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虽然它被调得柔顺了,但是山童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它,这个绳子还是要牵着,系着。    
    这里的“转头”指的是回头是岸,我认为这牛的本性应该是柔顺的、善良的,只是因为长期没有调教,随它这么野性惯了,无拘无束中放任身心。结果怎样?那就是野性、狂心都有了。那么现在通过制服,通过用芒绳穿鼻子,然后还天天拉着、牵着,随着功夫的加深,它慢慢地也变柔顺了,好像是本性的一种回归。虽然它的本性有一种回归,山童还是不敢相信它。    
    比喻求学、自学和修行也是一种回归。“人之初,性本善”,但以后染上了些不良的习气,有了许多的杂念与妄念,离原来的本性越来越远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启蒙教育,甚至于一种强制性的教育,通过种种手段以后,回头了,原来那个本善又回来了。但是这个时候只是刚开始往回走呀!你还不能认为他真的回头了。真的是大踏步往回走吗?这就不一定了。他真的弃恶从善了吗?真的是“浪子回头”了吗?还不能完全地相信他,教育还要加紧,他的自我修养也还要加紧。我们再看第五首。    
    第五首《驯伏》:    
    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牧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这里就有意思了,你们看,“绿杨荫下古溪边”,这时牛已经习惯了这种新的环境了,在绿杨的树荫下,在古溪的旁边,来来去去都很自然。一旦到了太阳下山了,碧云芳草,夕阳西下,多么美妙的情景中,这个牧童与牛一起回去。不像以前了,以前要牵着,这里已不用再牵了,而是牧童在前头走,牛在后面跟着。你看已是一种进步,而且已经进步不小了。    
    比喻求学、自学和修行的人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而且可以讲他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了,该怎么去修养自己了,已经到了一种很自觉的程度,有了自觉性,来去也自由了,这是一种境界。特别是后面一句“不须牵”,不需要牵就能跟在后面往回走,这样慢慢就得到一种自在了。    
    第六首《无碍》: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看,这又上一层了,此时的牛经过制伏、驯服的阶段后,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境界了。与牧童的关系已经达到无挂无碍的境界,已到了随心所欲但不超出规矩,有方有圆。以前牧童老是惦记着它,现在是你睡你的觉,我吹我的升平曲,二者都无拘无束。    
    比喻求学、自学、修行的人浮燥的心态完全克服了,能安心专一地学习、治学,已经到了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了。    
    第七首《任运》: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    
    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你们看,这里牛醒了人睡了,与上面的牛睡人醒是不同的。上面是牛在睡人在那里吹曲,吹曲吹困了的时候就睡着了;而这时牛又醒了,这是一种多美的情境呀!他们在春波的夕照中享受那种绿茸茸的芳草。这时的牛饿了就去吃,渴了就去喝水,再也不用人去过问了,它自己随心所欲。这时得道了,完全不用山童去管它了,它自己管自己了,任运自如了。这时的牛与人都领略了大自然的美,都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人与牛和谐相处,人、牛与自然也和谐相处了。当然此时的人与牛是不是为芒绳所系呢?没有。不为芒绳所系,这二者之间都是心心相系,这里别看牧童在睡,但他不是在家里睡,还不敢完全离开牛呀!还是在野外睡呀!    
    比喻求学、治学和修行的人已经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人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已经得到了一种得道的享受。    
    


第六部分为道与牧牛之牧牛图颂(3)

    第八首《相忘》: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牧童与牛之间,以前那种制服与被制服、牵与被牵、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已经完全没有了。不是改变了,而是完全没了。黑牛变成了白牛,并与白云、明月溶为一体了,完全回到了大自然之中了。诗中五个“白”字,说明人、牛已与自然浑然一色了。    
    比喻求学、治学、修养的人这时已经有了一颗纯净明洁的心境。白牛、明月、白云三者都是白的,这时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啊!这种“明”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智慧、从内心发出来的,已经得道了。再也分不开自己是学者还是教育者,分不出牛是被牵者还是牵制者。现在都平等了,已经平等到哪个程度呢?平等到“人自无心牛亦同”。人不像以前老惦记着,老是不放心;而牛也不需要惦记,他们从芒绳相系到心心相系,再到心的系念都没有了,完全平等了,与白云、与明月溶为一体了。    
    第九首《独照》: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牛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牛不见了,为什么呢?“牛儿无处牧童闲”。你看,一种无牛的景象(无相)。牧童独自观照自己。这首诗题为《独照》,照谁呢?就是独照自己。他发现牛相是没有了,可“我”相还有啊!以前看牛是那么狰狞,那么野性十足,因此老是对它不放心,而且用绳子将它牵着。因为那时有牛相哪!它是头野牛,后来慢慢地变为乖牛,再变成一头“白牛”,再变成朋友。那时还有牛相,但现在连牛相都没有了,它已经溶入大自然了,他自己认为这牛已对他无心了,因为他们平等了,牛相没有了。但独自一观照自己,发现“我”相还有啊,发现“归来犹有一重关”,还有一重关没有突破。    
    到了这一步就有意思了,比喻人求学、治学、修行时学问做好了,可回头一看,唉呀!我做人怎么样呢?我自身的修养怎么样呢?我的境界应该是同步的呀,而且学问越高,那么做人的要求也就越高越难呀!“为道”就是独自观照。    
    第十首《双泯》:    
    人牛不见杳地踪,明月光含万像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这里已是无牛相,无我相了,而且也无万物相了,四大皆空了,已达到了人我偕忘,无我无物的理想境界。这个时候只有明月光照别无他物,万像全空了。这个时候,自身的智慧之光已与自然界的光华溶为一色,相映生辉了。你们看这种意境,如果不是用无我相、无牛相来解释,我想还真不好理解,这样一解释,我认为太妙了。“人牛不见杳无踪”,这就是人相、牛相都放下了。你看诗中有明月、野花、芳草,这都是自然的,他们那里去了呢?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就是人与牛都回到了自然中间。    
    我们求学、治学、修行,学来学去,到最后学了什么东西?你研究来研究去,研究到了什么东西?不还是大自然吗?你学的、研究的还是大自然,还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今天讲的牧牛图,讲了寻牛、牧牛、忘牛。开始是去寻找牛,找到后就开始牧牛。这个牧的过程很艰难。就像我们自己要回头来看一看,我们自己即是牛,自己还要做自己的牧童,我们目前还要将自己鼻子上的绳子拴得牢牢的,但是千万别将绳子老是交给他人,还是自己牵着吧!我何时该紧我就紧一点,何时该松我就松一点。早上大好时光,我紧一点。早一点起床,起来洒扫庭院,迎接日出。    
    


第六部分为道与牧牛之牧牛图颂(4)

    据说曾国藩的祖父一生游手好闲,到36岁的时候还是不务正业。有一天,他骑着马到很远的地方去玩,正与朋友一起喝酒时,他的一位远房亲戚正好遇上。他请这位亲戚入席,但是这位亲戚一看反而火冒三丈,将桌子掀翻,对他一顿大骂。这么一骂把他骂醒了。他才发现,哦,我现在才认识到自我了。于是他回家不骑马了,而是牵着马回家。从第二天早上起,他就真正修行了,开始堂堂正正地做人了。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庭院。他认为以前是太阳升起三丈高,我还在睡懒觉,他想他对不住太阳。现在他就趁太阳未出来之前,将家里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门打开,迎接太阳的升起。一天有了美好的开始,这一天也一定是勤勤恳恳的一天,心情舒畅的一天,也一定成功和有获得的一天。如果天天有这样的开头,那么他的一生也一定很充实,一定很辉煌。    
    后来,洒扫庭院成为了曾氏家族世世代代的家训。从他手上传到曾国藩,从曾国藩一直传到现在。现在,他们曾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在曾氏子孙中有许多科学家、学者、教授,人才辈出,但无论是海内还是海外,无论是什么身份,一直都延续着这个传统的家训——洒扫庭院,迎接日出。    
    我们好学、为道,不但自己做牛,也要做牧童;这个拴鼻子的芒绳不是让别人牵着,而是自己牵着。当松则松,当紧则紧,这是一种境界。什么境界呢?那就是自我把握。那么,到了忘牛阶段,人牛偕忘,这是很高的一个境界。如我们现在的阶段不能忘,一忘就完了。我们应随缘而忘。    
    我们今天所讲的题目。我想了好久,牧牛图有好几种,但我认为只有寻牛、牧牛与忘牛与这十首诗,最能体现老子“为道”这个大的主题,我们也可以从这里面得出一个结论,什么叫做道,什么叫为道。    
    有智慧的人,他会自己管理自己,他绝对不会将芒绳交给他人,他用自己的智慧来观照自己,这就是智慧,这就是在为道,“为道”没有智慧是不行的。自知者明,明就是智慧之光。我认为寻牛、牧牛、忘牛的过程,就是一种在智慧中为道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跨越的过程。    
        附:廓庵禅师《牧牛图颂》:    
        (一)寻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婵吟。    
        (二)见迹    
        水边林下迹偏多,芒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撩天鼻孔怎藏他。    
        (三)见牛    
        黄莺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四)得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绕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五)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六)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八)人牛俱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