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道-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底寻找答案?就是这个道理。
“理性的跨越”
有人说,概念的组合是理念,理念的升华是理性。
理性,表现于内的是“明理”,表现于外的是“明礼”。不合“理”和“礼”的言行思维都是对理性的违背。所以荀子说:“怀着恶意发问的,不要告诉他;怀着恶意告诉的,不要追问他;怀着恶意讲说的,不要听从他;怀有争强气势的,不要同他辩论。所以,如果他是顺从理性而来的,才能接近他;如果不合理性的,就要回避他。”
他又说:“持礼恭敬,然后才和他谈论道义的方向;言辞和顺,然后才和他谈论道义的条理;面色从容,然后才和他谈论道义的真谛。”荀子认为,“持礼恭敬”、“言辞和顺”、“面色从容”是理性的表现;“道义”的方向、条理和真谛才是理性的内涵。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爱因斯坦为道经典(3)
“能够”与“不能够”
爱因斯坦还有一句话:“凡是不能观察的,都是不存在的。但是这种观点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们究竟‘能够’观察到什么或者‘不能够’观察到什么,那是不可能作有效的断言的。”
爱因斯坦在与海森伯的谈话中又谈到:“一个人把实际观察到的东西记在心中,会有启发性帮助的,我这样说,也许能够更加灵活地解释它。”
他又把话说回头。就像司机开车打方向盘,转弯打过去,马上还又要打回来,方向盘打过去不往回打,那车子不就在原地打转了吗?“矫枉不能过正”。就是说你马上还要回过头去,也就是说否定以后,你不能全部否定,到一定程度又要回头,又要肯定。肯定什么?一个人把实际观察到的东西记在心中,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你不能不依赖。这些东西我们都不听,认为这些书本知识都没用,我们不学了。谁说的?爱因斯坦说的,这不又错了吗?爱因斯坦说:我说过了吗?再看看孔子的观点。
孔子说:“我们毕竟还是要学而知之”,学还是要学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学。你学的时候,不要把一个东西看作是绝对的,只能看作是一个相对的,你不能把你观察到的东西都当作是全部的,当作一个真实的。它不是真实的,它是变化的;它不是全部的,它是局部的。这就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理念。
读书,不能读死书,“咿咿呀呀”背一大堆,结果连自己都不认识了。这样的人多着呢,读书读到最后连自己都不认识,原因就在概念里面转圈子,读死书。书不能说不读,而且要多读,天天都要读,不读不行。怎么读?这很关键。读死书,只能使你的智慧越来越暗淡。活学活用,知识都学活了,智慧之光就发挥出来了。为什么有帮助?爱因斯坦又回头说,“我这样说,也许能够更加灵活地解释它,但在原则上,试图单靠可观察量来建立理论,那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这样?在《论语》、佛经、老子的著作、《易经》里面都能找出一大堆自相矛盾的东西,先否定、又肯定,肯定、又否定。难道说这些圣人、伟人的思维出毛病了?不是,他们的思维非常正常。他们就是怕我们这些凡夫出毛病,所以,他们老是在打方向盘,手里老是拿着扳手在拧螺丝,螺丝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不行,方向盘太打过了,不行,就是这个意思。什么事都要保持中庸、中正。《易经》里面讲“中正”,《礼记》里面讲“中庸”,老子讲中和,墨子讲“中用”。这就是教我们看问题要有一个度,不要把什么事看得绝对,不要把什么事看得超越了它的极限。
所以,爱因斯坦又讲到了“观察”这个问题:“观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观察下的现象,在我们的量度装置中产生某些事件。”量度装置是什么?如果说爱因斯坦实验室里面的仪器就是量度装置,那我们身上的五官也是量度装置啊。为什么?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只能看到多远,有个量,有个度;超声波、次声波,是我们耳朵所听不到的,它也有个量,有个度;鼻子闻东西,品酒大师闻什么酒,闻起来,讲得头头是道,非常权威,我们这些人办不到,因为这也有个量和度的问题。品酒大师鼻子闻的功能比我们精确,但还是有限的,他能说这个酒里面是什么成份?能说出它们的分子式?讲得出来吗?讲不出来。北师大化学系的一位研究生跟我聊,他想从《易经》里面找一个课题,找到一种思维方式,他正在研究中药里面的化学成分,怎么样将它们辨别出来。这种中成药是由哪几种药组成,如果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熬成了药汁,熬成了一碗汤,你能知道它里面是哪些成分?每种成分占多少比例?分子结构是什么?一直到现在科学家还未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国外一直没法将中国中药的祖传秘方破译,原因就在这。
爱因斯坦接着说:“结果,进一步的过程又在这套装置中发生。它们通过复杂的途径,最后产生了感觉印像,并帮助我们把这些感受在我们的意识中固定下来。”
这个明确了,就是说我们的眼、耳、鼻、色、身、意这些量度装置,作为观察事物的量度装置,尽管它是有限的,有一定量度的限制,但是,我们还不能不用它,还要用它。在进一步的过程中,还要用它来作载体,将我们观察到的东西通过这套装置来产生印像,产生形象,产生概念。然后,将这些感觉的印像接收下来,通过加工、抽象、分辨、处理,再在我们的意识中间保存下来。作用还是有的,不能说没有作用,问题还在于我们意识中间的东西如何去融通的问题。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爱因斯坦为道经典(4)
“理性”与规律
爱因斯坦接着更精辟地说:“相信那些对于世界有效的规律,是能够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
由概念上升到理性了。那我们这些概念、印像,这些形象,这些感觉的印像上升到概念,概念储存到我们的意识里面,就此为止了吗?还不行。我们认识了这些一块一块的积木是长的、方的、圆的、多角的,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会玩它,怎么样去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就要去找它的规律。理性是什么?就是规律,就是找到了玩积木的规则、方法。所以说,理念规律要用理性去理解它,没有理性不行。
爱因斯坦在《时间和空间》这篇文章里面又说:“一个概念愈是普遍,它愈是频繁地进入我们的思维之中;它与感觉之间的关系愈间接,我们要了解它的意义也就愈困难;对于那些我们从童年时代起就用惯了的科学以前的概念来说,尤其是如此。”
实际上我们刚才所讲的就是这些东西,许多概念经常在我们的思维中间,讲到天、讲到人、讲到雨、讲到雷、讲到水、讲到火、讲到风、讲到土,这些是不是频繁地进入我们的思维之中,而且从儿童时代就进入我们的思维中间,进入我们的意识中间?但是,这些东西就不是进入科学以后的这种概念,一旦进入科学思维以后,那些概念就又不一样了。这就说,我们习惯思维里面的许多概念有误区,有片面、有偏见的东西,所以,爱因斯坦就讲:“我们观察到的不是世界”,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引用了爱因斯坦关于概念、理念、感性、理性的一系列论述。这些论述实际上也都是在与人谈心,在谈心中间随意道出自己的认识。我们借鉴大师的东西来理清我们的思维。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金刚经》为道经典(1)
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
下面再讲第三个经典:我们经常诵《金刚经》,《金刚经》上反复出现的那一种非常奇特的句式:“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不是世界,只不过取了个名字叫做世界。这不是世界的全部,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啊。是不是?你们现在所看见的,不是世界的头,也不是世界的尾,也不是世界的边,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仅仅是中间这么一个点。从时间上来讲,你看不到它的全部;从空间上来说,你也看不到它的全部。故说:“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以说《金刚经》是一本哲学的经典。
毛泽东每次外出视察都要带上一本《金刚经》。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中国,江泽民主席与他一起与记者见面,答记者问时他坦诚地说:“我也读《金刚经》。”为什么?《金刚经》讲的是科学,是哲学。
赵朴初大德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陪一位柬埔寨来宾见毛泽东主席,客人未到,朴老先到了。毛主席问朴老:“《金刚经》里面有这么一个公式——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朴老说:“有。”毛泽东再问:“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朴老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他们兴致勃勃正准备探讨下去,毛泽东很想与朴老探讨这个哲学问题,客人到了,话题中断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伟人对《金刚经》也有这么浓厚的兴趣。《金刚经》里面反复出现这种句式,一方面以否定的句式指出人们头脑中关于事物现象和特性的认识是虚妄的;一方面又以肯定的句式指出所有假相的作用;这种既否定又肯定的善巧方便,具有维护事物存在的多面性和完整性。
今天,我们联系三位圣人、大师讲的,联系他们的言论,他们的认识。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玩积木的心态?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按部就班地去钻那些名词术语,我们没有钻进概念的迷宫。我们是顽童,我们在玩什么?玩积木,把哲学的名词、概念都当作积木来玩。《易经》说:“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易经》也是一种玩。这就看出,我们还是用玩的心态吧,不要太拘泥了。但是说回来,玩也要按规则玩,按游戏规则玩,瞎玩不行。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没有规则,游戏怎么玩?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金刚经》为道经典(2)
谁能见如来?
《金刚经》里有两首著名的偈子。一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经中认为自然现象中,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有为法”,法是法则,是自然现象。这些有行为、有形色的物和法则怎么样呢?经中用了形象的比喻,比喻成梦、幻、泡、影、露、电等,并说,我们应该这样去观察,去理解。老子、爱因斯坦说的与这个比喻一模一样,还是玩玩而已,不当真,我们所观察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是变化莫测的。
又一首偈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成形象的偶像,想祈求我保佑,这人就是行邪道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他为了觉悟人生,把自己也当成了教材,当成了“露”和“电”,也是变幻的、虚假的,真实的在每个人心里,是你心里的智慧之光。
我的智慧再大,那是我的,代替不了你,我只能像你们的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教教你。但是上考场还是你自己的事,一点都不能依赖我,关键的时候,在考场上,还要靠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最后一句“不能见如来”,成了这一篇的总结,说得太简明、太伟大了。如来,如其本来。如来是神吗?不是。是人吗?是。但不是某一个人,是每个觉悟了的人。觉悟了什么?觉悟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万事万物的本性、本质,而不是现象。四句联起来说就是,如果你们只看表面现象,是观察不到真实的世界的,是见不到“如来”的。
我最尊敬的恩师第一次开示我说:“佛教不是迷信。”所以我把佛教当作文化,当作一门学问钻研;他老人家每次出国访问回来,都与我谈起《金刚经》,教诲的还是那句话:“佛教不是迷信”。
其实我发现,许多不信佛教,却口口声声自称“唯物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人迷信。认为“观察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就是一种迷信;认为观察到的是世界的全部,也是一种迷信。有了这种迷信,就不能见如来。如来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