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幅画,拼成一个故事,拼成一个奇特的组合,这就是“为道”阶段。当然这就要“分别”了,要通过分别来进行整理,这也是一种分类。
将玉米与猴子拼起来——猴子摘玉米,这样就连起来了。以前看猴子是猴子,玉米是玉米。我再去连,还能连很多东西,还能联想成很多的组合。还能联想到玉米加工成柠檬酸,加工成食品。我只是举个例子,主要还是讲这么一连,你的知识系统化、形象化、逻辑化了。有了系统,有了形象,有了逻辑,那么你的思维平台上就有好几台戏,有京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还有话剧、小品、歌舞晚会……这样就丰富多彩了,调动起来就得心应手,左右逢缘,知识就了了分明。以前的问题都是一小块,要考虑一个问题,想半天还是找不到头绪,现在就好了,不用再去苦思冥想了。就像导演切分镜头一样,将表一列,不用多讲,演员和剧务、摄像师们都自动出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这就是“为道”阶段。道是道路,一条一条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道都通到应用的知识军团里面。无论人家提什么问题都不怕,因为你所学的知识在你的思维里已经了了分明,因为你思想里面有一个大的平台,上面各种剧种都有,无论你点什么戏,都能为你演出理想的戏曲。
第三部分为道育“三心”之为道中的自信—平常心
把功夫积累成高山
平常心是我们日常听得最多的,高考以前,老师、家长都讲要一个平常心;体育大赛以前要有一颗平常心。但真的要作到平常心谈何容易呀。在考试之前老师、家长这么说,有的考生的心里反而越听越烦。当他突然一面对这么大的场面,平时那个“平常心”找不到了,不管用了。这时要什么样的“平常心”呢?平时在学校考试,单元测验、会考那种情况还能对付,那个时候平常心都还有;但一旦走进高考考场,一走进大赛的赛场,这时把平时的“平常心”拿过来又不管用,它们不是一个层次的,如果你按那样去调整,那不行,必须要有新的调整方式,到底怎样来调整这个平常心呢?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平常心是平地,但你必须先见高山。你没有见到这个高山,你就显不出这个平地,没有高怎能显出平?那高是什么?就是平时积累的知识,平时练就的功夫。考场和赛场上的高山就是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就是平常心。如果知识积累不多,功夫练得不硬,就没有自信心。正如人们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十年功”就是“高山”。
你怎样调整你的平常心?开始,你必须把功夫积累成高山,然后在关键时就显出平地。学问到一定时候,已是为道阶段了,你已通过为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不知要用多少编码来编你的知识仓库,已堆得满满的。在这种时候,你再来分别,重新编码,编成一二三,然后由你任意指挥,“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时你就很随意了,能无为而无不为了,这样你就有平常心了。
用淡泊来滋养
还有一个问题,在得到平常心后,你能守住它吗?能保持吗?有的人平常心得到了,结果又让它擦肩而过,让它溜走了。原因就在于你骄傲了,得意了。骄傲必失败,得意必忘形。忘什么形呢?忘掉了那个得之不易的平常心,所以必须保持平常心。用什么来保持平常心呢?用淡泊保持。你不用淡泊来保持,而是处处都很得意,就像喝那浓糖水一样,天天处在别人的奉承和赞扬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天天喝“大补汤”,来者不拒,这样你能受得了吗?被这些“大补汤”给淹没了。我们对“大补汤”应该自己用白水冲淡,慢慢地享受,也只有在淡泊中间涵养这种平常心。奉承和赞扬的“大补汤”只能堵塞住平常心,只有淡泊才能滋养平常心。
好奇心、分别心、平常心,这是一连串的。好奇心来自童心,保持了童心就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兴趣,有了兴奋中心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积极性和自觉性。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分别、分类,将所有的知识再编成知识的海陆空三军,不能将它们变成一锅粥,使它学无所用。当知识组织好了,就是“为道”了,这时知识的三军就已排好阵势了,这时你就瓜熟蒂落了,就有了平常心了。有了平常心,还必须用淡薄来保持它。
1998年我出了一本书叫《淡泊人生》,是专写老子的。这本书现在还有许多人找我要。什么为淡泊?老子讲:“无为就是一种淡泊。”所以,我们必须用淡泊来滋养平常心。
第三部分为道的反省之阅读为道——是什么
是什么?
“是什么?”实际上是讲概念性的东西。下面我还要讲概念,所以我这里就不去重复。那么我就讲“是什么”。还顺着上一个讲题“好奇心”来讲。童心里有好奇心,这个好奇心就是喜欢问是什么?看看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实际上知识的积累,积累一大堆,大多数都是“是什么”,当然也有为什么,也有怎么办、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但大量的知识是“是什么”的多。像公式、定理、公理,它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是什么”。我们平时学的,刚开始识字时,这是什么字,怎么写。是什么,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还有人生和社会现象,这就是事,当然还有理。
关于“是什么”,我曾经在“2000年高考命题研讨会”上,与大家讨论了一个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教材和考试题,问“是什么”的时候,不能轻意问,也不能轻意教,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刚刚懂事的小孩,对蓝蓝的天发生兴趣了,很好奇,这个时候问到大人:“天是什么?”大人怎么答?或者手往上一指,说天在上面。天上有云,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等等。实际上,我认为这有一种误导,古代人认为天在上面,地在下面,天圆地方。现在科学发达,你还认为天在上面,上面是什么?上面就是天?你还是这样去教导,孩子初记忆时,第一次给他的概念太深刻了,以后很难去改变这个先入为主的东西,可能好长时间还误认为天在上面,地在下面,甚至还想着天像一个锅,地呢是平的、方的,给他这么一个思维,让孩子这么去思维,有误导之嫌。天上有太阳,有星星,有月亮,不错,但仅此而已吗?连大人都讲不清楚的东西,你为什么要跟孩子去说这些,去限制孩子的思维呢?应该让他自己去观察,教他去数天上的星星,让他去体会、观察月亮怎么运行,怎么在云里走路,为什么离开了云她就不走路?问这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索,不给他一个具体的答案。不要告诉他1+1=2。不给一个答案,而是让他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你们认为,这样是不是好一些?
“是什么”是唯一的答案吗?
我当时提出,无论你是家长、老师,还是教育部出题的,你给学生的答案不能太机械化,或者是只给一个答案,考题中“是什么”的内容比例不能太多。当时只讨论高考出题的问题,总结2000年的高考题,考生答题以后,出现哪几种倾向,然后又提出一些2001年高考命题的方向。我就提出我的观点:凡是概念化的东西,答案往往只有一个,错一个字都不行,一个字一错,整个题就会错,就被判零分,有多机械?这样是不是有些抑制孩子的思维?我认为,出题的时候要考虑一下,不是说这个题不能出,而是出的时候不应该去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误导。误导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因为高考命题是方向,是中学教育的方向。以前,我教过毕业班,整个毕业班的老师实际上就是跟着上一年的高考命题走。前一年高考的命题就是毕业班老师的镜子,就是对着那个镜子来教学生。这样就形成了全国或全省一个模子,就照着这个模子画瓢,这是不行的。
有些学生答题能超出出题和判卷教师的想像,在所有答卷中间可以说有些特色吧。凭这个得高分,但是在“是什么”这个题上呢,往往丢分。丢分虽然不是好事,但说明了一种考试方向问题:是鼓励学生多背一些是什么,还是多想一些为什么。会答“是什么”是知,会答“为什么”是智,会答“怎么办”是能。知识、智慧和才能构成立体的人格魅力。所以我认为,求学的时候不能放弃这些“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些“是什么”。在搞清楚“是什么”的时候,你不能把这些“是什么”都当成唯一答案,这是求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你把这些“是什么”都当作唯一的答案的话,就没有创新,没进步了。那么社会不会进步,历史不会进步,科学技术也不会进步。所以说,我们搞教育的要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
第三部分为道的反省之讨论为道——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一个问号,但是这个问号与前面的那个问号相比,它的外延与内涵都有很大的区别了。首先,它的空间大。给谁的空间大?给你这个问的人的空间大,给回答的人的空间也大。“是什么”的空间相应小一些,弹性小一些。我这里有这么几个例子:
《淮南子》里面有一篇《人间训》。《人间训》里面问了好多“为什么”。你看:
“为什么有时想减少它,反而会使它增多了?为什么有时努力增加它,却使它减少?
“为什么有人想危害别人,却反而有利于他人?为什么有人想帮助他人,反而加害于他?”
“为什么夺取别人,反被别人夺取?为什么要先给予好处然后再夺取?”……
这些“为什么”有来历,也很有意思。你看“为什么减少它,反而使它增多?”这里有这么个故事。以前,有这么一个功臣,皇帝就想加封他,他一直不要皇帝给他加封。后来,他知道自己要去世了,就嘱咐他的儿子,说:“我死后,皇上肯定要加封你。其他地方都别要,只要某某地方。那个地方最偏僻,最荒凉,而且经常闹鬼,很不吉祥。谁都不要的地方,你就要这个地方,其他地方都不能要,肥沃的地方不能要。”后来,他儿子听从了父亲的话。皇上封给他非常肥沃的土地,非常繁华的地方他都不要。他还真的就要那个地方。皇上想,你自己愿意的,其他大臣也很高兴。以当时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减少。以后新的皇帝继位,朝庭有新的规定:凡是有功之臣,只封一代,到下一代就不给封了,已经封了的全部收回。其他的都收回来了,唯独他那块地没有收回。因为那是不毛之地,谁都看不上眼,收回也等于没收回,那就不收了,永远不收了吧,永远都作为他的封地。这不是反而增加了吗?
为什么想帮助他人反而加害于他人?有一位国王带领一位将军去作战,第一仗就打败了,这位将军非常困惑,本来冲锋陷阵都是很卖力的,国王在后面做主帅,谁不卖力?这位将军喜好酒,他身边有位卫兵就将酒留着。一般情况下,留酒是打胜仗喝,打败仗不喝。但这时候,他实在是疲惫得不得了,卫兵也确实是为了他好,就拿出酒让将军先喝一口,解解乏。这将军喝了一口,又想喝一口,结果喝得酩酩大醉。第二天一早,国王催着第二次出战,都说将军生病了。国王亲自来探视他,掀开帐篷一看,酒气冲天,这还得了。国王亲自出征,打败仗本来就不好交待,这下将责任全推到将军身上,训斥说:“原来是你在玩忽职守,这仗不打了,班师回营。”国王自己也下了台,还找了一个替罪羊。卫兵可没想到,明明是为将军好,结果反而让将军丢了性命。为什么?有一些东西,我们现实生活中间也很多,多问个“为什么”,会使人少犯错。
第三部分为道的反省之讨论为道——为什么(2)
再追问几个“为什么”
科学上的“为什么”,那就更多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套科普丛书叫《十万个为什么》。你们看我书架上还有一本《千万个为什么》,是前几年编的。如果现在要编的话,那可能就是《亿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就太多了。1997年,赵朴初会长指示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一本《佛教科学常识问答》。朴老的意思,是让现代的年轻僧人在学习佛法的同时,也要学习科学知识。当时,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李家政先生就将这个任务交给我。编了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