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 >

第38章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第38章

小说: 中日围棋擂台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专挑这五天好了。”宾主一起相视哈哈大笑。
  第二天在日本NEC本部三楼会议室,日本方面由酒卷、浜崎和胜部出席,中国方面是郝克强和华以刚,双方开始了实质性的谈判。本来酒卷觉得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会谈,绝不会有意见分歧,没想到第一个问题中国方面便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郝克强正式提出,能不能把第一届各队的八人改为九人,增加一名女子棋手作先锋。郝克强强调说:“为了提高女性对围棋的关注,同时也为第二届擂台赛增加亮点。有一名女棋手加入对中国围棋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还补充说:“如果因增加一名棋手而多出来的开支,新体育杂志社完全可以承担。”
  酒卷只好马上对郝克强说:“这个问题因为事先没有想到,能不能容日本方面单独商量一下。”于是会议暂时中断,由酒卷、浜崎、胜部三人单独讨论。结果三个人意见各异,日本团队内部先矛盾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七回
  浜崎献计 女子少年同入阵
  言出必行 三位棋手齐削发
 
 
  话说中国代表团正式向日方提出,要增加一名女棋手作先锋的要求。大感意外的日方三人临时休会,商讨对中方要求的对策。
  浜崎是坚定的反对者。他情绪激动地说:“这不明摆着中国方面想占便宜吗?中国女子围棋比日本女子围棋高出许多,如果同意中方的要求,就等于让中国队白白增加一个人。”
  但NEC的胜部却和浜崎立场不同,他代表公司说:“从公司的立场看,增加一名女棋手可以吸引中国女性的关注,这是公司特别介意的。几天前中国方面曾私下向我透露增加女棋手的要求,为此我特地与关本总裁聊过。总裁说,只要日本棋院不反对,他也同意增加一名女棋手的要求。”
  酒卷从内心是站在浜崎一边的特别是第一届擂台赛日方已输,因此第二届无论如何也要扳回来才行。如果让中方白多一名女棋手,酒卷担心会不会对整个战局发生逆转性的影响。但酒卷知道,出钱搞比赛的NEC公司的态度最为重要,当他听胜部谈完意见后,就顺水推舟说:“既然关本总裁都同意了,我们就不必再说什么了。只是这样让中国方面占了便宜,这一点请胜部先生有机会还是要让关本总裁知道的。”
  浜崎一看连酒卷都放了软活,知道想阻止中方要求已经不可能。但他突然心生一计,马上对酒卷说:“我有一计,可以让日方把便宜占回来。”接着浜崎便谈了他的设想。酒卷刚听完浜崎的“妙计”,马上鼓掌大笑:“浜崎君不愧为智多星,此计不但妙,而且还可以让中国方面有苦难言。”就连胜部也觉得浜崎的此计可行,举手表示同意。
  话分两头。中国的郝克强和华以刚在休会时,华以刚有些担忧地说:“不知日方会不会同意增加女棋手的要求?”郝克强一脸笃定:“没问题,他们一定同意。”华以刚有些吃惊,忙问所以然,郝克强这才原原本本把他所做的“先期工作”向华以刚道来。
  原来郝克强知道要增加女棋手,日本棋院肯定不情愿,因此成败的关键就在赞助商NEC公司身上。于是在启程到东京开会的前一周,郝克强特地拜访了NEC长驻北京的胜部先生,向他说明增加女棋手可以增加中国女性的关注,而中国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怕老婆”,买什么电器全由女性作主,所以增加女棋手也对NEC公司的销售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个理由对NEC公司太有说服力了,胜部马上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中方的要求。他甚至还给郝克强建议,最好让老郝写封信给关本总裁,然后由胜部转交时还可再游说几句。郝克强叙述完这一切后对华以刚说:“前几天胜部已经给我打电话说,关本总裁看完信表示,这是个好事,NEC公司应该促成此事。”华以刚笑了:“难怪你胸有成竹,原来都早有安排啊。”
  两人正说说笑笑间,日方三人从外面回到会议室。酒卷说:“很不好意思,因为中方的要求太突然了,所以临时休会,耽误了中方的时间。刚才我们三个已经进行了讨论,觉得中方的要求很合理,日本方面愿意接受。”老郝这时得意地朝华以刚眨了眨眼。
  酒卷话锋一转:“不过,中方的提议也给了日方启发,所以日方也想提出建议,为了培养新生力量,是不是在女先锋之后,双方必须出一个十六岁以下的年轻选手。这样擂台赛又有女棋手,又有少年棋手,就可以更热闹了。”老郝和华以刚完全没有思想准备。面面相觑后只得也学日本人,说容两人出去单独谈谈再回来。
  这个要出少年选手的提议正是浜崎的妙计。因为在大竹的名单里,本来就有一个叫森田道博的少年棋手,今年16岁。别看他只有二段称号。但在日本比赛中已战胜许多九段棋手,实力委实不俗。大竹之所以钦点森田。除了看中他的实力外,还有就是年纪轻、段位低,可以为全队的平均年龄和平均段位加不少分。再加上森田又是木谷门下福井九段的弟子,所以大竹毫不犹豫就相中了森田。现在日方用现成的少年棋手来让中方增加一个少年棋手,此计不可谓不狠。
  华以刚和老郝出了会议室,老郝忙问华以刚:“中国有16岁以下的突出少年棋手吗?”华以刚连连摇头:“中国的少年棋手水平都差一大截,日本方面出这个难题不是存心要中国好看吗?”老郝也叹口气说:“本来想提出增加女棋手可以为中国队加加分,没料到日本提出增加少年棋手又把分数给扣回去了。”
  尽管郝克强与华以刚老大不愿,但既然日方同意增派女棋手的请求,中方就没有任何理由回绝日方的要求。于是老郝、华以刚回到会议室向日方表态,中方完全同意日方的建议。
  于是,这次双方会谈达成了新的协议这就是第二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双方各出九名队员,其中包括一名女棋手和一名少年棋手。比赛在一个半月后的3月20日开战。双方名单必须在2月20日同时在国内报章上公布。
  会后酒卷特意跟郝克强和华以刚打招呼说,本来应该让两人在日本多呆几天,但考虑到正值中国的春节,所以就不再强留两位了。当天晚上,老郝拉华以刚在东京街头上散步,老郝问华以刚第二届擂台赛的前景,华以刚据实说:“第一届的胜利中国队可说是万幸。现在日本队吸取上届的教训,我看中国队要再胜肯定是难上加难。”老郝笑咪咪地说:“不知为什么,我总有种中国队会再胜的预感。”华以刚失声笑了:“老郝你真是个超级乐观派,还没看见日方会派出什么阵营就预测会胜。”老郝自豪地说:“我是个战场上的老兵,打仗以前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念才能打胜仗。第一届擂台赛你们都说要输,还不是我一个人说要赢的?”华以刚一看老郝还沉醉在第一届擂台赛胜利的喜悦中,也附和着故意不去扫老郝的兴。
  第二天一早,华以刚就来敲老郝的门。老郝一看华以刚手上拿着朝日新闻的报纸,忙问:“是我们昨天的会谈见报了?”华以刚马上指着报上的一张照片说:“是藤泽、加藤、小林真的剃头了。”老郝定晴一看,果然照片上小林左、加藤右在下棋,他俩都剃了光头,而藤泽则作为裁判坐在中间也剃了光头。华以刚则给老郝念了旁边的报道,大意是:去年中日围棋擂台赛藤泽、加藤、小林曾杯酒盟誓——如果擂台赛失守,他们三人将削发谢罪。因此当擂台赛真的失守后,他们三人就一直寻找有合适的机会兑现自己的誓言。昨天的十段战胜者组决战正好为三人同台提供了机会,因为小林和加藤是对局者,而藤泽正是裁判。因此当三人都剃着光头出现在棋院时,大家的笑声一直没有断过。
  记者曾特意打电话采访小林的夫人礼子太太,礼子在电话里一直在嘻嘻嘻地笑,她说她已经十几年没有看见小林剃光头了现在猛一看自己的丈夫象个小孩子似的剃着光头,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礼子夫人还说,她的一双儿女得知父亲要剃头,就天天盼着这一天。当昨天刚看见父亲剃光头,两个孩子又跳又叫,不知有多乐。反倒是丈夫小林,好像有点难为情,出门的时候,还故意戴了顶帽子。
  据说加藤和藤泽的夫人也都说:“因为从来没看见过夫君剃过光头,这种独特的模样还是看着挺有趣的。”
  老郝有点奇怪地说:“这事如果放在中国,有人削发谢罪了,家属也都觉得蒙羞,怎么还能这样开开心心对待此事呢?”华以刚是个日本通,他告诉老郝说:“这就是中日文化的差异了。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既然已经削发,那么以前所做的一切也都随着头发被剃而烟消云散。所以日本人都不觉得这是件难以启齿的事。”
  老郝听后理解地笑笑,他有点奇怪地说:“真巧啊,他们正好赶在我们来日本开会那天削发了。”华以刚也觉得有点“无巧不成书”。
  但实际上,这个“巧合”并非偶然,而是浜崎等精心策划而成。因为怕三人剃头的消息中国方面不知道,又不好提醒中方关注此事,因为便把“三人削发谢罪”的公开亮相特意安排在中日谈判的当天,而且知道日本通的华以刚必是会看当日的朝日新闻,这就让中方在第一时间知道日本棋手,“言必行,行必果”的认真态度。这一目的果然达到了,中国棋手本来都不相信日本棋手真会履行削发的誓言,但在事实面前,中国棋手没有一个不对日本三棋手的“削发”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
  话归正传,老郝和华以刚回到国内,当天就约了聂卫平前来讨论,后面七位棋手本来就难以改动,现在要讨论的就是究竟出谁当女先锋,又让谁来充当少年棋手出阵。
  少年棋手大家想来想去,还是老郝突然说:“小张璇怎么样?她到了年龄了吗?”华以刚高兴地说:“张璇今年刚好16岁,在年龄上完全合格。另外她的棋力也勉强可以凑合,如果日本那些知名棋手遇到小女孩,说不定思想背上包袱真被小张璇爆出冷门也未可知。”聂卫平也一阵好笑:“我也觉得小张璇可以,她的棋很‘鬼’,别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她爆冷。”
  中国的一线棋手当时都在20岁出头,因此只差几岁的少年棋手还真有点“青黄不接”。现在让这一辈棋手中最年轻的张璇顶上去,三位擂台赛的“掌门人”这次的口径意外地一致。
  不过,在谁当女先锋这个问题上,三个人的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风采各异 女子围棋三强鼎立
  比赛选拔 擂台先锋双轮决定 
 
  话说聂卫平、华以刚、郝克强三人对出阵的中国少年人选口径意外地一致,但刚进入中国女先锋人选的讨论,三位“掌门人”的表情立刻显得为难起来。
  原来中国女子围棋在当时的状况,确实是“三强鼎立”,很难分得出谁先谁后。
  资格最老,段位最高的是孔祥明八段。在1979年以前,孔祥明完全是中国女子棋坛名副其实的霸王,几乎国内所有女子比赛的头衔都归她一人所有。在1974年中国队访日时,孔祥明连续迎战日本七位顶尖的女流棋手,结果七战全胜。这一成绩不但使孔祥明在日本名声大振,同时也是中国女子围棋远远超越日本女子围棋的一个里程碑。当时的日本媒体为此不吝溢词地夸奖孔祥明,甚至有记者还把孔祥明誉为“女吴清源”。可以说,如果不是上海的两位小将紧追其后的话,中方让这位威名远扬的“女吴清源”出任中日擂台赛中国队女先锋,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而比孔祥明年轻8岁的杨晖七段则是终结孔祥明独霸女子棋坛的上海天才少女。她在1979年全运会女子围棋赛中击败孔祥明而获得全国女子冠军时年仅16岁。这以后,她和孔祥明虽说轮流称霸女子比赛,但在五届的角逐中荣获三次冠军。已有逐渐盖过孔祥明的上升势头。
  还有一位不比孔、杨逊色的便是和杨晖同岁的上海选手芮乃伟七段。虽说她在全国女子比赛不如孔、杨的“独占鳌头”,但连续三年的第二名也属不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其他比赛中与男棋手的抗衡却远远胜过孔、杨两位。在1984年的“新体育杯”比赛中,她连克四员知名男棋手,如果不是最后一轮败于马晓春,芮乃伟差一点就成为中国围棋史上第一个杯赛的“女子”挑战者。
  孔祥明、杨晖、芮乃伟三位女将除了在成绩上不相上下外,在棋风上也是争相斗艳,各具异彩。
  孔祥明的棋风宛如“千斤扳斧”,不但势大力沉,而且勇猛无比。孔祥明就是凭借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