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大柳树那边一起听指示,除了收割庄稼的时候,是为了税赋的事儿,还有什么去服徭役。
第33章 徭役
春天到了,很多地方都开始要抽丁,要么挖渠开沟,要么是修些工事,比如城墙,或者公家的建筑,这些都是免费出工,根本就没有工钱的。
而且据说吃住的条件都不好,且吃是不管的,都是各人自己带干粮,晚上就睡在窝棚一样的地方。
一般去个十天半个月,当然,这里还有个额外的开恩,那就是你可以拿出钱来抵了徭役。
所以说,平民生活不易,杂役这么多的,如果不想去,就得拿钱。富户是不在乎这三瓜两枣的,可是平民们,这过日子都很费劲儿,拿出钱来,更是没有啊。
于是一般都是出人也不出钱的,出也出不起。
听到这敲锣打鼓的声音,内心深处就有些不乐意。
但是不乐意又能咋样,还不是得去,除非你想去坐牢。
不到半个时辰,大柳树下村民都到齐了,每家都有代表,里正秦德才正站在那石磨的石凳上,扯开了嗓子,传达了今天集会的中心意思,春天到了,县太爷要为民修堤坝,所以各村各户都要出人出力。
按照户籍,那是每家都要出一个壮年男丁的,要是不想出,可以出钱,一户需要出半两银子,也就是五百钱。
五百钱,够庄户人家省着用半年的,更有甚者,是一年都用的上。所以大部分人都准备出人,也不会出钱。
杜家这边,也在商量到底是出人还是出钱,杜有贤说道:“我去。”家里又不是没有男丁,这就是家里男人多的好处。
他们家也不是钱多的没有处使了,直接拿钱出来,有人的时候,还是想着出人的,高氏心里担心自己的丈夫,但是丈夫说了,她也不能说不让他去。
杜有德和杜有全都抢着说自己去,三哥已经娶亲了,还是他们去的好。
齐氏要留着钱有别的用处,何况,这去服徭役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儿,出人也好,杜老爷子只是听着,这事儿,他不做决定,反正家里的许多事儿,都是齐氏拍板的,齐氏说道:“都别争了,这次就让老四去,你们多准备些干粮,给老四带过去。”
齐氏一发话,别人都没有话了,去了人,都能省五百文钱,算起来还是挺划算的。
商量完了,杜老爷子晚上就喝了几杯酒,这一喝酒,话就多了起来,“我说咋滴,咱们家就该出个读书人那,这有了功名,咱家也不用服徭役了,你们都不听我的,都不听我的!”
齐氏对儿孙们说道:“别听老头子的,他这是喝酒喝醉了!”啥功名,这每年要读书的钱都够他们交那么多的徭役钱了,而且这些钱还不一定能考个秀才回来,等于是银子打水漂了,齐氏就听不得这什么考功名。
因为自己的男人考功名,以前受了那张氏多少白眼啊,现在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了,怎么还能朝那歪路上走呢?
供养一个读书人,最后会把人都搞的离心的。
就说现在家里就大郎和二郎,都是老大家的,一直供着,以后老三老四和老五他们,娶了媳妇,这媳妇以后也不可以一直供着别人的儿子读书吧,所以齐氏是不会同意的。
胡氏说道:“娘,我说句话,您别生气,要是我们用自己的私房钱供着大郎二郎去上学堂呢,这样可以吧。”
杜老爷子立刻说道:“好,老大媳妇说的不错,就该有这样的想法!就该去读书去!”
不用公中的钱,这方法倒是好,齐氏却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他们的私房钱能有多少?到时候真要去考试什么的,那就是在烧钱,所以也不在乎的说道:“好啊,只要你们有这个本事,我是不会拦着你们的!”
胡氏一听这话就高兴,好多年来,婆婆都没有开口子,今天竟然开口子了,真是值得庆祝啊。
“不过我说好了,到时候你们要到我这里拿钱,我是一个子儿也不给的。”她还要管着全家的吃吃喝喝呢。
“娘,那是绝对的!”胡氏也保证,以后儿子读书的钱,绝对不用到公中的。
这样一来,也避免了,以后兄弟们为了这事儿而闹不平,毕竟谁家也没有一起供养一房的人读书的道理,这可是齐氏的切身经验,当初的公公婆婆为了供自家的男人读书,可是让大房都恨得牙痒痒的。
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以后也那样,有本事自己去供孩子去,她没有二话。
杜榆听了这个话,也高兴起来,大哥和二哥有了读书的机会,那么是不是要开始想着怎么赚私房钱呢?
他们这边,爹的工钱是要给家里人的,剩下的那些跟红利一样的,也没有多少。
娘做针线活,也都是几文十几文的赚头,且还费眼睛,这样一想,还真的没有什么特别能赚钱的事儿啊。
不过既然已经有了希望,杜榆自己都觉得斗志昂扬啊。
不管怎么说,读书人还是受到别人的尊重的,虽然不知道以后到底能不能有功名,可是连试一试都不去做,那么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就胡氏来说,她肯定希望儿子们能在读书上有出息,哪怕是考个秀才,对家里人以后不知道有多大的帮助,免了赋税,这就是很大的福利了,更不用说,秀才受人尊重,见到官差也不会下跪,就是在村里,也很能抬高头了。
她也是给了自己时间年限,当然,如果家里过的越来越好,也不介意一直供着儿子们读书了。以前公公那样,都是穷给闹得,要是地主家,谁会因为那么一点儿钱,就闹得鸡飞狗跳?
不说胡氏,就是高氏也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她也想让自己以后的孩子能上学堂读书,读书人在普通人眼里,那就是高人一等的。
这样一来,家里人赚钱的热情都高涨,这也是齐氏以前没有想到的。
这边说定了让杜有德去服徭役,也跟镇上的杜有忠都交代了,家里的女人们都赶着给杜有德做干粮。这边的干粮主要都是那种硬硬的厚厚的饼子,又抗饿又不容易坏。
但是呢,却不怎么好吃,不喝水,咽下去就有些困难。
修堤坝的地方是免费提供开水的,在带了二十个大饼子,还有铺盖卷和衣服的杜有德,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了。
没有看到杜有良,原来他们家就他一个成年男丁,这次是拿了五百钱抵了徭役的,自然是没有跟着一起去。
村里的一些女人,见到这个情况,和刘氏走动的就勤快多了,其中就有一个荷花的娘。
荷花娘也是听了她婆婆的意思,要跟刘氏搞好关系的,因为听说杜柳在秦员外家过的顺风顺水,这就打起了小九九。
上次杨牙婆选丫鬟,荷花的奶奶也是送了一个孙女过来,但是却没有被选上,回去了很是把孙女给打了一顿,这才不到半年,就想着通过刘氏给杜柳说说好话,把她家的孙女给送到秦家去,“哪怕就是扫地也成啊。”荷花的奶奶这样说道。
第34章 贮备
杜榆知道这些小道消息,还是荷花跟她说的,因为她好像也有去当丫鬟的意思。
不一定杜榆觉得当丫鬟伺候人没有人身自由不好,别人或许觉得当丫鬟起码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这两点都已经足够了。
荷花又加上在家里天天挨打受骂的遭遇,这想着当丫鬟更是比别人强烈一些。
不过荷花也知道,杜榆他们这边跟杜柳那边关系很不好,所以也没有求着杜榆帮她说好话,这些都是他们在挖野菜的时候,私底下说的话。
天气热起来,田地里的野菜都开始长了出来,今年比较奇怪的是,奶奶齐氏竟然没有买小猪仔,也就是说,这一年不养猪了。好生奇怪!
难道今年不准备给四叔说亲了?但是也不至于啊,齐氏每当别人问的时候,就说这一开春光打井都用了不少钱了,家里的地也没有以前多了,加上老三还在卖豆腐,所以今年就不养猪了。
别以为豆腐渣就是给猪喂的,家里的人也把豆腐渣当成一盘菜在吃,甚至趁着天气好,直接把豆腐渣给晒干了,真的是干,干得一点儿水分也没有,然后一部分是发酵,成了一种酱,弄了好几坛子,一部分直接收起来了。
所以给猪吃,猪还没有那么高的待遇。
院子一边也培了一垄红薯秧苗,杜榆家今年种的红薯比以往要多了好几亩。
杜榆去田里帮忙了,主要是扦插,把红薯秧子给插到陇起的地头,浇上一遍水,第二天这秧子就活了起来。
四叔从修堤坝的地方回来,看起来真是和乞丐没有两样了,浑身上下就没有干净的地方,那种地方,哪里给你水让你洗澡?所以这半个月四叔竟然是一次澡都没有洗过,更何况是头发。
虽然这天吧,不太热,可是那可是修堤坝,和土打交道,有此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的脏啊。、
杜榆是看到四叔回来了,就去厨房烧水去了,倒是被人夸了勤快,不过杜榆心里想的是,她实在是看不下去四叔那个样了啊。浑身难受。
杜有忠一个月后又回来了,这次是让杜有全去接他的,还带了一车的东西回来的,最后大家才知道,是一车粗粮,高粱面占了大部分。
晚上吃完饭,杜家的人都没有走,桐油灯一盏,有些昏暗,乡下人都是上山采些桐子,然后点灯的。
齐氏坐在上首,对几个儿子说道:“从开春到现在,老天爷没有赏一滴雨水,眼看着今年就要大旱了,咱们家里得准备准备。你们大哥这次买了这么些粮食,也是为了防止以后真的大旱了,庄稼地里没有收成,咱们也不至于饿肚子,这话只是我们家里人自己说的,你们都给我把嘴闭紧了,要是让我知道了外面传着是我们家说天要大旱的话,那这家里是容不下他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了就成,因为我们也是猜测,不可能真的能确认。
因为是全家人的大事儿,所以到了现在了大家必须知道了,也是因为这天一直没有下雨,原来还有猜测的想法,如今也都信了个七七八八了。
而且就算是有些话传出去,那也不算妖言惑众,毕竟嘛,如今是真的没有下雨,但是齐氏还是要把话说重一些免得真的出了事儿,给大家都紧紧弦。
“亲戚们,你们要是想提醒,就说看这天到现在都没有下雨,还是多准备准备,至于他们要不要准备,你们就别多操心了,万一这雨水又来了呢,那咱们不是坑了人家拿钱买粮食?”齐氏继续说道,她也不是不讲人情的人,对于那些亲家还是能帮就帮能提醒就提醒的。
毕竟她也要给两个闺女提醒提醒。
其实真是齐氏想多了,她这边就一个农妇,说出来的话,未必就有人听,未必就有人信,且乡下地方,人说闲话的也多,最后往往都找不到最先传话的是谁,要不然怎么有人言可畏的说法呢?
况且,也不是所杜家人多么的未卜先知,很多人看到天旱,人家也都担心起来,这粮食要不要买啊,所以这最要紧的是,手头上有没有钱的问题。
没有钱,就是知道要天旱歉收了又能咋样,照样是买不起粮食,只不过比以前惨一些罢了。
有钱的人家,又不缺那三瓜两枣的。
杜有忠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同意让娘把话说开的,毕竟,他和大舅哥不是那种能人神仙,比他们聪明的人多的是,就说这买粮食,他都发现粮店里很是有人买的多,这说明啥,说明人家也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行动起来了,幸亏现在的人不多,不然那粮食肯定要涨价。
这里主要就要占个先字,后头都想着买了,那价格也贵起来了。
大家最开始听到这个事儿,都有些懵,不过很快都明白过来。杜有贤哥几个都是种田的,自然明白天旱了,对大家有什么危害。颗粒无收都有可能。加上还要去交税,这日子真是不好过,很多人说不定就会卖儿卖女,才能过下去。
可是自家都不一定能挨得过去,更不用说帮着别人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只能各家顾各家了。
杜榆因为爹娘都在,所以跟两个哥哥也在旁边旁听,她来到这个世上,还真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大的天灾,如今这未来很有可能的天灾,也是让人心里感觉很有危机感。
从这次家庭会议后,杜榆也是自己想起了办法,想着以后说不定真的连饭都吃不上,这可绝对是不能忍受的。
“娘,咱们多采些野菜吧,晒干了留着。”杜榆提了一个建议。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菜园子里根本没有啥东西,挖野菜就是村里人都要干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