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于歌-美国的本质 >

第9章

于歌-美国的本质-第9章

小说: 于歌-美国的本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如果美国民众了解中国基督教的态度,那么,对中国的好感也会增加,政治家和商人的对华友好政策,就会有市场,就会获得支持,这样,就会给中国带来利益。这种认识将会成为中国政府的共识,中国也会沿此道路长走下去。
  其结果,作者说,“当中国政府试图在不危害它的统治而从基督教中获得好处的时候,耶稣的羊就终究会驯服中国的龙,”(4)也就是说,中国将成为一个基督教化的国家。
  什么是基督教国家?作者说,也就是中国的人口的30%以上将归信基督教,并且在官员当中也会有基督教徒,甚至在政府的最高领导层中也会有基督教徒。那时候,基督教将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个时代的来临,作者估价在今后的30年内。
  作者说,中国的基督教化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中国,而且会深刻地改变世界。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国,将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基督教国家,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力量的格局,美国与中国将会彻底和解,不仅和解,亲基督教的国民与亲基督教的政府将会与美国结成良好的关系,甚至会结成盟国,共同对抗伊斯兰极端势力。
  同时,作者认为,因为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的良好关系,中国将成为向伊斯兰国家传播福音的重要力量,因为,中国的官员和商人会向伊斯兰朋友传教,而且,由于伊斯兰世界人对中国人的传统好感,在这种传教活动中,中国人不会被他们敌视。中国人将成为把福音接续向西传的使者。
  《耶稣的羊驯服中国的龙》这本书基于对美国国家性质的考察,结合中国的现状,对中美关系的演变描绘了一个很美好的前景。
  对中美关系持乐观展望并且同样立足于中国将福音化为依据的,是国外基督教界对中国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主要存在于海外的华人基督教界。这种观点说,《圣经》的传播是由西向东,现在轮到中国了。上帝在现在开始拣选中国人了,中国人吃尽了苦头之后,现在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理,上帝已为中国人做了很好的预备。中国将像邻国韩国一样,实现了基督教化之后,将实现真正的经济腾飞,将国泰民安,进入蒙上帝祝福的时代。当然,那时,中国与美国的矛盾将不象现在这样尖锐,将和平友好相处。
  在这种“拣选中国论”当中,还有一种颇为著名的“最先拣选中国论”,这个理论说,实际上帝在拣选犹太人之前,最先拣选了中国人,只是中国人没跟上帝走,被撒旦诱惑,神才转而拣选了犹太人。这种说法颇为一些人欣赏,鼓舞了一些华裔基督教徒,让他们颇有了一些中国仍是最先的感觉。但是,这种说法也被一部分人苛病,说是中了撒旦的诡计,因为这个理论完全没有《圣经》的依据,属于没有神学依据的论断。
  无论是“先拣选论”还是“后拣选论”,由于海外华人基督教界与美国基督教界的密切关系,这些说法也在影响着美国基督教民的对中国的认识,影响着美国人对中国的界定,对缓和上述神学上对中国的偏见和敌意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也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中美之间的关系。
  当然,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美国人认为中国将要基督教化的看法,难免有些天真和一厢情愿,生活在中国的百姓很难赞同这种说法。但是,美国人自与中国接触以来,就一直抱着福音化中国的梦想,并且为了这个梦想,众多的美国人包括政府和基督教团体付出了巨大心血和代价,他们吸收中国留学生、派遣传教士、支持国内基督教团体,支持亲基督教政府,他们为了这个梦想在一直努力,为此很多人把一生都给了中国,比如那位司徒雷登,终生在中国传教,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而死在美国,但最后骨灰也洒回了中国,是美国把中国福音化努力的一个缩影。因此,在现在美国的价值观在世界大行其道,中国相对开放的时代,美国人又重温起福音化中国的梦,一点也不奇怪。考虑到美国国家的基督教性质,考虑到美国政府的外交实质,再考虑到美国人民的基督教热情,美国人所说的因为中国的福音化而实现的中美之间的和好及结盟,姑且可以认为是中美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前景之一。
  上述的各种理论和预测,无论是中美关系悲观论,还是中美关系乐观论,都是基于美国的基督教国家性质做出的预测,可以说把握住了美国的对外关系实质,把握了问题的关键,跳出了利益论的传统窠臼,不再从力量均衡和利害得失的角度来把握中美之间的互动,可谓一语中的。至于是悲观论正确还是乐观论正确,主导权似乎在中国,因为中国政府和百姓一直是聪明智慧务实而又敬畏天道的。
  但究竟如何,只有拭目以待了。
  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和本书的性质(代后记)
  本书写完以后,先在网上抛了出来,引起了较大反响,计有国内外百家以上的网站予以了转载,并附有大量的评论。有许多评论是本人始料所不及的,并感觉到承受不起,比如说本文是“两百年才遇的一好文章”,“比李敖还敖”,“十年没读书,仅读此书可矣”等等,也有一些批评和质疑,这些批评和质疑无疑对完善本文很有益处。
  在众多的评论中,笔者认为有一个问题需要专门来嘱文予以回答,就是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和动机,因为这关系到本书的客观性的问题,涉及到读者对本书的认识和定义。
  关于本书的动机,有些读者怀疑本书是要播新教,是在借议论美国而传播新教的好处,对此我想说的是:这是本从社会学角度对美国的宗教与社会进行客观考察的书籍,传播或宣传某种宗教笔者能力所及。
  本书出于主题的需要,自然要介绍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流派的理论,要介绍一下这些流派和理论是怎样说的怎样信的;同样出于主题的需要,本书也需要介绍一下这些宗教思想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的影响。
  笔者所介绍的,其实多数主要来源于国外学术界或社会上的一些流行看法,比如,关于资本主义与新教的关系,关于美国资本主义与清教思想的关系等等,这在全世界包括在中国的学术界都是被嚼烂的话题,已经有无数的学者在此问题上耗过心智,打过笔仗,其中包括松巴特等大牌。笔者在文中所作的,仅仅是把它简要介绍出来而已,并非是笔者的独创,也并非新鲜的话题。
  再比如,关于小布什主义与统治神学的关系,以及布什的神学与里根神学的区别的问题,这在美国的研究界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也有一些主流看法,那就是本书所介绍了的,一般看法是,小布什深受统治神学影响,里根的神学则是个人主义的神学。笔者本人无意去对里根神学或布什神学任何一种进行贬抑或追捧,只介绍是如此,就够了。
  笔者写此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一个全新的看待美国的角度,介绍一个全新的分析和看待美国这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介绍一下美国国家的创立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美国的发展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美国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等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以及介绍一下国外一些学者从基督教与现实政治角度对中美关系的预测,等等。所谓全新的角度,其实也仅仅是对中国而言是全新而已,在一些国家,这个角度和书中所介绍的一些看法,都被当作惯常的角度,或者是常识。比如,如果你要说美国的总统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可能在别的国家都没人反对,伊斯兰国家反而会对你大加表扬,说你道破了美国的实质。美国人也不会反对,不信你查一下美国大使馆的网页,他们用中文简体写着:“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伟大,与美国的历届总统都相信或者追求基督教有关系”。再比如,如果你说基督教对美国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很大,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别的国家人,也都不会反对,因为仅仅看美国的那些牧师对选民的影响,就足够了。美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的人每周都去教会,教会的牧师就是他们的“政治委员”,思想顾问,牧师对时政的评论对选民的选票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总统候选人们都在盯着这些广袤的票源。你看那位葛培里牧师,因为有着广大的信徒,从卡特开始,就是白宫的座上宾,每一位总统都以认识葛牧师而自豪,并且因此增加了众多票数。关于选民的宗教趋向与选票走向的关系调查资料比比皆是,一些结论也是外国的常识。
  但在中国,至少从网上的反映看来,本书提供的这些视角确实是新鲜的,书中提出的一些看法也是颇能刺激和震惊人的,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或反对,甚至是叫骂。包括去了美国的中国人士,这与中国学术界的长期的闭关自守、一言独大的特点有关。 
  其实,对于本书,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是作者的长期的一点读书笔记或者一点点心得。
  笔者在大学和博士课程期间,主要研究的就是宗教社会学。主要的攻读方向是众所周知的那位德国的韦伯。韦伯的所有著作,他自己最满意的称呼,就是《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宗教与政治的互相影响,是很多国家尤其是有着深厚宗教传统国家的学术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笔者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宗教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在全世界也一直引人注目,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很好素材。在这方面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笔者也阅读了大量的此方面的资料。这本书,基本上是笔者近些年读书笔记的一个整理,如果有一点自己的东西,那就是添加的一点点心得。比如,关于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关于路得?金的黑人维权运动与基督教的关系,关于美国对华外交的基督教因素,关于中国人对个人主义的感觉和认识等等,都属于心得之类。
  所以,对于本书,比较中道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个社会学家对美国的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所作的读书笔记和心得,或者夸而言之,是一个这方面的考察。
  有些讨厌基督教的读者也对此书显示了不快,其实大可不必。你可以讨厌基督教,但不可以不看本书所揭示的美国的内政和外交都深受基督教影响这一事实。闭眼不看是不太明知的,这将会妨碍你或我们国家与美国这个当今的巨无霸打交道,而会使你或国家的利益受损失,相反,如果去看并且因此发现了一些与他们打交道的有益方法,则会使你和国家受益。比如,在文革的时候,英国的商人们来中国时,在他们的提包中都揣上一本红宝书,在商业谈时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这让当时的国人大加赞赏,也让英国的商人们捞了便宜。他们就会利用这一点,仿效他们比闭眼不看要高明一些。
  其实,在看清这个事实之后又能从这个事实中找出点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聪明方法,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笔者也可以窃以为喜了,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偷着乐了。
  最后,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特地向为本书出版付出巨大努力的一些前辈和学长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是修正文库的金刚编辑、韩勃董事长,我写作的老师和前辈史铁生老师,我的朋友主持人张越,评论家作家何东,华夏出版社陈希米老师,以及香港三联出版社的陈翠玲总编等等,他们不一定赞成我的观点,但他们对我观点的宽容和以及很有指导意义的批证,却使我受益无穷。
  于歌,于北京 2006年9月19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