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生命20小时 >

第4章

生命20小时-第4章

小说: 生命20小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俗称中华骨髓库)成立于1992年,目前库
容的骨髓捐献者资料不足三万人份,但全国有各类白血病患者四百万,每年需要骨
髓移植的二十万左右,而且每年还要新增白血病患者四万人。

    骨髓移植也叫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
疫缺陷症等多种造血、免疫系统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骨髓移植的先决条件是为患者寻找HLA 配型一致的供者。这种相合的概率在有
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是四分之一,在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仅占十万分之一。

    目前,我国20岁以下的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就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白血病
患者今后很难在亲属中找到配型相合的供者,而必须主要依靠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骨
髓移植。因此,建立一个大容量的骨髓捐献者资料库已迫在眉睫。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非血缘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在
美国,登记志愿捐髓的人有四百七十万,日本则有二百多万。而在十三亿人口的中
国大陆,中华骨髓库的库容还不足三万人份。

    医学专家指出,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骨髓移植已经从直接在人体骨髓血中提
取造血干细胞,变成从人体外周静脉血里提取造血干细胞,取髓简单方便,且供者
无痛苦,受者易接受,疗效较好。

    陈霞的手术牵动了海峡两岸三地亿万民众的心,广东骨髓库的爱心大使、徐州
青年刘忠祥,当天专程从家乡赶到了苏州,为陈霞加油。

    十年前,刘忠祥情同手足的好友不幸患上了慢性白血病,由于没能找到配型相
符的骨髓,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从那时起,刘忠祥开始在全国四处奔走,宣传和发
动建立中华骨髓库。

    刘忠祥说,这十年中,他最要感谢的是他的女友及其家人,是他们在他最困难
的时候,全力支持他,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刘忠祥的女友名叫杨燕,他俩是在小刘主持的一次电台节目中认识的。

    杨燕的许多同学说,刘忠祥宣传了这么久,没有多少人响应,却还是这么执着,
真是太傻了。但杨燕却不这么想。

    “我觉得他做这份事业吧,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捐献骨髓,挽救生命,我觉
得这比干别的什么都有意义。”她说。

    由于有了刘忠祥、杨燕这样充满爱心的人士的奔走呼吁,广东骨髓库目前已经
有了四千多名志愿者。可小刘说,这与全国十三亿人口的资源相比还远远不够,他
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大的全球华人骨髓库,让所有的白血病患者都能重获生命。

    上午9 :15台湾花莲慈济中心医院

    在慈济中心医院的静思堂里,正在举行庄严的骨髓启程祈福仪式。

    圣洁的音乐在高大的礼堂里久久回响,数百名慈济义工身着统一的藏青色服装,
表情安详而神圣。

    从早上6 点钟开始,就有很多慈济的职工、志愿者以及医护人员在这里收看手
术的实况。这样的仪式,这里已经整整举行了二百八十次。

    [闪回:抽髓过程]

    慈济中心医院手术室。

    7 点35分,第一针约10CC髓血从捐髓者的髂骨中抽出。以后,每隔几分钟抽一
次。至8 点10分,共抽出髓血1025CC。 专业医师在髓血中加入抗凝血剂,并完成了
保持处理和检验工作。

    8 点40分,加入抗凝血剂的三大袋共1305CC的生命热血被装入印有慈济标志的
干冰箱,由高瑞和医师亲手捧进静思堂,接受所有人的祝福。

    9 点差5 分,在慈济礼堂的前台中央,高瑞和将骨髓箱郑重地交给了慈济基金
会林碧玉女士。林女士随即又将骨髓箱捧给了此次护髓小组负责人陈乃裕。

    此时,在场的一百五十多位慈济义工双手合十,齐声唱起了赞美的颂歌。陈乃
裕捧着蓝白色相间的生命之箱,在护髓小组成员的陪伴下,缓缓穿过长长的过道,
登上停靠在门外的送髓专车,开始了跨海三千公里的生命之旅……

    在深沉的音乐声中,在场的慈济义工纷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特写:爱在人间]

    为陈霞捐献骨髓的台湾男青年姓郑,今年26岁,家住台北,目前失业在家。

    在每一次求职过程中,他都如实告诉公司,自己有可能需要请假捐献骨髓,因
此,他丧失了多次再就业的机会。

    这次为了给陈霞捐髓,他再度推迟了寻找工作的时间,进行了半个多月的休养
生息。

    他身高一米七十,体重七十二公斤,会讲流利的普通话。这是命运之神为陈霞
选中的一位大哥哥。

    他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捐髓志愿者的。

    两年前的一天,也是初夏时节,慈济基金会正在一家百货公司举办宣讲活动。
他匆匆走过,并没有特别留意。当他再次路过那个地方,发现慈济的会员们还在宣
讲,一行大字标语“全世界或许只有你可以救他”牢牢吸引了他。渐渐地,他被一
种爱心和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就登了记,并主动于1999年7 月25日参加验血。此
后,他经常在互联网上留心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发布的配对信息,随时准备与一名素
不相识的人签下生命的约定。

    今年3 月,这份生命的约定开始兑现了。在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为陈霞进行血型
配对搜索时,很快就发现他与陈霞的HLA 相符,并且有六个相合位点,是骨髓移植
的理想人选。

    母亲心疼儿子,曾经多次阻止。而他觉得,自己只是献出一点骨髓,却可以延
长别人几十年的生命,是一桩大大的善事。于是,他反复做母亲的工作,多次对她
说:“妈妈,你一定要答应我,可能全世界只有我才能救她。”

    儿子善良的心灵和勇敢的品格感动了父亲,他说:“你已经20多岁了,可以做
你想做的事情了。”

    5 月18日,郑姓青年前往医院进行了全面的健康体检。

    6 月5 日,他在台北南海捐血室里抽了500CC 的血,以便在抽髓手术时备用。

    6 月12日下午,是郑姓青年去花莲为陈霞捐髓的日子,这是一家人的大事,母
亲决定一同前往,同行的还有慈济的邱师姐。

    当他们赶到松山机场时,最后一班飞往花莲的班机已经客满。情急之下,三人
当即跪地相求,恳求乘客让位。航空公司职员知情后随即向乘客广播。松山候机厅
一片寂静,乘客纷纷含泪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背对摄像机,郑姓青年道出了他的美好祝愿:

    “只想讲一句真心的话,就是希望陈霞能早日康复……”

    
    



 
                第八章

    台湾花莲慈济中心医院

    通过设在手术室外的电视,母亲目睹了儿子手术的全过程。她泪流满面地说:
“针管扎在儿子的身上,疼痛却在娘的心头。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理解陈霞
的妈妈。我相信儿子的话,救人一命,我们这样做值得。”

    [背景:慈济骨髓捐赠中心]

    被医学界誉为“血清之父”的李政道教授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李政道
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获美国新泽西州鲁格尔斯大学博士学位。

    李政道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
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为了让那些不幸患白血病的同胞能够拥
有再生的机会,李政道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1993年10月,由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证严法师发起,由李政道着手组建
的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正式成立。李政道担任了该中心基因和免疫实验室主任。
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位于台湾花莲市慈济医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登记在册的志愿供髓人数已超过二十万,捐髓对象面向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地区
的华人患者。

    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拥有从美国引进的最新高科技分子生物学DNA 高分辨HLA
基因分型检验技术,储存的骨髓资料与新加坡及祖国大陆、香港等各地医院通过电
脑连线,寻找白血病患者和捐髓者相同的HLA 遗传基因。

    李政道为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他的指导下,骨髓捐受
双方基因分型检验准确率得到迅速提高,成绩远胜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该捐赠
中心已向世界各地的患者捐赠骨髓二百八十例。

    台湾花莲慈济中心医院

    吴小莉:大家都很好奇的是,我们叫做抢救生命20小时,就是说,我们电视直
播将近20小时。但事实上,我知道,骨髓在抽出之后最好在12小时内能够送达,进
行另外一个手术。最迟也希望不超过24个小时,为什么呢?

    李政道:因为骨髓抽出来以后,持续太久了,它的细胞的活性构造就会慢慢地
降低。

    吴小莉:那么能不能有一天让捐髓者和受髓者在附近的医院,即使不相见,但
是在附近的医院一起同时进行手术呢?

    李政道:事实上这是个安排问题,这种设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担心的是什
么呢?对我们捐赠者照顾不周。因为捐骨髓是一个很大的爱心。对他的关怀、照顾,
在我们慈济做得比较好一点。

    吴小莉:谢谢您。我们已经看到所有的义工在慈济义工的陪同下,已经要前往
机场了。他们将会搭乘10点25分的飞机从花莲到台北。我本人也会乘坐这架飞机,
跟随他们作全程追踪的报道。我们希望能够在台北接上11点25分的飞机。现在花莲
的天气风和日丽,比较担心的是香港有暴雨。

    [特写:邻家老伯李政道]

    5 月的一天,李政道,这位被人们称作是“爱心使者”的老人来到苏州看望手
术之前的陈霞。同时,他还高兴地戴上了苏州大学的校徽,成为这所百年老校的兼
职教授。二十年前,李教授曾经来过苏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二十年后他会以
“爱心使者”的身份重新来到这里。

    李博士清楚地记得,就在10年前,台湾人在骨髓捐献上的观念还是十分保守的,
当局也限令骨髓移植必须在“三亲”之内。而岛内每年有五百名白血病患者在望眼
欲穿地等待着供体,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无法配对成功抱憾而逝。

    李政道说:“平均来说,从中国人里找,有十万分之一;而要从白人里找,成
功的几率就更低。”正因为成功的概率太低,李政道更觉得他所从事的事业是非常
有意义的。

    骨髓移植是一个极复杂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骨髓从抽取到输入必须在20个
小时内完成,从台湾到大陆,绕道运输,稍有闪失,前功尽弃。然而爱心战胜了界
线,海峡隔不断亲情,李政道和捐赠中心的志愿者们多次辗转于两岸,一次又一次
地为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李政道回到台湾之前,已经在国外做过了大量的捐髓手术。这些年,他不顾年
迈,频频穿梭于海峡两岸,经常是亲自把骨髓送到患者的病床边。他解释说:“不
能浪费捐赠者的爱心,要让爱心开花结果!”

    而更让李博士感动和敬佩的,是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的义工们。

    “他们是用自己的钱做别人的事,而且还做得很高兴。他们送骨髓到大陆,所
有的费用全是自己掏的腰包,我们中心是不付给他们钱的。”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骨髓中心都是免费向患者提供骨髓的,这就决定了从事这项
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心。以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为例,它的三分之一资
金是靠收取一些必要的检验费,而三分之二则要靠各界的捐赠和义工们自己的付出。

    早期来骨髓捐赠中心登记志愿捐献骨髓的,不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而由于李
博士和他的同仁们多年不懈的倡导,如今志愿捐髓的,不少都是观念新潮的年轻人。
对此,李政道感到十分的欣慰。

    曾有记者这样问他:

    “李先生,您是佛教信徒吗?”

    李政道摇摇头,说:

    “我不是。不过,我从小的理念就和‘慈悲为怀’接近,一定要问我信什么教,
那我信的是‘爱心教’……”

    记者接着问:

    “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人有好报’,您怎么看呢?”

    李政道说:

    “我内心非常希望有这么一回事,但我会以平常心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