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十月 2006年第04期 >

第37章

十月 2006年第04期-第37章

小说: 十月 2006年第04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我去机场接丽恩。丽恩离开S国不到半年,我也因为国内的事情回国了。马龙留在原处,他给丽恩写邮件说,如今我们三人是各在一大洲,兵分三路在全世界奋斗。丽恩又把这句话转给我。 
  尽管丽恩死活不说明她去的是哪个国家,马龙还是推测出她去的是美国。丽恩前脚走,马龙跟着就对我说出了他的推测。我有点怀疑,去美国的签证是很难办的,哪能爬起来说走就走。但马龙以他对丽恩的了解,说丽恩只可能去三个国家:一是美国,丽恩曾半遮半掩跟他提到过在国内时,她就有去美国发展的意图,并且做了不少努力;二是加拿大,因为去加拿大比较容易,又离美国很近;再就是荷兰,丽恩的一个表姐在那里定居。 
  马龙最终从丽恩发来的一个贺卡的时间上抓到了把柄,证实了自己的推断。彼时我尚在S国,那是马龙生日的前一天,他收到丽恩发送来的网络贺卡,丽恩在贺卡上写道:今天是你生日,祝生日快乐! 
  马龙说丽恩绝对不会记错日期,她这方面本事超常,她有一个充满名字和数字的大笔记本,其中一项记录的就是她所有朋友的生日日期。如此说来,她那边要比我们这里提前几小时进入下一天,以时差算,她大有可能就是在北美。 
  那么丽恩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我毫不怀疑丽恩已经不是我在S国熟悉的那个样子了,她会以一个什么形象从那个出口走出来呢?离开S国之前,丽恩跑到我的住处跟我挤住了一个礼拜,我和她谈过她的着装问题。那些天我们每天晚上聊天,丽恩说了很多她小时候的事,还有在国内时,她如何从一个内地城市到的广州,最初在广州是如何地艰难。丽恩讲述着她沟壑纵横的个人历史,语速像一辆特,陕列车,但她没有抛出所有的货物。 
  当时我想象不出丽恩在广州那个外企做部门经理时是什么样的外观,她在S国的衣着打扮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不仅过于简朴,甚至有点没心没肺的潦草。吃饭她也只吃一丁点,为别人做饭她倒很积极。丽恩做出来的中国餐,让所有吃到的中国人都赞不绝口。丽恩的注意力总是放在别人身上,关心这个关心那个,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她好像对自己之外的人有着用之不竭的巨大热情,总伸着一双手为别人奔波,把自己累得够呛,累得没有余地。 
  我就说丽恩:“你也要关心自己一点呀。丽恩你其实是挺漂亮的一个女人,干吗不打扮得好看一点。不是说要搞得招摇过市万众瞩目,起码不能把自己身上的优点都盖了,那太跟自己过不去了。” 
  丽恩说:“我呢,习惯在什么场合做什么打扮。原来我在公司上班,那肯定是职业套装;晚上要有酒会的话,那一定要换上晚礼服;后来我为出国要多挣钱,又去大学里兼职当老师,白天在公司上完班晚上马上赶到学校,来不及回家换衣服,我就随身带着另一套衣服,面对着学生穿职业装肯定不合适;现在我自己是学生嘛,那就要穿得朴素一点。” 
  然而我的话对丽恩显然起了作用。丽恩到了她保密的那个神秘国家后不久,便用电子邮件给我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丽恩浓妆上阵,发型也变了,穿着一看就很昂贵的品牌套装,右手拎只漂亮皮包,左手托着下巴。我看着照片大笑,丽恩呀丽恩,她这是要我明白,她的底牌是这样的,她要摆弄起来比谁都会摆弄。无疑这也是一个惊奇效果。丽恩喜欢给人带来惊奇。没多久丽恩再次发来第二张类似的艺术照。同样的照片她也发给了马龙和其他中国留学生。马龙对我说,他看到丽恩那样的照片,吓得毛发都竖起来了。 
  我说要是丽恩听见这话,一定又要跳起脚来攻击他。“你们两个怎么就不能说说对方的好话呢,你们俩真是冤家呀。” 
  “现在我们俩才是冤家呢。”马龙笑嘻嘻地说。 
  在人来人往的机场,我想起马聋的话,突然非常希望马龙也从那个出口走将出来。 
  丽恩离开S国后,马龙和我的关系发生了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变化。有些事情就如同空中的风,谁能说清下一秒的风朝哪儿吹呢?马龙和我的事情,我们估计丽恩尽管身在天边,还是听到了风声。丽恩以她不可估量的旺盛精力,繁忙之中跟很多人都通过E…mail保持着联系。 
  她这次前来,未必不是来确认点什么。丽恩太好奇了。 
   
  3 
   
  我第一眼看到丽恩,是她插到我们语言A班的那天。 
  我们留学的大学叫伊丽莎白港大学,那所大学所在的S国,距离中国相当遥远。在我们这批背景相去甚远、年龄参差不齐的男女到来之前,那里的中国内地人非常之少,台湾人倒有一些。去到那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基本都不行,都要进语言班先读半年英语课。 
  丽恩到来时,我们的英语班开课已经一个多月了,丽恩算是个中途插入者。她穿双塑料拖鞋到教室,短头发,衣着简朴,三十上下的样子,身材瘦弱,脸色也不好,看上去有点神经质。 
  我觉得丽恩突出的是她的面部线条,那些线条有棱有角,防御性极强。除了说笑时,丽恩神情严肃疲惫,乍眼看去甚至有点面带凶相。 
  丽恩很快叫我们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她的英语超过班上所有人,顶呱呱地流利,带美式口音,就是儿化得有些过,听起来让人觉得她的舌头在口腔深处打滚。她这个水平完全不必来上语言班。丽恩是我们那批人中唯一将申请读博士的一个。 
  转眼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和丽恩没什么交往。不过我发现丽恩倒不是一个孤僻自守的人,课间休息时她喜欢回转过身,跟坐她身后的瑞蕾聊天。每次丽恩都返身趴在瑞蕾的桌子上,两个人说得十分亲密。瑞蕾在国内时是中学里的英语老师,英语也很好,我想这大概是她们谈得来的原因。丽恩的脸色一直显得灰黄,人也总是委顿无神的样子,加上她面孔凶凶的线条,我怀疑丽恩是那种对很多事情不满、活得很不顺心的人,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跑到这样一个国家来留学的呢?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和丽恩只说过一次话,起因是丽恩跟班上的人讨论每月伙食的开销。她先问了两个人每月吃饭花多少钱,当别人问她时,丽恩说了—个数字,折合美元不到50,这让我大吃一惊,这几乎不到我每月伙食费的一半,这怎么吃得出来?我问丽思是怎么吃的,都吃些什么,丽恩说自己做啊,自己做才省得下来,还有去超市要买打折的东西,那就便宜多了。她比较了打折后的鸡翅、番茄和西兰花与平时的价格,果然差了好多。我问丽恩什么时间打折,丽恩说天天都有打折的物品,每天超市打折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要认真找才能发现。丽恩又介绍了做鸡翅的最简易的方法。她说那些话的时候,脸上的唯一表情是无精打采,而嘴上的话却不少。 
  跟国内比起来,在S国这个叫伊丽莎白港的城市,我的生活进入了从未有过的简单状态。我住在大学里的国际学生宿舍,房租比住校外的居民家里贵,不过上课方便,交通费就省了,不必为了跑学校去买辆车。除了每周去超市买一趟东西,我很少出门,但节假日我经常一个人出去旅行。S国的节假酬艮多。 
  一个周六,我正关在房间里看书,有人敲我的房门。我走出卧室拉开大门,门外站着一高一矮、一男一女两个人。高的是我们宿舍区的黑人门卫,矮的就是丽恩。丽恩戴顶老气的遮阳帽,帽檐很宽,是那种白布质地可折叠的过时廉价帽子,她的脸被灼热的阳光晒得通红。一看见我丽恩就兴奋地大叫,说:“就是她就是她,可找到了。”又对黑人门卫连声道谢。 
  我着实没想到丽恩会来访问我,见面还有这般毫无遮拦的激动。门卫转身走后,我请丽恩随便坐。丽恩坐进客厅沙发,嘴不停地给我讲她如何费尽周折才找到我。原来她是计划去学校的计算机房上网,到了才知道周末机房关闭。“我想既然都来了,干脆就来找找你,正好我也想看一看国际学生宿舍什么样的。我们这批中国人就你一个住这里吧?这儿的房子不错呀。没想到我过来,一看这么多院子,也不知你住在哪里,看到人我就问:‘知不知道有个叫娜娜的中国女孩住哪儿?’那些人都给我来个Sorry。最后还是找到了那个门卫,他也弄不清你住哪儿,还好他去找人问到了,这样我才成功地到了你的门口。” 
  说到最后一句丽恩嘴上现出一个胜利的笑。我问丽恩喝果汁还是茶,在她不歇气的一大通话后,我才得到机会问这个本该在她一落座就问的问题。丽恩坚决地说不要,只要接一杯自来水就好。我给丽恩倒了杯果汁,丽恩起身去看我的卧室,又研究了厨房的设施,她对那只崭新的烤箱很赞赏。 
  跟我在班上看到的丽恩不同,来到我房间的丽恩精神头儿好了很多,又说又笑的,是周末的缘故?我以为丽恩对这里的宿舍感兴趣,想申请搬人,但丽恩没那个打算,因为这边的房租要比她现在住的地方高出四分之一。 
  丽恩马上问到了我的旅行。来到S国不久,我就—个人背包去野性海岸走了一趟,之后又有数次单人旅行,这在周围很多中国人看来实属莽撞之举,也使我得到一个大胆的名声。S国的治安是成问题的,对丽恩来说,这个国家的风景又着实叫她不甘心,她就像一个面对一盘河豚肉的胆小而馋嘴的孩子。我把我的旅行经验告诉丽恩,给她讲危险是被夸大了的,向她介绍怎么既省钱又开心地游玩。我对丽恩说,在S国旅行除了看风景,还碰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背包族。丽恩对我夸赞不绝,毫不犹豫把我说成一个女英雄,还不准我反对,令我晕头转向。 
  说着话午饭时间已过,我请丽恩随便和我吃点东西,冰箱里没什么像样的食品,但简单弄一顿午饭的材料还是有的。丽恩却坚决不吃,她说:“我看你也是个不会做饭不会照顾自己的人,烤箱一次都没用过,你不会烤点心啊?会不会包饺子?你想吃什么?下次到我那去,我做给你吃。” 
   
  4 
   
  到了下一个周末,丽恩果然邀我到她的住处吃饭。丽恩的房东到海滩上烧烤去了,照片上的他们是一对大胖子,他们的房子是一幢带游泳池和花圃的蓝顶别墅。丽恩指给我看房东夫妇的卧房,她自己的房间在他们的对面,旁边是马龙的房间。 
  马龙在语言班的D班上课,我们没照过面。马龙清俊瘦削,鼻子挺拔,年龄明显比丽恩和我小,在国内时是一个电器公司里的营销主管。丽恩支派马龙去洗水果,一边引我参观花园,一边告诉我,她和马龙还有另外几个中国学生是同乘一架航班到达S国的,他们先在一个临时住所住了几天,之后丽恩托人找到了现在这个房子。本来其他几个人也想跟丽恩同住,因为丽恩的英语好,与本地人的交流没问题,从生活上讲有着很大的便利,但房间有限,就马龙赶巧得到了机会。 
  马龙洗好一盘苹果端过来。门铃响了,马龙去开门,一会儿带了一个叫李奥的小伙子过来。李奥长得方头大耳,一看就是个整天吃得饱饱的家伙,他是马龙的同班,是个自来熟,见到丽思就叫姐,丽恩介绍了我后他马上问我多大。我说哪有上来就问女人年龄的,这是哪个门派的路数啊。李奥哼哼着说:“我这不是为了弄明白该不该叫你姐嘛。”李奥看来不是第一次上门。 
  一早丽恩就从超市买回了面粉、包饺子用的鲜肉和卷心菜。她为我们设计的晚餐是水饺。丽恩手不停脚不住,洗菜切肉和面,全不要我们插手帮忙。她安排马龙陪李奥和我说话,我说丽恩你这是陷我们于不仁不义呀,哪有你一人劳动大家吃闲饭的理。马龙说她爱劳动,就让她做去吧。 
  丽恩听马龙的话没丁点生气的迹象,倒是为了抚慰我,说一会儿包饺子的时候,大家都动手。 
  那顿饭吃得很热闹。李奥吃起东西来毫不含糊,一大盘饺子他一口一个十分迅速地吞掉了。丽恩还在厨房一锅一锅煮饺子,她不要我们等她,一定要我们先吃,而且她也不要我们去替换她。“没事的娜娜,”她对我说,“再有一锅就全煮完了,你快去趁热吃,别管我。” 
  我端着丽恩盛好的刚起锅的一盘水饺到餐厅,丽恩跟了出来,专门来叮嘱我们好好吃。她的下一句话是自我长大之后,从来没在任何一个跟我同年龄段甚至比我年长一些的女人嘴里听到过的,她说:“你们就别管我了,我为你们服务。” 
  我觉得丽恩简直令人敬佩,令人惊讶,她这是什么境界啊,而今即便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