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作者:刘统 >

第15章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作者:刘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169师及兵团重炮部队,于27日拂晓沿大虎山至新民铁路向沈阳撤退。在老大房地段渡过辽河。重炮和车辆如果带不走,可以毁弃。潘接受命令时也很痛苦,声音颤抖地说:“我将尽我的能力去做。” 

  10月27日是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的日子。26日下午林彪命令各纵队:“六纵已在二道境子以南地区击溃敌人,现敌已成混乱。我各部队速向二道境子、半拉门方向猛追,乘机歼敌。”夜晚二十一时,林彪又命令各部队: 

  一、今夜及明日、后日各部队均应勇敢主动寻敌攻歼。 

  二、应集中主力各个击破敌,最好以三个师围敌一个师,以二、三个团歼敌一个团。 

  三、应各抓住一股敌人,先包围后,经过几小时准备再发起攻击;对溃退的敌人立即发起冲锋。 

  最后的总攻开始了。一纵、十纵从黑山向胡家窝棚,二纵、五纵向无梁殿、半拉门,三纵、六纵向厉家窝棚,七、八、九纵向姜家屯,把廖耀湘兵团十万大军包围在方圆几十里的狭小范围内,进行分割围歼。各纵队都下了命令:今夜不许吃饭、睡觉和休息,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各纵队发起攻击后,枪声、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国民党军溃不成军,根本无法组织战斗。廖耀湘等随新6军军部和22师行动,在一片开阔地被解放军隔断包围。东边枪响,人群往西逃;西边枪响,人群又往回跑。廖耀湘、杨、李涛等坐在吉普车上,颠颠簸簸坐不住,又下来跟着汽车跑。只见大炮、卡车、辎重被扔得到处都是,官兵们四下溃散。 

  杨等分头向人群大喊:“你们不要跑,组织起来吧,帮我们突围出去!司令官、军长都在这里,你们保护着出去,要官有官,要钱有钱啊!”此时谁还理睬他们,顾命要紧。廖耀湘等眼睁睁地看着22师逃散,只剩他们几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也只好分散开,各自逃命去了。此时的战斗,已经不分前方后方,一线二线,各纵队的建制也跑乱了。27日一天林彪没有再下达命令,把权力下放各部队。解放军人人上阵,捉俘虏、缴武器,忙得不可开交。这天有三四百国民党军骑兵闯到六纵司令部驻地的村子,六纵全体机关人员,包括男女宣传队员、医生护士,人人投入战斗。国民党军反而惊慌失措,人马全部被俘。这一天六纵总共俘虏两万人之多。 

  27日十七时,林罗刘向中央军委和东北局发出告捷电报:“廖耀湘兵团五个军已全部被包围和击溃。已俘敌数万,俘虏中已查出副军长一名、师长一名,目前正猛烈扩张战果中。”毛泽东于23时回电,表示“极为欣慰”。并要他们指挥部队向沈阳、营口进军。10月28日早晨,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斗基本结束。各纵队陆续退出战斗,清理战场。算起来,他们连续战斗了四十多小时,如果加上行军时间就更长了。战斗中猛烈追杀和胜利的高度兴奋,使指战员们忘记了疲劳和饥饿。战斗结束后,五纵14师41团王团长在刘屯向老百姓买了一只鸡,收拾好用面粉裹住油炸,做了个香喷喷的“虎头鸡”,请吴瑞林副司令员和师政委丁国钰来尝个鲜,大家喝杯庆功酒。几个人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王团长刚吃了几口,手里的筷子不觉滑落到地下,趴在桌子上打起了呼噜。大虎山以东的辽西平原,硝烟散去,又恢复了平静。解放军战士在村里村外收集战利品,拉大炮、推汽车,一箱箱弹药堆积如山,垂头丧气的国民党军俘虏,排着长长的队伍,被押送到后方。成千上万的民工在地方政府组织下,帮助部队运送伤员,搬运物资,掩埋阵亡者的尸体。一大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被解放军俘获。49军军长郑庭笈带着195师一个团,27日在厉家窝棚从上午打到夜里,也没有突出去。28日凌晨他带着师长和少数随从想过辽河逃往沈阳,走了二十多里被七纵俘获。71军军长向凤武混在俘虏群中,也在台安被解放军查出。廖耀湘、李涛带了部分卫兵仓皇逃命。周围村庄都已被解放军占领,廖为了缩小目标,遣散了卫兵,与李涛、22师副师长周璞等躲在一个洼地里,等到天黑再行动。他们向南徒涉绕阳河,周璞不慎掉进一个深坑,大呼救命,招来了解放军的巡逻队,李涛又跑散了。天亮后廖耀湘、周璞走进一个村庄,没想到村里也住满了解放军,幸亏天还不太亮,他们躲过哨兵,又钻进一个高粱秆堆里藏身。白天他们看着解放军大部队向各个方向行军,等解放军过完了,他们才找当地农民用钱换便衣和吃的东西。廖原打算逃回沈阳,走到辽河边上,听说沈阳已经解放,遂决定掉头往回走,进关去找出路。他们混在逃难的老百姓中,走走停停,11月6日到了黑山西南的中安堡。辽西围歼战结束后,东总政治部就给各部队发出电令缉拿廖耀湘。并指出廖是湖南口音、矮胖、眼睛近视。这天,驻在中安堡的解放军某部后勤部的战士发现街上来了两个身穿破衣、肩披麻袋的“南方商人”,其中那个头发花白的胖子,特征与通缉令上说得一样。后勤部将两人扣留,李股长负责审问。矮胖子自称姓胡,在沈阳做生意,战乱中被人抢了,只好逃难回老家。这些话当然骗不了人,李股长命令把他送警卫连看管,却把周璞给放了。到了连里,连部卫生员是个解放战士。他指着廖问:“你不是廖耀湘吗?在西安阅兵时你还给我们讲过话呢!”廖慌忙否认,脸涨得通红。警卫连林指导员看在眼里,心想八九不离十了。行军时廖将帽檐拉得盖住脸,只露两只眼,生怕原国民党军士兵认出他来。林指导员劝告他:“你最好自己承认,不然新解放的战士也能认出你来。”他还是否认,并乞求给他开通行证,放了他。后勤部让他坐卡车,司机是新解放战士,一看就说:“没错,他就是廖耀湘!”在无法抵赖的情况下,廖耀湘终于低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1'新6军军长李涛是最后被俘获的。他与廖耀湘失散后,装成“乞丐”东躲西藏近半个月,11月14日,他穿着破棉裤经过北镇南关,见到解放军岗哨就躲躲闪闪。卫兵见其形迹可疑,上前盘问,一听他是南方口音,立即将他扣留,送到政治部去。李涛又累又饿,看到桌上的高粱米饭,抓了一把就往嘴里塞。审讯时他自称是铁岭县政府文书,但是要他写出县政府科长以上名单时,他犹豫半天写不出来。干部问他:“你看这次东北解放军打得好不好?”他马上回答:“贵军战术颇佳,装备优良。”满口的军事术语,更暴露出他的身份。当干部向他要证件时,他脱口而出:“丢在胡家窝棚了。”干部向他交代政策,告诉他廖耀湘就是刚刚在这附近被俘的,现在很平安,要他坦白承认。这位“文书”双手颤抖,含着眼泪请求给他换身军官服装,承认自己就是李涛。东北国民党军最精锐的廖耀湘兵团,除新1军军长潘裕昆、新3军军长龙天武带少数残部冲出重围,在新民乘火车逃回沈阳外,就这样全军覆灭了。短短的三天辽西大会战,表现出东北野战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和连续作战、不怕牺牲、不怕疲劳的顽强精神。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偌大一个国民党战略机动集团,因为蒋介石的错误决策和最高统帅部的迟疑不决,长时间徘徊,无用武之地,失去了战机和撤退的时间,再加上廖耀湘临阵慌乱,导致陷入解放军合围,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陷入混乱而被分割歼灭。对胜利者来说,这是解放军战史中一次成功的大兵团运动战的范例,对失败者来说,也有深刻教训可以总结反思。

歼灭廖耀湘兵团后,林彪指示七、八、九纵南下解放营口和辽东半岛,一、二、十二纵向沈阳急进,解放这个东北最大的城市。10月27日以后,卫立煌就再没得到廖耀湘的报告,急得派出飞机到辽西上空侦察,只见地面上一片混战,卫立煌知道廖兵团算是彻底完了。28日上午,新1军军长潘裕昆、新3军军长龙天武率少数残兵,疲惫不堪地逃回沈阳。听了他们的报告,卫立煌愤慨地骂道:“我早就向委员长说过,一出辽西走廊就会全军覆没,他不相信。我画个十字,他也不信。现在你们看,我不是说中了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然而一切牢骚都已无济于事,他们都清楚大势已去,问题是如何逃生。杜聿明在葫芦岛也是忧心如焚。30日蒋介石命令他去沈阳布置防务,当他飞到沈阳上空时,空军通知地面机场已经失控,千万不要降落。杜无可奈何地飞向北平,在机场正遇到蒋介石。杜向蒋汇报了东北的情况,蒋窘态毕露,沉默不语,只是要杜回葫芦岛等命令。空军司令王叔铭请示蒋:“是不是把卫先生接出来?”蒋答:“叫他到葫芦岛指挥。”说完就登机飞回南京去了。此时的沈阳一片混乱,国民党军政大员纷纷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命。卫立煌把沈阳防务交给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于30日下午与参谋长赵家骧等乘汽车赶往东塔机场。机场上挤满了想要逃跑的国民党军政官员,吵吵嚷嚷,乱作一团。等了约一小时,降落了两架运输机。卫立煌在卫兵保护下第一个登机。参谋长赵家骧和军长潘裕昆、龙天武等也争先恐后地爬上飞机。这时秩序大乱,人们你争我挤,卫立煌的副官把守舱门,把从舷梯往上爬的人一脚一个都踹下去。有的爬上飞机翅膀赖着不动。赵家骧见无法起飞,急中生智,在舱门口向下喊道:你们不要着慌,马上有四架飞机来到。他假装宣布名单,哪些人乘第一架,哪些人乘第二架。然后又说:等一会飞机来了,都按排定的次序登机,我保证大家都走得了,不要乱抢!这一着果然把飞机下面的人都蒙住了,飞机翅膀上的人也下来了。于是飞机立即起飞。黄昏时飞机在葫芦岛降落,杜聿明、侯镜如前去迎接。卫立煌一下飞机,长叹一声:“差一点见不了面!”'1'在葫芦岛稳住神,卫立煌越想越窝火。简直不明白他们怎么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杜聿明、赵家骧与他一起检讨东北失败的原因,卫立煌说:“蒋介石的用人是人人直接通天,弄得谁也不能统一指挥。我在东北未下过一道命令,看谁负责!”蒋介石当然不会负责,他拿卫立煌当了替罪羊。1948年11月10日,他发布命令:“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卫立煌从“东北王”沦为阶下囚,被宪兵、特务软禁家中。幸亏战局变化快,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代行总统之职,恢复卫立煌的自由,并听取了卫的申诉。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 
  东北在大势已去之后原不应死守,而蒋先生一意孤行,下令死守到底,实犯兵家大忌。最后锦州之战,如果蒋先生从卫立煌之议,不胡乱越级指挥,则国军在关外精锐不致丧失殆尽,华北亦不致随之覆没,则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或可再苟延若干时日。蒋先生不痛定思痛,深自反省,反将全部战败责任委诸卫立煌一人。立煌不但被拘禁,几遭枪决。直至蒋先生下野后,我才下令将卫立煌释放。卫氏感激涕零,特来向我拜谢,一夕长谈,我才明白东北最后战败的情况,原来如此!'1'卫立煌逃跑后,沈阳城内的国民党军队还有8万人。除了207师有些战斗力,其余部队都军心涣散。在兵团会议上,周福成宣布要固守待援,副军长赵国屏、130师师长王理寰等纷纷反对,说这个仗是打不了啦。散会后王理寰和新1军暂53师师长许赓扬就开始各找门路,与解放军接洽起义。在辽北军区答应沈阳国民党军各部的起义要求后,沈阳国民党军政官员组织了“和平解放沈阳委员会”,以王化一、王理寰、许赓扬、秦祥征等为委员。10月31日,他们到周福成的司令部,严肃宣布:“大势已去,不能再打,我们不愿无辜替蒋介石去死,决定放下武器。”周福成像泄气的皮球,颓然坐下,仍拒绝投降。大家决定把他送到“世合公”银行大楼,沈阳解放后周被解放军俘虏。11月1日,东北野战军一、二纵由铁西区进入沈阳。新1军暂53师奉命向解放军移交阵地,开出城外。其他部队集结在指定地点和大楼内,等待接收。重炮11团官兵守护着十八门美式155毫米重炮,交给解放军说:“这是国家的财产,现在要交给国家了。”汽车11团将全部车辆排好队,司机端坐车上等待命令。到了中午,老百姓都涌到大街上,热烈欢迎解放军。遗憾的是营口方向解放军慢了一步,国民党第52军一万多人乘船从海上逃跑。 

  11月4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率领东北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