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

第69章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第69章

小说: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斟满了酒,又带头端起酒杯说:“众位爱卿伴朕多年,南征北战,功勋盖世。 

今日特为众位庆功,略表朝廷心意,众位可一定要好好地痛饮一番呀!”说 

着,高高举起酒杯:“来,我先陪众位干了。”说罢一饮而尽。众位老臣激 

情满怀,便齐声欢呼道:“谢主龙恩,愿圣上万岁!万万岁!”也都端起酒 

杯,一饮而尽。朱元璋又假装高兴地说:“好!痛快!痛快!”随即命人: 

 “快再斟酒!”酒又斟满,朱元璋又陪着大家喝了下去。三杯酒过,朱元璋 

站了起来,说道:“众位爱卿,恕我少陪,你们只管尽情地喝,稍迟我再来 

看你们。”说罢,便慢慢走出楼门。徐达一看朱元璋走了,也连忙离开了席 

间,紧走几步,追了上去。 

     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响,回头一看,见是徐达,马 

上吃惊地问道:“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却下来干什么?”徐达低声地哀 

求道:“万岁我主,您当真要一个不留吗?”朱元璋听了,两眼一愣,知道 

徐达已经发现了秘密。眼珠转了两下,轻声说道:“你既已知道,我就饶了 

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说罢,给徐达指了一 

条去路。 

     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俗话说:“干柴 

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功夫,门窗都烧着了。整个一座楼房,火光冲天, 

浓烟弥漫。“失火了!失火了!”正在楼里面喝酒的文武老臣都惊叫起来, 

一个个争着往楼门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经封住了楼门。有的拼着命往外撞, 

却怎么也拉不开门。原来,楼门早被锦衣卫的人员,从外面反锁上了。不一 

会儿,火舌很快便从门外烧到门里。接着,楼板也烧着了,房顶也烧着了, 

火苗烧到了那些老臣们身上,衣服也都着了火,只见人人都象火人一般,楼 

上楼下,一片火海。说话之间,火势越来越猛,楼顶的木梁已被烧断,一根 

根断了的木梁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瓦片落了下来,有的老臣当场被砸死过去, 

没被砸着的,也已被烧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勋在火烧楼塌之下,一刹时都化 

为焦灰了。可怜他们刚才还在喜气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贺,哪知一时之间, 

尽都肉销骨化,命丧黄泉。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 

了保住他朱家的万年江山而采取的大杀功臣的阴谋毒计哩! 

                                                   姬树明 俞凤斌搜集整理 


… Page 296…

                                      阳山造碑 



                                        '中国' 



                                                                    ① 

       南京城东面有座四方城。四方城里有块大石碑,是明成祖为他父亲朱元 

  璋树的“神功圣德碑”。它在当时是全国头号大的碑了,可原先明成祖叫人 

  做的另一块碑,比它还要大好几倍,碑身、碑座、碑帽加起来,足有廿四层 

  楼房那么高,到现在还躺在汤山附近的阳山上。 

       这么大的碑是怎么做的?后来怎么不放进四方城去呢? 

       原来,明成祖朱棣抢了皇位以后,处处想显示自己的才能出众,办事越 

  排场越好,做东西越大越好。他要替父亲树一块“神功圣德碑”,不用说, 

  也是要特大的大碑材了。 

       承办这桩差事的官儿,为这事烦了三天三夜,睡不着觉,为的是不知道 

  皇上到底要做多大的尺寸。头回,他去问皇上:“我主万岁,这碑要做多大?” 

       皇上答:“有多大料做多大,拣最大的料做。”没有讲尺寸。 

       二回,他硬着头皮又去问:“我主万岁,碑要做多少尺寸的?” 

       皇上眼一翻:“噜苏!跟你讲要大的,大的,越大越好!”还是没讲尺 

  寸。 

       那官儿不敢再问了。上哪去找皇上称心的大碑材呢?他想了三天三夜, 

  没想出个好主意。他跑了一山又一山,也没看到如意的碑材。急得象一只热 

  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总算他命大,这天来到汤山附近的阳山,放眼一看,这 

  阳山又高又陡,山上尽是上好的大麻石,拿来做碑,真是打着灯笼没处寻的 

  好料!皇上爱的是大碑材,干脆叫石匠顺着山凿下来,这样的大碑,管保是 

  天下第一块!皇上一高兴,他的前程就没法说了。这官儿连晚颠进宫向皇上 

  报告,果不其然,皇帝满心欢喜,限他九九八十一天完工。 

       朝廷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名工巧匠,成千上万地集中到了阳山。路近 

  的不谈,那北方的石匠,丢儿抛女来到阳山,望望这海大的工程,不晓得要 

  凿到哪天,哪个不牵肠挂肚地想家呀。大雁飞过头顶,石匠个个要望上一阵 

  子,恨不能托它带个信回家,倒倒心里的苦情。因此,这阳山又得了个“雁 

  门山”的名。 

       工程一上马,皇上催得又紧又急,还派了太监来监工,规定每个石匠一 

  天要凿三斗三升石屑子,完不成的杀头。 

       这三斗三升石屑屑,说说简单,凿起来万难。阳山又高又陡,人在上面 

  做活,一不当心摔下来,尸首都没法收。初开工,凿下来的大石片多,一个 

  个从鸡叫干到鬼叫,一天下来还勉强能交足数。凿啊凿啊,活越做越细,石 

  屑也就越来越少,上头定的数字还是一两不减。有些年纪大、体力差的,活 

  活累死了;有的熬不过这活罪,跳了崖。眼看限期一天天近,皇帝派来的监 

  工,也接二连三地换,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石匠当中完不成三斗三升石屑 

  子的,给打死了,造反的给杀头了。抛在山崖下的尸首越来越多,所以,后 

  来这地方又“坟头”。 

       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几个石匠半夜聚在一块商议。这个说:“我 



① 明成祖(1360 一1424)即朱棣,年号永乐,1403 一1424 年在位。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建文四年 



 (1402 年)夺取帝位。 


… Page 297…

们是乡里人挑粪担子——前后都是屎 (死),不如逃吧!” 

     那个道:“逃哪块?没看见逃出去的,都抓回来杀了?” 

     商议来商议去,没得个好办法。一个平素少言寡语的老石匠开了口:“依 

我看啊,硬拼不如软拖。” 

      “怎么软拖呀?” 

     老石匠不紧不慢地说:“你们天天做活,可看见太监是怎么监工的?” 

      “躲在大树荫底下,老远地望啊。怕晒哩!” 

      “二爷天天是怎么验收石屑子的?” 

      “站在高墩上捂着鼻子,怕灰哩!” 

     老石匠笑笑说:“站得最近、看得最清的还是我们石匠。每天交石屑子 

的时候,我们来个斗底朝天,装它浅浅一层,远看不就是满满一斗吗?拖他 

奶奶的,叫他收不了场,歇火!” 

     石匠们个个说好,夸老石匠:“生姜到底老的辣。”一传十,十传百, 

阳山上的石匠都用上了这个好办法。从那以后,不论是老是少,天天如数交 

出三斗三升石屑子来。胖太监心里暗暗高兴,还以为是他手下人鞭子打出来 

的哩! 

     胖太监虽然高兴,承办这桩美差的那个官儿,看看工程,心里直发毛, 

真好比正月十五盼过年——早得很呐!眼看限期要到,那官儿六神无主,只 

好抖抖霍霍去向皇帝请罪。皇帝一气,把他推出去斩了。明成祖心里嘀咕: 

什么玩意呀?一块碑这么难做?干脆把碑材运进城,放到我眼面前来,倒看 

是驴子不走还是磨子不转? 

     哪晓得那碑材实在太大,就是千军万马来也搬它不动。皇帝不死心,又 

派了三个最信得过的大学士,上阳山看看究竟。三个大学士爬上阳山,抬头 

一望,这么大的碑材,出娘胎没见过!有个胆大的,想爬到碑身上去量量尺 

寸,人还没上去,头就吓晕了。三个大学士回宫向皇上一回报,皇帝也哈住 

了嘴,脸吓得煞白。哪个叫他要越大越好的呢? 

     大碑运不来,朱棣只好另派人到龙潭,做了一块小得多的“神功圣德碑”, 

放在四方城里,也就是现在这一块。 

     那阳山的石匠,后来多数在当地安了家,直到今天。他们的子孙当中, 

还有不少继承祖业,是手艺高超的石匠师傅哩。南京一带用的斗,也跟外地 

不一样——底大口小,传说就是那早晚阳山上的石匠传下来的。那块大碑材 

呢?你一登上阳山就能望见,已经原封不动,足足睡了五百七十多年啦! 

                                                       王引 崇辉 搜集整理 


… Page 298…

                                      崇祯测字 



                                        '中国' 



                                                                       ①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 虽知大势已 

  去,终不肯束手待毙,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援。 

       闯王义军攻城不克,损失惨重,军师宋献策献计,让闯王设法动摇崇祯 

  坚守孤城的决心。他附在闯王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闯王听了连连点头。 

       第二天,宋献策乔装扮成一测字老先生,混入北京城内,在皇宫附近, 

                                                            ②            ③ 

  摆下测字摊,一幅白布招牌迎风摇摆,上书:“鬼谷为师,管格 是友。” 

       原来宋献策深知崇祯皇帝素信天命,平常喜欢招些江湖术士进宫相面、 

   卜卦。每日早起,必在乾清宫中虔诚拜天,然后上朝。洛阳失守,崇祯叔父 

  被杀,使崇祯感到“上天弃我,剪灭大明”的“预兆”。宋献策此行,就是 

  要使崇祯承认,这种“预兆”已经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 

       再说崇祯皇帝自闯王兵临城下后,终日寝食不安。这日,带上贴心太监 

  王德化,青衣小帽,溜出皇宫,一来想了解一下民心,二来想了解一下真实 

  军情。 

       看到宋献策测字摊上的招牌,崇祯皇帝停住了步子,心想,平日召进宫 

  来的江湖术士,怕我治罪,尽说些阿谀奉承之词,什么“援兵将至,闯贼气 

  数将尽”。今日这测字先生,不明我的身份,想来不敢欺我,我何不测上一 

  字。想着,便与王德化嘀咕两句,朝测字摊边的长条凳坐了下去。 

       王德化将身凑近宋献策轻声说道:“先生,我家主人想测一字。” 

       宋献策抬头一看,见王德化年近四十,却脸白无须,且声细如女子,知 

  其为太监,再看看坐在一旁的崇祯,心里已明白八九分,即刻笑脸相迎问道: 

   “不知客官欲测何事?” 

       王德化赶忙答道:“我家主人欲测国事。” 

       宋献策闻言,心中暗喜,顺手拿起桌上的毛笔递到王德化面前说:“需 

  测何字,请客官动笔。” 

       王德化随手朝招牌一指说:“就测那‘管辂是友’的‘友’字吧。” 

       宋献策把那“友”字端端正正地写好,左手捧着字,右手拈着须,思索 

  片刻道:“客官若问他事,尚可另当别论;若问国事,恐有些不妙。你看‘友’ 

  字这一撇,遮去上部,则成‘反’字,倘照字形而解,恐怕是‘反’要出头。” 

       崇祯一听,面色骤变,王德化更是惊得非同小可,赶忙摇手道:“错了, 

  错了,不是这个 ‘友’字。” 

       宋献策听罢,慢条斯理地问道:“客官莫非测的是有无之‘有’字?” 

       王德化看了看崇祯的脸色,连连点头答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有’ 

  字。” 

       宋献策随即在纸上写下一个“有”字,端详再三,沉吟不语,只是不住 

  摇头。 



① 崇祯皇帝,即明思宗 (1611—1644)朱由检,年号崇祯,1627 一1644 年在位。 

② 鬼谷:中国古代传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