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

第58章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第58章

小说: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袖以后,更是竭尽全力地为公众操劳,大家对他非常拥护。当他九十高龄 

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迈力衰,不能担负公众委托的重任了,就要求公众重新 

推选一个领头人。一个叫齐放的大臣向尧王说:“我看,你的大儿子丹朱, 

驱猛兽,治洪水都很卖力气,就让他当领头人吧。”尧王摇摇头说:“不行, 

丹朱是在我身边长大的、他的情况我知道。跟上我干,他还卖力气,但是, 

他不会打算,不会指挥别人。当领头人,不光是要自己肯卖力气,还得会安 

排,会筹划,会指挥大家。丹朱没有这个本领,他不能当领头人。”又有人 

推荐共工,还有人推荐鲧,尧王都认为不合适。 

     有个叫四岳的大臣告他说:妫水氏族 (今山西虞乡一带)有个酋长,叫 

作虞舜,这个人很能干,他带领人们开发田园,发展得很快。那里的人们衣 

食丰足,都愿意跟上他干。尧王听了很高兴,就跟四岳亲自到的水去走访虞 

舜。尧看到舜是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的氏族人畜兴旺,看起来,舜的本 

领果真名不虚传。尧就把舜请来都城平阳,给他一批人马,让他去开发一片 

新荒原。舜带领人们,去历山耕田,去雷泽捕鱼,到一处兴一处,跟随他的 

人越来越多。经过三年时间,建造起了许多村、镇。尧看到大喜,决定把帝 

位交给他。就在尧九十五岁、舜二十八岁的时候,尧把帝位让给了舜。 

                                                           申双鱼搜集整理 


… Page 245…

                                 石象拜舜 



                                   '中国' 



     九嶷山舜源峰的北边有一个孤单的小石山,石山下面有一个小岩洞,因 

为这个小山其形如象,故名“象岩”。传说这座象形石山,就是舜的弟弟象 

变成的。 

     象是舜的后母生的,后母为了让她的亲生儿子得到娥皇、女英,多次指 

使象去陷害舜,都没有成功。舜虽然知道了其中内情,但是对父母还是很孝 

敬,对象也如同胞手足一样亲热。这样就使象感动得又后悔,又惭愧。 

     后来舜帝要南巡,象便对舜说:“哥哥,让我跟你去吧!”舜帝想到弟 

弟从小娇生惯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吹不得风,淋不得雨”怎能吃得苦? 

便对象说:“弟弟,我这一去不知有多长日子,而且到南方那种荒凉的地方 

去,道路遥远,你怎么受得了?还是留在家里好。” 

     象说:“我再也不愿跟母亲在一起了,我过去对你不起,我现在愿意分 

担你的艰苦。” 

     舜帝见弟弟态度诚恳,便答应下来。 

     头七天,他们遇到了暴火日头,茅草晒得要冒烟,石板上能烫熟鱼虾。 

象被晒得火烧火燎,起了一身水泡。舜帝劝他:“弟弟,这日头你受不了, 

快转回去吧!”象说:“哥哥,我不怕!” 

     第二个七天,他们遇上了一场暴风雨,茅草打得爬了地,飞鸟打得断了 

翅膀。象一身淋得透湿透湿。舜帝劝他:“弟弟,这么大的风雨你受不了, 

还是转回去吧!”象说:“哥哥,我不怕!” 

     第三个七天,他们遇到一座大山,悬崖峭壁,连猴子也难得攀上去。舜 

帝又劝他:“弟弟呀,这山高路远,你受不了,还是赶快转回去吧!”象没 

有说话,却第一个向山上爬去。 

     这样走啊,走啊!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这一天来到了洞庭湖边,只 

见波浪滚滚,天水相连,湖面百鸟飞翔,湖中鱼群戏水。舜帝见了不禁赞叹 

道:“好一个鱼米之乡!” 

     这时象指着湖水说道:“哥哥,你看这水多清多明,我真想下去洗个澡!” 

     舜点头说:“去吧,洗去一身污垢,会更有精神。可不要走远了,洗一 

会就上来。” 

     象下到湖里,洗了一会就上了岸。说也奇怪,象的皮肤变得油黑发亮, 

四肢变得又粗又结实了,一下成了一个身高八尺,腰圆体壮的大汉子。舜帝 

看了,心中好不高兴! 

     又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们来到一个大山前。刚刚爬上一个山坳,突然 

听得一阵呼呼的风声从右边的崖石里传来,接着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出现在不 

远的山路上。象说:“哥哥,你到那石头后面去,让我去收拾那大虫!”说 

着折了一根大树枝,迎面向那老虎走去,舜帝哪里阻拦得了!那老虎吼了一 

声,就朝象猛扑过来,象急忙闪身躲过;老虎又将尾巴一扫,象又闪开;这 

样闪来躲去,老虎几番扑空,渐渐地减了威风。这时只听象大吼一声,乘个 

空儿举棒向老虎的后腿打去,老虎惨叫一声,两条后腿被打断,一个翻身, 

骨碌碌滚下了万丈深沟。 

     舜帝这才放下心来,对象说:“好险呀!想不到你有这般大的胆量,这 


… Page 246…

般大的力气。” 

     不久,他们来到九嶷山的消韶峰下。山下一块大平地,长满了齐胸高的 

荒草,一条河水从九嶷山里流出来,穿过平地,向北流去。舜帝赞叹道:“这 

是个水足土肥的好地方,如果开垦出来,老百姓就可种出好多粮食!” 

     象看到哥哥时时关心着老百姓,便说:“哥哥,你先走吧,我留在这里 

开垦荒地,给老百姓种庄稼,然后再去找你。” 

     舜帝听了,高兴地说:“好!” 

      “哥哥,你要多加小心,有什么危险,你就返回来找我。”象有些不放 

心。 

     舜帝高兴极了,亲切地说道:“弟弟,你在这里开垦荒地,可要注意休 

息。至于我,你放心好了!” 

     舜帝离开了消韶峰,继续向南,朝九嶷山的腹地进发。 

     象就在消韶峰下辛勤开垦耕种,饿了吃些野果、烧只野兔、喝口山泉, 

累了就躺在枯草上歇息。日子一天天过去,象耕了九百九十九亩田地,从不 

叫声苦,可心里老挂念着哥哥。 

     一天,忽然传来一阵轰隆哗啦的巨响,只见一股股黑水从九嶷山中汹涌 

而来,眨眼间小河两岸就被黑水淹盖了。这股黑水一直流了三天三夜才消退。 

     原来舜帝在九崖山里与一条作恶多端的巨蟒搏斗了三天三夜。那黑水便 

是巨蟒的污血。舜帝杀死了巨蟒,消除了大害,自己也不幸身亡。 

     消息传来,象悲痛万分。想起自己过去对哥哥不起,想起哥哥对自己的 

宽容和教导,一边痛哭,一边向九嶷山里奔去。由于过度劳累和悲痛,他没 

能到达目的地,便倒在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象死后,化成了一个石象。他前肢跪下,低着头,长长的鼻子直插地里, 

朝着远处的舜源峰伏拜。 

                                                              沙川搜集整理 


… Page 247…

                             大禹取 《水经》 



                                   '中国' 



     苏州城里,小桥流水,四通八达,是个水乡城廓。若问苏州怎会有这么 

多的水港,这要从大禹治水说起。 

     过去太湖一带,年年闹水灾,桃花水来冲掉屋,吞掉田。黎民百姓被洪 

水害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这年大禹带了两个徒弟,赶来帮老百姓治水。他们一到此地,只见到处 

白茫茫一片,老百姓都挤在山头上、土墩上,受冻挨饿,大哭小喊。大禹看 

在眼里,心里很难过,便暗地里下了决心:水害叫人吃尽了苦头,不治好水 

患,我决不离开这里,哪怕是到死也不回家。 

     日子过得很快,一年过去了,洪水还是经常泛滥;二年快到了,洪水也 

不见退让。大禹上了心思,人一天天瘦了。急得他东奔西走,想方设法,南 

来北往地看地形,摸水路,寻找对策。半月前,他的两个徒弟,又被洪水冲 

散了,只剩下他一人了。 

     有一天,大禹走得又饥又累,正坐在山脚下的一块石头上歇脚,从褡裢 

里掏出两块硬梆梆的麦饼正准备吃,突然随风飘来一声有气无力的叹息: 

 “唷,天啊,我都快饿死啦!”大禹循声一看,只见前面的石头上倒卧着一 

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穿着半截红、半截黑的衣裳,双眼紧闭,奄奄一息。 

大禹见到这种情景,心里明白:洪水吞没了农田,这老公公无家可归,唉, 

洪水是祸首!他再一想;我是专门为治洪水而来的,治不了洪水我就是犯罪 

呀!他望着老公公,觉得蛮惭愧,忙把仅剩的一块麦饼拿出来,送到老人面 

前说:“老人家,先充充饥吧!” 

     老人吃了饼,打起了精神,恳求说:“我老汉有件事,想请你出出主意。” 

见对方点头,便说:“黄鼠狼钻在鸡窝里,这时该怎么办?” 

     大禹想了一想回答说:“为了不让更多的鸡再丢掉性命,应该关好鸡窝, 

将黄鼠狼捉住!” 

     老人听了哈哈大笑:“高见,高见,生灵有命!”说着,把一块麦饼一 

口吞下,又说:“吃你一口饼,助你三卷经,快进林屋洞,取书见分明。” 

大禹听了觉得老人有些蹊跷,正想问问详细,忽然眼前白光一闪,再看老人, 

已经无影无踪了。但老人刚刚吞下肚里的那块饼,却又出现在石头上。拾起 

来一看,奇怪!麦饼变成了一块闪闪发光的白玉。大禹惊奇不止,反复捉摸 

着这块美玉,只见两面都刻着几行弯弯曲曲的字迹。左认右辨,好不容易才 

认了出来。一面写的是:“疏之导之,百川归海。”另一面写的是:“至诚 

所至,金石为开。”大禹这时才明白,是神仙给他指点迷途来啦!于是,他 

日夜赶路奔向林屋山,去取《水经》。 

     林屋山在哪里呢?《水经》又在哪里呢?大禹不知,只好象在大海里捞 

绣花针一样,跋山涉水,到处打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他的一双腿肿得 

老粗;一双脚板上,血泡比鸡蛋还要大。他百折不挠,踏遍了南方所有的丘 

陵、群峰,寻找了足足七七四十九天,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恰巧走到 

了他自己家门前。家里的狗在汪汪叫,好象是在欢迎他;家里的饭大概已经 

做好了,饭菜的香味一阵阵吹进他这个饿汉的鼻子里。可是,大禹没有进门, 

硬着头皮又继续赶路去了。两个失散的徒弟已经回家了,听说师傅过家门不 


… Page 248…

入,就追赶了上去,决心终身跟着师傅去治水。 

     大禹师徒三人费尽了心机,终于找到了一座山,而且寻到了一个山洞。 

洞口黑漆漆的,深不可测。大禹决定下去探一个究竟,对徒弟说:“我若有 

去无回,那么治水的大事就落在你们的肩上啦!”两个徒弟争着要下去,大 

禹说:“我是老骨头了,即使死了,还有你们俩人可以接替我继续治水,而 

且还可以多治几十年哩!”不管师傅怎么说,两个徒弟坚决要跟师傅同去, 

于是,师徒三人摸索着朝前走,约摸走了一千步,在黑暗的洞穴里发现了一 

个亮点子;朝着亮处走,越走亮光越大。一路上,布满着奇奇怪怪的石头: 

有的象马,有的象牛,有的四不象,都是张牙舞爪的。大禹全没放在心上, 

沿着七曲八弯的狭窄小路,走走爬爬,爬爬走走,三个人跌倒爬起,爬起跌 

倒,直走得精疲力尽,好容易才到了洞底。谁知那一点亮光消失了,面前是 

一个又高又陡的石壁,分明是白吃辛苦了!两个徒弟沉不住气了,只是唉声 

叹气;大禹蛮沉着,洞里虽然一片漆黑,他耐心地用手摸,摸啊摸啊,他发 

现在石壁上有两扇紧闭着的石门,门上悬着一具大石锁。若不砸开这具石锁, 

连蚊子也飞不进去。正当他犯愁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原来挂在胸前的那 

块麦饼变成的美玉,银光闪闪。大禹有主意了,立刻把美玉当作钥匙,往锁 

眼里一塞,“吱吱、咯咯”,石门顿时发出响声,两扇门渐渐地敞开来了。 

嗬,石门内还有一间高大的石屋,屋外一边有一只白玉八角亭,周围是金光 

锃亮的栏杆,好看极了。亭子当中有一只白玉圆桌,桌边设有三张石凳,桌 

上放着一只小小的包袱。大禹赶上几步,解开包袱一看,里面有三卷书,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