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 >

第26章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第26章

小说: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致。范进向他的丈人胡屠户借盘缠去考举人的时候,胡屠户骂了他一个“狗
血喷头”,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范进终于到城里去应考了。回
家时,家里已经饿了两三天,他不得不拿一只生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好换
几升米来煮粥吃。正当他在集上“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
西望,在那里寻人买”的时候,却不料报喜人已经到了他家,报他中了举人。
邻居到集上去告诉他,他还以为是开他的玩笑。直到他回家来亲自看见了报
帖,看见他几十年来的希望真的成为事实,他就欢喜得“往后一交跌倒,牙
关咬紧,不醒人事”。他母亲把他救活以后,他就成了疯子。后来有人出了
个主意,叫他平常害怕的胡屠户来打了他一嘴巴,他的神志才恢复了过来。
通过这样两个小人物的悲喜剧,《儒林外史》写出了科举制度是怎样深入人
心,而描写范进中举以后他的丈人胡屠户就对他完全改变了态度,从轻视变
为尊敬,而且马上就有乡绅来送银子,送房屋,送田产,又有些破落户来投
身为仆人,这更说明了他们为什么那样热中科举。科举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
子到达封建官僚的道路。封建官僚的剥削是很惊人的。周进没有考取秀才的
时候,在乡村当私塾教师,每年馆金不过十二两银子;而作一个知县,以小
说中的广东高要县为例,就一岁之中,不下万金。即使还没有考到可以做官
的等级,有个起码的“功名”,也就有许多便宜可占,利益可图。在周进、


范进以后,《儒林外史》还写了不少的人物,从更多的方面来揭露科举制度
是怎样统治了当时的一般人的头脑,是怎样使人精神堕落,并且可以堕落到
什么程度。马二先生二十多年来科场不利,但仍然把科举看作天经地义,毫
不怀疑。他那样诚恳地宣传举业至上主义,宣传“显亲扬名”、“荣宗耀祖”
的封建思想。“俗气不过”的鲁翰林也是举业至上主义者。他把根本不能算
作文章的八股文抬高到这样的地步,他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便你做
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
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在他的熏陶之下,
他的女儿鲁小姐也在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八股文,正像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的,“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入了国贼
禄鬼之流”。当她发现她的夫婿并不长于此道,她就自然深为不满,难免含
愁带恨了。吴敬梓十分别致地描绘出这样一个“才女”,也正是写科举制度
害人之深。匡超人原来是一个心地纯厚的少年,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父母,
生活在贫苦然而正直的家庭里面,然而科举破坏了他的淳朴的生活。由于当
时的社会风气,加上马二先生对他所作的举业至上主义的宣传,他在杀猪、
磨豆腐、靠做小买卖过日子的时候,也不忘夜读八股文,揣摩八股文的作法。
这样得到了知县的赏识,并且考取了秀才。但中了秀才就是他的堕落的开始。
到了后来,他完全成为一个吹牛说谎、忘恩负义、不知羞耻为何物的无赖。
通过了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作者十分明白地表示出他所鞭挞的是整个科举
制度,并不是某些个别的人。严贡生,不过是一个区区贡生,然而他在乡里
是何等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他用流氓手段来掠夺别人的牲口,欺压船家和
水手,霸占二房的家产,那样一些描写都是《儒林外史》里面的很生动的场
面。像严贡生那样龌龊不堪,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封建剥削阶级的本性的一种
表现,但贡生的头衔也是他的横行乡里的护身符。经过科举的阶梯爬到了官
僚地位的人又是怎样呢?《儒林外史》也给我们描写了一些贪污、胡涂、无
知和残酷的知县知府。吴敬梓反对科举制度,就不能不批判到从科举出身的
官僚。封建官僚政治的腐败,从根本上说来,并非决定于科举制度,而是决
定于这种上层建筑本身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特点。但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
官僚那样无知,比如中了进士、后来“钦点山东学道”的范进竟至不知苏轼
为何人,那也的确是带有科举制度的特点的。吴敬梓对于当时的政治的批评,
还不止于从反对科举制度出发而涉及的范围。他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虞
育德、庄绍光,杜少卿、萧云仙那样一些正直的人,无论是文人还是武人,
无论是学者还是名士,都是不得志的,和围绕他们的环境不调和的,这就清
楚地表明了他对于当时整个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都怀抱不满了。

《儒林外史》对于某些封建道德的虚伪的揭露也是很引人注目的。虽说
有些封建道德,比如孝弟,吴敬梓把它们当作很重要的美德,在小说中加以
宣扬,加以理想化,然而他却又从现实中感到了并且写出了两种虚伪。一种
是许多在口头上讲封建道德而在行为上却刚好相反的虚伪;一种是某些封建
道德的本身的虚伪。像王德、王仁,一个是府学廪膳生员,一个是县学廪膳
生员,嘴里说“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工夫”,但眼睛里看见的,心
里想着的却是银子。他们受了贿赂,就毫无心肝地在他们的亲妹妹害病害得
快要死去的时候,忙着帮助妹夫严监生把小老婆立为正室,而且替他做了一
篇“甚是恳切”的“告祖先的文”,告过祖宗,然后举行扶正典礼,而他们
的亲妹妹就在这“大厅、二厅、书房、内堂屋,官客并堂客,共摆了二十多


桌酒席,吃到三更时分”的热闹中断了气。像五河县的那些余、虞两家的进
士、举人、贡生、监生、秀才,不送自己族中的长辈入节孝祠,却成群结队
地恭恭敬敬地去送“又是乡绅,又是盐典”的外姓富豪家的死人。从这一类
现象,作者不能不感到封建道德在金钱和势力的面前的完全破产。写王玉辉
的女儿自杀殉夫,那是尤为深刻的。按照书中的描写,王玉辉是一个“做了
三十年的秀才”的“迂拙的人”,而且立志编纂“一部礼书、一部字书、一
部乡约书”来“嘉惠来学”。这样的人应该属于作者心目中的肯定人物之列。
然而由于他对于封建道德的坚决的信奉,他鼓励他的女儿自杀殉夫。他向他
的女儿说:“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吧!”
他的妻子骂他“越老越呆”,他仍然坚持他的看法,认为这不是她所能理解。
等到他的女儿真的绝食殉夫以后,他对他的老伴说:“你哭他怎的?他这死
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接着仰天大笑道:“死的
好!死的好!”但他到了大家送他的女儿入烈女祠举行公祭的时候,他却“转
觉心伤,辞了不肯来”。以后因为在家天天看见妻子悲恸,就到外地去游玩,
借以排遣。但他“一路上看着水色山光”,仍然“悲悼女儿,凄凄惶惶”。
到了苏州,他看见妇女穿着鲜艳的衣服,在游船里坐着吃酒,他的迂腐的道
学气使他在心里想道:“这苏州风俗不好,一个妇人家不出闺门,岂有个叫
了船在这河里游荡之理。”但当他看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却又想
起了他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这样一段有名的常被引用
的描写,十分动人地表现出来了吃人的礼教的本质,表现出来了封建统治阶
级所提倡的烈女殉夫之类是多么野蛮、残酷,多么违反人性。作者就这样一
个有道学气的人物在这样一个事件上写出了他的内心矛盾,他的精神分裂,
他所信奉的封建教条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父爱和良心的冲突,就像一把犀利
的剑一样一直刺到了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的深处。

《儒林外史》的辛辣的讽刺还投向了悭吝的地主,投向了封建地主阶级
的帮闲。严监生、胡三公子都是“有钱癖,思量多多益善”的人物。严监生
因为心痛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费了油,以至临死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
这个场面是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不能忘记的。悭吝,那是贪婪的一种表现形
式,正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特性之一。作者在这部小说里嘲笑了这种剥削阶级
的特性,而对于各种轻视金钱的人物却给予了同情和赞扬。和封建官僚相勾
结、和高利贷剥削相结合并且本身常常也是大地主的盐商,也是这部小说里
的一种嘲讽的对象。书中嘲讽了他们的冒充风雅,忌讳自己的出身的微贱,
并且揭露了他们的骄奢淫逸,仗势欺人。此外,作者还描写了一批依附封建
地主阶级和盐商生活的帮闲,一批“斗方名士”。这类人物的心理,可以用
牛浦郎的想法为代表。牛浦郎在牛布衣的诗稿上看见题目上写着“呈相国某
大人”、“怀督学周大人”等等之后,就想道:“可见只要会做两句诗,并
不要进学、中举,就可以同这些老爷们往来,何等荣耀!”牛浦郎这样一个
十七八岁的小厮,突然有此念头,而且从此就堕落到卑鄙无耻的地步,在描
写过程上好像有些不近情理,然而作者的用意却是想通过这样一些人物,从
科举制度以外的另一个方面来写出当时的社会的腐败。这样一些人物的存
在,不但是由于想和达官贵人往来的虚荣心,而且由于这样就可以过寄生的
生活。在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群众的上面,存在着庞大的不劳而食的社会层,
其中不但有官僚、地主,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寄生虫。这正是封建社会的真
实面貌。


概括说来,《儒林外史》所批判的事物主要就是这些。虽然它还不曾对
整个封建社会制度提出怀疑,只是批判了一些丑恶的事物,这些批判仍然是
引向了一个总的结果,仍然是批判了封建社会。吴敬梓是以“功名富贵”、
“文行出处”这样八个字来作为他所反对的和肯定的人物的分界。他认为热
中“功名富贵”就必然会看轻“文行出处”,讲求“文行出处”就必然会轻
视“功名富贵”。而科举制度正是追求“功名富贵”的主要道路,也是败坏
“文行出处”的主要道路。这就是吴敬梓企图通过《儒林外史》来表现的他
的基本思想。从我们今天的观点看来,决定封建社会必然日趋腐败的并不是
它的个别制度,而是整个的封建制度和整个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然而,
正和其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一样,《儒林外史》描写的社会生活所表现
出来的客观意义,是远为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的。它通过对以上所说的那
些丑恶的事物以及其他事物的批判,使人感到整个的封建社会、整个的封建
统治是不合理的,应该为一种新的健全的东西所代替。这就是《儒林外史》
在它的思想内容方面的最重要的成就。

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恐怖的文字狱的威胁,吴敬梓把他的小说中的故事假

托为发生在明朝中叶,发生在15 世纪到16 世纪之间;但他所批判的实际是

清朝统治之下的18 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清朝以异族侵入中国,经过几十年

的镇压和经营,这时它在全国的统治已相当巩固。清初的大屠杀大洗劫所严

重破坏的农业和工商业这时也得到了一些恢复。然而,随着这个最后的封建

王朝的政权的稳定,土地日益集中在官僚、地主的手里。对于工商业的发展,

清朝统治者也采取的是压迫和阻碍的政策。这就是说,清朝的统治的巩固是

不利当时的社会的发展的,它的作用不过是使垂死的封建社会的生命得到了

若干时候的延长而已。而且由于不断的战争和官吏的贪污成风,当时人民的

生活是很穷困的。《儒林外史》就主要是反映了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内部的

腐朽。它对于当时人民的生活的穷困和地主阶级的残酷的剥削也曾略为涉

及,但因为它的题材主要是“儒林”,它就着重地从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

分子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方面来批判了这个腐朽的封建社会。虽然这个处于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的问题和丑恶的事物并不只是这些,《儒林外史》

的题材和它着重从这些方面来批判封建社会,使它在中国古代的为数很少的

几部最为杰出的白话长篇小说中具有独自的特色,独自的成就,而它就以它

的这种特色和成就来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宝库。

(三)

吴敬梓自己就是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生在一个“科第仕宦

多显者”的家族里。他的家庭本来是相当富有的,由于轻视金钱,热心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