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我跟老总没关系 作者: 二二 >

第26章

我跟老总没关系 作者: 二二-第26章

小说: 我跟老总没关系 作者: 二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觯颐侨谱盼阶呱夏敲淳檬奔洌虻降资鞘裁茨兀壳姨畔壬览础T矗畔壬涨翱幢ㄖ剑幸黄ǖ郎纤担掣龉荆蝗晃薅伺芙艘桓鲂『ⅲ『⒆硬恍⌒脑谀歉龉纠锼ち艘货庸钦哿耍飧龉救匆荷先吭鹑巍U畔壬歉鼍匆档娜耍吹秸庋谋ǖ溃拖氲搅怂墓ぷ鳌N颐枪纠锩妫行┥形从凶》康乃肮せ棺≡谒奚崆募沂袈ダ锩妫切┧肮さ暮⒆优级不崤艿匠锩胬赐嫠#颐枪静⒚挥泄娑ㄖ肮げ恍泶⒆咏尽N颐枪镜某懦苹ㄔ笆匠Х浚锩嬗懈鼍薮蟮呐缢兀飧雠缢兀仓挥性谟锌突Р喂刍蚪谇斓氖焙虿趴拧5俏颐切⌒慕魃鞯恼畔壬诳戳四瞧ǖ乐螅⒙泶蛄烁霰ǜ娓斓迹筇钇侥歉雠缢兀越饩霭踩肌U畔壬档陌踩季褪巧履骋惶欤懈霾欢碌男『⑴芙伺缢乩锩娌悦恰�
        
        领导们对张先生的报告很重视,认为张先生想问题想得这么细心确实是工作出色之表现,所以首先肯定了张先生的工作,但是,填平那个喷水池一来不美观,二来又要耗费人力和物力,算起来不太经济,所以,领导要求张先生用别的方法解决这个安全隐患。 
        
        张先生的解决方法就是封了我们的路……为了杜绝百分之一个进入厂区玩耍的孩子,为了防范千分之一个进入喷水池的孩子,为了挽救万分之一个可能在齐膝深的喷水池里淹死的孩子,他理直气壮地堵掉了那道我们一星期有五天必须出入的门。 
        
        这两天世界杯,住双人宿舍的两个女孩子因为一个要看球赛,一个要休息而发生了口角,女孩子吵架应该算天经地义,吵架的时候哭一哭也是正常行为。但这个女孩子吵架事件,最后感冒发烧需要卧床休息的却是我们公司的一个保安员。知道为什么么?因为,张先生说,安全第一,生怕女孩子吵了架想不开,来个跳楼自杀什么的,张先生命令我们的保安员在走廊上守了一整夜。想到张先生工作如此细致认真,我们也许不应该埋怨每天午饭前后走上五六分钟,吃了饭不运动,也是会产生安全隐患的。 
        
        小静经常对她的客户说:“您要是打我的手机不通,那一定是我在换电池的瞬间,您再打多一次就行了。”     
      第91节:公司配备     
        公司配备   
        七年以来,小静从来没有关过手机,她总是备有两块电池,手机快没有电的时候及时换上。小静经常对她的客户说:“您要是打我的手机不通,那一定是我在换电池的瞬间,您再打多一次就行了。” 
        
        七年以前,小静用的是寻呼机,那时候小静租住在一幢九层高的楼房里,没有电梯,也没有电话。她住的是九楼。公司给配的寻呼机,规定不能关机,并且有call必复。小静跟的客户,经常在晚上要找她催货,CALL机一响,小静就跑下九楼复机,在跑上跑下的过程中,小静稳定了她的第一批客户。 
        
        我和小静住在同一套房子里,我也有寻呼机,与小静不同的是,我的是中文寻呼,她的是数字寻呼,所以,她跑下楼的次数比我多一些,我经常在她跑下楼复机的时候,要她在楼下的小卖部买点零食带上来。 
        
        “润迅寻呼,一呼天下应”,这是润迅公司的广告,当年辉煌一时的润迅公司,现在似乎已经默默无闻。但是,我和小静不会忘记它,因为,它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公司居然给我配了个中文寻呼,而小静的却是数字寻呼,而且,很明显地,她的业务比我忙些,我做的是行政管理,下班后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很少。 
        
        我从来没有想过,因为我有一个中文寻呼,以及在小静下楼的时候请她代买雪糕之类的零食或日用品,这些原因导致了某一天小静关掉了她的寻呼机。事情总是会在自以为没事的时候发生。小静特意挑了一天她认为已经把手头的事情都完美处理好了,当天晚上应该不会有特别的事情找她,她关掉了寻呼机。她关掉寻呼机的原因是讨厌我总是在她去复机的时候让她代买东西,看起来她就像是我的跑腿。那天晚上她的寻呼机确实没有响过,所以那天晚上我没有吃上雪糕,但是小静却因此吃上了“蛋糕”,有个客户急着要修改正在生产的某一产品的细节,需要通知到小静,没想到当晚小静的寻呼机正在与我赌气。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小静的经理黑着脸在等小静,小静挨了一顿训,还要扣掉当月奖金,她从经理办公室出来直接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当着同事的面,“哗啦”把我桌上的文件扫到了地下。“你什么事都不用跟,就有个中文寻呼。天天要我给你当跑腿,你以为你是谁啊?”小静吼完,哭着跑走了。 
        
        我呆住了,小静说的这些话是我平时想都没有想过的,但从小静跑开的那瞬间我就开始想了,要是我是小静,我也会有她这样的感觉吗?我是无心的,无心就可以饶恕么?而且,公司的通讯工具是由我们这个部门发放配备的,我们部门的人员用的都是中文寻呼,难道这些都是应该的么?过几天后,我把中文寻呼机交给我部门的经理,希望她不着痕迹地把小静的那个机子给换过来,我确实觉得,她比我需要那个中文寻呼机。 
        
        公司将主要业务人员的寻呼机转换成手机的时候,我已经是本部门的主管人员,手机的配备事项由我统筹。因为小静,我知道了怎样去做好分配上的细节工作。七年以来,小静换过好几部手机,但她从来没有关过机。 
        
        我有点儿省悟,阿军对付郑经理,比李莲英对待慈禧太后还要成功。   
      第92节:女上司     
        女上司   
        阿军每天都在办公大楼里跑上跑下,跑动的频率足以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于是,就有人问阿军,你怎么这么忙呢?阿军就憨憨地笑,说:“我们郑经理让我办点事。”后来,大家也不问阿军什么了,因为他的答案总是那么一句:“我们郑经理让我办点事。” 
        
        谁都知道阿军有个女上司,郑经理是阿军的上司,所以,郑经理就是女的,是后勤部的经理。大家都很不理解,为什么郑经理总是让阿军跑腿,整个集团的电脑都连了网,还有内部网,信息通讯如此发达,非得让阿军跑来跑去么?但是阿军他说:“我们郑经理,做事很仔细,非得让我把事情和人当面说了,看到人家的表情是知道领会了,她才放心。” 
        
        阿军似乎很听郑经理的话,传达起话来,总是以“我们郑经理”开头,所以,看到阿军进我们部门来,不等他开口,就先问他:“你们郑经理说什么啦?”他又是憨憨一笑。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阿军:“你为什么怕你们的郑经理啊?”他讪讪地说:“我们郑经理和我聊天的时候,总是聊她炒她属下鱿鱼的故事……”我听了阿军的话,恍然大悟,原来要管住男下属的方法就是如此简单啊,郑经理她真有一套啊! 
        
        难道,管住男下属的方法只有威胁这一个么?带着这个疑问,我去拜访了郑经理,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下午临下班的时候,郑经理不在,阿军说,我们郑经理刚出去办事了。这个时候出去办事当然不会是什么公事。听了阿军的话,我更佩服郑经理了,他的属下居然还会给她圆场,站在她的那一边。要是我的下属啊,恨不得把我说得一无是处,恨不得将我置之于死地而痛快之。 
        
        第二天我终于找到了郑经理,我进去的时候,她正皱着眉头从房间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再从房间的那一头走到这一头,似乎是在考虑什么国家大事。阿军则坐在他的位置上,眼睛随着郑经理转来转去,一副焦急的样子。阿军看到我,起来让座,问道:“安妮啊,你有没有听说公司要把后勤方面的采购归到采购部了?”原来,郑经理皱眉思索的正是这件事啊,阿军说:“我们郑经理考虎事情很慎重的,一个决定都要从门到窗再从窗到门走上十几个来回呢。”郑经理扭头啐了一下阿军说:“你别贫嘴,我一会儿找总经理商量这件事情去,要是真归了采购部,你的主要工作就放到宿舍管理吧。” 
        
        我没有向郑经理取到经,因为郑经理要处理部门大事。那件大事很快就有了决定,后勤部的采购权果然归了采购部,阿军跑我们办公大楼的次数明显减少,但是,听说他也很少在宿舍区出现,最大的改变是,他那句“我们郑经理说了”口头禅不见了。后来,郑经理没有炒阿军,阿军却辞职了。 
        
        我有点儿省悟,阿军对付郑经理,比李莲英对待慈禧太后还要成功。我想,我坚决不能让我的属下变成李莲英型,宁可做个泼妇孙二娘,也好过当个耳根子软的傻太后。 
         
        领导是针对计划生育做的讲话,我领会到的意思是,要是户口不在你服务的地区,那就不要生孩子了。   
      第93节:户口不在服务区     
        户口不在服务区   
        公司里有两个员工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就是说,有两个小孩要读小学一年级了。他们的户籍都不在本地,所以那两个职工的孩子们遇到了入学的难题。当然,事情不是不可以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方法,一是夫妻俩带着孩子回老家去;二是让小孩回老家去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过;三是在本地找个民办学校上学。 
        
        他们来找我,看我能不能帮忙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的时候,我给了他们以上三个方法,前两个方法他们都否定了,说,回老家生计成问题,又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我说,那就第三个方法吧,找民办学校读。他们的脸上流露出为难,那些为外来工子女所办的民办学校条件之简陋众所周知,他们不想孩子上那样的学校,他俩帮我想了第四个方法:“杨小姐,可否以公司的名义,帮我们向那些公立学校申请一下?”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无法拒绝做父母的要求。虽然我知道,此举难如上青天,甚于蜀道。我们公司从来没有和公立学校打过交道,我只好去找辖区内机关工作人员苏立,苏立是管宣传的,人面广。问及他,他果然认识区内教办的人,心想,这事儿或许能有点眉目了。苏立带了我去教办,教办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给了我两张表,说填好表后再交他们去安排。我兴冲冲地将那两张表带回了公司,交到那两个家长的手里。我明显地看到了他们的快乐,于是我也快乐起来。 
        
        一个小时以后,两位家长就把表交给我了,又一个小时以后,我把表交到教办了。生怕夜长梦多啊,教办的工作人员依然热情地接收了我的表格,说等主任回来就请他批示。一连三天,我和那两位家长一起等着教办的消息,既热烈又忐忑。三天后,教办的电话来了,说他们填的暂住地址不属于这个辖区,他们不能予以解决。原来,这两个员工虽然在公司工作,但租住的地方却是在另一区,他们不明就里就填了现租住地的地址。我紧张了,说,可以改吗?改成住在公司宿舍就行了,就在你们辖区内了嘛。教办的工作人员嗫嚅道:“主任都批了不行,改了再去批,那就是骗他了,我们担当不起啊……” 
        
        两个员工的子女终于没有上到公立学校,他们咬咬牙,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一学期学费近四千元的民办学校,他们说,亏了自己也不能亏孩子。不久后,辖区内召开一个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总结大会,坐在主席台上的某个领导讲了一个多小时的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以下一段:“今年,辖区内的外来人口的出生数量统计为1800个,如果这些孩子要获得与本地孩子相同的义务教育权利,六个班,每班50人的标准小学得建六个,建一个学校费用以三千万计,近两亿啊!谁出钱?” 
        
        领导是针对计划生育做的讲话,我领会到的意思是,要是户口不在你服务的地区,那就不要生孩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