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唯我独法 >

第438章

唯我独法-第438章

小说: 唯我独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五章拓展空间

    第五百五十五章拓展空间

    陈衡训练部队训练的上瘾,手下自然是多多益善。陈易支持他扩大土著士兵的份额,他也没有多想,就兴致勃勃的去招募士兵了。

    西江现在的野战部队约5个营,勉强够半个乙种师的规模,听起来不多,但若是算上近2万名武馆学员的预备役,以及30余名神术骑士,军力委实不少。再继续扩大下去,实际上超过了防卫需求。

    经过通道,西大陆的士兵不仅能够直接出现在江宁市中心,而且能出现在任何陈易启程的地方——包括西京。

    在这种情况下,超过防卫需求的部队扩军意味着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实力的增涨。

    只是如今尚无人注意到罢了。

    招募难民的消息迅速传开,乘坐着防暴装甲车的土著士兵经常性出现在贫民窟和难民营附近耀武扬威,区内治安迅速回转。

    西大陆的土著部队可不像是武馆学员组织的稽查队那么好说话,一旦出现冲突,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开枪,因此造成的伤亡人数着实不少。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们往往都是杀到没有能站起来的人才开始打扫战场,行为方式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区别。

    兼顾治安工作的大杨暗地里鼓励了这种做法,并将心存仁慈的武馆学员斥之为“妇人之仁”,通通调离了观察部队。若是没有一支杀伐决断的部队,在半径400公里的范围内用2万人来控制200万人,那与找死有什么区别?这些难民中可没少夹杂着前线败退下来的逃兵,对于没有锻炼过体术的地球人来说,就算给他一支手枪,100米范围内也打不赢训练有素的西大陆轻步兵。

    如果没有强烈的震慑,西马市场首先就要瘫痪,即使是现在,市场内的紧张气氛也大大增强了。

    来自前线地带的难民什么时候见过如此多的物资?平日里没事的时候,难民们最喜欢去的就是码头区和西马市场了。

    一堆堆露天存放的金属锭、10米的全金属长枪、3米长的斩马刀,8米长的斩象刀,12米长的三尖两刃,一袋袋正好能背在肩上逃跑的谷物袋,一包包一排排色彩斑斓柔软舒适的衣物,还有存放在铁罐和玻璃罐中的食物——他们最想要的是罐子,而非里面的食物。

    公共市场不能阻止难民的涌入,商人们的生意受了影响,自然民怨纷纷。

    西马市场的生意日进斗金,所谓民怨,那都是各邦大族的民怨,尤其是西江沿线的大型城邦,要在西马市场做成生意花销不小,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竟被一群该死的贱民给挡路了,伊亚尔见状,趁势向水龙神庙施压,要求尽快批准陈易的大爵士头衔。

    水龙神庙沉默两天,如约批准,堪称是史上最快的大爵士授衔速度了。伊亚尔由此获得的巨大声望,亦有助于他在神庙的名声。

    一个五十米高的祭坛,就在运河的终点建了起来。

    每次的大爵士授勋都是一场盛会,但陈易的授勋却因为西江独特的地位而更加的引人注目。来自地球的先生们尚带着好奇的眼神,身处此间的西大陆人就畏惧有加了。

    像是马拉城这样的城邦,总共有3个大爵士,不仅是邦内的强权人物,而且是能在神庙祭坛发言的人物,由于大爵士常常仅带亲兵而远赴外任,他们的权威是神庙必须保证的,不管来自哪里的难民都存着畏惧之心。

    伊亚尔主持典礼完成,陈易就颁布了第一条大爵士令。

    早有准备的5个营的野战部队,全部进入战时,在几个重点地区来回巡逻。

    陈衡坐上直升飞机,陪着陈易在高空转了一圈,顺口问道:“咱们西江城邦里,不是还有一位席尔瓦大爵士吗?用他的名义发布命令,能多争取好几天时间吧。”

    陈易顿时笑了,道:“大哥,这是树立权威的过程,怎能轻易假于人手。”

    刘歆瑜也道:“西江城邦境内的犯罪,将以陈易大爵士和神术骑士阁下的名义惩处,初来乍到的难民马上就会明白西江城内的主事人是谁了。”

    陈衡做恍然大悟状。

    同时恍然大悟的人还有不少。

    然而,明白怎么回事,并不代表能够取代陈易,甚或是得到哪怕一丁点的西大陆政治权力。无论是大爵士还是神术骑士的获得,均非朝夕之功,有郗昙和郗荣的前车之鉴,其他家族也会三思而后行。

    沉默的度过了11月,运河的挖掘工程近乎结束的时候,郑家的三儿子,首先试探着申请作一名四等吏。

    四等吏,是西江公署最低级的文官职位,每个月千多元的薪资,相当于普通政府办事员。不过,这个职位默认是由陈系武馆学员或西大陆土著瓜分。各家族进入西大陆以来,多多少少都有些子弟进入了武馆进修,从而得到了一官半职,但却从来没有人跳过武馆直接申请。

    俞伟超自然是立刻通知陈易,并设想了好几个版本的拒绝方案。

    然而,快件返回的却是“给他”两个字。

    “同意了?”俞伟超坐在办公室里,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消息传出,陈系各家族欢欣鼓舞。

    这些家族全是靠政治起家的,对于政治的认识和爱好远超普通人的想象。没有一点政治权力的生活,小半年时间就够了。

    要是再不给他们参政的机会,估计都会疯狂了。

    陈易就算想整一个家族企业,也不能摒弃这些陈系核心的家族。事实上,陈系其实更多的是由这些旁系家族构建起来的。他们既是陈系天然的盟友,也是陈系族人经营多年的朋友,其中关系复杂而密切。

    除非西大陆保持现在的规模,否则陈易就会需要他们的支持——一旦运河建成,势必引来更多人的窥视,此时重整陈系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周后,郑家“小三”顺利进入西江城邦公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月薪30铜币的四等吏员。

    第二天,无数的申请书如雪片般飞向公署。

    不止年轻一辈,不少大叔和大婶也都希望在西江城邦得到一官半职。

    按照中国的传统,当西江城邦扩大的时候——毫无疑问它会在短期内扩大——现在的微末小官,都会变成一方大员。

    有人忍不住已经开始遥望殖民总督的前景了。

    陈易一笑置之,由得俞伟超去安排。总的来说,能入陈系门脸的先生和女士,少说都是一时之精英,别说是在公署做某方面的吏员,就是掌管公署也不存在能力问题。

    相应的,武馆系的学员也都紧张了起来,一时间效率大增,让运河计划的进度也加快了不少。

    也多亏了挖掘运河的工程,方才容纳了如此之多的难民。而难民的人数还在与日俱增。通道委员会按照各家族对流民工人的保有量来确定通道吨位的付出,增加200万人就增加20万吨的物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不是太困难。

    食品主要由李家和柳家的食品公司提供。他们原本供应神庙战争前线,每周能生产10万人份高热量的军用口粮,如今借助系列的建筑浪潮,一再增产到50万人份的程度。非便携式的熟食供应更容易,原料皆以西大陆原产的来制作。李家还建立了直接以植物为原料生产淀粉的工厂,不仅可以转化常见的蕨类为淀粉和葡萄糖,而且能用得上许多野生的根茎和果实类植物,数量随着工厂的规模而扩大。

    人口增涨造成的短缺虽然造成了成本上涨,但销售额增加使得一家家工厂迅速投产,李家很快就将精力转到了食物生产中,并通过陈易,与伊亚尔主教签署协议。

    神庙战争期间的轻步兵、重步兵,更多的是用于驻守和占领,骑兵,特别是有斗技骑士做核心军官的重步兵团队,才是战争的主力军。

    神庙能够组织多少骑兵上战场,主要限制便是后勤能力。基本上,西江城邦无论提供多少粮食,他们都能吃得下,价格自然是令人满意。

    在此循环当中,陈易悄然返回江宁,偷偷的召开了一次仅限于一级关联企业参加的西江会。

    西江会的一级关联企业条件苛刻,能留到今天的,都已是坚定的追随者,陈易重申了保密要求后,便道:“这次的订单,主要是关于轮船和吨位的。我需要租用大量的轮船和轮船吨位,任何人签得的两年内租约,都可以无条件的加价15给我。”

    白给的15相当吸引人,须臾间,有人问道:“定期租用还是光船?”

    “都可以。”

    船舶运输从本质上都是租赁。国际间有三种模式,定期租赁是以月为单位的租船,光船则是船东仅提供船而不提供船员。第三种模式则是大众熟悉的定程租赁——以船舶航程来收费。

    运河建立之后,不光意味着通道的运载能力增加,而且意味着江宁港口的吞吐量大增,造成船舶吨位紧张是理所当然的。

    就算陈易用不了那么多的船舶,卖掉租单仍很划算。

    ……

正文 第五百五十六章司马家族

    第五百五十六章司马家族

    船舶租赁是个麻烦事,至少比租房复杂的多,做进出口生意的公司不一定会整租一艘船,但也一定有专人负责此事。

    西江会的订单规模巨大,各家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往往有专门的租赁部门去做询价保价改装监工的事儿,换成陈易自己,光为招募员工就得耗费不少的力气,不如分薄利润给核心企业。

    事实上,由于核心企业的关联着实紧密,陈易的一言一行毫无疑问的可以代表他们,这已经是垄断组织的初级形式了,继续下去,在西江会内部进行兼并重组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譬如初期大量进入西江会的轻工企业,如果一门心思的搞内部竞争,非得全部弄垮了不可。低于底价的购入订单的事情,就算再怎么三令五申的禁止,终究还是会发生的——商品的价格永远不是由价值来决定的,而是由供需双方来决定的。否则粮食就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只能得到半顿快餐的钱了。

    租船有15的利润,每个人都愿意干,大家也不担心陈易出尔反尔,离开会议室就开始打电话,专门做进出口业务的两家公司更是开心,全员出动联系船东,两天内就得到了15艘船,近50万吨位的租赁合约。

    太平洋地区的远洋轮船的租赁价格随之上涨。

    大型远洋船舶的建造周期长,价格波动频繁,一次性的大量订购,不仅将定期船舶的价格炒了起来,定程吨位的价格也稳步上升。

    司马家有专做贸易的公司,45岁的司马健专营此道20余年,称得上是行业翘楚。月中的报表递上来,他就看出了特殊之处。

    “陈家究竟定了多少船?又涨了?”他拿起报表就走。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诧异的看着老总的步伐,心里不免悄悄嘀咕。

    司马健有长期租用的包机,一声招呼就飞向江宁,到了地方,又立刻转向江北码头。

    车停,司马健匆匆而出,遮阳而远眺,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来。

    他上一次来江宁的江北码头还是5年前的事,波光粼粼的海涛和暖阳的微风是留给他唯一的印象,而此时的江北码头却机车隆隆,仿佛另一个世界似的。

    “陈家果然是有钱。”司马健的注意力放在了港内最大的油轮上,这个载重20吨级的大家伙,安静的好像吃了安眠药的宝宝。它的排水量相当于两艘大型航空母舰,体积则至少有三个以上。

    能停泊10万吨级船舶的港口就算是良港了,20万吨非得深水良港外加后期许多的投入。看一个码头的配置,只看它停泊的最大的船,就知道一二分了,司马健心算一番,微微摇头。别说司马家族无心投资长期回报的固定资产,即使真的要去做,多半也会搞成借鸡生蛋的模子。

    他找了个码头报关员,塞了几百块钱,问道:“最近是不是有好多货轮来往?”

    “可是有不少。你看我们,鞋都跑坏了两双。”对方收了钱,态度和善了不少,还关心的道:“你是船东?陈家可只要远洋轮。”

    司马健呵呵的笑着,说道:“你看我像船东吗?”

    “有点那意思。”他觉得像是自己揽活的小船东。

    “眼力不错。”司马健撒了个小谎,继续问道:“他们管事的人在哪里?”

    “北区南区都有。”

    “货呢,卸在哪?”

    “北区多点吧。”

    “谢了您的。”司马健又塞了两百块钱,转身上了吉普车,往北区去了。他要看看那么多货轮运来的物资,究竟是怎样处理的。

    吹了十多分钟的海风,北区大门映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