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

第107章

明-第107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依你的意思,蒙古人还是要输”?乘客吃了一惊,暗道京城的百姓就是不一样,看东西看得都比别人全面。
  “不是我的意思,这是老天的意思,当年占着整个中原都没打过当今圣上,如今在塞外还能扎什么刺,还不如趁早降了。这两天海关加了五倍棉布的税,言瞅着羊毛就得涨价。捣腾点儿羊毛来中原卖,赚了钱再买东西,平平安安的发财,比打仗不强。这天天刀光剑影的,损失多少钱啊。我不是蒙古人,我要是鞑子,就老实儿着放羊去,谁当皇帝关我屁事,赚点钱比啥不好”。赶车的师父念叨起战争,总觉得蒙古人不会算帐,打来打去的,人没少死,地盘也抢不到,不如老实做生意图个平安。
  姓陈乘客听了,若有所思。沉默了半天才问道:“老哥,武侯爷走了几天,现在过江去追,能赶上不”。
  “你赶武爷啊,我还奇怪呢,大清早儿到码头干什么,你找武侯爷有事情么,你是武侯爷的亲戚还是朋友,你们怎么认识的……。”?
  一连串的问题让乘客无从回答,好不容易等赶车的停住嘴巴,才低声说道:“找武侯爷做笔大买卖,我们有生意上来往”。
  “陈爷,看不出来,您还是做科学院那些新东西的,不简单呢,凡是做那些东西的都是大财主,也从那上面没少赚了。得,码头到了,您抓紧去赶那班快帆,周记那个跑得最快,武爷走了七天了,先奔的河南方向,发了财别忘了再照顾我的生意,这么大块银子,谢您赏了,我给您向前再赶赶,慢走啊,路上小心…。。”赶车的把式满意的将一块足够半两的银子揣进怀里,今天这趟活拉得值,没等要高价就被给了个超高价,要是每天都有这买卖,不到半年就能自己开车行了。望着江边等船的陈姓乘客宽阔的背影,除了一丝感激,心中还有几分疑惑,这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按理说做这么大的买卖怎么着也有个专车啊,不对,这人背影怎么看上去像个鞑子?
  赶车的话不假,运粮的船队没几天就到了京城,传闻大批的船只没入江,直接奔山东去了。这些粮食来自两广,一部分是徐辉祖征集来的,另一部分,却是沐英以武力夺来。
  且说西平侯沐英平定了云南,孟养、蛮莫、葛里诸地土王皆降,接受朝廷封号,乌斯藏入贡。借平定云南之势,沐英挥师南下,问缅甸、暹罗襄助梁王、安南纵容盗匪入寇思明之罪。分兵三路,一路自元江奔升龙(河内),一路出孟垠借道八百国(今泰国清迈),一路由沐英亲率,取抹来,洞吾,直逼白古(缅甸勃固)。三个小国如何抵挡沐英的虎狼之师,丧城失地,不得以遣使节谢罪。时平南军亦为瘴气所苦,沐英不为己甚,许其和,着三国各贡稻米四十万石,分七年交割,第一批却要十万石,一月内送到思明府,否则必灭其国,绝其祀。想那安南、暹罗等弹丸之国,一年才产多少稻米,一下子要交这么多,只刮得府库皆空,百姓家无余粮。或劝沐英高抬贵手以积阴功,沐英正色曰:“若得我中华百姓无饥,英纵入地狱又如何”。
  须臾稻米交齐,闻听武安国出巡,沐英有意成就其功名,遣帐前爱将高乐山借广东水师舰船押送稻米直奔淮安府,水路运往山东、河南等地。两广布政使徐辉祖亦征集稻米十余万石北运,粮致,江北灾情少解。
  武安国可不知道有人在后边追赶自己,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和大驸马李祺北巡,河南等地受灾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已近夏末,路边棉花已经开始放桃,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吐絮。田间小路上,个别大户人家雇佣的打手,日夜围着自己的田地巡逻。据地方官回报,夏季以来,械斗事件时有发生,一路上到处都可见被愤怒的饥民捣毁的棉田,露出一块块烧得焦黑的荒地。
  灾难面前,地方官员的反应体现了其治政能力的优劣,少数地方基本没有受到到歉收的冲击,官府和当地士绅携手从湖广等地购买粮食,稳定粮价。贫寒之家每天早上也能到粥厂领上一碗稀粥,不至于饿死。大多数官员顾及到辖地的脸面,尽力保证了城市里的粮食供应,至于偏远乡村,只能任由百姓逃荒要饭。个别聪明官员想出了不影响自己仕途的“良方”,大笔一挥,在交通要道之处竖起若干牌匾,上书“逃荒要饭者皆为无赖刁民,全家治罪”,牌匾下边再放上几个木笼,枷上几个不听话的,所治之地倒显得最为太平。
  武安国不喜欢坐轿子,李祺也只好陪他骑马,二人并络在路上急驰,钦差的仪仗每每被丢下百十里,闻讯前来迎接的官员也经常扑空。才几天的功夫,就有钦差大人喜欢微服私访的传闻在地方官场上撒播,唬得做了亏心事的官儿们个个胆战心惊。两个驸马一个是靠山强硬,一个是胆大妄为,不知是谁下手更狠一些。沿途处理了几个特别出格的官员,没等过南阳,二人威名已传到开封,官员之家本来习惯朱丹其门,以显富贵,闻二人将致,悄悄的将家门涂成了黑色。
  “兄弟,你大局观不错,就是心地太仁厚,不懂得弃子”,李祺轻轻放下一粒黑子,将武安国挣扎了半天的一小片白棋尽数吃下,语重心长。
  看看这局又大败亏输,武安国不住摇头苦笑。一路上兄弟二人公事完毕较量围棋,自己每局皆输。本来二人棋艺相差没那么远,只是武安国心思早就飞到了北平,根本就是心不在焉。半个多月,现在才到洛阳,这慢吞吞的巡视下去,到了北平,也得冬天。有心把李祺一个人甩在后边赈济灾民,无奈出京前朱元璋当面叮嘱,不要太快去北平,留一点时间给郭璞自行处理危局,“郭璞是个少有的能吏,这点小事朕以为难不住他,你这回是文官,走得慢些,顺便替朕体察一下民情,等到了北平,估计开头那个乱劲儿也过去了,背后的人也该露出脑袋瓜子,这时你再替朕好好收拾他们”。
  临行面授机宜,是钦差大臣必经的手续,皇帝总是要把代天巡视的目的将清楚,以免大臣误了正事。只是武安国的面授机宜时间特别长,长到从下午开始一直延续至半夜。
  “此去事关重大,朕总是觉得按道理灾荒不会这么严重,朕当年在民间,饥荒碰上不少,但从来没这么古怪过,这事十分蹊跷,你下去给朕好好查查”!
  “徐辉祖已经征集了一批粮食,湖广的商人还会自行运一部分粮食过去,今年的日子百姓差不多能熬过去。可惜这个时候补种什么都来不及了。朕已经悬赏,让你的科学院博士们看看能否鼓捣些可以晚种的种子出来,以防下次再有灾荒发生”。
  “科学院的事情让凌昆先盯着,大臣们现在精通计算还是少,唯有你们这些人能担得起这个责任,这回下去看到贪赃枉法祸害百姓的地方官,你就直接杀了他,无论官职大小,朕都给你先斩后奏的权力”。
  “……”,既然用了,老朱就要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所以武安国尽管内心里急得如火烧火燎,表面上还得认认真真的享受当清官的感觉。白天到了洛阳,召集地方官员,当场将偃师县贪官李萱柳拿下,押往京城问罪。看着地方官员一个个面如土色的样子,武安国于心十分不忍。大明朝的官员俸禄极其低,自己那个时代倡导高薪养廉,没少拿明朝官员的底薪说事儿,有一种说法是大明朝的吏治败坏,全是因为官员付出与收获不均衡造成。今天看看这些地方官员战战兢兢的样子,武安国不由得动了几分恻隐之心。倒是驸马李祺不依不饶,捧着尚方宝剑放出狠话来,要么官员们把倒卖粮食的款项凑出来,要么就追究到底。
  “我不是不舍,我是觉得这些官员也不容易,每年那点儿俸禄的确清苦,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能做些生意。反正粮食也没了,我们拿沐英给的粮食补上,让他们下不为例就是,真要杀下去,恐怕这河南的一百多个官儿没几个不掉脑袋”!武安国虽然恨这些贪官误国,却认为他们罪不致死。按大明的刑律,送到京城去的,恐怕都是剥皮实草的结果。况且离家的时候刘凌曾吩咐自己尽量少结冤仇,不要给朱家当杀人的刀子。
  “对他们留情,老弟你怎么没当朝斥责王本那幅劲头了。你今天就听到这些狗官的哆嗦声,没听到他们治下百姓的呻吟吧。这河南是膏腴之地,天下粮仓。要什么样的贪法才能把这里的百姓弄得吃不上饭?我今天发个狠,明天这钱就能交出来,咱们把钱还给河南百姓,好过给这些当官糟蹋。想不掉脑袋好说,老实的把窟窿给我堵好,这几年我巡视的地方多了,凡是百姓生活穷困的地方,那当官的肯定是个王八蛋。他们黑,他们恶,我只能比他们更黑,更不讲理!”李祺咬了咬后槽牙,把武安国的又一片白子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没想到半生尽和稀泥的李太师居然有这么一个铁面无私的儿子,武安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是否在梦中。李祺路上的所作所为,已经是不止一次让他诧异。想到朱元璋评价驸马李祺处事稳重,要自己好好学习之语,不觉哑然。仔细想了好一会,才慢慢地说:“只是这河南的官儿这么多,我们得查到什么时候,山东、河北我们还没顾上,北平那边也不能去得太晚”。
  李祺抬头看了看武安国,借灯光看见从前那张英气勃勃的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爬上了淡淡的皱纹,叹了口气,说道:“兄弟,做官之道,不能心太好,要讲究恩威并施,有了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今天我吓他们一下,他们才会老老实实补救自己的过错,然后我们再好好安慰他们,宣布以前的事情到此为止,不再追究,让他们吸取教训。这样他们才会感激你,服从你的命令。我父亲说你天纵英才,只是缺少治政的经验,要我好好辅佐你。论年龄我比你大些,你依我的建议行事应该没错,北平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郭璞做了这么多年的官,道行高深,不出手则已,一旦出了手,天底下没几个人能玩得过他。无为而治,并不是代表当官的无能,况且你的靖海侯兄弟一直没有动静,五万水师蛰伏两年了,还能睡着不成”。
  郭璞、曹震、水师,三年了,多么遥远的事啊,油灯随着李祺的话突地跳了一下,蹦出个火花来,在灯罩里炸开。眼前的景色渐渐昏暗。往事如梦,背负着千斤重担的旅人依然记得那梦里的温馨,兄弟,我回来了,当年的诺言还在吗?
  为了迎接钦差大人的到来,河南府的官员没少花了功夫,座落在洛阳城内的河南府衙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花园里的石头凳子至少擦了三遍。十多天之前,知府大人全家就从府衙内搬了出来,以示对二位驸马都尉的恭敬。
  清早打开府衙大门,鼓官梅老爹磨磨蹭蹭地拿了块抹布去擦府衙门前的大鼓,鼓身新漆的红装映衬着梅老爹有些皱巴巴的衣服,越发显得他日子过得窘迫。
  都道是鼓声一响,黄金万两,衙门口掌鼓的差役虽然属于没有薪饷的白员,可收入却在衙门里排得上号。偏生梅老爹命中无财,今年春天花了好几百两银子,好不容易买了这个差事,没等收回本儿来,却赶上钦差大人巡视河南。半个月前衙门里就贴出告示,严禁百姓去府衙附近威胁钦差大人安全,否则全家按律问罪。没人击鼓鸣冤了,梅老爹也收不到击鼓的孝敬。钱庄里可不管他的收入是否稳定,讨债的伙计堵门要钱,把门坎儿都踏低了三寸。
  这钦差大人一天不走,他的孝敬钱就一天拿不到,每天看着后院里进进出出的随从,梅老爹私下里不住地烧香,“财神爷啊,赶快让两位驸马走吧,我可就买了一年的差事,过一天少一天啊”。
  “站住,你,干什么的”!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吓得梅老爹手一哆嗦,抹布差点掉在地上。
  “赵二该死的王八蛋,你就不会小声点儿,惊动了钦差大人,看不剥了你的皮”,梅老爹低声诅咒了一句,转身再看,这回他手里的抹布彻底掉到了地上,高记钱庄的大伙计韩山领着一个英俊后生,正向他走过来。
  “我们找他”,后生根本不买赵二一伙衙役的帐,细细的手指直接点向梅老爹的方向。
  看到债主上门,梅老爹肚子里再生气也得装出一幅笑脸,对赵二打了个手势说:“老赵,我的朋友,不是外人,借过,借过,给弟兄们添麻烦了”。
  “梅先生的朋友啊,那你们就过去吧,有事尽量去家里聊啊,这是衙门口儿,别让老爷看见了大家都不好担待”。赵二挺给梅老爹面子,这个梅老爹原本是个落第秀才,有功名在身的,家道败落了才混衙门饭吃,人虽然邋遢了些,平素大家写个信算个帐什么的还用得着他,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