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谁比谁傻 >

第24章

谁比谁傻-第24章

小说: 谁比谁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小菊收回了辞职的请求,被发落到行政部,在亢河手下当文秘负责往来公函和文件保管。那一晚的海边闲聊对她来说将会是终生铭记在心的,尽管在表面上她与亢河仍旧是普通的同事关系,最多也就是显得彼此更熟悉更放松了一些,但在黄小菊内心深处,亢河的名字已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亢河敞开心扉向她吐露了自己的背景和经历,他的动机,无非是为了能更有效更具说服力地打动黄小菊,以免她在压力之下一蹶不振。可细一想,自己怎么会把最深的隐私轻易告诉给一个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女人呢?如果是一般的挽留,这样做未免代价太大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莫非秘密在一个人心中憋得太长了,不告诉一个自己认为知己的人心里难受?如果这样推理的话,自己是否对黄小菊产生了好感,尤其是黄小菊〃嫁人要嫁你这样的人〃这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让他不能不考虑,难道是自己那颗青春心开始萌动了……
  而黄小菊在听过他的一番经历后,则对这个在公司里始终不显山不露水平凡寻常的中年同事顿时侧目——原来他就是当年的朱联学啊!
  而且,在黄小菊的心目中,有着几番苦难经历故而深沉稳重的男人,似乎要比那些一帆风顺故而目空一切的男人显得更有魅力——高仓健的那张糙脸和那些永远也受不完的苦是她心中对男人全部的渴望。
  杨建平为白山市〃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的捐献一事前往香港。
  他有一位叫牟斌的大学同学,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抢了顶博士帽后进入香港著名的大公司——震东企业发展集团,担任〃震东〃老板童文武的私人财经顾问。北京人俗称〃大秘〃。牟斌属于那种典型的北京汉子,行事果敢大刀阔斧,不太计较人际关系,心无芥蒂,没什么〃花活〃,很让童文武放心。〃九七〃临近,港资去向纷杂,牟斌却积极动员童文武加大对内地的投资,他的理由是:除非有外星人,有外星市场,否则,在地球上,再也难觅当今大陆市场这样的风水宝地了——〃我来自大陆,我知道,政策不会有变!〃他信心十足地对童文武说。
  于是〃震东〃开始在港资裹足不前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投资内地。他们在房地产业、酒店业、食品业和服装业上谨慎出击。童文武说:投资内地,我们已经迟到了,现在要努把力。他为港资带了一个好头,博得了政界的些许好感,这是保证他在内地顺利有效地进行投资的重要资本。
  但是他也知道,凭他现有的投资规模和在内地的关系,还远不足以像另外一些同样财大气粗的港商那样与政界的上层人物建立有效的对话关系。牟斌频飞北京,花销巨大收获甚微,童文武对此颇感棘手。
  这时,杨建平来了。
  在北京的数次晤面,牟斌投帖无门的烦恼使杨建平屡屡纳闷;真这么难吗?
  在白山,他豁然顿悟并有了一连串的策划。
  在牟斌的引见下,杨建平见到了童文武,他开门见山:
  〃我这次来,是来帮你搭设一条通往大陆政界的高速通道的。〃
  听罢此言,童文武两眼放光:〃说说看,什么条件?〃
  〃没什么条件。我和牟斌是老同学。哥儿们之间相互帮点小忙,不足挂齿。〃
  〃您说,我要怎样……才能……〃
  〃捐献一所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对您来说是一举两得……〃
  他说出了那位中央领导人的名字,童文武追问:〃你保证能得到他的亲笔题字吗?〃
  杨建平胸有成竹地说:〃您恐怕不了解这些老革命的恋乡情结。别说是一两所学校,你就是捐一千所一万所,只要对家乡建设有利,他也一定会题的,题一千次一万次。〃
  童文武想了想,打定了主意。他对牟斌说:〃你马上和杨先生去白山……〃
  一个月后,白山市教育局和香港震东企业发展集团董事局主席童文武先生就捐资兴建〃白山市文武希望小学〃和〃白山市文武希望中学〃一事签署了协议,童文武先生出席了签字仪式。几天后,白山籍的那位中央领导同志的亲笔题字由北京寄达白山,随同寄达的还有一封感谢信。时隔不久,白山市委书记宋国福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时,与童文武先生一道拜见了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央领导同志,并在一起合影留念。童文武将这张照片悬挂于办公室的墙上,倍加珍视。
  后来有消息说,童文武与这位中央领导同志的儿子往来频繁,双方屡有合作,童文武在内地的生意一帆风顺。
  白山市委书记宋国福在〃白山市文武希望小学〃的奠基仪式上充满期望地对杨建平说:〃我们的白山市工业开发区招商引资办公室成立已经一年了,招商工作一直进展缓慢,聘你为招商总顾问怎么样?〃
  杨建平说:〃我身单力薄,恐怕挑不起这副担子。〃
  宋国福笑道:〃不要推辞,此事咱们可以待条件成熟后详谈…,〃
  杨建平抛向白山官场的敲门砖终于有了回音,他的第一步成功了。
  第十六节
  企业家和策划人之间的关系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但同时还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否能合作愉快,就看这两种关系是否能和谐共处,是否能找到一种平衡。
  北京,永定门外皮裤权胡同三号。夜。
  卧室里,刘惠琴正在往一只做工考究价格昂贵的提拉式行李箱里放衣服,付从之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你每次都给我塞那么多衣服,根本用不上,还怪沉的。〃付从之睁开眼侧身道,〃带两件衬衫几双袜子就行,别弄那么多。〃
  刘惠琴一边继续从衣柜里取出衣服放进行李箱一边说:
  〃多带几件怕什么的反正带轱辘的,可以拉着走,又不费劲。〃
  〃近没怎么玩……〃
  〃你老惯着她护着她!〃
  〃我怎么惯她护她了?哪回不是我打她!长这么大了你动过她一个手指吗?老是嘴里嚷嚷得凶……〃
  〃废话,我还没动手呢,咱妈就先劈头盖脸抡起我来了。〃
  〃你那个妈呀……〃
  〃我这个妈怎么了?〃
  〃没怎么,好!好得不能再好啦!〃
  〃我妈不容易,从小到大拉扯我……〃
  〃我知道,我也没说什么呀!哎你说我对你妈怎么样?算不算个好儿媳妇?〃
  〃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
  〃去你的,说正经的!〃
  秋风轻轻掠过小院,秋虫呢喃寰环安详,付从之在这一片平和寂静中沉沉睡去。
  但他此时此刻所无法料想到的是:海南之行,正是他灭顶之灾的开始。
  亢河——一年前被他设计挤走的朱联学——就在那里,正在平静无忧地生活着,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孩正在悄悄地爱上他。
  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如此之大之浩瀚,这二人竟无法错开甚至是擦肩而过!身为旁观之笔者,也同样深感匪夷所思。
  也许这便是俗话所说的〃命中注定〃?
  全面整顿,并且要加大对市场的启动力度。他希望能尽快获取经济效益。
  飞机呼啸着降落在海口机场。
  机场出口处,王瑞军在人群中翘首张望,他一看见付从之出现,就挥动着双手迎了上去。
  〃付先生您可来啦!〃王瑞军握住付从之的手大声道。他身边的司机赶紧来接过付从之助手拖着的行李,付从之也笑了。
  〃对不起王先生,没有守约,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没关系没关系,您来了就好,来了就好!〃王瑞军一边说笑着,一边替付从之拉开车门。一行人钻进车内,奔市区而去。
  〃哝,您看看,这是今天的报纸。〃王瑞军将一张《海口日报》递给付从之,指着第一版右下角的位置道,〃晚报也是今天发消息,另外,电台昨天就广播了……〃
  付从之接过报纸,看见一行醒目的标题:著名策划人付从之先生今日抵琼讲学。这则消息大约有二三百字,说白了就是王瑞军为自己做的广告。付从之草草浏览一遍,笑着道:〃何必这么兴师动众……〃
  〃噎——付先生是名人嘛!〃王瑞军也笑道。
  汽车驶进海口一家著名的酒店。透过车窗,付从之看见酒店的门媚上挂着一条横幅:热烈欢迎付从之先生下榻本店。当门童替他拉车门的时候,他的微笑显得更加从容自得。
  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宴会厅,密密麻麻坐满了神情专注匆匆笔录的听众。没有人走动,没有人说笑,偌大的空间里只有一个声音透过音箱在回响。
  〃……策划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是知识、智慧和灵感相结合的行业,它不同于广告业,不同于咨询业,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行业……〃
  付从之坐在主讲人的位置上侃侃而谈。他面对的是海南商界的精英巨贾,其中就有金海岸公司的老总葛长银。
  葛长银对付从之的大名早有耳闻并且一直有心结交。今天,他带着几位副总和部门经理赶来听课,并且已经通过王瑞军与付从之约好,今晚共进晚餐——当然,这是需要花钱才能办到的。
  金海岸公司自产品面市后,经营状况一直不甚理想。一方面,大量的广告费用被平庸的广告策划和创意抵消殆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市场销售的组织和管理也混乱无序漏洞百出,各地代理商的欠款越积越多,而营销中心仍在不断地发货。葛长银显然并不具备管理这样一个大型现代化企业的综合能力,尽管他是董事长郑国庆的贴心人——在〃金海岸〃有郑国庆的位置,也就必然会有他的位置——但他身上的压力显然是十分沉重的。
  葛长银对手下人——特别是营销中心的人几乎失去了信心,但又心存顾虑,不愿闹到撤职辞退大换血那般地步。于是只好转而寻求〃外援〃。
  他觉得,付从之是最理想的人选。
  〃金海岸〃有坚强的实力,足以承受任何一种价位的合作条件,他需要的只有一条:启动市场的钥匙。
  付从之来了,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并且几乎要在一走合作了——尽管付从之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条件,但葛长银还是基本上接受了。
  在付从之结束风光无限的海南之行的前一天,他们在金海岸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草签了合作意向。当葛长银与付从之各自俯身在意向文本上签上自己的大名时,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外,一双眼睛恰好隔窗不经意地瞥过,但瞬间定格,凶光暴射,死死凝固在了付从之的身上。
  一只正待敲门的手也随之悬在了半空。
  门外站立的是金海岸公司行政部经理亢河——前北京盖洛普公关咨询公司总经理、〃北京国际绅士节诈骗案〃主犯来联学。
  大约过了十几秒钟,这双眼睛消失在门外。
  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门开处,付从之走了出来。
  金海岸公司办公楼的三层,一扇窗户后面,一个阴冷的目光俯视着付从之走出大楼,在一辆林肯车前驻足,与葛长银说笑着握手,钻进车内。汽车开动,消失在街道上的车流之中。
  那双眼睛许久未眨冷若冰霜。
  有人敲门。
  亢河从窗前转回身。〃请进。〃他说。
  葛长银的秘书走进来:〃亢经理,这是葛总刚签的一份意向书的备份。〃
  亢河接过,秘书转身出门。他在办公桌前坐下,打开这份意向书,细细浏览。
  这是海南金海岸实业发展总公司与北京1·2·3点子创意有限公司为〃美神花粉口服液〃的市场营销策划而草签的意向性协议。协议主旨有三条:1、金海岸公司委托1·2·3公司为〃美神花粉口服液〃的营销策划代理人,代理期限为一年,代理费为人民币100万元;2、代理期内,金海岸公司全部广告及公关费均应按1。2·3公司的策划方案交由1·2·3公司在其指定媒介上投入;3、1·2·3公司只负责〃美神花粉口服液〃的市场营销策划,不负责具体实施。
  亢河的双眉拧成了一团。
  这是一个明显不利于金海岸公司的合作,不仅费用巨大,而且对对方几乎毫无约束。
  也许,付从之的名气足以震慑像葛长银这样的门外汉,足以令其仰视甚至是盲从。他只需要开价,不需要约束——
  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红红火火,有无一单两单的生意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在这个时候,要想请动他,就得这个价,而且,不容商量。
  也许,葛长银此时别无选择。举目华夏,能与付从之比肩的策划人寥若晨星,能有他这般成就的唯此一人。葛长银已经有百多万元的广告费打了水漂,他不能再失败了。付从之如果能在此时介入,对葛长银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又怎能再冒着风险去讨价还价呢?
  亢河心中涌动起一股激情。他觉得,葛长银太傻,付从之太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