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已逝-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凯恩·本迪戈是我在炮校主管体育训练33年里培养出的最优秀的全能运动员……
惠勒校长(法菲尔德炮校):
我肯定我的记忆不会太走样,奎因先生……
我很吃惊。在一个63人的班里以第49名的成绩毕业!我可以保证说这个成绩表明他没有真正下工夫,还可以比这好得多。当然了,炮校对文化课学习的要求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
赖茨维尔《纪录报》,1915年7月1日:
亨特参议员正在考虑向美国军事学院输送人才
如果凯恩·本迪戈入选将成为自1878年自C。T。赖特之后的第二个赖茨维尔西点人
皮尔斯·米尼金博士:
据我记忆,鲍勃·亨特如果点那孩子的名也会面临很大压力的。他也真想那么做——那会在政治上得分的,因为鲍勃在赖特县的基础并不好。可最后他还是没点头。那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且,照鲍勃亲口对我说的话理解,他是怕本迪戈考试通不过丢他这个大参议员的脸。他把当年的那个机会给了各方面都稳当一点儿的男孩子……凯恩火冒三丈,气得要死。当我照例到本迪戈府上为他继母听诊时,消息传来。他的脸黑了下来,真的黑了,不骗你。可他表示失望的唯一举动还是相当温和的,想想他当时脸上的表情吧。他朝画在落满尘土的窗玻璃上的那只猫踢了一脚。那猫当然就不成样子了,哈哈!……
赖茨维尔《纪录报》,1915年7月29日:
凯恩·本迪戈今秋将入梅里马克大学
切特·(「铁人」)福格:
(长途电话打到他在科斯伯里的家。1913至1942年间,福格是梅里马克大学榄橄球队的教练,现已退休。)
这方面我一直毫不讳言,今天也一样。凯恩·本迪戈把梅里马克的名字打入美国大学体育的排行榜。他是真行,是教练梦寐以求的那种运动员。不管是什么时候他都像吉姆·孛普一样好。没有凯恩做不到的事,他只会比别人做得更好。两个赛季他都是校队后场的灵魂人物。他打棒球像弗兰克·梅里韦尔——或者说像迪克?——不管像谁,反正是最好的那一个。他创造的径赛纪录至今还没有人打破。
他是天才的拳击家,他过关斩将拿下全国大学联赛的重量级冠军——如果他早入学几年,我的经费投到他身上,全国冠军就是他的了。还没有哪个大学队的摔跤手赢过他,不过他说过那样的话,说这都是他欠他的老头儿的——他是这么说的,他还欠着「那老兔崽子一跤」。
如果你翻翻1918年的《柯里文》杂志,肯定经常看到他的名字,称他为全美最有潜力的全才大学生运动员,尽管当时他人已到了军中……
是的。他在三年级上到一半时入伍——当时是1917年的圣诞前后,我想是的……
赖茨维尔《纪录报》,1918年10月10日:
凯恩·本迪戈荣获全美最高军功奖
翰茨维尔的英雄得到荣誉勋章
翰茨维尔《纪录报》,1919年9月4日:
受到热烈欢迎的战斗英雄宣布未来计划
凯恩·本迪戈,赖茨维尔的全美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退伍还乡,受到全城人民的欢迎……
招待会过后,本迪戈先生接受了本报专访。在被问及他个人战后的规划时,本迪戈先生说:「让我重返大学校园的邀请下少,也有专门请我从事体育工作的,但我一概不予考虑。我打算经商,我要干这个肯定能赚大钱。我看到太多的年轻人死在法国,在大学狂热的赛场上我也跑够了,我为别人工作的阶段已经结束。去年我父亲死于建筑工地事故后,留下相当规模的不动产。其中大部分在我继母的名下,但她和我弟弟都同意由我来经营这笔财富,而我刚好知道该怎么经营。我打算自己做买卖。我有些要统筹安排的东西……」
选自埃·奎的摘要
1920年1月至1923年11月,凯·本四次经商失败。他投资赖茨维尔的体育器材制造业,同时继续经营父亲留下的建筑业。结果,两者都以破产告终。他冒险接管一家制造金属容器的工厂。这回摸着门儿了,只一年多一点儿,到1922年1月,以前的亏空都补上了。然后经过艰苦的谈判,他又把位于赖茨维尔平民区的机械车间盘过来并将其扩展为制造轻型机械的工厂。到1923年11月,他再次一败涂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以为他最大失误在于贪多嚼不烂。他急于编制天大的规划,过度自我扩张,最后只好吃不了兜着走。他之所以能一再东山再起,就有记载可循的这些事件而言,是因为他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或者说是魅力,那就是把一向以心硬脸冷著称的新英格兰阔佬儿们哄得晕头转向……
历史背景的理解:就在凯恩·本迪戈猛打猛冲、损失惨重、直至彻底破产的过程中,一个名叫希特勒的德国人也因啤酒馆暴动进军慕尼黑的雄心受挫而躺在牢房里。两人都在其事业的最低点……
埃布尔的学习成绩优异,17岁上(1921年9月)以全额奖学金入哈佛就读。他在三年级期末退学(1924年6月)。
而1923年11月至1924年6月,正是凯恩舔伤疗创的低潮期。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他要在摔倒的地方再爬起来。
他也确实这样做了,因为有埃布尔离开哈佛回到赖茨维尔来辅佐他,我们发现凯恩开办了新的企业,并且得到诸如约翰·F。赖特小理查德·格兰尼斯当时还年轻的迪特里希·冯霍恩和老格兰荣夫人的经济支持。凯恩接管城外一家废弃的工厂为海军生产炮弹壳。埃布尔这时加入进来……
与此同时,朱达正在巴黎的音乐戏剧学院研究音乐问题……
本迪戈夫人,朱达和埃布尔的母亲,凯恩的继母,死于1925年……
……兴盛期开始了。小厂像雨后的蘑菇一样长大了,大厂又一变二而成了两家大厂。业务扩展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埃布尔经商的天赋显然与凯恩有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相得益彰。他们越来越深地向军火业渗透。随着他们的膨胀和壮大,资助者的人数开始减少。凯恩一个接一个地把他原来的支持者买进卖出。这时的公司以「本迪戈兵器」面世(从30年代初开始,公司的名称才悄悄地变成「博迪根军火」),凯恩显然是决心要使自己有实无名。有理由认为凯恩并非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完全彻底的控制权,但利润和效益的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关这方面的事,老法官马丁、塞缪尔·R。利文斯顿、格兰荣家族的后代以及活尔费特·冯霍恩都谈了不少。据法官回忆,只有约翰·F。赖特略作抵抗,而利文斯顿则神秘莫测。冯霍恩表面看大大咧咧而实则工于心计。我得到的确切印象是,凯恩承受了巨大压力,手段用尽,也做了许多有失体面的妥协。对照沃尔弗特·冯霍恩本人的商业信誉,更显出来居上者的天赋活力。到1928年,本迪戈兄弟已拥有总公司的所有股份,里里外外已有六家超大规模的工厂投入运转……
1929年10月29日是一个转折点。股市的崩溃给凯恩·本迪戈带来巨额财富。10月初他把所有公司卖出,卖出了天价,等到跌至谷底时他又把看到眼里的所有便宜货统统买进。这次翻天覆地的起落把他造就成超级富翁。准确的数目他自己也未必说得清;但有理由相信,上亿是绝没有问题的。但这也还是本迪戈帝国缔造初期的景况。凯恩当年32岁。埃布尔只有25岁!!!!!……
他们立即开始向外发展。买下一家巨型军火公司的全部股份。接着又是一连串规模小一些的。这样的连续加法做下来,表面上看是小变大,而实质都是大天地浓缩成小核心,原来的博迪根军火公司成为一台机器上的部件……1930年夏,本迪戈兄弟离开了赖茨维尔。成鲸者遨海,这也顺理成章。为了到宽敞的地方施展,他们在伊利诺斯州南部建了一个能容纳十万人口的人工城,核心机构设在纽约,他们开始向境外伸出触角……
本迪戈最初创办的一些工厂至今仍在赖茨维尔运转着,但厂主坚持要请军事专家照他的方式治厂……
没有证据表明凯恩或埃布尔·本迪戈曾回过赖茨维尔。米尼金博士回忆久远的过去倒比刚过去几年的事记得更清楚些,朱达「好像」在1935年左右回来过几天,一个人,但我发现没人记得曾看到他,霍利斯饭店、厄珀姆之家和凯尔顿客栈的登记册上都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威廉·M。本迪戈的墓在菲德利蒂的小陵园里,无人过往,荒草疯长,已近乎废弃,埃伦·温特沃思·本迪戈葬在赖茨维尔公墓,与她的先人在一起……
1930年6月22日,波利维亚政府被推翻。同年8月22至27日,秘鲁政府遭到同样下场。同年9月6日,阿根廷政府同上。同年10月24日,巴西政府同上。
又及:1930年1至6月份,博迪根军火公司(已正式更名)属下各厂加班生产。定单基本来自南美。
注:有鉴于此,事情已再清楚不过,本迪戈提供的火力在五个月内轰掉四个南美国家的政府……
注:本迪戈并未引起革命。他做的只是使革命不可能发生。
注:显然,这些只是本迪戈大王小试牛刀,活动一下筋骨。动静不大——其中一次内乱只死伤3000人左右……
1931年1月2日:巴拿马共和政府被推翻。
同年3月1日:秘鲁政府再次被颠覆。
同年7月24日:智利政权不再存在。
同年10月26日:巴拉圭同上。
同年12月3日:萨尔瓦多同上。
注:又是五次发威。这恐怕只能算是健美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下蹲两下,扩扩胸,属于馆内项目;他的正式表演节目还在准备之中……
1932年像是一个以巩固、完善和进一步扩张为主题的平静年份。人员上有削减,公司之间有合并或改组,财力的分布上也有新的调整,薄弱的环节得到加强,生产线进一步合理化,新型的企业家被吸收进来。本迪戈帝国大厦又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增高了不少。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类似的情况出现过,但在业绩上能与之等量齐观者少。这不是那种可以凭空捏造的商业神话。人们不会相信……
1932年6月4日,智利再次爆发革命。
这显然是一次判断失误的结果,或者是某个分公司的推销员过份热心了。它很快就被剿灭在……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
这才是天大的忧患,相形之下,其他的一切都显得零碎了。
找到迈克·贝洛吉亚机长纯属巧合。这位世界著名的飞行员1932年底与凯·本迪戈签约。他的工作就是驾机送本迪戈大王飞来飞去。他做大王的专机驾驶员将近13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被认为已经太老了,而他尊贵的乘客的生命安全太宝贵了,所以……
贝洛吉亚对此大概是不太服气的,这恐怕才是他准许我看他的日记的真实原因,尽管我们表面上都认可要为后人留下点儿见证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飞到他现在居住的缅因州,和他共处了几天,他活得很体面,这我必须承认——本迪戈出手一向大方,贝洛吉亚后半生的日子不会再有急着。由贝洛吉亚本人则冷冰冰地表示这是他应得的;他说他载着本迪戈在世界各地飞了将近13年,没出过哪怕是迫降和引擎故障这类飞行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贝洛吉亚机长的日记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工作记录。他大概没意识到这东西的价值,我也懒得点醒他。
贝洛吉亚的这份记录等于是本迪戈大王的行踪图,包括出发时间、目的地似及在发生历史事件的地方停留的天数,通过他的眼光,精确地将本迪戈大王自希特勒初登权力宝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留了下来……
1933年,德国国会投票通过决议将全部权力交给希特勒。紧接着,一份被纳粹视为最强有力宣传工具的报纸就被迫卖给了一个德国人。而此前两年一直归凯恩·本迪戈所有。结果显而易见:由于希特勒地位的稳固,本迪戈不再需要这份报纸了……
1933年10月14日,德国退出国联,不再参加裁军会议。当年10月12、13和i14日本迪戈就在柏林,大部分时间是在总理府度过的。他10月14日夜飞回纽约总部……
1934年4月27日,一份反战协定——显然得到蒙得维的亚的泛美会议的承认——在美国与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之间签署,墨西哥和其他几个国家也于1933年10月10日签字加入该协议。这时的本迪戈空中航程是跟着太阳走的;相当于平时的3倍。已经把业务推展到南美和欧洲的本迪戈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博迪根军火公司既参与和谈和协议的达成,同时也看看各国武器库的货架上还缺什么……
1934年6月15日,美国参议院批准加入有关军火和战争物资国际贸易的日内瓦公约。而1934年6月本迪戈都不在华盛顿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