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清算品三国 >

第24章

清算品三国-第24章

小说: 清算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若不然杜牧怎么会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品三国》7页)
从史学的角度看,民间传说往往是离谱的,所以有关周瑜借东风的民间故事,我们就没有必要讨论了。问题是:杜牧的《赤壁》诗,怎么竟和周瑜借东风之事联系起来了?这可是易中天的惊人发现,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杜牧的《赤壁》
诗还能这样诠释!
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由来已久,宋元以来就广为流传。成书早于《三国演义》的《三国志平话》中就有这个内容。元曲有王仲文所撰的《七星坛诸葛祭风》,《三国演义》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内容便更加丰富了。
但借东风的故事,究竟还有没有更远的源头呢?比如说:在宋元以前的唐朝时,是否已经产生了借东风的故事,或者有了一些雏形?由于文献资料的湮灭,我们至今还不能论定。至于杜牧的《赤壁》诗中的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只能看作是诗人的艺术联想,由东风联想到火烧赤壁的战事和二乔的命运。这给与周郎以方便的东风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什么人借来的,从诗句的本身并找不出什么明确的答案。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还不能认为这里边就有什么“借东风”的信息。假定唐朝已经出现了借东风的故事或者有某些雏形,那也应该是诸葛亮借东风,而不应该是周瑜借东风。为什么呢?传说故事往往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前后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关系。既然宋元已经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它的源头就应该在唐朝甚至更早。如果在唐朝流传着周瑜借东风的故事,到了宋元以后,主角怎么会变成诸葛亮呢?当然,我们只是根据易中天的奇思异想作一些逻辑上的推论,杜牧的诗句丝毫也不能证实有所谓周瑜借东风的事。
标题: 10 诸葛亮不是杰出的军事家?
内容: “实际上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
军事成就是有争议的,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诸葛亮也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说的那样迭出险招。爱出险招的是郭嘉。而诸葛亮的特点,无论是史家的评论,还是他的自我评论,都是‘谨慎’。陈寿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萧何,不是张良和韩信。”(《品三国》7页)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是有争议的。但至今为止,大多数人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争议并不是太大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篇幅的关系,不能详论。我仅仅从四个层面,引证成说,兼及己意,简单地亮出一些基本观点。第一,    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被神化了。易书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这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诸葛亮并非没有军事才能,并不能否定他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    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提出异议,主要是来源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几句评语。一则曰:“然亮才,于治戎为长(治理军队是他长处),奇谋为短;理民之干(治理百姓的能力),优于将略。”一则曰:“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对此,很多学者认为:陈寿是晋国的大臣,晋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是诸葛亮伐魏时在战场上遇到的主要对手。陈寿如果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是贬低司马懿,所以陈寿只能唱低调。
第三,    吴人张俨说(以下是译文):
“孔明起于巴,蜀之地,占有一州的土地,与魏国这个大国相比,他的战士和人民,仅仅有九分之一。却向我大吴进贡(这是站在吴人的立场说的大话,实为与吴国联合),对抗北方的敌人。至使农业与军事井然有序,刑法整齐,率领步卒数万,长驱直入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的志向。仲达(司马懿)据有天下十倍的土地,凭借他兼并而来的士卒,据守坚固的城池,拥有强盛的军事力量,却没有打败敌人的意向,仅仅想要保全自己而已,使得那诸葛亮来去自如。若是诸葛亮不死,用尽机谋,尅日进兵,则凉,雍二州(主要指今甘肃,陕西地区)就会兵不解甲,中原地区马不离鞍,胜败的局势,也就决定了。昔日子产(春秋时人)治理郑国,诸侯不敢加兵,蜀相诸葛亮和这是相似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默记·述佐篇》)
又:清代学者黄恩彤,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一个全面的论述,摘要译述如下:
“陈寿说诸葛亮短于用兵,是因为他没有详细地阅读他的本传。(按:诸葛亮的本传就是陈寿写的,岂能说他没有详读?如上所述,陈寿是因为所站的立场不同,下笔有顾虑而已。)建兴六年(公元228),武侯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东北),因为马谡违反节度而失败,但还是乘机迁移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百姓千余家于汉中。这年冬天,又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因为粮尽而退兵,斩了魏将王双。九年(公元231),又出祁山,因为粮尽退兵,射杀了魏将张郃。可见自从出师以来,多因为军粮不继,以至挫伤了军队的锋芒。但每次退兵,往往能擒斩敌人的上将,全军振旅而还,不能说他短于用兵啊。”
(引自《三国志旁证》22卷)
这两位古代学者的评论,应该说是公允的。
第四,    诸葛亮一生谨慎,治军也谨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不走险棋,不出险招,但根据具体情况,出奇制胜的情况也不少。这只能说诸葛亮用兵属于这种风格,而并非不善用兵。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二:一是和他缜密审慎的性格分不开的。二是形势使然。蜀国国小势弱,和强大的魏国抗衡,不能出差错,也拼不起。
通过以上的分析,能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吗?能说他不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吗?
标题: 11 曹操未曾用过“锦囊妙计”
内容: “锦囊妙计”的故事是有的,可惜是发生在曹操身上。这事记载在《三国志·张辽传》里,时间则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品三国》7页)
“锦囊妙计”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刘备过江招亲,他本来不想去,已经预料到周瑜会害自己,此去凶多吉少;而诸葛亮则坚决让刘备去,推荐赵云保驾,授与“锦囊妙计”。刘备和赵云到江东后,遇到疑难之事,就依次打开“锦囊妙计”,无不迎刃而解,化险为夷。当然,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诸葛亮用“锦囊妙计”的事。
易中天所谓曹操的“锦囊妙计”,说的是他的“密教”。事情发生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据《三国志》的《武帝纪》和《张辽传》记载:孙权乘曹操赴汉中进攻张鲁的时机,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张辽、李典、乐进等率七千人屯守合肥。曹操早在去汉中以前估计到孙权会来进攻合肥,便写了一道“密教”(密封的指示),交给护军薛悌,封皮上写着“贼至乃发”(等到敌军到来时,才可以拆开看)。等到兵临城下时,薛悌当着众将的面拆开了“密教”,只见那上面写着:“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这样安排的用意是:张辽、李典非常英勇,所以让他二人率军去作战。乐进为人持重,所以让他守城;薛悌是个文吏,所以不让他去率军作战,免得他瞎指挥,贻误军情。张辽等照此办理,终于经过一番拼搏,以少胜多,打退了孙权的进攻。
曹操的这一做法为什么能够成功呢?晋代史学家孙盛对此有过评论。大意是:“合肥之守,魏军寡弱而无援。专任勇敢的将领,便会因为好战而失败;专任怯弱的将领,便会因为畏惧敌人难以守住城池。所以魏武在选择守城将领时,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人搭配使用,使他们互相制约,事先写了一道“密教”,战争到来时,他的预测完全应验了,像符契一样相合,真是太妙了。”(《三国志·张辽传》裴注引)
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是虚构的,曹操的“密教”却实有其事。二者一假一真,本来不具备可比性。如果我们姑且比较一下,那就是二者都具有预测的性质,但它们却有很大的不同。
所谓的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是把刘备过江以后的全部过程都作了预测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多端的,各个环节的变化不可能与预测完全相同,如果不管某一环节是否会发生变化,却硬要按照事先规定的办法去做,岂非要吃教条主义的大亏吗?
曹操“密教”的内容仅仅是事先策划的一种人事安排,并没有事先规定作战的具体步骤。所以它并不是什么“锦囊妙计”,不具备全程的预测性。而所谓诸葛亮那样的“妙囊妙计”,除非是神仙,任何人都是做不到的。它只能属于传说和神话的范畴,并没有任何现实的可行性。我们不要把一假一真,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
标题: 12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
内容: “董卓入京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阳,抄小路回家乡。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把他们一家都杀了。……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是没有问题
的。”(《品三国》14页)
这事为《三国志》所不载,而是见于《魏书》、《世语》、孙盛《杂记》等书,裴松之都引入《三国志·武帝纪》的注中。
《魏书》说:曹操带领数骑到成皋(县治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拜访故人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同抢劫曹操,掠取马匹和财物,曹操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说:曹操拜访吕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极尽宾主之礼。曹操自认为背弃董卓之命,怀疑他们要谋害自己,在夜里手提宝剑杀死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说:曹操听到食器声,以为要谋害自己,便在夜里杀害了吕家人。
三书所记,可以概括为两种说法。按照《魏书》所记,曹操在吕家杀人,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劫夺他马匹和财物,过错不在曹操。而按照后二书的说法,则是曹操因为疑心而杀人。吕家盛情款待曹操,好心没有得好报,实在是太冤枉了。
我不想辨析究竟哪种说法符合实际,也不想对此事进行评论,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了。我只是想要纠正易书的两处瑕疵。
第一,无论按照哪种说法,吕伯奢都没有被杀,因为吕伯奢不在家中。易书说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是不严谨的,起码还有吕伯奢一个幸存者。
第二,易书说:曹操所听到的“食器声”,“应该不是洗锅碗的声音,是磨刀子的声音。曹操这才疑心,才杀人。杀了以后,才发现人家是准备杀猪宰羊款待自己,误杀了好人。”(15页)
按:孙盛《杂记》只说是曹操“闻其食器声”(应是刷锅洗碗声)而生疑,至于“磨刀子”、“杀猪宰羊”等等,那是《三国演义》和京剧《捉放曹》中的情节,不应该和史书的记载混淆在一起。
标题: 13 曹操对许攸说的全是假话
内容: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决战于官渡,许攸从袁绍营中来投奔他。刚一坐下,许攸开口便问:请问贵军还有多少粮食?曹操猝不及防,随口答道:起码还能支持一年。许攸毫不客气地说:不对!重讲!曹操又改口说: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冷笑一声:老朋友大概是存心不想打败袁绍吧?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讲实话?曹操是聪明人,他知道许攸如果不是掌握了情报,便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瞒是瞒不过去了。而且,如果再不讲真话,就难以取得许攸的信任和帮助,于是笑笑说: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实打实地说:顶多只够一个月了。许攸见曹操实话实说,便将自己对战局的分析和解决的办法和盘托出,一仗就打得袁绍再也翻不过身来。”(《品三国》16页)
以上这段话,易中天虽然标明是引自《曹瞒传》,但我们只要和《曹瞒传》的原文对照一下就会发现,他并没有客观地、如实地译述原文,而是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语言。如:在许攸和曹操第二轮问答之后,许攸就说曹操“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讲实话”,这时只有“一而再”,哪里来的“再而三”?又如:许攸第三次发问后,曹操回答说:粮食顶多只够一个月,许攸便认为曹操是“实话实说”。这都是易中天加上去的,原文并没有这些内容。
我认为:关于粮食问题,曹操的三次回答,不仅一、二次是假话,就是最后说的“其实可一月”,也是假话。
何以言之?
第一,    据《三国志·武帝纪》说:
“公(曹操)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虽然常常在交战中斩杀对方的将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