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嫉140多种古书的片断(原书大部分失传),还有诸葛亮、三曹、孔融、嵇康、王粲……等人的诗文集以及散见于类书、丛书中的零星资料,所以我们至今对于三国历史不仅能树立起来一个完整的框架,也能知道主要的历史情节和历史人物的概貌,三国历史并非那么“扑朔迷离”。我们反对历史不可知论和历史虚无主义,也反对把基本清楚的历史时代说成扑朔迷离。当然,三国史上不能确知的事确是不少,如:刘备有多少个老婆?刘备的孙夫人回吴后下落如何?诸葛亮到柴桑后都和东吴方面的什么人会过面?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他的岳母是谁?诸葛亮还有大姨子、小姨子吗?和谁是一担挑?周瑜死后,小桥(乔)是守了活寡,还是改嫁了?……这许多问题,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确是扑朔迷离的。但哪个朝代不如此?但是,框架完整,事实基本清楚的历史,就不能算是扑朔迷离,切不可在这个问题上危言耸听。
标题: 2 孙权称帝,不在公元222年
内容: “孙权称帝,是在公元222年。”(《品三国》1页)
按:在魏、蜀、吴三国中,第一个正式称帝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公元220年正月,66岁的魏王曹操病逝。当年10月,曹丕以“受禅”(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为名,篡汉称帝,国号魏,改元黄初,历史上称为魏文帝。
第二个称帝的是刘备。他在第二年,即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武担山之南登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改元章武。刘备在历史上称蜀昭烈帝。
孙权在最初,对称帝之事是比较低调的。因为在这以前,孙权夺取荆州,杀害关羽,和蜀国处于交战的状态中。为了取得魏国的支持,便投靠了魏国,名义上是魏国的藩属。据《三国志·吴主传》:在刘备称帝这一年(公元221年)的11月,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名义上仍然是臣服于魏国。公元222年,孙权开始脱离魏国而独立,建立了黄武的年号。但这年并没有称帝,名义上仍然是吴王。到了下一年,即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夏4月,“权群臣劝即帝号,权不许。”(《三国志·吴主传》)一直到了公元229年,就是曹丕称帝9年之后,刘备称帝8年之后,孙权才正式称帝,改年号为黄龙,孙权在历史上称为吴大帝。
看来在魏、蜀、吴三国中,孙权因为曾一度投魏,和魏国有臣属关系,惧怕魏国的征伐,在称帝问题上是最克制的。由于孙权的称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才最后形成了。
标题: 3 谗言怎能变赞歌?
内容: “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品三国》3页)
在《三国演义》上,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嫉妒成性的人,最后竟被诸葛亮气死了。这与历史上的周瑜是不符的。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上的周瑜气量很大,上引之“性度恢廓”、“雅量高致”等,都是形容周瑜气量大的。但刘备所说的“器量颇大”,却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的事,刘备为了向孙权借南郡(郡治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地盘,到京城(今江苏镇江市)去见孙权。周瑜向孙权上疏,说刘备是个枭雄,不应该借给他地盘,应该把他软禁于吴,用美女玩好消磨他的意志。(见《三国志·周瑜传》)孙权没有软禁刘备,但也没有把南郡借给他。另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刘备返回时,孙权乘坐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多人共同相送,在船上大摆酒宴,为刘备饯行。在孙权与刘备单独交谈时,谈到了周瑜,刘备叹息着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度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这是刘备向孙权进谗言、挑拨孙权和周瑜的关系,说的是“器量”而不是“气量”。说周瑜“器量”广大,是说他野心很大,理想很高,恐怕不能长久地做别人的臣子。当然,孙权很信任周瑜,并没有听刘备的话,刘备说了算是白说。但刘备是在说周瑜的坏话,并没有为周瑜唱赞歌,则是应该加以辨析的。
标题: 4 郎,不是帅哥
内容: “周瑜……也是一个漂亮之极的英雄。他的“帅”,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
《三国志》说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呼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周郎就是“周帅哥。同时被呼为“孙郎”的孙策,则是孙帅哥。”(《品三国》3页)
郎字有多种解释。一解:指帝王的侍从官。原来的职务是护卫、陪从、备顾
问及差遣。有议郎、侍郎、郎中等名。郎字,即古廊字,指宫殿里的走廊。郎官要在走廊里守卫或待命,或常在走廊里来来往往,故称郎(廊)官。二解:对一般男子的称呼,不一定专指青少年男人。在湖北石首市西北有个刘郎浦,传说为刘备娶孙夫人处。刘郎,指刘备。那是公元209年,刘备已经49岁了。又:唐代大诗人李贺在其《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茂陵刘郎秋风客”之句,刘郎指死去的汉武帝的鬼魂。在这两个例子中,郎字都是一般男子的通称。
三解:家中兄弟的排行。如大郎、二郎,有多至十一郎、十三郎,甚至更多。(那都是同一祖父或曾祖父的孙子或曾孙的大排行)。《水浒传》中有武大郎、武二郎等。日本有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等。这个风气是隋唐以后传入日本的。
四解:妻妾对丈夫或女人对所爱男人称为郎或郎君。
五解:对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男人的称呼,如卖油郎、货郎、状元郎、读书郎等等,也有称乞丐为“花郎”的。
六解:指青少年男子,如周郎、孙郎等,相当于东北人称为“小伙”,西北人称为“后生”。郎字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漂亮”、“帅”的意思,即或生得很丑,也可以称之为郎。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这是帅哥,因为已经指明坐在马上的是“白面郎”(小白脸儿)。史称周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周瑜传》;孙策“美姿颜”;《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蒋干“有仪容”;(《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帅哥;并不是仅凭郎字就可以称他们为帅哥的,你能说武大郎是帅哥吗?
标题: 5 蜀汉有史官吗?
内容: “……刘备的那个蜀汉,还没有官修史书。《三国志》中的有关记载,竟
是“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这样一来,我们又只能寄希望于历史学家的考证。然而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不一致。比如蜀汉政权“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是诬蔑不实之词,谓之“厚诬诸葛”。这可真是越来越说不清。”(《品三国》5页)
说蜀汉没有史官,是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的卷末评语中提出来的,他
说: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那么,蜀汉是不是有史官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
第一,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曲笔篇》中说:《三国志》中记有蜀国灾异之事,如“黄气见于秭归(见《先主传》章武2年),群鸟堕于江水(见《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之类,“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刘知几又说:“《蜀志》(即《三国志·蜀书》)称王崇补东观(做东观郎,东观就是史馆),许慈掌礼仪。又卻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益州)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参考资料并不缺乏),属辞有所矣(写作有根据了)。而陈寿评云蜀不置史官者,得无厚诬诸葛乎!”(不是严重地污蔑了诸葛亮吗!)
第二,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
“景耀元年(公元258),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
景星,古人又称为瑞星、德星,就是客星。认为景星的出现是吉祥之兆,所以要大赦,改年号。这是明确记载了蜀汉有史官。
第三,至今见于著录的三国两晋人所著的有关蜀国历史的史书有谯周(三国蜀人)的《蜀本纪》,陈术(三国蜀人)的《益部耆旧传杂记》,王隐(晋人)的《蜀记》,陈寿(晋人)的《益部耆旧传》,王崇(晋人)的《蜀书》,孙盛(晋人)的《蜀世谱》、习凿齿(晋人)的《汉晋春秋》,常璩(晋人)的《华阳国志》等。说明有关蜀国的历史资料并不是一片荒芜的。
因此,关于蜀汉是否有史官的问题,并不是像易中天所说的那样:“越来越不清”,而是大体上可以说清的。那就是:有。
标题:
内容:
标题: 7 “火烧博望”史无其事
内容: “火烧博望是有的,但那把火是刘备所放(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没听说有诸葛亮什么事。”(《品三国》6页)
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火烧博望坡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以后,说诸葛亮利用火攻之计,打败了曹兵,是诸葛亮的“初出茅庐第一功”。但这与史实不符。据史书记载:此役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三国志》上没有绝对的年代,根据《先主传》,相对年代在建安五年(公元200)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之间。《资治通鉴》把此役编排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就是刘备投靠刘表的第二年,诸葛亮出山的前五年。这个战役的经过,《三国志·先主传》和《李典传》都有记载,详略有所不同。《先主传》说:
“(刘表)使(刘备)拒夏侯惇、李典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李典传》说: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本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那么,根据史书所记,有没有“火烧博望”这件事呢?答曰:没有。刘备确实是放了一把火,但那是“烧屯伪遁”,是说刘备烧了自己的营盘,假装向南退走,把曹兵引入道路狭窄、草木繁茂的地方,伏兵大出,打败了敌人。烧毁自己的营盘,是古代退兵时常用的办法,免得营盘被敌人利用。至于“烧屯”的地点《先主传》说是在博望(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方城县南),《李典传》却说是在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刘备在叶县境内烧了自己的营盘以后,向南退到博望境内的草木丛深之处,出动伏兵打败了曹兵,此说较为合理。
总之,从这个战役看,第一,放火之处不在博望,而在叶县。第二,烧的是自己的营盘。第三,这不是一场火攻,而是一场伏击战。别说是烧屯的地点在叶县,就是在博望,也和《三国演义》所说的“火烧博望坡”不是一个概念。可见,此役是不能称为“火烧博望”的。
标题: 8 火烧赤壁怎能与诸葛亮无干?
内容: “火烧赤壁也是有的,但那是周瑜部将黄盖的主意与功劳,也没诸葛亮
什么事。”(《品三国》6页)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是赤壁之战的男一号主演,诸葛亮不但帮助周瑜完善了火攻之计,而且还给他借来了东风;否则你周瑜再有本事,黄盖再热血沸腾,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刮东风谁也没辙。当然,这不是史实,诸葛亮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本领。火烧战船是周瑜及其部将黄盖所策划与实施的,这没错;但若说“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也未免失之偏颇与片面。
从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来看,诸葛亮到柴桑取得了孙刘结盟、共抗曹操的外交胜利后,便跟随在周瑜水军的后面,回到刘备营中(当时在樊口),以后刘备与周瑜一同进军,与东吴的水军相配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那么,火烧战船是否也有刘备的一部分功劳呢?答案是肯定的,刘备也配合着烧了曹操的一部分战船,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问题是:诸葛亮是否也起了作用?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作为刘备的谋士,不可能是白吃饱,整天摇着羽毛扇,什么事也不干,是应该帮助参谋与指挥的,能说火烧赤壁没有他的什么事吗?尽管《三国志·诸葛亮传》行文简略,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至今也没有发现诸葛亮的“从军日记”之类的文件,但从道理上讲,他不可能是毫无贡献的。
标题: 9 错批唐诗话东风
内容: “就算有“借东风”这事,也该是周瑜去借(民间传说便有说周瑜借东风
的),若不然杜牧怎么会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品三国》7页)
从史学的角度看,民间传说往往是离谱的,所以有关周瑜借东风的民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