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我所思念的在泰山,想要前去又怕受到梁父的阻拦,侧身东望,泪水沾湿了我的笔管。美人(譬喻君王)赠给我金错刀(一种金属货币),何以相报,只有那美玉琼瑶。路途遥远送不到,倚门失望,心中无限烦恼。)
要理解这几句诗,必须要明白梁父是怎么回事。上面所引姚宽的一段话,他引用注文作了解释。但文字过略,有些事现代的读者不容易理解。下面我就把它重新演绎一下。
古代有“封禅”制度,秦汉帝王多好“封泰山”和“禅(音善)梁父”,简称“封禅”。当时认为泰山最高,到泰山顶上筑坛(土台)祭天,称为“封泰山”。封,堆土之意,筑坛必须要堆土。梁父,又写作梁甫,是泰山东南面一座低矮的小山,被看作是地的代表。祭完天之后,再在梁父开辟场地祭祀地,称为“禅梁父”。禅,原写作墠,是开辟场地的意思。而古人有时又把泰山比做君王,把梁父比做君王身边谗侫的小人。张衡《四愁诗》中“泰山”和“梁父”,就是这个意思。这首诗是和当时诸葛亮的心情相契合的。他觉得世事昏浊,小人当道,堵塞了自己的忠君报国之路,因而他有时悒郁低吟,有时抱膝长啸,用以抒发自己的壮志难酬的心情。他吟啸的曲调,大概就是《梁父吟》。
清代学者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说:
“蔡中郎《琴颂》云:‘梁父悲吟,周公越裳。’武侯之志,其有取于此乎!今所传之词,盖非其作。”
蔡中郎就是蔡邕(音雍),字伯喈(音皆),是蔡琰(音演,即蔡文姬)的父亲,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越裳,国名,在今越南境内。西周成王时,周公辅政,越裳国王曾向周成王进贡白雉。所谓“梁父悲吟,周公越裳”,是说《梁父吟》的曲调很悲怆,内容大约是缅怀西周盛世,万邦来朝。而如今汉室倾危,天下大乱,何时再能出现一位周公,拨乱反正,天下大治,再出现越裳国贡献白雉的盛事呢!“武侯之志,其有取于此乎!”是说诸葛亮的志向要追踪周公,陪王伴驾,兴复汉室,统一华夏。而何焯所说的“今所传之词”,见《艺文类聚》卷十九吟部引《蜀志》诸葛《梁父吟》,明言为诸葛亮所作。其词曰:
标题: 17 何为《梁父吟》?(2)
内容: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荫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译文:走出齐国的东门,远远地看到了荡荫里。里中有三个坟,堆土累累很相似。若问是谁的坟?墓主是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勇力过人,既可推倒南山,又能毁灭地基。一旦受到谗言的诬陷,便酿成了“二桃杀三士”的悲剧。谁搞的这个阴谋?乃是齐国的国相晏子。)
这里所说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见《晏子春秋》。春秋时期,齐景公养了三个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他们力能搏虎,很受到景公的重视。因为他们傲慢无礼,得罪了国相晏婴。晏婴对景公说:“这三个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伦,有颠覆国家的危险,应该把他们除掉。”齐景公同意了,晏婴就想出了一个计策,让景公赏给三个人两只桃,要他们“计功而食桃”,比一比谁的功劳大,最后总要有一个人被淘汰了,吃不到桃子。于是三个人互相争功,因为互不服气,又都感到憋气,都自杀了。
何焯认为此词不是诸葛亮所作,现代学者也多持此观点,认为这不过是古代齐地的一首民谣。但此吟虽然不是诸葛亮所作,它传自唐朝以前,其形成应该是有来头的。就是说:《梁父吟》的形式应该是五言,是乐府体,而不是骚体或七言。这样,张衡的《四愁诗》就可以排除在外了。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写刘备二顾茅庐时,遇到一个风雪天,恰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骑驴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吟诗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刘备说:“适间所吟之句,极其高妙。”黄承彦说:“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间梅花,故感而诵之,不期为尊客所闻。”
以上所说,我们当然不能认为这是三国时的名士黄承彦的说法,而只能认为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说法。按照这种说法,《梁父吟》是一部乐府诗集,其中有诗歌多篇,句式为五言,可以用一定的曲调来吟唱,“骑驴过小桥”
与上述“二桃杀三士”格式相同,自可用这种曲调来吟唱。但这部题目为《梁父吟》的乐府诗集,并不见古目录书的著录,更没有听说过有这种古书传世,恐怕这只能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梁父吟》的一种主观的理解了。
总之,《梁父吟》的真相如何,现在虽然还是一个谜,但我们通过以上的引录与分析,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它是一种乐府的曲调,旋律悲怆,歌词的形式为五言。像宋代的词牌一样,可以随便填词。传世的“二桃杀三士”的歌词,不过是其中的一首,并不是诸葛亮所作。诸葛亮所吟的《梁父吟》,内容不详。但梁父拦路,周公悲歌等说,比较符合诸葛亮当时的心情。蔡邕与诸葛亮是同时代人,年龄比诸葛亮为长,他的说法应该更接近事实。至于易中天说《梁父吟》是一种葬歌,这种说法早已存在,也并非他的独出心裁。但“悲歌”和“葬歌”毕竟是两个概念,悲歌可以悲而壮,可以哀而不伤,葬歌就太消极了。令我们不太好理解的是:胸怀大志的诸葛亮,常常唱葬歌干什么?这是抒发的哪一门子情怀?
标题: 18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1)
内容: 诸葛亮高卧隆中,待价而沽时,曹操、孙权也在广收人才。他本来可以北上投曹,也可以东行仕吴(而且他的哥哥诸葛瑾还是东吴的高干),为什么却选择了当时还没有一块自己的地盘、正在寄人篱下的刘备呢?易书提出了一些看法,虽然也都言之成理,但有些看法总觉得不能使人完全信服。
易中天说:“刘表太差,曹操太强,孙权的空间又太小。”(《品三国》142页)我们就先考察一下这种提法。
说因为刘表太差,所以诸葛亮不去投靠,这当然是对的。诸葛亮与刘表有姻亲关系(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住的地方离襄阳又很近(现在隆中就在襄樊市区内),他的朋友庞统就在刘表手下做了南郡功曹,诸葛亮到刘表那里混个一官半职是最方便的了。而诸葛亮却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他在《隆中对》中说荆州是“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可见他认为刘表无能,保不住荆州,在此人手下做事毫无前途,怎么会去投靠呢?
但不到曹操那里去,是否因为“曹操太强”呢?这似乎不太好理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愿意投靠实力强大的主公呢?举现代的例子来说:你大学或研究生毕了业,一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要你,一个“皮包公司”的小老板也要你,难道你不到“五百强”那里去,却要到“皮包公司”那里去吗?易中天的理由是:曹操那里人才太多,去了以后没有好位置,斯则谬矣!人才是在竞争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如果你真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到哪里也会脱颖而出的,似乎不必专在犄角旮旯里找冷门。
“孙权的空间又太小。”照易中天的说法,和前边的意思差不多。也是说孙权那里人才太多,而且关系密切。“任凭诸葛亮能力再强,本事再大水平再高,到了东吴,权位也只能在张、周二人之下,甚至不如鲁肃。这显然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的。”(《品三国》143页)这能是诸葛亮的想法吗?如果他出山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先考虑到那里去能当几把手,能混个什么级别,什么职称,我能不能凌驾于其他同事之上,能不能全闭了他们?那还是诸葛亮吗?岂非和现在的跑官要官之徒划了等号?不是太庸俗了吗?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北去投曹,东去归孙(捎带着和自己的哥哥团聚),却选择了刘备呢?根据我个人的意见,同时也采纳了易书中的合理部分,我觉得原因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这是和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分不开的。诸葛亮志向远大,自比管乐(管仲、乐毅),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他的政治抱负是兴微继绝,以平定四海,兴复汉室为己任。他有封建正统观念,他所选择的主公,只能是兴复汉室的人,最好是皇帝宗室中人。当时皇帝宗室中人:幽州牧刘虞已被公孙瓒杀掉了,剩下的益州牧刘璋软弱无能,只有刘备是一个英雄。正如习凿齿所说:
“方今玄德,汉高之正胄也。信义著于当年,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续。”(《周鲁诸葛论》,见《太平御览》)
第二,刘备的素质,具有干一番大事业的条件。主要是性格刚毅,思想坚定,虽然屡遭挫折,但雄心不改,壮志犹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志犹未己”(《三国志·诸葛亮传》)同时诸葛亮也指出他“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同上)这是难能可贵的,使诸葛亮发现了希望之所在。
第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篡权窃国,在政治上和诸葛亮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诸葛亮岂能和他同流合污?同时诸葛亮是琅玡郡人,当年曹操血洗徐州,曾打到诸葛亮的老家琅玡郡各县(琅玡郡属徐州,郡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杀人如麻。当时诸葛亮13岁,这件事在记忆上应该是刻骨铭心的。作为徐州人,他对于曹操有天然的仇恨,怎么会去投靠他呢?
最后,易书还提出了三件事,是需要加以辨析的。
一件事是:据《魏略》记载:诸葛亮的朋友汝南人孟建(公威)要北归乡里图谋发展,诸葛亮说:“中国(中原地区)饶士大夫(当官的太多),遨游何必故乡耶?”易中天认为:这可以证明:诸葛亮不去投靠曹操,是因为曹操方面人才太多,“这至少是诸葛亮的想法之一。”(《品三国》142页)但针对《魏略》的说法,裴松之说:
标题: 18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2)
内容: “说诸葛亮为孟公威着想是可以的,若说他同时也为自己这样说,可说是没有洞察诸葛亮的内心了。……诸葛亮以兴微继绝克服为己任,岂能在边鄙之地(指非正统政权)出任就算了呢!”(《三国志·诸葛亮传》注)
另一件事是:诸葛亮伐魏出陇右,听说石韬(广元)在魏历任太守,典农校尉,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叹息说:“难道魏国人才太多吗?他们两个人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易中天说诸葛亮:“可见,见用不见用,总还是要考虑的。”(《品三国》143页)
再一件事是:赤壁战前,诸葛亮到柴桑见孙权,张昭想要让诸葛亮留在东吴,诸葛亮不肯留。人问其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量(但是看他的度量,他能看重我诸葛亮,却不能让我发挥全部的才能),吾是以不留。”(《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傅子》)易中天认为: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诸葛亮没有选择孙权,恐怕就是这个原因。
这三件事的性质是差不多的,都是说:在曹操和孙权那里,如果不是人才那么多,诸葛亮能够被重用,让他发挥全部的才能,那么诸葛亮也会投靠曹操或孙权的。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裴松之对此有充分论述,我在前面也谈了很多,不想再重复了。总之还是那句话:诸葛亮没有选择曹操和孙权,主要是政治原因,其它都是次要的,主要的症结还是诸葛亮的政治立场问题。用官场上的庸俗眼光来看待诸葛亮,便失之远矣。
标题: 19 三顾茅庐纵横谈(1)
内容: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直脍炙人口。它见于正史《三国志》的《诸葛亮传》;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也谈到过这件事。但在史书中还有一个不同的说法,说是曹操平定了河北,诸葛亮估计荆州在下一步就要受敌,而刘表不通晓军事,难以抵御曹操,便到樊城去拜见刘备。刘备和诸葛亮原先没有什么来往,又看到他很年轻,便没有怎么重视他,对待他和普通青年士人一样。等到座上的宾客都告辞而去,诸葛亮单独留了下来。刘备坐在那里用牦牛尾编织“毦”(音耳、毦是一种用羽、毛编织起来的装饰品,多用来缀在旗帜上。)也不问诸葛亮留下来想要说什么。诸葛亮主动地上前对刘备说:“明将军应当更有远大的志向,怎能光是编织‘毦’呢!”刘备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借此排遣忧闷罢了。”诸葛亮说:“将军估量刘镇南(刘表)能比得上曹公么?”刘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