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白话六韬 >

第28章

白话六韬-第28章

小说: 白话六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公答道:“把军队中勇气超人、不怕牺牲、不怕负伤的人,编为一队,叫冒刃之士;把锐气旺盛、年轻壮勇、强横凶暴的人,编为一队,叫陷阵之士;把体态奇异,善用长剑,步履稳健、动作整齐的,编为一队,叫勇锐之士;把臂力过人能拉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人敌阵捣毁敌人金鼓、撕折敌人旗帜的人,编为一队,叫勇力之士;把能翻越高山,行走远路、轻足善走的人,编为一队,叫寇兵之士;把曾经是贵族大臣而已失势而想重建功勋的人,编为一队,叫死斗之士;把阵亡将帅的子弟,急于为自己父兄报仇的人,编为一队,叫敢死之士;把曾人赘为婿和当过敌人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人,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把因自己贫穷而愤怒不满,要求立功受赏而达到富足心愿的人,编为一队,叫必死之士;把免罪刑徒,要掩盖自己耻辱的人,编为一队,叫幸用之士;把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人,编为一队,叫待命之士。这就是军中选编士卒的方法,不可不洋加考察。”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练十之道①奈何?”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②,名曰冒刃③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④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拔距伸钩⑤、强梁⑥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⑦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赘婿⑧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⑨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心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⑩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练士,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练士之道:挑选土卒的方法。练,同“拣”,选择、挑选。
  ②卒:古代军队的一级编制,一般百人为卒。此处可理解为“队”。
  ③冒刃:敢于冒险。刃,刀口、刀锋,喻指危险。
  ④接武:前后足迹相连结。武,足迹。这里意为步伐稳健整齐。
  ⑤拔距:古代运动习武的游戏,类似现在的拔河。伸钩:把弯钩拉直。
  ⑥强梁:强横、强悍、强暴。
  ⑦寇:底本作“冠”,疑误,今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寇兵即象盗贼一样出没无常的军队。
  ⑧赘(zhu)婿:男到女家成婚。古人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⑨励钝:激励迟钝萎靡之人,让他振作起来。
  ⑩胥靡:刑徒囚犯。
  【例证】
  士卒的选拔和编组,是军队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在这方面,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吴起做得极为成功和出色。
  吴起,本是卫国人,初任鲁国将领,率军击破强大的齐军。后入魏为将,任魏西河郡守二十余年,与各诸候国大战七十六次,其中六十四次取得全胜,其余十二次不分胜负,为魏拓地千里,使魏强盛一时。后来吴起来到楚国,掌握军政大权,主持变法,精减机构,选练军队,使楚国力日盛,楚军成为一支威震诸侯的劲旅,楚国也成为战国时期的列强之一。
  吴起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与他善于治军分不开的。吴起主张“简募良材”,并进行合理编组,他认为,齐桓公征募强悍勇猛的士卒五万人,因此才得以称霸诸侯;晋文公征募能征善战的士卒四万人,因而实现了称霸的夙愿;秦穆公拥有能冲锋陷阵的士卒三万人,使得许多西戎部落都臣服在自己脚下。因此,必须“简募良材”,把百姓中那些胆量大而气力强、身手敏捷能越高驰远、勇敢顽强的人挑选到军队中来。
  吴起既重视对士兵的选拔要严格,也重视对士兵进行合理编组,用其所长,各尽其才,使之充分发挥出威力。吴起根据士兵身材的高矮、体魄的强弱、胆量的勇怯、智力的高下进行明确分工,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正是由于吴起能够“简募良材”,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编组,才使得所率领的军队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教战第五十四
  【提示】
  本篇论述了军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关于训练的内容,包括:要让士兵明确指挥的信号和方法,掌握“金、鼓之节”,保证行动一致,步伐整齐;三令五申,强调训练纪律,使士卒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教会兵士起居、操持兵器以及不同的阵法。关于训练方法,应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原则,先单兵后合成,由点到面,逐步推广。这样训练出来幻军队,就“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译文】
  武工问太公说:“集合纪成全军部队,要使士卒娴熟战斗技能,其训练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答道:“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金鼓来指挥。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将帅必须首先明确告诉官兵应该怎样操练,并且要反复申明讲解清楚,然后再训练他们操作兵器,熟悉战斗动作,以及根据各种旗帜指挥信号的变化而行动的方法。所以,训练军队时,要先进行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完成后,再十人合练;十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百人合练;百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千人合练;千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万人合练;万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全军合练;全军教练作战的方法,教练完成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无敌于天下。”
  武王说:“好啊!”
  【原文】
  武卫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①,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②,旌旗指麾③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入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下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节:节制,指挥。
  ②操兵起居:操兵指使用兵器,起居指坐、站、进、退、分、合等,意为操持兵器,练习各种战斗动作。
  ③麾:同“挥”,指挥。
  【例证】
  训练是为了提高部队战斗素质而进行的教练活动,在军事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驱使没有经过训练的部队同敌人作战,无异于驱使牛羊投入狼群。因此,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要手段。在军事训练中,必须贯彻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原则。在这方面,民族英雄戚继光给人
  们做出了榜样。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书,次年任浙江都司参将,负责宁(今宁波)、绍(今绍兴)、台(今临海)三地防倭事宜。面对明军“望贼奔溃,闻风丧胆”的现状,戚继光感触很深。他清楚地看到,受倭害最深的是民众,对倭寇最恨的是民众,抗倭最力的也是民众。当官军临阵败北之时,各地的民兵、义勇自发组织起来的乡勇民团,则常常能给倭寇出其不意的打击。但这种民众武装,不曾经过军事训练,打仗时缺乏指挥,缺点很多。于是上书请求练兵,认为只要选择骁勇健壮之士三千人,“时加操备,居常教练”,就能够抵御倭寇的骚扰。几经周折,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的建议才被采纳,戚继光于是到义乌招募了矿工和农民四千多人。对这支新募的队伍,戚继光从思想上、武艺上、纪律上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戚继光首先从政治思想上对他们进行保国卫民教育,向士兵讲明老百姓用血汗供养士兵,就是为了“杀贼,保障他”,让士兵懂得为谁打仗,激发士兵奋勇杀敌。在武艺上,戚继光从难从严要求,按实战要求进行训练。他对士兵们讲:“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又如何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也决杀了你。”要求士兵练真武艺,不搞花拳绣腿。规定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让士兵结合阵法进行操练,并加以考核,奖优罚劣,使人人专心练武,个个有实战本领。戚继光还训练士兵听从号令,制定了各种条令,从行军住宿到练武摆阵、杀敌擒贼,都有极其详尽而明确的规定,要求官兵对这些条令“务要记熟”,严格遵守,使这支军队真正做到今行禁止。
  经过严格的训练,戚继光终于使这支来源于矿工和农民的部队,成为一支武艺精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威武之师,并依靠他们基本肃清了倭寇的骚扰。 
均兵第五十五
  【提示】
  本篇论述了车兵、骑兵、步兵的不同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之问作战能力的对比、车骑的编制和战斗队形。首先指出:“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陈,要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接着从平坦地形和险隘地形两个方面比较了步、骑、车之间的作战能力。最后论述了车兵的编制以及在平坦地形和险隘地形上所应采取的不同战斗队形;骑兵的编制以及在平坦地形和险隘地形上所应采取的不同战斗队形。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用战车同步兵作战,一辆战车能抵挡几名步兵?几名步兵能抵挡一辆战车?用骑兵同步兵作战,一名骑兵能抵挡几名步兵?几名步兵能抵抗一名骑兵?用战车同骑兵作战,一辆战车能抵挡几名骑兵?几名骑兵能抵挡一辆战车?”
  太公回答道:“战卒,犹如军队的羽翼,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是用来攻坚陷阵,截击强敌,断敌退路的;骑兵是军队的眼睛,可以用来侦察警戒,跟踪追击溃逃之敌,切断敌人粮道和袭击散乱流窜的敌人。因此,战车和骑兵的运用不恰当,在战斗中一名骑兵还抵不上一名步兵。全军布列成阵,车、骑、步兵配合得当,那么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可以抵挡步兵八十人,八十名步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一名骑兵可以抵挡步兵八人,八名步兵可以抵挡一名骑兵。一辆战车可以抵挡骑兵十人,十名骑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可以抵挡步兵四十人,四十名步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一名骑兵可以抵挡步兵四人,四名步兵可以抵挡骑兵一人。一辆战车可以抵挡骑兵六人,六名骑兵可以抵挡战车一辆。战车和骑兵,是军队中最具有威力的战斗力量,十辆故车可以击败敌人千名,百辆战车可以击败敌人万名。十名骑兵可以击败敌人百名,百名骑兵可以击败敌人千名,这些都是大概的数字。”
  武王问:“战车和骑兵的军官数量配置和作战方法应该怎样?”
  大公答道:“战车应配备的军官数量是,五辆战车设一长,十辆战车设一吏,五十辆战车设一卒,百辆战车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辆战车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四十步,每辆左右间隔为十步,每队问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六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战车必须沿着道路前进,十辆战车为一聚,二十辆战车为一屯。车与车前后距离二十步,左右间隔六步。队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三十六步,五辆战车设一长,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二里,战车撤出战斗后仍内原路返回。骑兵应配备的军官数量是,五名骑兵设一长,十名骑兵设一吏,百名骑兵设一率,二百名骑兵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骑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二十步,每骑左右间隔四步,队与队之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为五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每列前后相距十步,左右间隔二步,队间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二十五步。三十名骑兵为一屯,六十名骑兵为一辈,每十名骑兵设一吏,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百步,撤出战斗后各自返回原来的位置。”
  武王说:“好啊!”
  【原文】
  武王问大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①也,所以陷坚陈,要②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候③也,所以踵④败军,绝粮道,击便寇⑤也。故车骑不敌战⑥,则一骑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