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重点高中 >

第16章

重点高中-第16章

小说: 重点高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说。“我没有妈妈。”“她……”“她前年去世了。”“那你爸爸呢?”“爸爸他,他得了重病。”“那,那谁供你读这重点高中呢?”“没有人。好心的校长免了我的全部学习费用。剩下的……”

    “孩子,你不要说了。我什么都明白了。”胖老太太说着冲后屋喊了声:“春祥,快给这个孩子再拿一个馒头,一碗粥,一碟咸菜。这算是我给的,不要钱。”

    杨芝马上站起身,冲胖太太深深地行了个大礼,说了声:“大娘,我谢谢您。”

    “孩子,谢什么,你多不容易啊!”老太太充满感情地说。

    这工夫,叫春祥的大男孩已经把馒头、粥和咸菜端上来了,老太太忙说:“孩子,快吃吧,一定要吃饱。”

    杨芝低下头,大口地吃起来。吃的是真香,很快,桌上的东西是一扫而光。她用手擦擦嘴,真的饱了。饱了的感觉真好。她从兜里摸出一元钱来,“大娘,我给钱。”

    胖老太太一直在深情地看着她。见她拿出一元钱来,想了想说道:“孩子,我知道你这种情况,按理,我是不该收你这钱的。可我看出来了,你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我要是不收你的钱,我怕你以后不来了。这样吧,我每天早上收你六角钱,你随便吃,吃饱为止。”

    她说着收起一元钱,又找回四角硬币。杨芝不要,她硬是把硬币塞到了杨芝的兜里。杨芝感激地连说谢谢,她站起身要走,刚走到门口,又让胖老太太叫住了。

    “孩子,你等等。你要是不嫌弃,就拿两个馒头走,什么时候饿了都可以吃。”老太太说着亲自找个塑料袋,装上了两个馒头,送到了杨芝的手上。

    杨芝感动的泪水终于止不住流了下来:“大娘,我,我怎么谢谢您呢?”

    “孩子,别说这些。好好学习就是对大娘最好的感谢。大娘就这么一个儿子,大专毕业了没找到工作,跟着我开这个小店。大娘要是有你这么个女儿有多好呀!”

    杨芝手里拿着热腾腾的馒头,眼含着热泪,和胖大娘告别。往回走的时候,她问了一位戴手表的路人几点了,人家说七点十分了。杨芝一听吓坏了,走了这么远的路,加上吃饭又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回校上课已经是晚了。她赶紧往学校跑,来不及把馒头送回宿舍,她满头是汗地推开了教室的门。

    已经上课十五分钟了,第一节是英语,马丽娇老师已经在讲台上。

    “马老师,对不起,我,我来晚了。”杨芝进门小声地说。

    “来晚了?说的倒简单,为什么来晚啊?到哪里去了?”马老师厉声地问。

    “我,我吃早饭去了。”杨芝仍然是低着头,小声地回答。

    “吃饭去了?谁信啊!食堂就在学校,六点半钟就开饭,你能吃这么久啊?!说谎也不看看阳皇历?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马丽娇大声地问。

    杨芝把放在身后的手拿到了前面,小声地说道:“是,是两个馒头。”

    “馒头?”马丽娇不信。她走下讲台,来到杨芝跟前,用手摸了摸塑料袋,真是两个馒头,还热乎乎的。她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目光,“都高中生了,上课还带馒头,你丢不丢人啊?八辈子没吃过馒头吗?”

    “哄”的一声,教室里的同学都笑了。

    杨芝的眼里,顿时流出了一行行泪水。她紧咬着嘴唇,一声不吭。

    “好吧,这次就不撵你出去了,但也下不为例。一个新来的农村学生,来晚了不说,还不买书,上课迟到,拿馒头进教室,这成什么样子?告诉你,这都是我不能允许的。”马丽娇说到这看着还站在那里的杨芝,大声喝道:“你还站在那儿干什么?还不快回座?”

    杨芝低着头,走回了自己在教室后面的座位。

    下课以后,刘聪战战兢兢地来到了黄老师的办公室。他看见,自己的那几只小白鼠,被黄老师放进了一个又高又大的专用瓶子里,小白鼠在瓶子里跳来跳去,瓶子里还有一些小白鼠爱吃的食物。刘聪低着头,走到黄老师的跟前,小声说道:“黄老师,我,我错了。”

    黄老师放下正在看的一本书,目光在他脸上扫来扫去,他脸上那五个手指印已经消去了。

    “老师,我……”

    “刘聪啊,你不用说了,情况我都知道了。喜爱生物这没有错,但你要分时间和场合。

    学好生物学,也要有像数学、语文、外语、化学等诸多的学科做基础。缺少这些基础,你的生物学还是学不好的。这个道理,你慢慢会明白的。“黄老师说到这,把手里正在看的那本书,拿到他的眼前:”这是一位法国社会博士写的一本书,叫《昆虫与人类》。这位博士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人类世界现有的昆虫会在地球永久留下来,而人类随着战争、污染,最后会自取灭亡。整个世界将成为昆虫世界。这个观点引来了很大的争论。你课余的时间读一读这本书,也可以同这种观点进行讨论,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可能,你也可以写一篇小论文。“黄老师说着把这本印刷精美的图书放到了刘聪的手里。

    刘聪用感激的目光看着黄老师,他用手掂了掂那本书,感觉很沉很沉。他没有说话,庄重地点了点头。

    “你回去上课吧。还有,抽空找数学老师认个错,态度要诚恳,而且以后一定要上好数学课。当然,老师打你肯定不对,我相信她也能向你认错。不管她认不认错,这件事我都会向校长反映的。一个老师,怎么可以当众打学生呢?因为是学生,才需要我们去教育。好了,我不跟你说这些了,快回去上课吧!”

    刘聪恭恭敬敬地给黄老师行个礼,他拿着那本沉甸甸的书,离开了生物教研组,又朝数学组教师办公室走去。

    宋晓丹在市教委开了一天的会,下午四点多钟会议才散。不少校长看看表,都直接回家去了。而她又回到了学校。刚进校长室坐好,政教主任进屋报告,二年级一个女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打了学生一个大嘴巴,影响很坏,问如何处理。还没等她回答,教务主任又破门而入,说新学期检查教师备课教案,有二十几个教师用的是过去的教案,连一个字都不改。正说着话,办公室主任进屋,送来刚刚由市教委转来的几封群众来信。宋晓丹看了看,信中反映一高中个别教师乱收费,乱订复习资料,收取回扣。个别班花钱才能调座位等等。这些信,都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和市教委主任的一段又一段批示,要求学校认真调查,如情况属实,要严肃处理。有两封信,市领导特批要结果。办公室主任问她:“宋校长,这几封信我们怎么进行调查?”

    “先放在我这,让我考虑考虑。”宋晓丹说完,又对政教和教务主任说道:“你们俩也回去吧,反映的事情我知道了。怎么办,也容我考虑考虑。”

    三个人点点头,都出去了。宋晓丹一个人坐在写字台前,看着那几封信,回想着这几天在学校所见所闻,她认真地思考着。

    “当当”。有人敲门。这个时候,她想一个人静静地想些事情,想想处理这些问题的办法,不想有人来打扰。她没有回话。

    “当当”。外面的人继续在敲门,好像知道屋子里有人。宋晓丹有些不太高兴地喊了一声:“请进来。”

    门开了,李振东走了进来。看着自己的这位前夫,宋晓丹的心情也不太好,她用很生硬的口气问道:“你找我也有事?”

    “嗯。我找你是有事。但不是公事,是私事。”李振东说完主动在她对面坐了下来。

    “私事?”宋晓丹用目光又看了看他,语调有些变化地说道:“什么私事你就说吧!”

    “我想,我想要回咱们俩的孩子。把晓东留给我抚养。”

    “什么?”宋晓丹像不认识一样看着李振东,连连摇头:“这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晓丹,你,你听我说。”

    “你不要叫我晓丹。或者叫我宋晓丹,或者叫我宋校长都可以。”宋晓丹立即纠正道。

    “那……那好,我就叫你宋晓丹。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虽然离婚时归了你,但你现在不具备教育这个孩子的条件。那么我当父亲的,就有权利要求抚养、教育我的孩子。”

    “笑话,我怎么不具备教育孩子的条件?当初离婚时孩子才六七岁,是我把他一点一点带大。如今他都初二了,我反倒不具备了教育他的条件,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宋晓丹冷笑地讽刺着。

    “你那时具备了把孩子从小抚养起来的条件。但现在,他已经是初二了,可你具备对他教育的条件吗?不错,你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但你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够的。你给他补课吗?你给他请课外教师吗?你平时对他的学习关心了吗?你知道初二对晓东一生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吗?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怪你。因为你有那么多繁重的工作,你一个人生活又非常的艰难。那么现在我具备这样的条件,我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语文我又能包下来,外语也行,数学我也差不多。我把孩子暂时收回来有什么不对呢?”李振东说完这一番话,目光紧紧地盯着宋晓丹,等待她的回话。

    这一番话,确实是宋晓丹始料未及的。儿子学习不好,她心里是着急的,可让她把八小时之外的精力都放在孩子学习上,她还做不到。这么大的学校,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确实让她操心费力。宋晓丹思考着,没有说话。

    “晓丹,不,宋晓丹,还是把孩子暂时让给我抚养吧。今天中午,他已经到我家去了,还见了他的妹妹,他妹妹挺喜欢这个哥哥的。”

    “什么,你让晓东去了你家?”

    “是啊,他中午到学校找你,你去市教委开会。我在楼门口看到他,他连午饭都没吃。

    我当爸爸的,不应当领儿子回家吃顿饭吗?“

    “可是,可是你有妻子,你还有女儿……”宋晓丹连连摇头。

    “那,那你就眼看着儿子学习退步,毁了今后的前途吗?”李振东不满意地反问。

    “不。不会的。我会想办法,把孩子学习抓上去。谢谢你的提醒。”宋晓丹面无表情地说着,随后做出了送客的手势。李振东明白,他立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现在可以走,但我要告诉你,我只给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如果这一个学期晓东的学习没有明显的进步,下个学期,我将向法院提出诉讼,咱们俩个法庭上见。”李振东说完转过身,向门口走去。

    就在他要拉门走出去的一刹那,宋晓丹开口了:“李振东老师,请您等一等。”

    李振东停住脚,回转身,用目光看着宋晓丹。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前妻能够收回刚才的话,说一句:就按你的意见办。然而,宋晓丹却问了一个他没有想到的问题。

    “李振东老师,您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师德水平也比较高的教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谁能对一个教师做出准确公正的评价?”

    李振东想了一下回答道:“对教师的工作做评价的只有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对每个教师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但是,这么多年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不是主体,教师反倒成了主体,学生的评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学校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好。你回答的真好。”宋晓丹的眼里闪出了敬佩的目光。她突然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步地走过来,主动伸出了手:“李振东老师,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东西。”她说着紧紧握了一下李振东的手,握后又马上松开,把李振东弄得莫名其妙。

    “谢谢你。你可以走了。”宋晓丹十分高兴地说。

    第三节

    晚上,宋晓丹回到了家。儿子还没有放学,她抓紧做饭。等饭做好了,看看表,已经快七点钟了,儿子还没有回来,平时他放学早该回来了,今儿是怎么了?正想着,听见开门的声音,她赶紧来到门前,从里面把门打开,儿子李晓东哭丧着脸走了进来。他的脸上,还有没擦干的泪痕。

    “晓东,你怎么了?这么晚了才回来?”宋晓丹关心地问。

    儿子使劲地摘下了背着的书包,往地上一扔,一声不吭地往里屋走。宋晓丹马上跟了过去。儿子一屁股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你说,这到底怎么了?”宋晓丹急着问。

    “老师把我留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