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

第12章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第12章

小说: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事物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注释】得一:即得道。贞:古字通正,意谓首领。 
  认真研究问题,必须从客观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具有的能动性,就是要认识和遵循这自然规律,与事物、与大自然达到和谐统一。顺应自然,以道的规矩为行为准则,万物将会各得其所。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就是,让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在实践中统一起来。 
  哲学的认识价值还在于反思认识本身,指出知识大堤的薄弱环节,从而警示人们,应当在什么地方或以什么方式进行矫正。我们应该随时用道的基本法则来检测自己的行为,查出主体的失当、错误以及价值选择趋向的片面性、主观任意性等,以免造成大的恶果。马克思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道德经》整本书都是围绕着“道”这“一”的定律而展开,指出了这条定律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这就是《道德经》一书的贡献和伟大之处。“一”不仅是一条宇宙自然的万能定律,而且对人类来说也是同样适用的。这也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可以在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的旗织下得到统一。   
  其致之也。 
  【注释】致:推。推而言之如下文。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注释】发:废。恐发,犹言将崩圮,即地倾之义。歇:消失,停止。竭:枯竭,干涸。蹶:跌倒,颠覆。 
  宇宙中的一切客观存在都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也即共性,这种共性,就是道。所以,道是宇宙物理与人事的必然法则,天地万物都不能违背它,而自由就是对这必然法则的认识。范应元说:“盖一本通乎万殊,万殊由于一本,所以谓之一也。故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皆不可离于一也,岂可自以为德哉?”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注释】本:根本。基:基础。 
  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一存俱存,一亡俱亡。范应元说:“夫一,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贱且下也;然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皆得之以为本,实至贵至高也。故贵当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漫谈】报上有篇文章,题目是“向勇于承认历史错误的民族致敬”。文中写道; 
  10日,法国合作、发展和法语国家部长级代表吉拉尔丹在塞内加尔参加废除奴隶制纪念活动。她说,这表明法国对曾经实施奴隶制彻底反省的决心,是法国承担历史责任的具体行动。法国将在其历史教科书中添加关于贩卖黑奴和奴隶制的章节,旨在让后代了解这段历史。 
  法兰西民族不愧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敢于毫无保留地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勇于揭开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一个民族也和一个人一样,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看对错误采取什么态度。笔者因工作关系到过塞内加尔,在戈雷岛(又称“奴隶岛”)参观过西方殖民者关押被掠夺来的黑人奴隶的牢房。殖民者残害黑人的手段惨不忍睹,历史上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人死于岛上。 
  书写这悲惨而令人羞耻的一页的人中,就有法国殖民当局,这当然是很不光彩的。但今天的法国政府却敢于面对,还要在历史教科书中添加这段内容。世人在憎恨历史上残暴的法国殖民者的同时,却不得不对今天伟大的法兰西民族肃然起敬。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我们在赞美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以及法国部长级代表在出席废除贩卖黑奴和奴隶制纪念日活动的睿智言辞时,不得不再次想到我们的邻邦日本某些领导人对待二战侵略历史的顽固态度。他们千方百计对罪恶历史加以粉饰,对已写进历史教科书的侵略事实加以篡改,对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顶礼膜拜,还口口声声说这是不屈服于外国的压力。 
  对照德法领导人的言行,他们难道不觉得惭愧吗?日本民族也是伟大的民族,日本政界许多有识之士和有良知的日本人民对日本的侵略历史是忠诚忏悔的。但就是有那么少数领导人冥顽不化,他们的言行不是爱日本,而是害日本!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注释】孤、寡,乃是孤德,寡德之意。孤、寡、不谷,皆是谦辞。有善而自称不善,乃是不自以为德的意思。   
  故至誉无誉。 
  【注释】至誉:最高的荣誉。无誉:无有称誉。 
  圣人体天地之道,而达万物之理,故常虚心应物,述而不作。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可谓是不计誉,然而誉却自归之。《淮南子》说:“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庄子.至乐篇》说:“至誉以无誉为誉。”《论语.泰伯》说:“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而民无所称焉。”又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碌碌:形容玉的华美。珞珞:形容石的刚强 
  其不欲象玉一样炫耀其华美,象石一样显露其刚强。   
  【意译】   
  自古凡是得了“道”的: 
  天得了“道”就清明,地得了“道”就安宁,神得了“道”就灵验,河谷得了“道”就充盈,万物得了“道”就生发,侯王得了“道”就可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 
  天不能清明将会破裂,地不能安宁将会崩塌,神不能灵验将会消失,河谷不能充盈将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发将会灭绝,侯王不能保持首领将会倾垮。 
  所以,贵以贱为其根本,高以下为其基础。 
  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是贵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 
  所以,最高之誉却是没有称誉。 
  其不欲象玉一样炫耀其华美,象石一样显露其刚强。                    
原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注释】勤:勤快,积极。若存若亡:将信将疑。 
  “上士”是指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中士”是指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道没有充足的认识。“下士”指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严复说:“夫勤而行之者,不独有志也,亦其知之甚真,见之甚明之故。大笑者,见其反也。若存若亡者,知之而未真,见之而未明也。”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注释】笑:讥笑。 
  小知不及大知,井蛙难知大海。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闻道而大笑之者,乃是下士。下士闻道而笑,是认为其言虚妄无稽,所以笑。又闻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为皆是荒唐之词故而大笑之。殊不知实运于虚,有生于无。虚无自然,正是道之体;柔弱贱下,正是道之用。故曰:不笑不足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注释】建言:常言。昧:暗昧。夷:平坦。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按客观规律办事。若颣:好象崎岖。 
  向自身的反向转化,是事物自然规律的运动方式。明此理者,因异于俗人浅识,故似同愚味。用柔弱不过分的作法,使事物达到自身的和谐,是自然规律的应用方式。所以循道而行者,因虚心应物,便如同退缩。行于大道,虽然结局能使事遂身安,但圣人却自始至终都是谨小慎微,故而若似崎岖。严复说:“学广则谦,识明则慎,自修而后悟平生之多过。”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注释】上德:高尚之德。辱:污垢。建德若偷: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之意。 
  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故而若似空谷:广大之德,是广慈博爱,不偏一物,故而若似不足;循道建德,是冲气成和,润物无声,故而状若似偷;质真之德,是随物应物,大直若屈,故而若似渝变。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注释】隅:边隅,棱角。大器:大才。希:少。大象:大的形象,指事物本原。隐:隐蔽,隐幽。贷:借。 
  大的洁白,是知白守黑,和光同尘,故而若似垢污;大的方正,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故谓没有棱角;博大之器,是经久历远,厚积博发,故而积久乃成;浩大之声,过于听之量,故而不易听闻;庞大之象,超乎视之域,故而具体无形。道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而隐幽无名。然而唯独道,才善于施借资材恩惠于万物,并善于成全万物。 
  【漫谈】人,尤其是领导人,重要的是要亲历苦难。“历尽苦难方能成器。”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尤其是年轻人,应将此句作为座右铭。只有吃得苦中苦,才可以磨炼他们的匠人品格和见识,才能锻炼他们的人格和见识,才能锻炼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判断现实、富有远见的眼力。正因为如此,才大器晚成。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团体,只有在真正经历苦难磨炼的人中才能找出“大器晚成”的舵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周恩来曾说:“逆境是良师。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的人不益于增长才干。”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为,人们从教训中能比从成功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意译】   
  上士听了“道”理,努力遵行; 
  中士听了“道”理,半信半疑; 
  下士听了“道”理,大肆嘲笑它。不被嘲笑,就不足为“道”了。 
  所以古语曾经说过: 
  理解了“道”却似昏昧,循“道”前进却似缩退,行“道”平易却似崎岖。 
  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故而若似空谷: 
  广大之德,是广慈博爱、不偏一物,故而若似不足; 
  循道建德,是冲气成和、润物无声,故而状若似偷; 
  质真之德,是随物应物、大直若屈,故而若似渝变。 
  大的洁白,是知白守黑、和光同尘,故而若似垢污; 
  大的方正,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故似没有棱角; 
  博大之器,是经久历远、厚积薄发,故而积久乃成; 
  浩大之声,过于听之量,故而不易听闻; 
  庞大之象,超乎视之域,故而具体无形。 
  道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而隐幽无名。然而唯独道,才善于施借资材恩惠于万物,并善于成全万物。                    
原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注释】建:建立,建树。善建者:善于建功立业的人。拔:拔除、毁废。抱:抱持,保守。脱:脱离、丢弃。祭祀:怀念、祭奠。辍:停止,断绝。 
  善于建树者,其所建树不会被拔除毁废,人亡政息;善于抱持者,其所抱持不会遭朝秦暮楚,脱离丢弃。子孙秉承此道能使之身安事遂,故而可保祭祀世代不绝。王弼说:“固其根而后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