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农本草经序
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
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礼注,亦曰:
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则存乎神农子仪之术,是礼记
注所谓慎物齐者,犹言治合之齐,指本草诸书而言也。冲远既引旧说,复疑
其非郑义过矣。汉书引本草方术而艺文志阙载,贾公彦引中经簿,有子仪本
草经一卷,不言出于神农。至隋经籍志,始载神农本草经三卷,与今分上中
下三品者相合,当属汉以来旧本。隋志又载雷公本草集注四卷,蔡邕本草七
卷,今俱不传。自别录以后,累有损益升降,随时条记,或传合本文,不相
别白,据陆元朗经典释文所引,则经文与名医所附益者,合并为一,其来旧
矣。孙君伯渊偕其从子因大观本草黑白字书,厘正神农本经三卷,又据太平
御览引经云,生山谷生川泽者,定为本文,其有预章,朱崖,常山,奉高,
郡县名者,定为后人羼入。释本草者,以吴普本为最古。散见于诸书征引者,
缀集之以补大观本所未备,疏通古义,系以考证,非澹雅之才,沈郁之思,
未易为此也。古者协阴阳之和,宣赢缩之节,凡夫含声负气,以及倒生旁达,
蠉飞蝡动之伦,胥尽其性,遇物能名,以达于利用生生之具,儒者宜致思焉。
淮南王书曰: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又曰大戟去水,葶苈愈张,
用之不节,乃反为病。论衡曰: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蜜丹;潜夫论
曰:治疾当真人参,反得支罗服,当得麦门冬,反蒸横麦,已而不识真,合
而服之,病以浸剧,斯皆神农之绪言,惟其赡涉者博,故引类比方,悉符药
论,后儒或忽为方技家言,渔猎所及,又是末师而非往古,甚至经典所载鸟
兽草木,亦辗转而昧其名,不已慎乎!后汉书华陀传,吴普从陀学,依准陀
疗,多所全济,陀以五禽之戏别传,又载魏明帝使普为禽戏,普以其法语诸
医,疑其方术相传,别有奇文异数。今观普所释本草,则神农、黄帝、岐伯、
雷公、桐君、医和、扁鹊,以及后代名医之说,靡不赅载,则其多所全济,
由于稽考之勤,比验之密,而非必别有其奇文异数,信乎!非读三世书者,
不可服其药也。世俗所传黄帝、神农、扁鹊之书,多为后人窜易,余愿得夫
闳览博物者为之是正也。因孙君伯仲校定本草,而发其端,至其书考证精审,
则读者宜自得之。余姚邵晋涵序。
… 页面 2…
神农本草经序
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
医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
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则其传不正,非作赭鞭钩 。巡五岳四读。则其识不
广,非以土地所生万千类,验其能治与否,则其业不神,传不正,识不广。
业不神,难日取玉石草木禽兽虫鱼米谷之属,历试之,亲尝之,亦仅与商贾
市贩等耳,于医乎何与。吾故曰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崇文总目,载食品
一卷,五脏论一卷,皆系之神农。其本久不传,传之者,神农本草经耳,而
亦无专本。唐审元裒辑之,书录解题,谓之大观本草,读书志谓之证类本草。
厥后缪希雍有疏,卢之颐有乘雅半偈,皆以本经为之主,然或参以臆说,或
益以衍断,解愈纷,义愈晦,未有考核精审。卓然有所发明者,则证古难,
证古而折衷于至是,为尤难。孙渊如观察,偕其从子凤卿,辑神农本草经三
卷,于吴普名医外,益以说文、尔雅、广雅、淮南子、抱朴子诸书。不列古
方,不论脉证,而古圣殷殷治世之意,灿然如列眉。孔子曰,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又曰致知在格物,则是书也。非徒医家之书,而实儒家之书也,其
远胜于希雍之颐诸人也固宜。或以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几
有疑于本草经者,然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见于三皇纪矣,因三百六十
五种注释为七卷,见于陶隐居别录矣,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唐本草
宗之,增一百三十三种,孟昶复加厘定,蜀本草又宗之,至郡县本属后人所
附益,经但云生山谷生川泽耳。洪范以康宁为福,雅颂称寿考万年,又何疑
于久服轻身延年,为后世方士之说哉,大抵儒者之嗜学如医然。渊源,其脉
也,覆审,其胗视也,辨邪正,定是非,则温寒平热之介也。观察方闻缀学,
以鸿儒名,海内求其著述者,如金膏水碧之珍,凤卿好博闻,研丹吮墨,日
以儒为事。则上溯之羲皇以前,数千年如一日,非嗜之专且久而能然耶。顾
吾独怪是编中,无所谓治书癖者,安得起神农而一问之。嘉庆四年,太岁在
已未,冬十月望日,宣城张炯撰于瞻园之灌术庄。
… 页面 3…
校定神农本草经序
神农本草经三卷,所传白字书。见大观本草。按嘉祐补注序云,所谓神
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开宝重
定序云,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弘景,
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据此则宋所传黑白字书,实陶弘
景手书之本,自梁以前,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各有成书,魏吴
普见之,故其说药性主治,各家殊异,后人纂为一书,然犹有旁注,或朱墨
字之别,本经之文以是不乱。旧说,本草之名,仅见汉书平帝纪及楼护传,
予按艺文志有神农黄帝食药七卷,今本 为食禁,贾公彦周礼医师疏,引其
文,正作食药。宋人不考,遂疑本草非七略中书。贾公彦引中经簿,又有子
仪本草经一卷,疑亦此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其卷数不同者,古今分
合之异。神农之世,书契未作,说者以此疑经,如皇甫谧言,则知四卷成于
黄帝。陶弘景云,轩辕以前,文字未传,药性所主,尝以识识相因,至于桐
雷,乃著在于编简,此书当于素问同类,其言良是。且艺文志,农、兵、五
行、杂占、经方、神仙诸家,俱有神农书,大抵述作有本,其传非妄,是以
博物志云,太古书今见存,有神农经、春秋传注,贾逵以三坟为三皇之书,
神农预其列。史记言,秦始皇不去医药卜筮之书,则此经幸与周易并存。颜
之推家训乃云,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
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陶弘景亦云,所
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按嶭综注张衡赋,引本草经,太
一禹余粮,一名石脑,生山谷,是古本无郡县名;太平御览,引经上云,生
山谷或川泽,下云生某山某郡,明生山谷,本经文也。其下郡县,名医所益,
今大观本,俱作黑字,或合其文,云某山川谷,某郡川泽,恐传写之误,古
本不若此,仲景元化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当之书,世少行用。魏
志华陀传,言普从陀学,隋经籍志称吴普本草,梁有六卷,嘉祐本草云,普
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内不复存,惟诸
书多见引。据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是普书宋时已佚,今其文惟见
掌禹锡所引,艺文类聚、初学记、后汉书注、事类赋诸书,太平御览,引据
尤多,足补大观所缺,重是别录前书,因采其文附于本经,亦略备矣。其普
所称,有神农说者,即是本经,大观或误作黑字,亦据增其药物,或数浮于
三百六十五种,由后人以意分合,难以定之。其药名,有禹余粮、王不留行、
徐长卿、鬼督邮之属,不类太古时文,按字书以禹为虫,不必夏禹,其余名
号,或系后人所增,或声音传述,改古旧称之致,又经有云,宜酒渍者,或
以酒非神农时物,然本草衍义,已据素问,首言以妄为常,以酒为浆,谓酒
自黄帝始,又按文选注引博物志,亦云杜康作酒,王著与杜康绝交书曰,康
字仲宁,或云黄帝时人,则俱不得疑经矣。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又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今儒家拘泥耳目,未能及远,不覩医经本草之
书,方家循守俗书,不察古本药性异同之说,又见明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其
名已愚,仅取大观本,割裂旧文,妄加增驳,迷误后学。予与家凤卿集成是
书,庶以辅冀完经,启蒙方伎,略以所知,加之考证,本经云,上药本上经,
中药本中经,下药本下经,是古以玉石草木等,上中下品,分卷,而序录别
为一卷,陶序朱书云,本草经卷上,注云,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论,
卷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虫兽果菜米合三品,此名医所改,今依古为
… 页面 4…
次,又帝王世纪,及陶序,称四卷者,掌禹锡云,按旧本亦作四卷。韩保昇
又云,神农本草上、中、下、并序录,合四卷、若此,则三四之异以有序录,
则抱朴子养生要略。太平御览所引起神农经,或云问于太乙子,或引太乙子
云云,皆经所无。或亦在序录中,后人节去之耳,至其经文或以痒为养,创
为疮。淡为痰,注为蛀,沙为砂,兔为菟之类,皆由传写之误,据古订正,
勿嫌惊俗也,其辨析物类,引据诸书,本之毛诗,尔雅,说文,方言,广雅,
诸子杂家,则凤卿增补之力俱多云,阳湖孙星衍撰。
… 页面 5…
神农本草经卷一
魏 吴普等述
清 孙星衍 孙冯翼同辑
… 页面 6…
玉石 (上品)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丹沙、云母、玉泉、石钟乳、涅石、消石、朴消、滑石、石胆、空青、
曾青、禹余粮、太乙余粮、白石英、紫石英、五色石脂、白青、扁青(右玉
石,上品一十八种,旧同)、菖蒲、鞠华、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
术、菟丝子、牛膝、充蔚子、女萎、防葵、柴胡、麦门冬、独活、车前子、
木香、署豫、薏苡仁、泽泻、远志、龙胆、细辛、石斛、巴戟天、白英、白
蒿、赤箭、奄闾子、析蓂子、蓍实、赤、黑、青、白、黄、紫芝、卷柏、蓝
实、芎⑥挛摺⒒屏⒙缡⑤疝甲印⒒脐取⑷馑扇荨⒎婪纭⑵鸦啤⑾闫选ⅰ
续断、漏芦、营实、天名精、决明子、丹参、茜根、飞廉、五味子、旋华、
兰草、蛇床子、地肤子、景天、茵陈、杜若、沙参、白兔藿、徐长卿、石龙
刍、薇衔、云实、王不留行、升麻、青蘘、姑活、别羁、屈草、淮木、 (右
草上品七十三种,旧七十二种)、牡桂、菌桂、松脂、槐实、枸杞、柏实、
伏苓、榆皮、酸枣、蘖木、干漆、五加皮、蔓荆实、辛夷、桑上寄生、杜仲、
女贞实、木兰、蕤核、橘柚、(右木上品二十种,旧一十九种)发皮右(人
一种,旧同)。
龙骨、麝香、牛黄、熊脂、白胶、阿胶 (右猷上品六种旧同)。
丹雄鸡、雁肪 (右禽上品二种,旧同)。
石蜜、蜂子、蜜腊、牡蛎、龟甲、桑螵蛸、海蛤、文蛤、蠡鱼、鲤鱼胆
(右蠡鱼上品一十种,旧同)。藕实茎、大枣、葡萄、蓬蔂、鸡头实(右果
上品五种,旧六种)、胡麻、麻贲 (右米谷上品二种,旧三种)。
冬葵子、苋实、瓜蒂、瓜子、苦菜 (右菜上品五种,旧同)。
丹沙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
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生山谷。(太平御览引,多有
生山谷三字,大观本,作生符陵山谷,俱作黑字,考生山谷是经文,后人加
郡县耳,宜改为白字,而以郡县为黑字,下皆仿此)。
吴普本草曰:丹沙,神农甘、黄帝苦,有毒。扁鹊苦,李氏大寒,或生
武陵,采无时,能化未成水银,畏磁石,恶咸水 (太平御览)。
名医曰: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生符陵山谷,采无时。
案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象丹形,古文作日,亦作彤、
沙、水散石也。澒,丹沙所化为水银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