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459章

崇祯七年-第459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钍呛鲜什淮怼0蚕缍罩鼙撸杏写笃盏叵兄茫庑┤巳チ耍蘸每梢钥选8庑┤朔指钢滞恋馗F骶叩龋儆诎蚕缍罩邪才湃耸旨喙埽偌由习蚕缍兆蠼褂辛阶鹇范眨嗍谴笕讼较拢嗫擅且黄鸺喙堋U庑┤硕际抢先酢尽娑眩姓庑┤耸旨喙埽阆撇黄鹗�

    么风‘浪’来。”董策听了暗暗点头,李贵果然是有心思的,这等安排和自己的想法,正是不谋而合。现在董策辖下这片土地上,统治中心乃是磐石堡,这里也是最重要的所在,是以万万不容有失。但安乡墩现在地位就下降的厉害了,说句难听点儿的话,就算是这些人闹事儿,安乡墩出了什么事儿,那也是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第660章 六五九 如何招募?() 
把这些人‘弄’到安乡墩去,不但消弭了隐患,更是有不少好处。

    一来安乡墩有不少荒地,他们去了之后开垦荒地,用心耕作的话,不但可以养活自己,更是能够增加董府的收入因为安乡墩周围的土地,无论是耕地还是荒地,都是属于董策个人的,他们只要去了安乡墩,就只能是成为董策的佃户。

    二来则是,安乡墩周围人丁多了,整体实力也会上升,如此过一段时日,说不得会成为董策辖地内另外一个中心。若是发展的好,说不得那个火路墩还能升格为军堡!到时候,董策手底下可就是两座军堡了!

    军堡的数量不是重点,但只要有了一座军堡,手底下拥有的兵额可就能翻一番了!

    这才是董策真正在意的。

    他现在毕竟还是朝廷的军官,吃着朝廷的粮,拿着朝廷的饷,纵然心中已然有了些别样的心思,现在却也不是付诸实施的时候。总要势力更大一些,少说得拥兵数万之后,才能那般做。现如今,还是老老实实的做朝廷的顺臣的好。

    既然是做顺臣,有些规矩就不得不遵守,有些东西就不能触碰比如说兵额。

    兵额这个事儿,不但是朝廷以及上官非常忌讳的一件事儿,更是很容易就被人发现,而一旦被人发现,要么是倒霉,要么就是把柄被人抓到了手里。

    朝廷一共就给了你五百兵的兵额,你为何自己要扩展到一千兵?拿朝廷的命令不当回事儿是吧?

    这还是有良心的说法。若是说得重一点儿,那跟不臣之心也是能扯到一起的!

    董策现在可是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因着和刘若宰的关系,当初董策拿到的兵额不少。磐石堡只是一个军堡而已,按照九边这边儿的惯例,一个军堡的守备,手底下也就几百人,但刘若宰后来却是又给他加了不少,凑成了一千二百兵的兵额。这在整个大同镇北,可是独一份儿!远远超过一般守备的兵额,几乎达到了参将级别统领军队数量的四成左右。

    现在董策还没凑过这些数儿,还不用担心,但等他从察哈尔回来可就说不准了。

    这一次,董策打算大肆招募流民这个大肆,可是名副其实的大肆,绝不仅仅是上一次规模的一倍两倍,而有可能是六倍七倍招募了流民,必然要选

    其‘精’壮者入军,到时候军队数量会急剧扩大,一千二百的兵额,未必够用。

    是以得未雨绸缪,董策现下正在布子,而他打算等从察哈尔回来之后便去刘若宰那里走‘门’路,按他的想法,在崇祯八年,他至少也把军队扩充到三千以上。

    而且须得是‘精’兵。

    董策点点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道:“这是老成的意见。”

    李贵闻言,赶紧道谢,心下也是欢喜。大明官场之上,最是推崇中庸,给一个官员作评价的时候,向来是不会说的太坏,也不会说的太好,而对于一个做官的人来说,老成这两个字,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

    李贵心知肚明,自己这个思路看来是对了大人的胃口。

    “那剩下那些,家中未曾有人死在本官手下的呢?又该如何处置?”董策又问道。

    李贵方才已经打好了腹稿,从容道:“属下以为,他们是不能住一块儿的了,必须得分开。属下想,咱们就不成立新的保甲的,只是把原先每一甲十户,扩展到十二户,把这些马贼们,打散了放进原有的那些甲中,也分给他们土地,耕牛,粮种等,让他们安心住下。不过发给他们粮食,却是不能多了,大概一次发给两日之用就差不多,免得生了什么岔子。同时,的须得命令各甲甲长好生监督看管。”

    “成,就这么办。”

    董策点点头,认可了李贵的看法,然后道:“你现在便去处置这件事儿,本官拨给你些家丁听用,有什么问题,直接来找本官就是。”

    “耶律斡里和!”董策侧头喊了一句,耶律斡里和赶紧应了一声,打马过来:“老爷,您叫我?”

    “带着你麾下家丁,跟着李贵去做事,只要用心听命就是,不得有异议,不得违反,明白了么?”董策吩咐道。

    “是!”耶律斡里和满口答应下来,神‘色’间很是有些兴奋。

    董策一瞧就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厉声呵斥道:“老实做事,别生什么实非,更别想着趁机杀人,若是敢违反,本官一定严办你!听到没有?”

    耶律斡里和心思被拆穿,顿时就没了‘精’神,悻悻道:“奴才醒的了。”

    “对了,还有件事儿……那些俘虏们

    许久没吃东西了,先给他们吃顿饱饭。”董策嘱咐道。

    “是,属下明白。”李贵应道。

    李贵在耶律斡里和及一队家丁的簇拥下朝着那些流民走去,瞧见他们过来,俘虏们都是有些畏惧,心里又是很有些期盼。李贵朝着他们大声的说了两句,人群便是发出了一阵欢呼之声。

    接着李贵便是一条条命令下达,先是着人去食堂‘弄’些吃食,不用太好的,馒头大饼就成,菜看着给点儿,不给也没关系。但是水和主食,一定得充足。而后又是着人去各自通知,把各个甲的甲长给叫来。

    看这样子,他是准备连夜安排的。

    董策瞧了两眼,微微点头。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李贵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做起这些事来,应是驾轻就熟,很是迅速。总体来说,李贵已经是一个相当合格的民事官员,有他在,董策对民事这一块儿就放心很多。而且也不用事事都过董策的手了,只要吩咐下去,李贵总归是能给做的妥当的,给董策减轻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当然,一些重要的事儿,还是得董策拿主意的。

    石进和周仲眼见得不用自己再带兵押送俘虏,便是给董策告辞,董策摆摆手,道:“且先回去,本官嘱咐的,莫要忘了。”

    “是,大人,属下定不敢忘。”两人弯腰行礼,带着大部队先进城。

    等到他们走的不见人影儿了,董策又回头瞧了一眼,李贵正在给那些俘虏宣讲,董策给他的这桩差事,工作量很是不小,就算是李贵今儿晚上不休息连夜安排,只怕也得后天大后天的才能做完。董策自然不会在这儿耗着,便也带着周伯等人也进了城。他下了马,白忠旗赶紧也跟着下马,把董策这匹枣红‘色’的大马牵着。眼见得董策和这几位是有话要说,他很知趣儿的落后了几步。而家丁们则是纷纷点起火把,有的绕到董策的前面和两边,一来是护卫安全,二来是给他照亮左近。

    初‘春’料峭,夜风虽不似冬日那般吹在脸上直如刮骨钢刀一般‘弄’的人脸生疼,却也是森森颇有凉意。

    此次剿灭虎头山寨一战,善后工作大体是安排下去了,只是有些事儿,得董策亲自出面去做,那就不着急在今晚了。

    董策先看向了张寒:“张先生,之前本官跟你说的那事儿,可有章程能拿出来了?”张寒点点头,笑道:“正

    要与大人说这件事儿呢!这些时日学生日思夜想都是如此,现在倒也略有所得。”他说话素来有分寸,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是表明心中自信满满。

    '微信关注";";;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第661章 六六零 这一次玩大的!() 
上一次董策用的是张贴榜文以及和地方上的衙‘门’里的人合作的法子,这一次招募,这个法子当然还是管用的,但问题是,作用有限。其实上一次招募流民,真正起到作用的不是董策张贴的榜文榜文有几个人看?再说了,许多地方根本不许流民靠近城池甚至是进入自己的县治,而是在县界的要道之处派人守着,见到流民就直接驱逐而是他收买的衙‘门’里的人。

    但董策能收买多少衙‘门’中人?得‘花’费多少银子?就算是他不在乎银子,哪里有那么多‘门’路?

    而就算是收买了这些人,最后又有多少人真正起到作用,给流民进行宣讲?

    若真是特别管用的话,上一次董策不会只招来这一千上下的流民。

    去年招募流民的那会儿,且不说大明,就说整个大同镇北,流民怕是几十万都不止了!上一次只招来那些,只能算是一般。而现在,流民只会更多不会变少。朝廷又没什么处置的法子,地方上横征暴敛依旧,流寇四起,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是不知道多少地方被劫掠一空,多少人家倾家‘荡’产,这些人衣食无着,当地都讨不到任何吃的,只好是变成了流民。

    今年董策是要有大动作的,招募流民的力度也比去年大了许多,自然就要想一个更行之有效的法子。

    张寒显然是早有准备,估计也是知道董策肯定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的,他沉声道:“大人,属下的想法,乃是派人出去,亲自宣讲。”

    “哦?怎么个亲自宣**儿?”董策听的眼睛一亮,立刻问道。

    “最好的人选,莫过于是去年的那些流民。”

    “这些流民,去年来的时候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今却是一个个有吃有穿,瞧着也都胖了不少,整个人都舒坦了许多。现在随便把一个咱们治下的百姓和那些流民们放在一起,立刻就能瞧出不一样了。”

    “属下的意思,就是选派一百人出去,分成五十组,这五十组中,可以派二十组到一些州县的城‘门’口。而另外三十组,则是分散到各个紧要的路口,去哪些路口,须得问过当地的人,瞧瞧哪里是流民们的必经之地。”

    张寒这话说完,董策便是点头,道:“不错,当是如此。”

    不是只把人放到城‘门’口,而是散到各个‘交’通要地

    ,这一招相当之高明。流民们都是四处流动的,前进的方向并不确定,但就算是他们四处‘乱’走,也终归是要走在路上的,那么一些重要的路口,他们就绕不过去。等在那里,碰到流民队伍的可能‘性’比在城‘门’口还要大一些。

    张寒这个提议,真是不错的。

    “见到流民,便是上去宣讲,言道咱们磐石堡的好处,发给粮食,分给耕地耕牛粮种等等。然后让他们宣讲自身,言道自家是哪里哪里人,何时成为流民,何时来到的磐石堡,家里现在分了多少地,粮食长势如何等等。”

    “因着他们也是流民出身,是以很容易就能得到那些流民的认同,而且说的都是事实,也不怕人诘问,并不用刻意夸大就足以取信于人。但有一点,须得讲出重点来,诸如发给粮食,发给耕地,并且耕地能够世代传下去,这就是重点!这就是让流民们最是心动,最是可能让他们来到磐石堡的因素。”

    “只要是说的那些流民心动同意,这差事就算是完成了一半儿。若是那流民队伍足够大,那么就让派出去的人亲自带路,把流民们给领过来,而不是让他们自己来。咱们派出去这五十组,只要是一组领回来二三百人,那总数便是过万了!若是那流民队伍小,则让咱们派出去的人,先在当地买些粮食安抚他们,让他们吃顿饱饭,接着等下一‘波’流民,如此下去,凑足了人数才能往回领。”

    董策接着点头。

    他是吃过这方面教训的,去年那些流民,有的在阳和城外听了那一番话之后,本来是已经意动,要来磐石堡了,结果因为不认得路,愣是没来到。还有的最终是来到了,但由于在路上绕了圈子,耽搁了时间,以至于不少人死在了路上。

    听完了张寒的意见,董策沉‘吟’片刻,道:“张先生你说的这几条,都是极有见地的,不过本官以为,有些地方,尚有几分不妥。”

    董策对待张寒的态度和对待其它手下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毕竟张寒身份特殊,类似于是客卿一样。再说了,张寒也不是跟着他起家的,终归不是那么亲近,是以说话总是比较客气。

    不过张寒却是不会因此而不敬,赶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