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娱乐-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考洳换岫啵匀煌蹲室簿筒换崽蟆D甑卓擅最V且趾欤琩fn要分红,还有各种商演活动,尾牙,廖小乔是不信杜翰文没钱需要自己投资。
张均甯心里默默算了算。似乎开间民宿是用不着廖小乔合作吧,这借口是敷衍了点,还不如自己想个点子来忽悠呢。不过看杜翰文的表情,又不像是顺口说的。
“我自己开一间当然是够钱的。”杜翰文摆摆手,感觉自己也从倦怠的精神状态里解脱出来。精神抖擞,“那如果是开五家?开十家呢。”
“你男朋友疯了。”廖小乔看向张均甯,给了句评语。张均甯也笑了出来,“是啊,你打算转行做酒店业了吗?”
没理两个女人的吐槽,吃了个小笼包,“我没说在垦丁开那么多啊。”
“那不然你还要在阿里山去开不成。”廖小乔毒舌了一句,看杜翰文并不以为然,皱皱眉,“难不成你还真想在阿里山开啊,如果是开咖啡屋我觉得还好,民宿没必要吧,特色不突出客源可不丰富。”
杜翰文拿着筷子敲了敲碗,“看到了吧阿甯,为什么我说这件事必须要她参与才能做,因为她有这个。”
看杜翰文指了指脑袋,廖小乔咧了咧嘴角,“我记住你说徐若暄没脑子了呢。”
“哎呀,方向不同嘛,我是说商业头脑。”杜翰文赶紧打断,这女人显然会真的告诉徐若暄的,“我意思,如果把民宿开到内地呢。相对于岛内来说,内地可是有广阔的市场来消化。”
“你是说?”廖小乔眼睛一亮,“连锁民宿?”
打了个响指,杜翰文点点头,继续喝粥。张均甯不是听不懂两人在说什么,只是对于含义的理解并没有到廖小乔那么深,问起来,“内地现在有那么好的旅行消费环境吗?杜杜不是说现在内地很多旅游配套设施都很落后,大环境不配套,民宿显得太小众了吧。”
“你别用咱们比较成熟的民宿去套啊。”廖小乔给张均甯解释,“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在垦丁开一家,积累成熟经验。差不多一两年后,用杜翰文的名气,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先做试点。也就是在大城市周边做试点,接着再深入到特色景区。喂,我没说错吧,是不是这一套?”
杜翰文给廖小乔竖了个大拇指,“所以怎么能没有你呢。”
“屁,不就是那些搞酒店业的在内地做的方式吗,只不过换了个产品,换汤不换药。做这一行的,对市场判断都不会差。”廖小乔还是得意的,“虽然俗是俗了点,不过切入点真不错。随着内地经济发展,旅游行业是会蓬勃发展,现在布局,是个好时机。先在这里做出名气,到了内地,开成高端民宿,先期主要做去内地外国人生意。咱们有这个优势,可以直接预订,那可是只有连锁大酒店才能做得到的事情。”
张均甯在廖小乔一番解释之下,忽然才明白杜翰文还真不是敷衍廖小乔的,显然这事儿是有完整计划,不是灵机一动想出来的点子。笑眯眯吃起早餐,看样子男朋友名下产业又要多一些了。不过也不全是好事,唯一的问题是又跟廖小乔捆绑的更紧密了些,讨厌的利益圈。
要不是张妈妈两次打电话来催,张均甯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从台北往台中赶。廖小乔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之后就没什么时间观念了,一顿早饭硬是吃成了早午饭。
等终于从台北出发了,又发现南下车流颇多,在快速路上车速也快不起来,眼瞅着到台中就要晚上了。不过张均甯倒是一点也不心浮气躁,能有半天时间跟杜翰文独处,还是在除夕这样的日子,既难得又珍贵。
给杜翰文喂了片薯片,张均甯看着龟速前进的车流,倒是有点愿意再堵一点,干脆堵到回不了台中,还能回台北两个人过年。想着想着就笑起来,“说不定到了台中就可以去万和宫抢头香了。”
“那得堵成什么样。”杜翰文倒是记起张姓是当地大姓,台中特色戏十二姓戏就是以张姓为首,庙地都是张姓捐的。这自己到了台中,似乎有点儿不妙啊。赶紧跟张均甯交待,“记得打好掩护,说我不会喝酒,各种过敏,反正怎么惨怎么说喔。”
“知道啦。”张均甯没当回事,或者说是并没有按杜翰文的思路去考虑这件事,“晚上带你去吃麻叶羹,我可爱吃了。”
“你觉得我进了你家门,在走之前有机会跟你出去玩?”杜翰文问着,张均甯一愣,想了想,“是哦,光介绍认识亲戚,得用一个小时吧。”
杜翰文叹口气,看起来是难以全身而退了。
在并不快的快速路上开了三个多小时,总算磨蹭到了台中。留了个心眼,杜翰文先让张均甯带自己去吃了点东西。豆花,卤肉饭,把自己吃到饱,才开车在张均甯带领下到了台中张家。
当二十几个小朋友在巷口喧闹着叫着表姐,堂姐,表姑,时候,杜翰文脑袋就大起来。几个上国小高年级的小朋友看到杜翰文就跑上来抱,张均甯咯咯直笑,杜翰文就只能苦笑。
大家族,小家庭,作为独生子一代打头那波人,杜翰文是真没体验过这种家族式聚会。而且心理压力还颇大,既要摆好自己位置,给足了张家面子,又要让自己不显得跌份,这尺度拿捏,也是人生头一次。
这时候倒是幸亏了这群小朋友了,簇拥着两人王门口走,杜翰文就故意慢了几步。跟拽着自己衣服的小朋友亲切交流,让张均甯走到前边。
“爷爷,奶奶!”张均甯招呼着,这时候杜翰文才像是刚看到门口站着人在迎接一样,抱起个张均甯的小侄女,走到门前,笑容摆的跟海报上一模一样,“爷爷奶奶好,叔叔阿姨好。”
用小朋友挡住一侧围观亲戚的视线,只把目光放在张均甯这一家人身上。既不会显得不礼貌,又不用担心跟一群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还要废话。
“好好,进来进来。”张爷爷拉起孙女的手,招呼着杜翰文,“就等你们了。”
别啊,最好别等。杜翰文心里说着,还是跟着一起走进大家族祠堂,对一个家族没什么传承的家伙来说,这也是人生头一次的新奇感受,在祠堂里看祭祖。(。)
第二百七十一章 马拉桑()
张氏家族人口众多,不过杜翰文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想象中应该是香火鼎盛,一百多口人吃办桌,舞个龙耍个狮,欢欢喜喜过大年。实际证明杜翰文是想多了,电影看多了。张氏是大家族没错,但并不代表大家就一定要在一起聚着过年啊。特别是张均甯家,书香世家,也不是那种喜欢凑热闹的性格。待张均甯回来,上了香,介绍杜翰文给亲戚们认识之后,这就拍屁股走人,回自己家过年去了。
这让杜翰文松了一大口气,难怪自己一直在怕人多什么的,张均甯没当回事呢,搞了半天到最后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聚会。真不怪杜翰文想太多,纯粹是没经验,受古装剧,民国剧影响的。
一直不怎么待见杜翰文的张爸爸依然不怎么待见,不过离了婚就是有这点好处,人是张妈妈叫来的。张爸爸还真不敢给杜翰文脸色,女生向外加上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这两句话加在一起蕴含的道理,张爸爸还是明白的。闹不好这丫头不高兴带上男朋友回台北了,那自己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好在杜翰文还是礼貌有加,不过聊是跟张爸爸聊不到一起。虽然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教授,但杜翰文对这里大学生活经验是零,两人着实没什么好聊的。张妈妈这时候就是粘合剂了,加上因为姐姐在英国没回来,张均甯也成了家里的宝。连带着堂姐堂妹围聚成圈,把杜翰文拉进去聊,这就把张爸爸给边缘化了。
再成熟杜翰文也没有跟岳父母交流的经验,不懂这时候应该去跟未来岳父好好聊聊,免得寂寞难耐,对自己更是不上眼。眼瞅着自己舒服了。杜翰文也有想过去跟张爸爸聊聊,张妈妈一说话,就又忘了这茬。
一家子人吃着饭,看着新春特别节目,不过这天看的不是什么综艺节目,而是《继承者们》。那自然是算了时间在除夕播出的。还好算上广告也就一个小时,没挤占大部分综艺节目的时间,不然各大电视台就要哭了。
“其实我想看《飞龙在天》。”杜翰文侧着头小声跟张均甯说着。
“奶奶指名要看你。”张均甯也小声回了句,“回家看重播啦,别闹。”
“晚上要怎么睡?”杜翰文在姑娘哈了口气,张均甯低下头吃了口菜掩饰了一下,“有客房给你睡啊。”
“你姐没回来,一个人睡不寂寞啊。”杜翰文说着,张均甯站起来给堂妹盛汤。瞄到姑娘脖子都红了。杜翰文乐起来。
吃过饭,一家子十几口人都坐在客厅电视机前看电视剧。看到杜翰文出场,就都笑咪嘻嘻的扭头瞄这个真人两眼。张妈妈对偶像剧实在没什么兴趣,拉着杜翰文小声问着,“《暗香》是你写的?”
“是呢。”这种事,杜翰文还是会很愉快的承认。
“那也算是音乐圈的人吧。”张妈妈不是很确定,其实杜翰文也不是很确定,想了想。张妈妈这么问,估计是有事要问。就回答着,“应该不太算,不过跟唱片公司合作的都不错,认识些人。”
“这样啊。”张妈妈点点头,“有个作家界的前辈,叫马景贤。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他的儿童读物作品?”
杜翰文摇摇头,还真没看过,这名字太陌生了。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名字都是陌生的。儿童读物作家界,这圈子实在是太冷门了。
“嗯。他作品不错。”张妈妈显然意不在此,接着说道,“节前协会聚会,碰见他,为人父母的,自然说起了儿女的事情。他有个儿子,比阿莹大四岁,阿莹出国前还想着介绍两人认识呢。”
“大四岁还不错,挺合适。”杜翰文笑了笑,接了句话,免得张妈妈自己这场独角戏唱不下去。一旁张均甯也听到了,“马叔叔家那个哥哥喔,刚回台北的时候还见过,后来是去淡大念书了吗?”
“人家都毕业退伍了。”张妈妈拉着女儿的手,“不知道吧,你马哥哥出专辑了,现在是歌手。”
“啊。”张均甯张了张嘴,“没听说过啊,他唱什么歌,最近没听到什么歌手姓马啊,你知道吗?”
杜翰文摇摇头,这傻丫头,你妈说这个肯定不是为了说人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啊。静静听就是了,倒是当了回好捧哏。果然,张妈妈笑起来,“我可没记住,年轻人喜欢这些还是不错的,我听了下,歌不错,就是不怎么红。”
原来落在这个地方等我呢,杜翰文也跟着笑,“年底这段时间,小哥,徐若暄,周捷伦把点唱榜都霸占了,这时候发专辑是有些不明智。”
“我是不太懂啦。”张妈妈笑眯眯说着,那边张均甯已经凑过来问,“妈,给马叔叔打电话问问啊,说不定以后要让念先哥哥给我签名呢。”
嗯?念先哥哥?杜翰文耳朵动了动,听着张妈妈马上打电话问。不过注意力已经不在电话上,姓马,名念先,今年年底出了专辑,淡大毕业,杜翰文实在想不出还有第二个马念先,这不就是马拉桑嘛。
《海角七号》里那个销售员马拉桑,就是马念先客串的。不过这位玩乐队出身的音乐人,似乎在电影配乐上更有前途。起码光是《总铺师》几首歌,被各种提名,而且在当时也引发了风潮。这位呢,是玩乐队起家,不过糯米团乐队一直不红。后来单飞倒是发展不错,不管是当制作人还是自己唱,十年后也算是闯出了一片天。
“叫《青春鸟王》?”张妈妈放下电话,总算打听明白了,“这名字起得,挺有意思的,怎么就是不红呢。”
“又没人帮他们宣传,而且年底都听《暗香》,听《说爱你》,听周捷伦,谁听他们乐队唱啊。”张均甯是说了句大实话,“而且也不是那么朗朗上口,不然早就脍炙人口了。”
“成语是你这样用的啊,我的小祖宗。”张妈妈揉揉女儿脸,看向杜翰文,“就是,怎么不红呢。你跟唱片业的人不是挺熟嘛,有空帮他说说。专辑我听了,挺不错的。”
杜翰文点点头,彻底明白了,准是张妈妈答应马念先老爸了。说不准还吹了,我女儿男朋友是谁谁谁,都是混娱乐圈的,也算是有同窗之谊,帮你宣传。完全可以理解,所以自然是点头应承下来。倒是当了半天托,被老妈当了回枪手的张均甯反应过来,“你跟他说这干吗啊,他又不是歌手。”
“没什么啊,都是年轻人,杜杜提一下还是蛮管用的是不是。”张妈妈用眼神跟杜翰文寻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