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249章

都市藏真-第249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不信,你去魔都市,找任何一家珠宝店,他们都可以给你做出鉴定,甚至你上网查一下,也可以轻易找到铁龙生的相关知识,只要一看,你就明白了。”最后韩孔雀还是多说了几句。

    看着小伙子失魂落魄的离开,韩孔雀感觉也不好:“大家都看到了,以后购买贵重物品,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是认准那些大品牌,索要正规发票,以后就算发现了问题,也可以找他们赔偿。”

    “韩先生,我们相信你,不说那个了,您还是看看我这两本书吧!”说着,一个精瘦的中年妇女,递上来一本书。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韩孔雀接过来一看,就知道这本书属于古籍。

    而陈修园这个人,在清乾隆时期就是有名的医学大家,因为韩孔雀弄到了一本东汉张芝医略,所以对这种教授中医的医书,他还特别研究了一阵子,所以他对这本著作还是了解不少的,这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应该是当时最正统的医学教科书。

    清代除《医宗金鉴》为法定的医学教科书外,陈修园医书16种可算是中医的自学丛书。

    我国长江以南,以这些书自学或传授者不少,因而其著作多畅销,不少书商甚至把其他医家的著作编入,以谋取厚利,如另有陈修园医书18种、21种、24种、32种、48种,乃至72种等,可见其影响之一斑。

    陈氏的医书包括从基础到临床,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并有医学入门著作《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歌括》、《时方妙用》等。

    这里面灌注了陈氏的心法和经验,且大都用通俗浅显的文句,赋以韵脚,或作歌赋,便于习诵。

    而其内容又都深入浅出,切于实用,有利于自学,因而对医学的普及教育有推动作用。

    可以说这是一种很完善的中医教科书,不过,到了现在,这样的教科书却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

    就算很多自称中医传承者的所谓名医,也不一定学到过多少,所以说,中医的衰落是有其根本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这种传承的断绝。

    韩孔雀随意翻了翻,就知道这是一套清乾隆时期刻印的古籍,如果没有意外,这样的一套医书应该有十六本。

    所以韩孔雀开口问道:“另一本呢?那本也是医书?”

    那中年女人道:“不是,这本好像是九国志,对,我祖爷爷就是这么说的,我说他说错了,他还不承认,我只听说过三国志,还真没听说过九国志,肯定是祖爷爷老糊涂了,胡说呢!”

    钱种树斥道:“不懂你就不要乱说,祖爷爷的学问是你能够怀疑的吗?韩先生,你不要理会她,她祖爷爷是我们钱家最高寿的老人了,九十九岁生日都过来好几个了,所以他家的老东西是最多的,特别是老书。

    当年我这个祖爷爷十分喜欢读书,收集的古书不少,听说当年收回真水观的时候,祖爷爷还从真水观抱走了不少古籍,哎,现在的人不争气啊!很多古籍都毁了,也不知道现在剩下了多少。”

    “九国志?”韩孔雀听的神情一阵恍惚:这钱家角难道是我的幸运地?

    这不由得韩孔雀这么想,他在这钱家角得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那本是九国志,不管是哪种版本,都应该是不可多得的珍本古籍。

    九国志,是一本书的书名,北宋路振写的,共四十九卷,记载了自五代时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荆nan、南汉、闽、楚九国史事。

    “拿来我看看。”韩孔雀急切的道。

    接过厚厚的书本,韩孔雀直接翻到最后,一共有四十九卷,没有错了,这是最早的宋版书。

    因为原版已经散失,后来被重编为十二卷,所以后来传世的都是十二卷的版本,像这样的四十九卷的完整版本,是后世绝对没法再印刷的。(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八章九国志() 
看到韩孔雀拿着两本书发呆,钱种树道:“韩先生,韩先生,你怎么了?难道这两本书不对?”

    韩孔雀反应过来:“这本陈修园医书没什么不对,这是清乾隆时期的中医教科书,保存到现在也不容易,是真正的古籍,不过这本九国志就有问题了,因为有传说这本书毁于一场大火了,所以我现在也拿不定主意它是不是真本。”

    “我就说这本九国志不靠谱,要是三国志还差不多。”中年女人嘟囔道。

    韩孔雀听了只有苦笑,你跟她根本说不清楚,当然,韩孔雀也没想跟她说清楚,毕竟如果这两本书都是真本古籍,那价值就大了。

    “这本九国志我们先不说,大嫂,你这本陈修园医书确实是好东西,价格也不便宜,但这要得成套,这种医书一套十六本,你看,这下面写着呢!陈修园医书十六种。”韩孔雀把九国志放在了一边,先把这套医书弄到手再说。

    “韩先生就是有文化,一看就知道是十六本,我家里还有,应该是十六本,我这就回家去拿。”中年女人到是风风火火的性格,说完撒腿就跑。

    “韩先生,这套医书能值多少钱?”钱种树问道。

    韩孔雀道:“这种古籍还真没有一套标准定价,清初的医书,全套的,如果品相完好的话,价格不低,但能够像这套一样的,价格应该超过百万。”

    韩孔雀也不是圣人,普通不值钱的东西。他可以说个最高价,甚至可以出个最高价买下来,毕竟钱不多。

    但是这样的珍贵书籍,他可就不敢说的太贵了,不是他想要占人便宜,而是害怕说多了,让被人起了珍视之心,认为可能还要贵,这东西就是个宝,如果真让卖主起了这个心思。他也就没法受到手了。

    “就十几本书能够卖到百万?”钱种树和周围的村民。全都差点把眼珠子瞪了出来。

    “哎呀!早知道这些古书这么值钱,当年分真水观的东西,我也不要金银了,要书本多好。”

    “你拉到吧!就算分给你家书本了。没准转眼就擦了屁股。”

    “就是。祖爷爷那时是我们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也就是他那种爱书的性格,才能把这些古书保留到现在。”

    韩孔雀听到了村民的议论,心里有了点忐忑:“钱叔。你们那位祖爷爷同意卖出这些书?”

    一听,韩孔雀就知道那位老人是位爱书之人,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收藏的宝贝流失的。

    钱种树无奈的道:“我们那祖爷爷已经一百多岁了,虽然身体还行,但得了老年痴呆,只有很少清醒的时候,平时都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刚才那位虽然说起话来嘴巴不饶人,可心肠很好,就是她尽心伺候祖爷爷,才让他活到了现在,要是遇到了不孝的,没准早死了。”

    “你们村的村风很好啊!就凭这个,如果他们家愿意卖书,我肯定给个高价。”韩孔雀道。

    “拿来了,拿来了。”

    “好多。”

    “不知道能够卖多少钱,这次钱大妞家发了。”

    韩孔雀仔细看了看,十六本一本不少,而且书本保存的很好,就连一个缺角的地方都没有,从这里也能看出来,那位老人是十分珍惜这些书的。

    “如果把这些书籍卖给我,我会好好珍惜的,而且,我将在我们钱家角村建立一家私人博物馆,这些书籍,包括前些天我从钱叔家买的东西,都会被运回来收藏在这座私人博物馆里。”

    韩孔雀不想把老人珍藏了一辈子的东西抢走,所以,他已经确定,把私人博物馆就建在钱家角。

    “这样最好,这样我们也不会感觉对不起祖爷爷了,反正这些书也没有离开我们村,韩先生,最近几年我们家里是越来越困难了,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是没办法了,你看这些书。。。。。。”中年女人不好意思的道。

    韩孔雀道:“我也不骗你们,这套医书曾经拍卖过一套四十八本的,那个不全,只有十三本,拍卖了三百多万,你们这一套我也出三百万,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三百万?”中年女人震惊了。

    钱种树也呆傻在原地,他们都知道价格超过一百万,但没想到能够卖到三百万,中一次福利大奖,也不过是五百万,交上一百万的税也才剩下四百万,这十几本书卖出去,就等于中了一次一等奖啊!

    “真的能卖三百万?”中年女人结结巴巴的道。

    韩孔雀笑道:“这书如果拿到拍卖行,也许能够拍到四百万,不过你们也知道,拍卖行运作的费用不低,而且他们要提成,所以最后你们能够拿到手的,不一定有三百万,我出的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知道,知道,我们没有说价格低了。”中年女人赶忙道。

    韩孔雀道:“你还是回家跟家里商量一下,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古籍,全都拿来让我看看,就像这本九国志一样的,如果是真品,价格不比那套医书便宜。”

    “啊?这本书这么贵?”中年女人惊呆了。

    而其他村民自然也是震惊异常,有一套卖出三百万的医书已经很逆天了,现在还有一本书就有可能卖出天价,这让所有人都震惊莫名。

    “钱大妞,你家还有不少书吧?”钱种树也是双眼放光,如果说钱家角谁家的书的,自然是没有人能够超过钱大妞家了。

    “没了。”钱大妞脸色异常难看的道。

    “怎么会没了?当年祖爷爷可是分到了不少书的。”钱种树有点着急的道。

    钱大妞道:“那时候我还小,不过我还是知道点。动乱时烧了不少,还有一些因为藏的不好,烂了,最近几年被那败家的玩意偷出去卖了一些,这几本要不是我藏得好,也早就没了。”

    “卖了不少?我怎么不知道?卖了多少?那狼崽子就应该打断他的腿。”钱种树气急。

    “如果还有,也只有祖爷爷知道了,等我回去问问吧,不过他那个样子,能够问出什么来很难了。”钱大妞沮丧的道。

    听了一些村民的议论。韩孔雀也明白了。钱大妞是本村人,她家没有男孩,就招了上门女婿。

    不过她那男人却是个不争气的,本来家里就穷。倒插门过来后。也不想干活。这也就怪不得没有人愿意嫁给他,最后做了倒插门。

    看他们家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了,韩孔雀又把重点落在了那本九国志上。

    韩孔雀道:“你这本书。如果我没看错,应该是明末大家钱谦益的藏书,而且上面还有他的收藏印鉴,不过这本书历史上记载的很明确,已经被烧了,所以。。。。。。”

    钱谦益这个人虽然争议很大,但不可否认,他是明末著名的收藏家,他年青时即喜古书善本,以藏书富而闻名江南,他珍而重之的藏起来的古籍,自然是名著,这样的书,自然是很受人瞩目的。

    “这本书被大火烧了?这不是好好的在这吗?”钱大妞道。

    钱种树遗憾的道:“已经烧了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这肯定是假的呗!”

    “真烧了啊?”钱大妞还是有点不信的道。

    韩孔雀苦笑道:“不信你们找个会上网的查查,这段历史记载的很清楚,顺治七年也就是1650年,钱谦益的幼女与乳母在上玩耍,蜡烛误落入纸堆中,起火烧了很多书,其中就有九国志。

    这件事情当时传的很广,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更是特别提到了九国志,话说,钱谦益与曹溶本相交甚厚,曹在京师时,堂上有书六、七千册,钱常去曹处看书,每见自家所没有的,就借了来抄,曹则希冀异日可因此借看钱氏之书。

    曹则问钱:‘先生必有路振《九国志》、刘恕《十国纪年》,我南归的时候希望能够借给我。’

    钱当下许诺,不料事后竟后悔道:‘我家无此二书。’

    于是到了绛云楼大火,曹溶前来凭吊火灾,钱方后悔地说:‘我有惜书癖,害怕因为借出去辗转丢失,你曾欲得《九国志》、《十国纪年》,我实有之,不以借子。今此书永绝矣。假使有抄本在,你也还可以抄一本。’”

    现在电脑普及的很广,所以这些根本就不是秘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上网一查就知道,所以韩孔雀也不隐瞒,有什么说什么,毕竟以后他还要在这里常驻,如果骗了这里的相亲,以后就不好相处了。

    “也许这是另外一本呢?”钱大妞道。

    韩孔雀拿过那本书,翻开,指着一个印章道:“这是钱谦益的藏书印,这四个字是钱谦益印,所以这不可能是另外的版本。”

    “那,这本书不值钱了?”钱大妞十分失望的道。

    韩孔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