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道武天魔 >

第34章

道武天魔-第34章

小说: 道武天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钡坊屏匝┙鹭J跛僚澳瞎蓿 

    “这一战,我们只取三样:一者金虏首级,二者粮秣械用,三者旧宋降卒,余者一概不取,秋毫无犯!”

    “所克之境,尽皆由当地豪强治理,所取之辈尽皆由投诚暗附者担任,凡是主动向我军供给军需,协助破城者,皆可权授大宋名爵,许之以州郡权知事名位,统领州郡,予取予夺!”

    “如此以战养战,就食于敌,此长彼消,我部越强则金虏越弱,若是不成,岳帅也只不过是损失一部偏师,何乐而不为呢?”

    苏长生此言一出,不独堂内诸将,便是一直低沉不语的岳帅都不由悚然一惊,以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向苏长生。

    江北之地,虽然落入金国手中(注1),然而金虏族人虽众,遍布在诺大的北国却显得有些“地广人稀”了。

    而且金虏擅长马上征战,治国安民之道却少有人懂得,上层建筑或许不乏枭雄之辈,下层中却大部分都是粗鲁武夫,不谙文事。

    所以江北,乃至中原北国,尚且存留着许多汉人血脉,士族豪强的根基未损!

    苏长生此策,实乃一招毒计,祸乱北地以肥自身,果真应了他那一句:寇可来,吾亦可往!

    却是将偏师置于金虏,贼寇同等的位置,完全不顾如此行事会导致何等的混乱,乃至于百姓罹难,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若是可能,我们甚至可以向支持我们的士族豪强兜售汰弱的降卒和军械,只取精锐之兵和充裕的粮秣,如此一来即便我等未能毕其全功于一役,金虏恐怕也会焦头烂额,再也无暇南顾了!”

    相对于众人的震怖,苏长生却淡然自若,轻飘飘地补充道。

    一言至此,众人看向苏长生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名利固然动人,有时候却也是一剂裹着蜜糖的毒药,偏偏世上能勘破名利二字者,寥寥无几!

    苏长生此策,说白了就是名利二字,以江北万里河山为饵,岳家军兵锋为威,恩威并施,挟裹着江北豪族开启一个烽烟四起,军阀混战的时代!

    一策挑动北国兵乱,这个看似柔弱少年般的道人,实乃毒士也!

    注1:本文纯属瞎编乱造,切勿考据,也经不起考据,谢谢!

第65章 数点梅花天地春() 
话说到这,对于苏长生的全盘计划诸将皆已了然于胸了。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极具诱惑力的计策,正如苏长生所言:成则大利,不成也无妨,对岳家军攻略襄阳没有多少影响。

    反正攻克襄阳也非一日之功,岳帅之前困顿江州,不就是因为缺乏粮秣淄重吗?

    数百里奔袭建康,也不仅仅是为了鼓舞人心,更多的还是出于建康富庶,便于征集粮秣这方面的考量。

    既然征集粮秣本就需要时间,在此期间顺手牵羊,派遣偏师渡江袭扰又何妨呢?

    金军占据襄阳,阻隔南北,若是岳家军想要渡江北伐那是绝对绕不过襄阳的,但是派遣一二千的偏师渡江,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不济,也能吸引江北金军的注意力,阻隔他们支援襄阳,使得襄阳驻守金军坐困愁城,那也是极好的!

    一言蔽之:百利而无一害,至少对岳家军而言确是如此!

    苏长生所献之策虽毒,但是彼之仇寇,我之英雄嘛!

    苏长生说罢,不独堂内诸将怦然心动,貌似平静的岳帅也有些动容了。

    岳帅看似面无表情,紧握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暴露在外的臂腕青筋暴起,显然岳帅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良久之后,岳帅方才开口说道:“此事不妥,且不说恩出于上,名爵之事非是我等可以决定,就是金兀术大军退兵之事,也不是单凭你一己猜测,空口白牙能够决定的!”

    说着,岳帅深吸一口气,扫视全场:“诸位,飞与尔等乃是生死之交,就当飞拜求诸位了,随我回师勤王吧!”

    岳帅此言一出,众人尽皆面面相觑,本以为他是在斟酌苏长生的献策,没想到却依然没有放弃回师勤王的想法,不愧为执拗之名。

    不过苏长生并未着急阻止岳帅,他的策略已经全盘托出,诸将已经动心了!

    即便是岳帅,也不得不承认此策虽毒却也不失为一着妙棋,所以才选择动之以情,恳求诸将继续追随他。

    毕竟岳帅威望虽高,尽可一言而决,但是岳帅心中清楚,其实这件事他并不占理,甚至有些理亏。

    为了自己的信念,赌上岳家军上下的性命前程,赌上江山社稷的倾覆之危,此乃私情以凌大义,若是为此让岳家军上下数万人尽皆背负千古骂名,岳帅心中其实也是有愧的!

    所以,他只能恳求,而不能强行下令班师勤王。

    不过无论是岳帅还是诸将,其实都明白:回师勤王,无论胜负如何,岳家军恐怕都得就此烟消云散了!

    以官家的心胸度量,以岳家军此前的种种行径,必定是容不下岳帅的。

    攻克建康的功绩,反倒是成了岳帅的催命符,仿佛一根毒刺一般深深地扎根在官家的心里,也扎根在在座诸将的心里。

    岳帅唯一所求者,不过是秉承哀兵必胜之信念,破金虏,救帝驾,然后或者战死沙场,或者冤死牢狱!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会死,甚至是全军覆没!

    本来若无其他选择也就罢了,将军难离阵上亡,无非就是慷慨赴死,奋勇杀敌而已。

    然而苏长生却给出了另外一个选择,一个名利兼收,光明无限的选择!

    一边是无底深渊,一边是光明前程,岳帅想凭一己私情将众人从伟大的功绩拖往无底深渊,却是有些天真了!

    或许岳帅心中并无私情,果真是一心忠君爱国的圣人,但是并不代表他麾下所有人都是圣人。

    所谓五百年乃出一圣人,像岳帅这种人,世间兆万人中,数百年也不过一个岳帅而已!

    天真,或许是岳帅最为致命的缺陷,尤甚于执拗,因为名利动人,所以感情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便是君子,也难逃名利二字的诱惑(爱财),只不过是能够恪守“取之有道”的底线罢了!

    而摆在诸将面前,恰恰是大义名分不亏,直通盖世伟业的那一条“道”!

    所以苏长生一点都不急,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场上众人的反应。

    沉寂,良久的沉寂!

    岳帅开口之后,场上陷入了一种尴尬古怪的死寂之中!

    不回答,有时候就是最好的回答!

    “岳帅容禀!”在岳帅开口之前,苏长生赶紧抢先开口说道。

    “金兀术此行南下虽有数十万大军,然而不断攻城掠地,层层分兵镇守,如今也只余十数万,想要鲸吞南国,断无可能!”

    “即便他想效前朝旧事,掠帝北狩也绝无可能,一者官家行踪隐秘,云游四海,临安以南尚有十数万大军重兵把守,金虏想要一举荡平南国绝非易事!”

    “这其二嘛,家师已经联络各大绿林豪杰奋起义兵,共击金军,不久之后金虏恐怕就要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心思追踪帝驾踪迹?”

    苏长生出言解围,顿时吸引了岳帅的注意力,皱眉说道:“区区贼寇,藓疥之患而已,金兀术坐拥十万大军,岂是区区贼寇所能阻挠的?”

    苏长生看着诸将对自己投来感激的眼神,心中微微一笑。

    在诸将心中埋下一个钉子,让他们不再盲从岳帅固然是他所乐见其成的,但是若是因此导致将帅失和,却也不符合苏长生的利益。

    此危难之际,还是和衷共济,一致对外方才是王道。

    当然岳帅与诸将之间出生入死的交情和恍若天神般的威望,绝非苏长生轻易可以离间的。

    苏长生心念百转千回,脸上却不露声色:“若是再加上杨么部呢?”

    “杨么?”岳帅脸上露出一丝惊诧!

    “没错,杨么!洞庭巨寇,聚众十万余众的反贼杨么!”苏长生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砸下一颗重磅炸弹!

    “不可能!”

    岳帅尚未说话,岳云便急不可耐地反驳道:“杨贼毫无忠义之心,野心勃勃,跟金虏素来多有勾结,眉来眼去,他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同御金虏是吧?”苏长生轻笑一声:“杨么不肯,那么换个人执掌洞庭寇部便是了!”

    “杨么没有忠义之心,换一个有忠义之心的来担任首领便是,比如钟子仪,比如黄诚,总会有深明大义之人的!”

    岳帅闻言一脸肃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激动,犹疑,惊诧

    “不是飞质疑老神仙之能,不过此滋事甚重,若是”

    “家师说行,那便行!”苏长生斩钉截铁,身上绽放出无比自信的神采!

第66章 可怜西北起烽烟() 
眼看岳帅还在犹疑,苏长生心中不由感慨:凡成大事者,必是坚韧不拔,百折不饶之辈。

    事已至此,对于岳帅而言回师勤王已经几乎事不可为了,但是岳帅却始终没有放弃,依然还在坚持。

    “亏得我还有后手!”苏长生心中暗赞,上前一步对岳帅说道:“启禀岳帅,金兀术回师北还之事绝对不会有疏漏,事渉绝密,出我之口,入你之耳,绝不可传之于六耳!”

    说着,苏长生口中嗫嗫而动,却没有丝毫的声音传出,一束声线凝聚,只入岳帅耳中。

    随着苏长生传音入密的施为,岳帅脸上神色不断变换,眼中精芒暴涨,忍不住脱口而出:“此事当真?”

    苏长生一脸正色:“千真万确,绝无半点虚言!”

    “好!”岳帅听完之后难掩激动之情,脱口而出!

    旋即神色一正,对苏长生长身一躬,施了一个大礼:“先生苦心孤诣,飞多有得罪,还请先生见谅!”

    岳帅倏而转变,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堂中诸将不由有些惊愕!

    面对诸将探究的眼神,苏长生神秘一笑,布置可否,旋即正色回礼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且岳帅知遇之恩,林某岂敢不效死命?皆为国事而已,岳帅不必挂怀!”

    翌日,达成共识的岳家军上下各部顿时如精密机械一般全速运转起来,安抚百姓,整编军队,攻略建康府各郡,筹集粮秣淄重

    各行其是,一切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早在黎明之前,背鬼军一部二千余众便已在重将牛皋的率领下,飘然登船,寻找渡江的机会去了!

    而苏长生却一扫节堂议事的急切和强势,将一切繁琐事务尽皆推给剑一,悠然自得地当起了甩手掌柜来了!

    闲暇无事便静颂黄庭,参研道经,一杯清茶,一卷道经便打发了一日的时光。

    一副隐逸高门的道人风范,仿佛日前慷慨激昂,口口声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不是他一般,跟忙得焦头烂额的岳家军诸将对比起来格外地显眼!

    同样无所事事的还有被俘的黄河帮军师黄裳。

    旬日间,黄裳和苏长生茶棋会友,谈玄论道,倒是相得益彰,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其实按照苏长生原本的计划,是想请缨前往江北,亲手执行所献计策的。

    然而自从与岳帅激烈交锋之后,苏长生便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岳帅那句脱口而出的“妖道”,显然并非无因,固然有情急之下,口不择言的因素,恐怕也不无心中早有猜忌的念头。

    既然目的已经达成,苏长生也不想再多生事端,免得引起不可测的变化。

    然而苏长生虽然不理俗务,军中大小事务,一切情报却从未避讳过他,配合他神乎其神的望气之法,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三日之后,江北传来佳讯:牛皋率背鬼军一部奇袭合肥城,一鼓而定,天下振动!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第一批从合肥收刮的粮秣械用运抵江州留守大营的时候,江北再次传来捷讯。

    攻克合肥之后,江北偏师尽收合肥周边旧宋降卒,兵力达到了一万之众,械用精良,粮秣充足。

    牛皋趁势挥师而上,强攻寿春重城!

    凭借着接连不休的轮番攻势,七日而破寿春,声势一时无双,兵锋凌厉。

    合肥,寿春一下,整个江北地区顿时一马平川,尽皆暴露在牛皋铁骑兵锋之下,瑟瑟发抖!

    杀得兴起的牛皋展现出了他作为岳家军第一重将绝世的军事才华,不断在江北地区纵横肆掠,更是以战代练,本是偏师的江北牛皋部的队伍吹起般地壮大。

    兵锋所到之处,不独金寇闻风丧胆,江北豪强更是望风景从,不断与之暗通曲款,眉来眼去,献城投诚之举络绎不绝。

    星散在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