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196章

美人记-第196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吣悖┝丝删兔焕玻∠肼蚨济坏胤铰颍∧悴荒苤晃约合氚。愕梦院笙胂氚。 �

    何子衿听的直翻白眼,道,“现在不穿,以后就过时啦。”

    “屁!”何老娘举着料子在何子衿面前一晃,十分稀罕的摸了又摸,斜吊着眼,一幅对何子衿无比鄙视的模样,道,“这等好料子,能过时?你可别没见识啦!你娘给你三姐姐做嫁衣的料子,多少年啦,拿出来照样是一等一的好料子!我跟你说吧,你可省着些吧,等以后有什么体面事儿再给你做衣裳。现在又不是没衣裳穿,你瞧瞧你身上穿的,都是绸哩~想一想,县里有几家的闺女能穿绸?你可知足吧。”说着,何老娘就唤了余嬷嬷拿钥匙开箱子,把几匹料子都搁箱子里锁着去啦。

    何子衿嘿嘿两声,道,“你锁吧你锁吧,以后我跟师傅说,什么料子都不用给我,反正你又不给我做衣裳。”

    “傻蛋!干嘛不要,也是朝云师傅看中你才给你哩。”

    何子衿道,“给我一半儿做衣裳,我就要。你要不给我,以后我都不要啦。”

    何老娘想到何子衿自小臭美,只得道,“给你一匹,还不够做衣裳!不要说一身,十身也够啦!”决定割肉,大撒手的给何子衿一匹。

    “难道我就这一年做衣裳,明年不做,后年也不做啦~”何子衿伸出三根手指,何老娘断然道,“两匹!再得寸进尺,一匹都没有!”

    何子衿一幅无可奈何吃大亏的模样,“好吧好吧,我让你。”

    何老娘嘟嘟囔囔,又叫余嬷嬷拿钥匙开箱拿出两匹料子,千万叮嘱何子衿,“大正月里不能做针线,先别做。等出了正月再做。”

    “知道啦~”何子衿欢欢喜喜的抱了两匹料子放自己屋里柜子去啦。

    何老娘与余嬷嬷抱怨,“说这臭美劲儿像谁呢,一点儿不知道过日子。”这般好料子,哪里能用来做衣裳呢。这得攒着,以后留给子孙才是正理哪!

    余嬷嬷笑,“大姑娘正是好年岁,生得好模样,要我说,这样的好料子,阖县也就咱家姑娘配穿!”

    “这也有理。”何老娘道,“小时候我觉着三丫头生得更好,丫头片子这渐渐长开了,瞧着也不赖。”

    余嬷嬷啧啧两声,“看太太说的,啥叫不赖啊,外头人说起来,谁不夸咱家两位姑娘出挑儿呢。反正我这辈子没见地比咱家姑娘更好的姑娘了。”余嬷嬷不愧何老娘的贴身婢女,自夸起来丝毫不比何老娘逊色。

    何老娘一幅得意模样,小小声道,“其实我也觉着自家孩子最好,怎么看怎么好。”就是有点儿小败家也觉着好~只是这话不能说出去,叫丫头片子知道了,骄傲起来可怎么办哪。

    主仆两个暗自偷乐一阵,就到了吃晚饭的时辰。

    沈氏是第二天才见着朝云道长给何子衿的好料子的,俊哥儿在屋里疯跑,何子衿拿出来给她娘显摆,沈氏也觉着稀罕,仔细的摸了一摸,又展开一些对着窗子看织法光泽,道,“觉着比你李大娘先时给我的那块儿大红料子还好呢。”那料子就很稀罕,沈氏得了没舍得用,一直放着呢,一半儿给了三姑娘做嫁衣,当时就人人夸好。如今她闺女得的这个,竟更觉着质地柔滑、织法细密、光泽柔和,掂在手里又很轻,一点儿不压手。沈氏道,“这可是好东西,道长怎么平白给你这么好的料子啊?”

    何子衿道,“师傅说是别人给他的,娘你看这颜色,也不是师傅能穿的啊。”这匹料子是杏红色,要多粉嫩有多粉嫩,也就何子衿这个年纪穿,沈氏都穿不来。

    沈氏道,“比陈家以前给咱家的料子更好。”陈家也偶尔会给些金贵料子,织金的锦缎啥的,沈氏也见识过的,只是摸在手里,也不如这个好。

    “我说也是。”何子衿道,“而且质地瞧着细密,抱起来比寻常的料子轻不少。”

    朝云道长给何子衿这么好的东西,沈氏不是何老娘,就一门心思的财迷,她想了想,道,“道长喜欢什么,咱们该送些回礼的。”

    “也没看出朝云师傅喜欢什么来。”何子衿道,“娘你不知道师傅多讲究,昨天我去酱肉都搁小背篓了,其实我中间还垫了好几层粗纸呢,结果朝立刻就闻出酱肉味儿了,我了几块儿都闻不出来。他那鼻子,灵的了不得,挑嘴的不行。”

    何子衿想着,她跟朝云道长都福祸与共啦,哪里还在意这些俗礼,何子衿将手一挥,“不用回礼了,等我初五过去再说。”

    沈氏问闺女,“你常去道观,有没有觉着道长跟寻常人哪里不一样啊。”何氏家族里,何忻家就是首富了。何忻还做丝绸生意,当初李氏给她那据说是贡品的大红料子都只半匹不到,哪似朝云道长这般,出手就是六匹。

    “当然不一样啦,寻常人哪有朝云师傅的气派。”何子衿悄悄同她娘道,“我猜着,朝云师傅以前肯定是大户出身。”

    沈氏也觉着闺女这猜测靠谱,想了想,道,“这也有理。”要不也没这般大手笔,至于是多大的大户,沈氏就没啥概念了。她思量着,起码得是府尹家那样的大户吧。

    猜想了一回大户出身的朝云道长,沈氏与闺女道,“明年就及笄了,到时做一身鲜亮衣裳及笄礼来穿才体面呢。”

    何子衿道,“我想着,匀给三姐姐一匹。”

    沈氏有点儿舍不得,想了想,到底是看着三姑娘长大的,笑,“这两匹颜色不一样,正是你们女孩儿穿的,干脆一样分出一半来,这样你们都能多做两身不一样的。”胡家那样的人家,甭看说起来也是书香门第,一样是一双富贵眼呢。三姑娘认亲那日的事儿,沈氏都听陈二太太说了。

    母女俩说了回衣料子,沈氏到底有阅历,她只知道这是上好的料子,至于料子有多好,就不晓得了。她不晓得没关系,干脆剪了六尺拿给李氏看。

    李氏也不认得,瞧了又瞧道,“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要说到底叫什么名字,我就看不出来了。”

    沈氏笑,“这也是碰巧儿得来的,我瞧着稀罕,没见过。留了些给子衿、三丫头做衣裳,这是给康姐儿的,康姐儿也是大姑娘啦,这颜色,也就是她们小姑娘家穿啦。”

    李氏与沈氏向来交好,便不客套,叫康姐儿给沈氏道谢,沈氏摸摸康姐儿的小脸儿,笑,“一转眼孩子们就都大了。”

    李氏亦笑,“是啊。”

    两人说些儿女事,李氏待丈夫回房时叫丈夫帮着看了看沈氏给的料子,何忻做了一辈子丝绸生意,一瞧便不禁皱眉问,“哪儿来的?”

    李氏道,“子衿她娘给咱们康姐儿做衣裳的,她也不认得这料子,叫我帮着认认,我也不认识呢。”

    何忻打发了房里的丫环方道,“她哪儿来的这料子啊?”

    “这怎么好问哪。”李氏道,“人家好心好意的,有了好东西想着咱们康姐儿,我反要追问来历。怎么了,我瞧着是上上等的好料子。”

    何忻道,“不是蜀地的料子,瞧着像江南那边儿今春的贡品。”

    贡品什么的,李氏倒不觉着稀奇,织造坊每年也会有不少好料子外流,自有有钱人家高价购得。李氏奇怪的是,“这才过年,今春的贡品怎么可能到蜀地来?”

    何忻笑,“宫里贵人们年前就把年后的春衫做好了,哪里能等到年后开春再做,说是今春的贡品,无不是去岁冬初就要入宫的。”

    李氏这才明白,高高兴兴的把料子收起来,笑,“子衿她娘拿出来时,我就觉着这料子稀罕,出了正月就给康姐儿裁衣裳。”

    何忻思量片刻,实在想不出何恭家打哪儿得的这般好料子。李氏笑,“你可想个啥?我瞧着,这几年,子衿家日子是越发兴旺了。咱们两家一向亲近,子衿她娘有这样的好料子都没忘了咱们康姐儿。”

    何忻笑,“可能是婶子不知这料子值多少银子。”何老娘的脾气,要知道这般金贵的好料子,定舍不得送人的。

    李氏笑嗔,“你这嘴。”又道,“你说,会不会是陈家给子衿家的?”自从发生何珍珍的事后,他家与陈家便有了些龃龉,不大来往了。

    “陈家自来势利,如今他家自己的麻烦还顾不过来呢,就是有这等好东西,也是去打点关系,怎么可能给何家。”这般好料子,何忻也能搞得到,但即便有也是走人情,他自家女眷是没的穿的。陈家暴发的年头儿比他还晚好些年,他不信陈家舍得给自家女眷穿这样的料子,何况陈何两家近些年也淡了。

    李氏剥个桂圆给丈夫吃,问,“陈家怎么了?”

    “还不是赵家那一家子上不得台面儿的。”何忻道,“自从开了那个芙蓉楼,就不知自己姓谁名谁了。去岁就在咱们县里挑了五六个女孩子,说是备选入宫。赵家勾搭上总督大人家的公子,有意盐引,我看,陈家要小心了。”

    李氏不解,“靠盐引发财的也不只是陈家一户,怎么就赵家要抢陈家饭碗似的。那宁家,可是陈家的姻亲,岂是好缠的。”李氏嫁给何忻多年,也颇有些见识。

    何忻叹,呷口茶道,“能拿到盐引的,哪家没有靠山。”他虽不喜陈家,可也看不上赵家。

    李氏笑劝,“反正又不是咱家的事,要我说,赵家抢谁家的盐引,也不好抢陈家的。毕竟一个县的老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会儿他家出了个娘娘是得了势,我就不信,难不成就没有求人的时候。如今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呢。”

    “这等蠢人,能明白这个倒好。”做生意的人,都讲究个和气生财,天天弄得跟斗鸡似的,今儿你夺我财路,明儿我断你生路的,这不脑子有病么。

    李氏在听年戏的时候悄悄同沈氏说了回料子的事儿,沈氏一听说像江南那边儿的仿贡品,也吓一跳。李氏是个识趣的人,并没有多与沈氏打听,也未多说陈家的事,只管安心看年戏。以往碧水县的年戏,除了县衙请的戏班子,便是何陈两家的年戏,今岁格外不同,又多了赵家年戏。

    故此,碧水县年戏就这么一路摆到了上元节。

    倒是何子衿听她娘说那料子似贡品仿品后没啥意外,沈氏道,“我听你李大娘说,说是仿品,其实跟贡品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外流了,做不得贡品,便叫仿品了。金贵的了不得,你做衣裳也得仔细着,耐下心来,不能粗针大线的糟蹋料子,知道不?”

    何子衿心说,啥仿品啊,一准儿就是贡品。没想到她这辈子还有机会穿一穿贡品衣料子,何子衿决定出了正月就做两身新衫,她早想通啦,都这个时候啦,有的享用着紧的享用吧,谁晓得以后是吉是凶哩。

    何子衿决定要奢侈一把的时候,何老娘听说是那几匹料子是仿贡品,立刻悄悄的吩咐余嬷嬷在外头锁铺定了把大锁,给自己柜子加了二重锁。

    何子衿瞅了回何老娘的二重锁,道,“这要是哪天家里来了贼,一看你这二重锁也得先偷你这屋儿。”

    何老娘骂,“个死个头片子,大过年的咒我遭贼!我看你就是个贼!”她老人家简直悔死啦,要知道是这等金贵料子,说啥也不能给丫头片子两匹啊!何老娘寻思着,要不要借机翻脸把料子要回来,谁晓得个头片子奸猾似鬼,何子衿嘿嘿两声道,“您老就是把脸翻到房顶去,也休想要回去!”

    何老娘气煞。

第205章 上元礼() 
何子衿得了个贼名儿,欢欢喜喜的准备上元节了。

    因收了朝云道长的重礼,何子衿投桃报礼的弄俩大红灯笼并一兜汤圆给朝云道长在上元节前送去了。灯笼上一边儿画了一头猪,朝云道长自问常识渊博也没看明白,不由问,“可有何寓意?”

    何子衿理所当然,“我属猪的呀。”

    朝云道长:……

    闻道憋不住笑,道,“唉哟,原来是师妹的自画像啊。”

    阿念也弯了眼睛。

    何子衿切一声,指着自己画的卡通猪道,“这是我的生肖守护神,猪也代表财运福气,数一数十二生肖,再没有这么好的生肖了。我就画上了,待师傅把我这灯笼往门外一挂,就代表我在门外守护着师傅。”

    闻道给何子衿肉麻的够呛。

    朝云道长笑,“那我怎么舍得挂在门外,一定得挂屋内才好。”

    何子衿道,“这个就是挂屋外头的,这么圆这么大,又是红彤彤的,屋里怎么挂得开。等我再做两个屋里挂着的小灯送给师傅,师傅再挂屋内吧。”

    朝云道长颌首,“好。”

    阿念忍啊忍,忍的心肝儿疼才能不把子衿姐姐的秘密说出来,灯笼倒是子衿姐姐亲手做的,猪也是子衿姐姐亲手画的,子衿姐姐要挂门口,却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