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你才生错了……”
她这样一骂,赶车的不愿意了。赶车的本来是和孔青发脾气的,但见到孔青力气惊人,赶车的没骂几句正要停,又让街上老太太骂上来,赶车的就势闭嘴,佯装不敌那老太太。
但见车里跳出个丫头还要怒骂,而造成自己少东家撞倒的还是他们,赶车的对着红花小身板儿火了:“哎,你打听打听我们少东家是谁,你再骂!”
红花骂人从不怯场,再说不管拉出来谁,能有郡王大吗?
红花对着赶车又骂:“你没打听我是谁吗!你们就敢跟着我们!”
出来站街骂的老太太明白了,对着出来帮她的邻居媳妇们冷笑:“看看,这就是调戏人!”出来的媳妇捧着一盆脏水,道:“那我这盆水泼给他们?”
“泼给他们!”老太太一声令下,那媳妇端着水就过来,水面上飘着菜叶子,可能洗过菜又擦过地,还有乌泥似的一层脏。
邹宁吓的连连后退,自顾身份又不能和一个媳妇去挡,背后直撞上车。赶车的这就忙不过来,不知道和红花接着对骂的好,还是去拦这媳妇的好。
“哗啦!”
当头一盆水,全浇在车身上,酸味儿馊味儿泥味儿四处飘扬。
红花拿个帕子挡住鼻子,退回车里尖叫道:“孔大爷,我们快走。”孔青也怕薰到宝珠,赶着车一溜烟儿就出这巷子。
邹宁又让老太太媳妇们骂上几句,车也不能坐,交给赶车的收拾,他灰溜溜的离开巷子,本来不过是气恼,现在则添上烦恼。
为什么不和我家做生意?
为什么?
他跟着宝珠想问的,就是这一句。后来跟上宝珠的车,又生出妄想意图知道宝珠的住处。没想到那外路子的车夫不是好惹的,而红花姑娘更是牙尖嘴厉,平白的反让她骂上一顿。
宝珠的车从巷子另一边走的,邹宁就站在巷子口上,往后退出就是长街。无精打采的走着,心想今天这事儿真是晦气,就见到前面过来一个人。
邹宁心头一跳,这不是袁家赶车的?
孔青面无表情,走到他面前不容拒绝地道:“我家姐姐要见你。”随后是吩咐的口吻:“跟我来!”
邹宁是色胆包住天,但从小儿锦衣玉食里长大,骨子里是文弱的。现在他就一个人,虽然在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也没能给他壮胆,又加上他是想见宝珠一面,让孔青一喝,乖乖的跟上去。
宝珠的马车停在另一个小巷子里,邹宁走近,心中先怦怦直跳。不管车里先说话,他酸涩地先开口,说的是近几天在他心中转动不停的话:“为什么,不和我家做生意?”
“就为了这个你跟着我?”宝珠圆润悦耳的嗓音从车中传出,落在邹宁耳朵里,不失是一种安慰,这果然是她的声音,她在对我说话。
邹宁垂下头,苦苦地道:“我们家的山头不好吗?”
他等着宝珠的回话,以为宝珠会回答他另有便宜的,或者钱不够手她才去看那小山头,却没有想到车里的回话是:“买卖合作跟做人当官居家行善一样,为人心地要好,”
邹宁恨不能把衣襟扯开给袁娘子看看,说我心地好,我走路不踩蚂蚁,爱惜飞蛾纱罩灯。
“品行要端,”
邹宁直了眼睛。
他自家做的事情,自己总有数。那天的举动,可以说是殷勤,也可以说是调戏。生意场中是殷勤,从男女有别上说就是调戏。
如果他不是念书人,他只是个生意人,殷勤的再过份些也没有什么。
可他是个念书人,就他自己来说,他完全能明白他当时的殷勤出发点不良。
可他没想到袁娘子会计较,邹宁傻傻的想,你不过是个外路的女人到本省,做生意的你还计较别人对你殷勤?
这种计较是深闺大宅院里的人才会有的心思不是吗?
他心头幡然,但还没有彻底悔悟。邹宁红涨面皮,支支吾吾为自己解释:“我那天,是看着你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圣人的话,难道你没听说过?”车里那嗓音依然是不带半分怒气,软软的一把子外路口音的好官话。
邹宁这下子再说出任何一个字,而且这句简单的论语上有的话,是个念书人都滚瓜烂熟的话,带给他从没有过的深刻。
中过秋闱的他在家里得得意的,经常拿圣贤的话教导别人。就是他的父亲与官府里做生意,也得儿子这里问问规矩,谁叫当儿子的是读书人,受圣人的教诲呢?
而今,是他在受教。袁娘子用的是最简单的圣贤之言,把他还想抵挡不承认的心思一语揭破,又打得体无完肤。
嗓子眼里噎得好似干黑炭,邹宁原地傻眼。
“别再跟着我了,跟着我,会给你招来祸灾。”车里那语声依就动人,细声细气的交待过,说一句:“我们回去。”
马车就此离去。
见马车驶离,邹宁才活过来,对着马车深深一揖,再深深的一揖,多谢。
“奶奶见他,倒也受教,并不是个呆子。”红花在车里笑话他。
宝珠微微一笑:“这个人气质文弱,并不像有恶迹的人,可惜了的,我才同他说上几句。不然他由此生恨,也耽误他的前程呢。”
红花也由衷的佩服:“奶奶好心地。”
宝珠却颦一颦眉头,肃然道:“红花儿你常出去,记得遇到那没皮没脸的,可不要放过。只管回来对我说,这样的人可是要收拾的。”
“好啊好啊,”红花笑弯了眉眼,看我家奶奶多么的好心地。
第三百三十一章,倒霉的万大同()
红花觉得宝珠把这事情解决得不错,坐在车里喜笑颜开。感叹着邹少东家这个人,红花道:“他就没有想想,凡事儿总有原因。”
邹宁出来搅和这一出,宝珠也睡不着,又就要到家,坐在车中正出神,冷不防的听到红花的话,宝珠呆上一呆,问道:“你说什么?”
“我说啊,奶奶说出来,少东家才知道有个缘故儿不成?他自己那天做的不对,这几天他一直倒没有想过,他就跟上咱们。”红花微笑。
宝珠眯起眼笑了笑,自语道:“是啊,凡事儿都有个原因。”
这句话是红花刚才说过的,红花并不明白宝珠重重它的用意,只歪着面庞对宝珠看过去,见宝珠自己嫣然,也对红花看看,主仆眸光相对上时,宝珠笑盈盈道:“红花,你愈发的聪慧。”
“我,有吗?”红花让夸得摸不着头脑,心想三言两语打发走邹家少东的人是奶奶您,可不是红花儿我。
见宝珠轻叩车帘,对孔青道:“孔管家,去这城里最大的书店。”
孔青说了声是,把车赶进附近的小巷子里,准备绕个弯儿再回街上。他可以因为不理解而当差,但问问却没有什么。
就道:“奶奶要找什么书?”
宝珠不瞒他:“红花的话把我提醒,今天我们看的那山头,附近的山头全郁郁葱葱,独它只长着地上一层草药,在密林里生长的草药一样也没有,它就没有大树不是,红花说凡事必有原因,依我来看,那山里面难道有些什么?”
马车停下来,孔青把马搂住,车也不赶了,对宝珠放低嗓音道:“奶奶的话也把我提醒,不过咱们说话小点声儿。”
他神神秘秘的模样,把宝珠乐得不行。宝珠随着他,也低声地笑:“您说,我听着呢。”
“那是我年青的时候,我当强盗呢,和几个拜把兄弟占山为王,”
孔青的来历南安老侯和安老太太是清楚,但红花到安家的晚,她是不知道。听到这话,红花哈哈大笑两声,才把嘴掩上转为吃吃低笑。
红花又想到和梅英说丈夫是汤婆子的笑话,红花窃笑着想,孔青大叔不见得是个汤婆子,但他有这段经历,梅英嫂嫂是个贼婆子这就能确定。
“……抢得东西来,就吃酒,吃醉了满天的走,后山不长寸草,却看得严实。我说这光秃秃的看什么看,他们说我不懂,说后山不长东西,山里面有矿石。是什么矿石,当时醉了没有多问,后来大家不长眼去打劫老侯爷,不是现在的老侯,是老侯的父亲,他收了我,我跟他回京去,从此改邪归正,那山的事也就抛到脑后。”
宝珠亮了眼睛:“这么说红花儿的话没有错?”
红花笑眯眯,看看我们奶奶多好的人,话是红花随意说的,用得好却是奶奶的功劳,奶奶又把这功劳算红花头上了。
车外孔青笑道:“红花姑娘的话至少对一点,就是那山不长大树,说明根扎不下去,下面总有点儿东西。所以我说奶奶低声,别让人把话听走,先我们一步买下来,可就不好。”
“可是,万一啥也没有,就一堆敲不开砸不动的大石头,那不是白花钱,每年还要辛苦收拾,最后只落那表层一点儿草药,这可就亏了。”红花插话。
孔青忍不住笑:“红花姑娘可真的是大管事,输赢账目全在她心里。”
“所以,我们弄几本书来看看吧,孔掌柜的要是这里,也还有个人能问问,可他来不了,也等不及去信问他,只能我们自己揣摩。”宝珠这样道。
孔青还是坐着不动,道:“那这样,书店也不用去。书店全是时新书多,这样水利地理的书如何能有?”
“也是,”宝珠让他提醒,她自己在京里就是个书店东家不是,卖的是什么她也有数。这就叹息一声:“会的人能得,现在找又哪里去找?”
孔青笑了:“我说书店里未必有,却不见得奶奶就寻不着。”
宝珠又来了兴趣:“那哪里有这样的书可以见识见识?”
“奶奶您忘记了,如今我们是在谁的府上住着,”孔青说到这里,“啪!”马车里传来清脆地巴掌声。
宝珠把个手掌一拍,笑道:“有理!”又勾手指敲自己额头:“我竟然犯这样的糊涂,这样的书,姐丈书房里是一定有的。”
这就催促孔青:“赶起车来,咱们快回家。”
“得儿驾,”孔青扬起鞭子,把马车又赶出巷子,直奔郡王府而回。
当天晚饭时候,陈留郡王府上上下下就全知道,舅奶奶从郡王书房搬走好些书,看起来要做大学问的架势。
安老太太头一个等不及,饭碗儿一丢,就扯上袁夫人来宝珠房里打听。南安老侯恰好也在,闻言也来听听热闹。
书是经过陈留郡王妃答应,她让人去搬的,陈留郡王妃晚饭后,也在这里看热闹。
老侯一进来,就“哟哟”地笑了,对着地上的书大眼瞪小眼:“宝珠你这是要做大学问啊?”
见这个房里堆的怕没有一百来本书。
榻上放不下,就堆到地上去。
宝珠坐在榻上翻着书看,红花就干脆坐到地上去翻看。陈留郡王的两个儿子,志哥儿和忠哥儿下了学,和母亲晚饭过后一起来,这是来凑热闹的,也坐在地上帮着翻看。
两个小爷是正经上学的人,红花有不认得的字,正方便问他们。
他们翻看过的十几本书分开放着,念姐儿在上面跳过来跳过去,很是活泼。一不小心让书绊倒,就从书上爬过来爬过去,继续活泼。
加寿睡在她的小木床上,袁夫人和安老太太一左一右守着。陈留郡王妃坐在袁夫人肩下,邵氏张氏坐在安老太太肩后,都对着宝珠主仆和孩子们在笑。
宝珠已经是忙不过来的架势,但老侯说话要回。就丢下书,站起来回他:“舅祖父,我们在看山河地理。”
老侯一听就笑了,脸对地上瞅瞅,见到一本易经,老侯好笑:“宝珠你这是要办天大的学问,这易经你也看过?”
“看过,哥哥你忘记我们家有个书呆子,嫁到书呆子常家,有书呆子系着,我们家的人肚子里都有书。”安老太太打岔。
再嗔怪地道:“宝珠要赚大钱呢,老实坐着,别说话。”
老侯真就老实坐着,对着房里的书总是忍俊不禁。但又不明原因,就自己先忍着。准备等下知道原因以后,再大笑特笑不迟。
房中这就没有人打搅宝珠,她一本翻完道:“不对,”看看书名,叫齐民要术,耕田灌溉都有,就是山石篇无有。
丢下这本再换一本,这下子先看书名,是吕氏春秋。宝珠虽然看书认字,却不精通。正好老侯在这里,就握着书去请教他:“舅祖父,这本书里,可写的有山石地质?”
老侯趁机问道:“你看山石地质作什么?”他打趣地笑:“难道你打算去工部做官儿?”房里诸人就都笑出来。
从陈留郡王妃开始,虽然给宝珠书,却不能知道宝珠要书的原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