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谋算-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死了,叔叔就把我卖了。”
苏玉莞应了一声,指了六个丫头说道,“就她们几个。”
这六个中除了那个擅认草药的,还有一个会熬汤,一个会做糕点剩下三个都是比较会做针线的。
张嬷嬷应了下来,直接让一个人把那六个丫环带下去,另一个人带着牙婆去领钱拿卖身契。
粉袄的丫环忽然开口道,“你为什么不要我?我明明比她们都要好。”那口气竟有几分说苏玉莞有眼无珠不识货的意思。
张嬷嬷直接说道,“这就是你们牙行的规矩,怎么和姑娘说话的。”
那牙婆脸色一白,赶紧跪下说道,“这丫头规矩没学好,我一定会回去好好教导,小人给姑娘赔罪了。”
“先不慌把她们带下去。”苏玉莞本已经准备离开,此时停下了步子,她说的正是已经选中的那六个丫头,“我瞧着这牙行教的规矩不太好。”
张嬷嬷也点了点头,这陇安又不是只有这么一家牙行,“是老奴没安排好,姑娘放心,明日劳姑娘再选。”言下之意是要把已经选的都退回去,以后也不会再与这家牙行做买卖了。
此时不管是本已经被选中的那六个丫头,还是没被选中的,都跪了下来,看向那粉袄丫头的眼神都带着恨意。
其实要说起来,苏府一年买的人并不多,可是只要苏府在他们这里买丫环,就是一个名头,对牙行来说比直接的金银好处还大,那牙婆这下出了一身冷汗,“请姑娘息怒,小人愿意把这个惹姑娘生气的丫头送给姑娘,随姑娘处置。”
“我要那么一个丫头有什么用处?”苏玉莞的面色不变,其实她还真没有生气,甚至还有心情看向那个粉袄的,说道,“你问我为什么不选你,因为我要的是一个能好好伺候我的丫环,而不是一个看不清自己情况的小姐。”
然后看向那个牙婆子,说道,“这次就算了,张嬷嬷交给你了。”
“是。”张嬷嬷行礼后,看着苏玉莞离开,才对着还跪在地上的牙婆说道,“姑娘心善,这次就算了,希望不要有下次。”
“是、是。”现在还是冬日,牙婆跪的只觉得膝盖又疼又冷,心中对那粉袄的丫头更加愤恨,她倒是不觉得是苏玉莞的错,毕竟大户人家的规矩确实如此。
新买的六个丫环并不是马上就能到苏玉莞身边伺候,她们都要交给老嬷嬷去□观察一番,最终能到苏玉莞身边的也就两三个人罢了。
当苏玉莞拎着刚熬好的银耳汤红枣汤去见苏母的时候,关于刚刚选丫头出的事情,苏母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在用了半碗银耳汤后,苏母就问道,“最近可是因为什么事情心中急躁了?”
苏玉莞顿了下才点了点头,苏母用帕子擦了擦嘴角,说道,“把东西收了,你们都出去吧。”这话是对屋中伺候的人说的。
等人都退下去了,苏母才开口道,“说说吧。”
“母亲,先生至今都只让我抄佛经。”苏玉莞的话里带着几分委屈,“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惹了先生?”
“你有没有问问6先生?”苏母眼底露出几分笑意。
“没有。”苏玉莞咬了下唇说道,“我怕先生生气。”
“傻孩子。”苏母捏了捏女儿的脸,“既然不问,就静下心来完成6先生布置的功课,总不会害你的。”
苏玉莞点了点,“母亲,刚刚的事情,我做错了。”
“知道错在哪里吗?”苏母问道。
“嗯,不应该和那些人计较,就算计较也不应该我开口。”苏玉莞看向苏母,低下头脚不自在地动了动。
苏母这次没有安慰女儿,只是说道,“其实今日这事,若是被人利用了,说不得就要给你一个坏名声了。”
“母亲,我错了。”苏玉莞直接承认。
“知道为什么6先生一直让你抄经书吗?”苏母没有等苏玉莞回答,就说道,“你遇事还是不够沉静。”
苏玉莞看向苏母,并没有开口。
“其实你今日可以直接买下那个丫头,卖身契在你手上,那丫头怎么样还不是你说了算?”苏母轻声教导,“轻点扔到庄子上,受几年苦,重点你随意找个人把她嫁了,不仅落个好名声,还出了气。”扔到庄子,是死是活就另一说了,随意嫁个人,选个好吃喝嫖赌的、为人暴虐的,更是悲惨一辈子。
“是。”苏玉莞当时并没有想这么多,如今真听苏母说起来,又觉得那个人挺可怜的,毕竟说到底她也没犯什么错。
“你就是个心软的。”苏母也不想女儿变得那么轻忽人性命,“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说,等明日再让人去另外一家敌对的牙行买几个丫环就足够了。”
要知道苏府买丫环并没有藏着掖着,很多大户人家都会知道这个消息,可是今日明明叫的这个牙行的,可是隔日却又去别的牙行买了,不就是告诉别人,这家牙行的丫环不好,苏府并不满意吗?别人家再买丫环的时候,肯定会多考虑下,说不得就要另选了,这也是一个面子上的问题。
你苏府都看不上的,我们府上怎么可能看得上。
而牙行的管事知道消息,肯定是要责问牙婆等人,苏府生的事情,自然就清楚了,那么不守规矩的丫头,还能有好下日子吗?起码这个丫头是到不了好人家了。
“母亲,我知道了。”苏玉莞开口道。
苏母点了点头,“什么是丫环,既然签了卖身契,怎么容得还有自己的性子,那种丫头,今日能因为觉得委屈而不回你的话,最后责问你,那明日就能因为委屈出卖你。你是不是觉得我刚刚说的哪几种方法,会使得这个没了双亲的丫头可怜?”
“没有,我知道母亲是为了我好。”苏玉莞赶紧接口道。
“人最怕认不清自己的现状。”苏母沉声说道,“你今日可怜了她,说不得明日她就出卖了你,到时候谁来可怜你。”
“是,女儿知道。”苏玉莞最是明白这点,“真要说可怜,紫苏她们更可怜,可是紫苏也没有像她这样。”
“你明白就好。”苏母多了几分欣慰,“最重要的一点你要记住,你身边丫环的卖身契必须在你手里,若是丫环有家里人,那么家里人的卖身契最好也在你手中,那种只有自己卖身契在你手里,家中人卖身契在别人手中的,就不要太过信任。”
“在母亲手中就够了。”苏玉莞倒是大大咧咧的,“母亲比我厉害多了。”
“傻丫头,难道你嫁人了,母亲还帮你管着身边的人?”苏母一下被逗笑了,“什么道理,说不定你再大些,就觉得母亲管得太多了。”
“才不会。”苏玉莞想也不想地说道,“我就喜欢母亲管着我。”
“好,好,母亲管你。”苏母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安抚道,“你要记住,那些卖身契不在你手中也要在苏家人手中,知道吗?”
“知道的。”
14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苏玉莞整整抄了佛经一个半月,等于从冬天抄到了春天,这日把经书交给6先生后,就静静站在一边。
6先生随手翻了翻说道,“把右边柜子第三格的东西拿出来。”
“是。”苏玉莞走过去,打开那个格子的小门,就见里面有厚厚一叠的纸,拿出来一看竟是自己抄的经书,她本以为按照6先生那种不在乎的样子,应该早把这些烧了才是,却不想被收藏了起来。
她把这些小心地拿出来,放到了6先生面前的桌子上,6先生点点头又把手里这份放到最下面,说道,“你挨着看吧,这是按照你写的顺序排的。”
苏玉莞有些疑惑地看了6先生一眼,却没有多问,而是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当看到一半的时候,苏玉莞已经现,她的字有些草了起来,那时候她应该正是心中因为6先生一直让她抄经书而不教东西心乱的时候,脸微微一红,又继续往后看去,这些是因为与母亲说了,被安慰后,又渐渐静下来了。
到最后十张不用6先生说,苏玉莞都现,字迹沉稳了不少,甚至比最开始写得还要好很多。
“先生,是我错了。”苏玉莞放下最后一张,看着6先生的眼睛,“谢谢先生提醒。”
6先生眼中带着些许欣慰,故作严肃说道,“你以为你错的只是这些吗?”
“啊?”苏玉莞皱着眉头想了下,“先生,我不知道了。”
“有句俗语我觉得很有道理。”6先生笑着摇摇头,“会哭的孩子有人疼。”其实原话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可到底苏玉莞是个女孩,6先生有些话不好说给苏玉莞听。
苏玉莞面露惊讶看向6先生,6先生笑道,“其实我一直在等你来找我说,可是没想到你自己想开了。”
6先生接着说道,“其实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潜移默化,一点点布局,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切,比如你不想再抄经书,可以每日选点别的书上的问题问我,找我讨论,第一日讨论一盏茶的时间,第二日两盏茶……这样慢慢增加。”
“是。”苏玉莞眼睛一亮,认真记在了心里。
6先生手指敲了下桌子,苏玉莞一看茶杯的水下去了三分之二,赶紧起身续上,6先生才接着说道,“给你出个题,如果你查出了一件真相,对你很有利,想让那个人知道,可是那个真相是这个人根本无法接受的你会怎么办?”
苏玉莞抿唇想了下说道,“我会一点点引着那个人往真相上查。”
“然后呢?”6先生看着苏玉莞问道。
苏玉莞皱眉看向6先生,6先生笑着说道,“再想想。”
“请先生指教。”苏玉莞实在想不出来,问道。
6先生说道,“要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何不妨留下些蛛丝马迹,让那个人知道是你做的呢?”
“那样那个人会不会生气?”苏玉莞反问道。
“肯定会生气。”6先生笑起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让苏玉莞想到话本里那千年老狐狸,“只是你要把自己摆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比如一个受了委屈还一心为他着想,你要觉得自己是被欺负的那个,是他们都对不起你,懂吗?”
苏玉莞直接被6先生的话弄的怔住了。
6先生像是没注意到一样,“毕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那个人一时不知道是你安排的,万一以后知道呢?”
苏玉莞眼睛眯了一下,已经明白了刘先生的意思,做事就要万无一失,要出手的时候,先要想好退路。
见自己的学生明白了,6先生就点点头,不再多说,“回去吧。”
“是。”
二月初二花朝节,每年这日,陇安的未出嫁的姑娘都可以出门踏青,她们会用彩纸剪成花鸟的形状,取了红绳,到时候挂在树上。
苏玉莞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苏母带着她去过一次,只是时间太久忘记那时候生了什么事情,苏玉莞就不再愿意出门了,特别是在会遇到很多人的时候,苏母并没有勉强。
今年苏玉莞还没决定到底要出门不的时候,就见张嬷嬷带着几个丫环捧了新衣和新打的饰来,苏玉莞忽然想到每年这个时候,苏母都会让人再给她做几身新衣和饰,其实苏母虽没明说,还是希望她能出去走走的吧。
只是以前的自己并不了解母亲的用意,如今……苏玉莞笑着问道,“嬷嬷,母亲在忙什么?”
张嬷嬷眼睛一亮,“夫人近日倒是没什么事情。”
“那好。”苏玉莞笑道,“紫苏,汤熬好了吗?”
紫苏行礼道,“回姑娘的话,已经熬了两个时辰了。”
“那去端着汤,给母亲送去。”因为家中并没有外人,苏玉莞穿的较为随意,头更是只在尾处松松系了条绸带。
紫苏去小厨房把汤盛了一蛊后放到食盒里拎着出来,她并没有回屋,而是至今拎着往外走去,苏玉莞正在院门口等她,见到她过来,点了下头,才接着往苏母房间走去。
这汤是苏玉莞专门吩咐小厨房熬得,她派人问过陈大夫,苏母那样的情况喝些鸡汤会比较好,可惜苏母并不喜欢那个味道。
所以苏玉莞就每日让小厨房熬了,然后自己送去盯着苏母喝,弄得苏母又是感动又是哭笑不得的。
张嬷嬷倒是支持苏玉莞这样做的,苏母因为不想喝鸡汤,又不愿意拒绝女儿看到她失望,在苏玉莞来之前躲起来,可是有张嬷嬷在,苏玉莞还是轻而易举找到了苏母。
这次苏玉莞拎着鸡汤进去的时候,就看到苏母叹了口气带着几许无奈的样子,苏玉莞把鸡汤从食盒里捧出来,放到桌子上说道,“母亲,我已经让人把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