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我从凡间来 >

第1129章

我从凡间来-第1129章

小说: 我从凡间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易离开葛先生山门,三日后,东山属新上任了名衙兵长,唤作席阳春,一个挺年轻的青年,却有着二境修为,为人却不倨傲。

    不久,东山属上便传开了此人便是要接任东山属属令的人选。

    此消息一出,整个东山属衙上下,险些沸腾了,整个东山属的人马,几乎都是许易一手打造的,若许易走了,众人自然心中难安。

    事已至此,许易也不想隐瞒,如实告知,又出面举办了一场欢迎会,为席阳春引荐诸人。

    众人再是不舍许易这个上官,也只好认命,好在席阳春为人锋芒不露,众人都想着也许在他手下的日子不好过。

    又过了一个月,调令终于下来了,不是自府中来,而是来自济州领,调许易入长老团幕僚院任幕僚官,明确级别为三级。

    此消息传来,东山属的一干亲信,皆来道贺,对许易的升迁,众人自然是欢喜的,但其中大多不知这幕僚官的内涵。

    一夜畅饮后,许易离开了东山属衙,随行的有董新昌,潘美仁,秦寿生三人。

    而许易最铁杆的心腹程堰,资历最老的故旧钟无,都被许易做了妥善安排。

    先说程堰,此君忠心耿耿,但许易深知,此人是为报恩,入东山属时,他手下急需心腹,急需信得过的人,留用程堰正当其时。

    而此番,他去任这个幕僚官,完全是虚职,已经用不上程堰,他自不愿再羁縻此人在身边。

    程堰的功劳,许易自然记得,也不会平白放他离开。

    昔日为一什长时,许易便从钟无处知晓了程堰最大的梦想,是赚足了愿珠,为一位叫雪里梅的姑娘赎身。

    说白了,这是个志向不在修行的汉子,跟随许易身边,只为报恩。

    许易干脆亲自出手,将雪里梅赎了出来,并出面为程堰举办了个颇为盛大的婚礼,又替程堰置下田地、产业,彻底了了这段因果。

    相比程堰的胸无大志,钟无心思就活泛得多。

    靠着许易,他做上了以往想也不敢想的科长的位子。

    官位难得,钟无实在不愿舍弃。

    他暗自也盘算过,跟着许易,或许还有更好的机遇,但也说不定危险重重。

    他的赌性本来颇重,可如今一个科长的位子,一举将他的眼睛砸瞎了,见好就收的心思,已根深蒂固。

    所以,他面带惭色地向许易道明了情况,许易哈哈一笑,好生宽慰一番,便放他去了。

    人各有志,他并不强求。

    事实上,他新去的是个冷衙门,他个人也打算清闲一段,好好做做学问。

    不管是丹道,还是数道,还有许久不曾复习的符箓之道,他都打算往深处钻研一番。

    所以,身边有没有人,都不打紧。

    至于最后,还有董新昌、秦寿生、潘美仁三人跟行,也是无奈之举。

    这三人的身份太尴尬,都是邪教出身,许易离开东山属后,这三人在东山属根本待不下去。

    尤其是,董新昌和秦寿生,离开了许易,怕是连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

    而潘美仁明显是打算和董新昌玩一出有生之年,自是生死相随。

    如此,许易只好带了三人一并来上任。

    离开东山属,一路西行,约有五千里,便见一座悬空岛横亘天际,岛屿实在庞大,远隔数十里便能得见,岛屿上空有两个金光组成的“钟祥”浮现。

    https:/book_23564/l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一百一十三章 履新幕僚院() 
“莫非这便是那座仙城?”

    许易眼睛一亮,高声道。

    入此界以来,他所见的城池,都是凡人所居,如今见到一座修士之城。

    潘美仁笑道,“钟祥,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济州领当今之领主便出生于此,遂赐此城名为钟祥,城内修士云集,资源丰富,真乃神仙居所。”

    潘美仁这一开腔,董新昌、秦寿生接连发言,对此钟祥仙城作了补充发言。

    三人早知道许易的动向,显然都是做了功课的。

    毕竟,谁也不想被对方比了下去,更不想因此在许易面前失分。

    许易打个哈哈,止住话题,带了三人一并朝钟祥城中驰去。

    入城的门禁颇严,但在许易的官诏下,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守门官甚至想要派一个书吏为许易引路,被许易婉言谢绝了。

    初临贵宝地,许易自想熟悉熟悉地头,他还没见识过此界的仙城。

    一路游逛,直到日影西斜,许易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加快遁速,朝城外奔去。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谓的城外,绝非要出这座悬浮的岛屿,而是指的城墙以外。

    原来,这座悬空岛之大,完全超乎想象,足足有四座城坐落四方,而四城之间,山水相连,与其说是城池,不如说是个小型国家。

    幕僚院坐落在东城以南两百里外的逍遥山,月上东山之际,许易一行终于赶到了地头。

    许易满以为要在山门中歇上一日,方能办理入职手续,没想到他出示了官诏和调令后,济州领的选吏厅直接派员到来,帮他走完了流程。

    选吏厅来员离开后,幕僚院中一位方姓佐官接待了他,领着他到了一座唤作“藏幽”的山峰,又交给他一枚令牌,和几块能复制令牌权限的玉牌,招来一队杂役,指着领头的唤作刘畅的汉子介绍说,这便是分给藏幽峰的使唤杂役。

    介绍完毕,方姓佐官道,“时间不早了,便不打扰大人休息,有事可随时吩咐。”言罢,便自告辞离去。

    修行这些年,流经的地方多了,换个地头,他也没什么不适应,更没多少激动情绪,当下,刻录了三块权限玉牌,分别交给了董新昌、秦寿生、潘美仁,又指潘美仁为山门总管,要刘畅一干杂役,遇事可找潘美仁负责,他便自入洞府中休息去了。

    得了许易的指派,潘美仁激动得浑身发抖,再看向董新昌和秦寿生时,恨不得将脖子扬到天上。

    董新昌、秦寿生面面相觑,根本不与潘美仁对视,视线追着隐入山门的许易,久久不能回神。

    这二人完全想不明白,为何许易要把这么位高权重的总管一职,交给只会溜奸耍滑的潘美仁,被如此小人踩在头上,实在让人气闷。

    郁闷之余,董、秦二人又开始自省,是否自己还太过矜持,不似姓潘的能舔?

    一直以来,二人都是和潘美仁,在许易面前口舌争锋,以至于都忘了潘美仁修为尽废之事。

    许易重用潘美仁,其实没做过多考量,不过就是个平衡之道。

    却说,董新昌和秦寿生的郁闷,潘美仁却不管,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先吩咐刘畅带着他熟悉山门,又安排好了每日的轮流洒扫、轮值事宜,便将最破小的两个洞窟指给了董新昌和秦寿生,直把二人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不敢为此小事,去把许易吵起来仲裁。

    正式履新幕僚官后,许易发现他久违的平淡日子,终于来了。

    这真的是个闲职,闲到难以想象,没有责任,没有任务,偏偏待遇还不错,每月有三十枚愿珠的俸禄。

    三十枚愿珠,足够将一个历劫圆满的修士,成功晋升到若凡一境。

    只是人到一定的高位,眼界总会随之抬高,若在许易当什长的那个阶段,说每月给他三十枚愿珠,他定然高兴得找不着北。

    现如今,他已成就三境修为,深一脚浅一脚也算混到了三级官的位子了,身家六千愿珠,区区三十枚愿珠,自然难免看不入眼。

    待遇虽看不过眼,但这种平静,他真的颇为喜欢。

    整个幕僚院,像他这种幕僚官,足足有近百位之多,而整个济州领的长老院,也不过三十余位长老,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空缺。

    说白了,他就是被发配到了政协,若是机遇好,能给一位大领导干个秘书长,机遇不好,就继续在政协的位置上养老。

    经历的糟心事太多了,许易的心态早就被炼平了,初来乍到,他本来打算做一个短期规划,却没想到,既入宦海,哪里能避得了交际应酬。

    初来的一个月,他基本都在迎来送往中渡过,既然是宦海,人脉总是重要的。

    即便一干已经混到政协的失意者,也都在努力地编织着各种关系网,许易的名号在钟山府或许不算小,但在这济州领下的钟祥仙城,那就太寂寂无闻了。

    但宦海中人,尤其是混到一定位置的,绝不会轻视和自己混到同样位置的人。

    故而,许易虽是初来,几乎整日都有同僚前来造访,整日也会收到各种各样的邀请。

    这些邀请,有些纯粹是吃饭、唱k,搞关系,弄场面。

    而也有一些,是帮人站脚冲台面的,混到政协,虽然坐了冷板凳,但到底是三级官,职位不算低了,总有一定的热量。

    所以,碰到地方上的官面上的纠缠,难免有借力用力用到某位幕僚院同僚的时候,该同僚为了整气氛,搞场面,邀上几名三级官同僚前去站脚充台面,也是再正常不过。

    遇到这种场合,吃完喝完,还总能落下多则五六十,少则二三十愿珠的好处。

    一开始,许易还暗自震惊,时日一久,也便习惯了,理解了。

    这到底还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不同的高度见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人生。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许易在幕僚院的人头总算混熟了,他洞悉人性,曲意逢迎,一时间,倒也混了个不错的名声。

    但他终究不是个肯混日子的人,弄清楚了所处的官场生态后,他便打算正式和过去的状态做一种切割……

一百一十四章 复习() 
这日,他在山门外,挂上了“闭关勿扰”的牌子后,藏幽峰每日不绝的访客,终于止歇。

    此番闭关,许易想要对当前的修行做一个梳理。

    先说境界,原本,以他现有的资源,冲击到脱凡四境绝无困难。

    他估算过,他要冲到脱凡四境,至多不过再消耗差不多两千枚愿珠,总能够达成。

    许易始终不曾突破这一步,倒也不是怕进步神速,惹人生疑。

    毕竟,此地于他而言,可谓人生地不熟,他实在不必有此担心。

    他不肯升级的原因有二:

    第一,升级消耗大量愿珠,虽说剩下仍旧有四千,但别忘了,他要让漩涡暂时消失,必须需要消耗愿珠,换言之,他目下的修士面目,是靠大量愿珠在支应。

    这段时间,只要出外,他都少不得要炼化不少愿珠,维持自己的修为,不然御空而行都做不到。

    所以,他根本不敢浪费愿珠。

    第二,据许易如今掌握的修炼知识,进入四境,也未必是福。

    修行到了四境,再往上,便是渡过一九雷劫,成就神胎。

    而一九雷劫何等恐怖,能成功渡过者,听闻概率极低。

    更麻烦的是,脱凡四境,若不能迅速到一九雷劫,几乎每日都需要五枚左右的愿珠淬体,才能稳住境界不落,如此算下来,支撑一年,需要的愿珠几近两千枚。

    若持续的时间再久,消耗的愿珠,简直就是天价。

    所以,若不是背靠大树,底蕴深厚,没有谁会贸然冲击第四境。

    正因为不刻意在修行上下功夫,所以许易的此次闭关,基本可以算作是对过往修行之路的一次回溯、总结之旅。

    许易目下的主要克敌本领,无非是真灵版的三心二意剑,和怒蚩相。

    若将修行比作一颗大树,真灵和怒蚩相,不过是大树结的果子。

    许易此番要摸清的,绝非果子,而是整个大树的躯干和枝丫脉络。

    他将整个大树的躯干分作了四个部分:数术之道、丹道、符箓之道,以及关于修行本源论述的诸多经典。

    数术之道,许易不止一次听有道之士说过,此来最能为人掌握最近大道的术法。

    三心二意剑的本源,便有着最玄妙数术之道的支撑。

    而至于丹道、符箓,阵法,神通,用到数术之道的,不知凡几。

    故而,许易从不敢轻忽,且钻之弥深,他也爱之弥深,此番闭关,在数术之道上,除了汇总过往所学外,他还打算集中力量,攻破一个始终让他无法开解的数术谜题《七星斗数》。

    至于丹道,在秋娃的帮助下,他终于从原来的照猫画虎,到后来的登堂入室,已是当世有数的丹道大家。

    但入此界以来,一忙求生,二忙攀登,丹术一道,他真的是久疏战阵了。

    而且此道,侧重操作,一天不练手生,荒废许久,此番要捡起来,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如果说丹道方面,他只是生疏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