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洲巨头 >

第197章

重生美洲巨头-第197章

小说: 重生美洲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维克托想要和尼日利亚人联系,莫塔虽然感觉到疑惑,但是他还是很快回答道:“我知道了,维克托老大。”

    “好了,麻烦你下去抓紧时间联络尼日利亚人吧,”维克托既然下了逐客令,莫塔也就很快起身告辞。

    在沙发上坐了一会,维克托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下自己的计划,然后起身朝着别墅二楼走去,还有金发小女仆在等着他呢……

第二百四十七章 混乱的开端1() 
清晨一大早,维克托就被一片刺眼的阳光照射到眼睛而醒了过来,因为别墅处在梵迪诺山的山顶位置,初升的阳光透过别墅屋顶那透明的的巨大玻璃天窗,撒在了床上,让维克托整个身体感觉到暖洋洋的。

    起床洗漱之后,德维尔蒂也已经起床,正在厨房忙碌着为维克托准备早餐,维克托曾经也告诉她,另外安排人来做这些事情,她只需要好好的接受其他人的服侍就好。

    但是却被德维尔蒂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德维尔蒂待在维克托的身边,只有这样一个用处,她生怕被新人取代了在维克托身边的位置,而变得不再重要,而维克托对于她的这种想法自然心知肚明,既然德维尔蒂拒绝,而他也习惯了对方的服侍,索性就任她去了。

    坐在宽大的餐桌前,维克托随手拿起了堆叠在一起的报纸,他离开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还不知道圣萨尔瓦多的官场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大事呢。

    翻开“圣萨尔瓦多日报”,头条就是对于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和罗伯特·达布松两人有关于大选的竞选分析。

    报社邀请来的评论员分析道:到目前为止,这还都是一场中规中矩的,毫无波浪般的正常选举,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到两党互相亮出刺刀,白刃见红的阶段,但是大家都在翘首以盼,期望能够有一位大选的候选人能够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生命力……

    《新闻写真》宣称:这次的竞选毫无重点,令人恼火。

    而《世界报》也不甘示弱,说这次的竞选活动其特点就在于“浮夸虚幻,就像是夜晚刮过的大风,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何塞和罗伯特?”左派报纸《人民报》评论道:如果他们就是人民的领袖,那么我们就都是瞎子、傻子了。言语中的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这家报纸一向以对于同属于右派的基民党和民族主义共和联盟不假辞色,对于政府推行的政策,鸡蛋里挑骨头而吸引了一批对于政府大为不满的底层民众而出名。

    这些评论无疑都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双方的选战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现在所有人都在期待两党快一点进入两党肉搏、大肆互相攻击的阶段,能够让各大报纸的读者们看到那些政客贪污腐败的真面目,体会到政治的肮脏。

    而同属于博萨诺·布尔内斯这个传媒巨头名下的《每日记事报》别出心径的刊登了一条国民议会刚刚总结发布的83年萨尔瓦多政府财政报告。

    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进行整治改革以来,每年的这个时候国民议会都会发布一系列的报告,完全是透明的、不做任何遮掩,也不弄虚作假,这类报告往往涉及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医疗卫生等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所有人都能够从中看到萨尔瓦多去年一年的发展情况。

    而有趣的是,《每日记事报》把萨尔瓦多的治安情况放在了头条的位置,根据报告显示,去年一年萨尔瓦多总共发生了224785件治安案件,在这其中,侵财案件145564件,占所有案件中的64。8%,刑事案件79221件,占35。2%,约2。4万人死于谋杀,因为劳资纠纷造成的罢工一共发生了2600余件,造成了近1400人死亡。

    而在最近六个月的统计中,社会治安最混乱的,无疑是作为首都的圣萨尔瓦多市,根据警方接到的报案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最近的六个月中,圣萨尔瓦多市47%的家庭都发生了入室盗窃的案件,同时有7400人死于各类重大的刑事案件中。

    治安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的混乱,过去的十个月里,在何塞主导的经济改革中,因为萨尔瓦多中央银行为了应对政府日益庞大的开支,接连采取了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做法,企图用这种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来提高就业水平,不过遭遇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收效不大,萨尔瓦多的通胀率为440%,相比于82年,通胀率提高了110%左右。

    经济增长率为…6。2%,国家整体外债突破了180亿美元大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倍有余。与此同时,因为内战造成萨尔瓦多农业产量的萎缩,咖啡和棉花等大宗出口商品的进一步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只有64。78亿美元,每年光是外债的利息就需要支付近6。5亿美元。而更加不幸的是,明年六月份,就有40亿美元的债务即将到期,需要支付本金,政府根本不可能拿得出这笔钱出来,所以这些数据统和在一起,说明萨尔瓦多政府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将在政府财政破产的边缘徘徊。

    而除此之外,国家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的拉大,占国民人口5%的富人阶层,掌握了全国90%的财富,而根据议会发布的报告,83年全国共有贫困人口360万人,他们的年收入不足1100美元人,以占据国民人口总数的75%的人数,收入却只占国民收入的0。9%,依照当前的通胀率,同时考虑到科朗同美元的互兑率更进一步的下跌,这些人每天的收入只够买两条面包加上一瓶矿泉水的。

    这就像是萨尔瓦多因为国内遍布火山,因此被人们称呼为“火山之国”一样,整个国家的情势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一样,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

    或者说已经爆发了,桑切斯·塞伦领导的法拉本多·马蒂阵线就是对于整个国家形势感觉到非常不满意,同时掌权阶层又拒绝了马蒂阵线提出来的利益再分配,整个国家爆发了严重的内战。

    如果是以前刚刚来到萨尔瓦多的时候,如果让维克托来说造成整个国家这种情况的原因,他一定会把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放在主要原因上。

    不过现在,通过学习和眼界的开阔,他倒不会再这样认为了。虽然他还不认同那种所谓“天生富贵”的说法,可他的确已经不再认为分配不均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了。

    如果综合归述一下,那就是维克托认为造成通货高涨,贫富差距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萨尔瓦多政府死抱着不放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百四十八章 混乱的开端2() 
在20世纪0年代开始的近半个世纪当中,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始终在拉美各国占据主导地位,各国企图用进口替代的模式,发展本国的工业,力主本国的需求由国内的生产来满足。

    这是一种比较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企图通过高关税,低进口配额的方式,通过对本国进口量大的商品进行进口限制,同时扶植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力图逐步以国内生产来代替进口,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这种方式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先建立一批最终消费品产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不过很可惜,拉美各国先后都陷入了第一阶段中,始终没有办法踏出第二步。

    这种缺乏竞争的封闭型经济发展模式,让萨尔瓦多国内的生产型行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严重落后,生产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无法完成原本的出口创汇的目标。

    而原材料商品的出口,又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浮动的影响巨大,最近几年,因为国际石油危机和内战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和产量下滑严重。

    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萨尔瓦多的外汇储备进一步枯竭,而限制进口并不等于什么也不进口,因为萨尔瓦多的土地开始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为了追求利益,大种植园主们纷纷种植经济类的农作物,导致粮食产量减少,萨尔瓦多从70年代开始,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变为了一个粮食进口国,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就进一步的消耗掉了外汇储量。

    外汇储备的来源枯竭,便意味着萨尔瓦多必须持续的对外举债,于是财政赤字、外债激增的局面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便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一大诱因。

    于是萨尔瓦多在经过几十年的出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政策指导下,在一片泥沼中越陷越深。

    在关税壁垒的保护下,那些原本获得了巨额利润的国内生产者,因为缺少竞争者的存在,却往往不会将资金投入到产品技术升级、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扩大再生产中,那么这些钱去哪里了呢?

    毫无疑问,能够获取更多利润的金融投机受到了追捧,大量的热钱涌入了金融投机行业。

    而原本的工业生产因为没有扩大再生产的缓解,就无法再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没有就业机会,就导致了失业率的居高不下。

    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和金融投资行业的盛行,就导致了一种财富分配的断档。

    失去工作的人越来越穷,而参与金融投机的人越来越富,大量的财富在虚无的金融领域内流通,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萎缩。

    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战略始终在第一阶段徘徊止步,而无望展开第二阶段的全面工业化发展。

    到了这个地步,国家的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社会矛盾尖锐。

    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模式相对应的,就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方式的代表国家就是同一时期的亚洲四小龙,他们纷纷采用出口导向型的政策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维克托看来,如果萨尔瓦多能够抛弃内向性严重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是采用更积极、更自由、更广泛的外向型或者自由模式的经济发展政策,在辅之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依托,利用萨尔瓦多的人口优势,同美国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关系,逐步与国际接轨,未尝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可惜,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不像吃饭喝水那样简单,一个政策的兴起都会造就起一批既得利益阶层,他们依靠原本的政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权利,依靠这些财富,他们又反过来利用这种力量影响政府,甚至绑架政府。任何企图改变这一政策的人或者组织,都将会面临他们的阻挠和打击。

    而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强力的政治人物站出来,他必须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和威望,能够推动国家的战略转型,就像是兔子刚刚改开时候的那位老人一样,能够用无已伦比的个人威望和娴熟的政治手段,压制住各方的反对力量。

    不过在萨尔瓦多,维克托却看不到有这样一个有威望的人存在的迹象,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虽然是现任军政府的主席,也进行了政治改革,还政于文官政府。

    但是他的威望不足以让各方政治势力低头,同时,作为一个亲近美国的政治家,对于萨尔瓦多本土的种植园主影响力实在有限。这就导致了他面对的反对力量实力强大。维克托不知道何塞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勇气去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触碰原本的利益阶层。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在二战后六十年代崛起的国家,无一不是先走内向性经济起步,利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政策为本国的工业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然后再转为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同时辅之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慈善等手段,化解因为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迎来了国家经济的腾飞。

    如今的萨尔瓦多,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行的地步了,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节点式的人物出现,维克托很清楚,在这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辗转碰撞中,许许多多人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至于这种改变究竟是好是坏,估计只有上帝才能知道了。

    不过维克托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够在这场改变中获得什么,但是至少他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去做些什么……

第二百四十九章 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