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少女当自强[重生] >

第31章

少女当自强[重生]-第31章

小说: 少女当自强[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变动还是很快到来,而孙莲甚至不知道判断这件事是好还是坏。

    ——王桂香怀孕四个多月了,孙老太太托关系找个了可以做b超的小诊所。全家人满怀希望能看见个健康的小孙子时,诊所里的大夫告诉他们,王桂香肚子里的是个女胎。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孙老太太完全不接受,当时在诊所里就闹了起来。

40。奇迹() 
从知晓王桂香肚子里胎儿的性别开始,孙莲就明白这个孩子的命运已成定论。om

    一群人从小诊所闹到回家,每个人的情绪都好像是天塌下来一般。大门少见地关上,大约也是怕邻居笑话。在封闭而狭小的十多平方的客厅里,跳脚的、咒骂的、叹息的、还有歇斯底里和伤心欲绝的,各种负面情绪塞满了每一寸空间。

    “打掉!不打掉你还准备留下来吗?”

    “是是,已经跟大夫约了”

    “约什么!还不能趁早就趁早!”

    “妈这不月份大了,需要手术吗?”

    “金贵!难怪人家说越是不中用的月金贵!”

    “您老消消气,你看这”

    孙老太太心头窝着一把火,拍着大腿骂儿媳妇肚皮一点也不争气;孙老爷子吧嗒嘴抽烟,吐一口烟雾就跟着叹一口气;连孙志强这次也顾不上怀孕中的妻子了,手指无意识地叩着桌面,嗒嗒嗒嗒地宣告他心中有多烦躁。

    安静而沉默的只有王桂香,她垂着脑袋,一副做错事的模样。如果仔细看,还能发现她眼角挂着泪痕,眼白边缘更是布满血丝。她就脸色惨白地扶着肚皮坐在角落里,哪怕被婆婆指着鼻子骂也不还嘴。

    孙老太太哭嚎道:“你还摆这死人脸给谁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出殡呢!”

    孙莲盘腿坐在房间床上,支着耳朵听外屋一片鸡飞狗跳。心想这可不就是出殡吗?外面这群人在吵嚷的,可不就是她妹妹的葬礼吗?

    虽然她从未见过这个妹妹,也从未期盼过她的诞生。但在这一刻,孙莲却突然从灵魂深处涌出一阵情感,对这个注定夭折的妹妹有了不可明喻的感情。

    ——这个因为她的重生而昙花一现的生命,是在她努力改变命运时,从亿万可能中脱颖而出的奇迹。

    而这个小小的,刚刚成型的奇迹,即将用自我的凋谢向她证明一件事——你的存在,便是原罪。

    无关你是怎样的人,会有怎样的人生,会创造怎样的未来,只是因为没有如长辈期望中一样带着他们的命根子出生,因此在他们眼里自然也就没有你这条命。

    孙莲感觉自己坐不住了,于是她干脆倒在床上,把自己像个虾米一样蜷缩起来。据说在母亲体内的胎儿也是这样的姿态,是一个人缺乏安全感时的自我保护。

    她想象那孩子隔着羊水听见外间的恶意,想象她对于可能受到伤害的不安。然后孙莲想,趁着什么还不懂,什么还不知道,不让妹妹来到这个世界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外面孙老太太的叫喊声逐渐停了,然后是脚步声与开门声。不一会外面的客厅又重新回归安宁,孙莲想也许母亲还在外面,也许不在。她其实不是很想知道。

    她想知道的是,当初她蜷缩在母亲温暖的羊水中时,同样是外面那群人,是不是表演过类似的戏码。

    孙老太太当天回了老宅,第二天也没过来。

    第三天王桂香去那家黑诊所做了引产手术,接着在那边又躺了三天,期间只有三婶帮忙炖了一锅蹄髈汤,用保温桶盛了半桶让孙莲送去。期间不管是孙老太太还是孙老爷子都没在过问半分,甚至孙志强也只是埋头叹气打理家里的事情与生意。

    第二周王桂香出院回家,脸上再没有一周前的那种生机。好像人生的一切都随着肚子里胎儿一同被抹杀,消失得无影无忌。

    第三周,王桂香重新操持起了家务。

    第四周,她已经打算跟丈夫一起继续出摊了。

    那天晚上,孙志强给三婶结算了十月份的工钱。三婶极力劝说王桂香再多休息半个月,那其中也许大多是她舍不得手头这份收入的私心,但也有几分作为生产过的女人自知的担心在其中。om王桂香领了她的好意,但还是让她无需再来帮忙了。

    孙老太太和孙老爷子带着失望走了,三婶与三叔也带着大毛走了。孙家从三口之家到人满为患,再到回归清静,也不过就从六月到十一月,短短不满半年的时间。

    孙莲隐约还记得上一世孙晓君诞生前,家里喜气洋洋的气氛。

    孙莲记得那时王桂香喜欢坐在床头一针一针给还未出生的儿子编织毛线帽,孙老太太也经常煲了鱼汤鸡汤送来说是给儿媳妇补补身子。那时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欢天喜地得如同过年。

    孙莲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

    幸运她上一世还有后悔药可以吃,幸运她在这一世能遇到这个妹妹——虽然她没有诞生,却亲身为她演绎了和上一世截然不同的这个秋天。

    这令她不得不坦然接受与承认,作为一个女儿,她当年一定是在众人的失望与哀叹中诞生的,是不被任何人欢迎的毫无价值与意义的存在。而这份意义与价值,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她自己,还关系到母亲,关系到家里的每个人。

    就像孙老太太哀叹的一样,“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最后也逃不过被宰杀炖汤的结局。

    毕竟这个家里,所有没有命根子的活物,大约也只是牲畜罢了。

    自从王桂香堕胎后,孙志强觉得家里几乎事事不顺。

    先不提王桂香身体似乎突然差了许多,或是亲戚朋友交谈间话语深处隐藏的奚落,就是他原本得心应手的生意,最近都变得不太好起来。

    这是理所当然的。

    入秋之后,气温开始急速下降,喜欢夜晚在外面摊子上喝上几杯啤酒的人也少了许多。那些烧着砂锅,吃起来连汤带水的摊子还好点,小龙虾这种剥着剥着就一片透心凉的食物,选择的人自然也就更少。

    另外十月份的小龙虾尚且肥美,十一月的小龙虾还算有肉,到了十二月便连货源都成了问题。

    眼见着生意不好做,两口子便买了鹅回来改做盐水卤味。可惜做卤味的摊位不止一家,两口子的手艺也称不上一流,生意也就是不温不火地勉强维持着。若不是前几个月小龙虾生意火爆,家里经济不愁,孙志强怕是要被愁出满嘴水泡来。

    唯一的好消息是孙莲期末考试终于超过一班的学霸,拿到了第一名。家长会时,张老师特别点名表扬了孙莲,并且让孙志强上台分享了一番育儿经验。

    孙志强有去年妻子的经验做参考,这次到校前着实做了一番准备。上去先是谦虚女儿还需再提高,然后又强调学习还要靠努力与勤奋,接着惭愧自己与妻子养家忙碌无暇照顾女儿,最后欣慰两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女儿独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女儿现在才能自觉且合理的生活与学习。

    一番话说得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只听得讲台下面的家长茅塞顿开掌声如雷,门口偷听的孙莲差点把眼珠翻进肚子里。

    孙志强终于在外人面前长了脸,心里就特别高兴。回家路上就绕去菜场买了一斤芝麻小麻花,又切了十块钱的猪头肉。卤好的猪头肉一半拿青椒丝炒了,一半直接蘸上辣椒酱,再炸上一碟花生米,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就着菜,晚饭孙志强喝了四两白酒。

    “给你老子长脸了!”孙志强放下酒杯,仿佛几个月来的阴郁第一次从脸上一扫而空。他拍拍孙莲的肩膀,笑道:“我家小莲就是不错!比那些家的小子强多了!生个儿子又屁用,最后还不是不如我闺女!”

    “呵呵。”孙莲被他拍得生疼,只能干笑回应。

    她想听这样的肯定想了两辈子,现在终于听到了,却再也激不起原先的感动。

    若是能早一点对她说,哪怕只是早上两个月,她会有多开心啊!

    孙莲想,但是这样也好,等到她终于放弃认清现实时再听见,她便不会因此迷失自己了。

    他知道父亲心中憋了火气,现在又喝了酒,才抑制不住地爆发出来。这时他说出的话也许是一时发自肺腑的真心,但等这波情绪平息之后,这份真心还能不能继续留在这个家里,她又不得而知了。

    “爸。”孙莲不想听孙志强抒发内心,于是她打算岔开话题,“现在天冷了不好做小龙虾,我看卤水鹅也有好多家在卖,咱家摊上的东西能不能换换?”

    “换换?”孙志强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想到女儿的成绩,想到之前小龙虾的生意,他这会对自己女儿的话,不知不觉间就有种莫名的看中。

    孙志强打了个酒嗝:“换什么?”

    孙莲指指桌角的麻花:“马上元旦、接着就过年了,我觉得卖点个小点心挺好的。冬天容易放,平常买回去当零嘴或者招待客人都好用。”

    “这又哪会做了?”孙志强哑然失笑。

    “书上会教啊。”孙莲理所当然道,“还记得之前留给你们那松饼不?就是之前照书上做的。”

    她现在有种把书本当万金油的做派,什么解释不了就是书上的。不过孙家两口子也不深究,只是真问她哪本书时,孙莲就推脱是新华书店蹭书看时看的的。

    也许是孙莲之前摆摊的那些主意给了孙家两口子信心,又或者是因为大夫说王桂香最近一年半载都不好怀孕,总之家里现在没有什么经济开销上的需求,孙志强最后琢磨了一番,倒真的对此动了心思。

    孙莲便自告奋勇陪两口子进了一趟谯城,按照前世后厨的记忆,教他们选择各种工具模具,又挨家挨户问了糕点铺桃酥店,最后又三百块挑了一台双层燃气烘炉。

    孙莲当初打工的几家店都不是做精致菜肴的,因此她会的点心也不多。基本还是以中式的各种面点为主。最后一番筛选下来,放到摊子上卖的也就大块的桃酥,鸡蛋大小的梅干菜烧饼,以及裹着豆沙与枣泥的两种糕饼。

    东西不多,但除了桃酥和县城另一家撞车,其他几样到都还是独一份。

    孙家夫妻现在做生意也比以往精明了几分,知道东西不能藏着干等人上面。摆摊时间也从傍晚改到了白天,夫妻俩上午下午轮换着看摊子,一天下来也能卖个七七八八。

    时间一长,大家也知道原来卖龙虾的那家改去做小点心。有人好奇来尝了,觉得不错。尤其是糕饼以前要去城里的店铺才能买到,梅干菜烧饼也是之前没尝过的口味,竟然渐渐在县城里打出了名气。

    孙莲依旧做的是推上一把就不管的生意。回头还是该钻书海钻书海,该战题库战题库。

    由于是六年级考生,孙家夫妇都默契的不去干扰女儿。虽然张老师和其他老师都说以孙莲现在的成绩进一中基本没有问题,但孙家两口子还是渐渐觉得有点紧张起来,甚至比孙莲自己还要紧张。

    现在不止整个孙家所在的大院,大院所在的巷口,就是巷口往外这条街上,街坊们都知道孙家有个成绩特别好的女儿,说不定就是这片第一个考上一中的。孙家夫妇可不希望这个当口,有什么意外妨碍女儿的考试发挥。

    在这样的氛围中,新年便过得不算精彩。

    本来大姑姑还想送陈嘉宇到涂县找孙莲,也被王桂香用女儿要考试给劝说了回去。而胡秀同样也会在六月中考,一中更是只象征性放了一周寒假。因此两姐妹除了年初二一起吃了顿饭,也没有其他再多交集。

    胡秀没有意外肯定会直升一中的高中部。孙莲听她说高中部和初中部只有教学楼不在一起,但宿舍和食堂还在一块。

    “那我下半年就能去找二表姐玩啦!”孙莲很高兴,“到时候我有什么不会的就拿去问你,你可千万别嫌我烦呀!”

    她现在一点也不怀疑自己能考上谯城一中,模拟的试卷她后来又央王桂香带她进城买了几套,甚至初一的知识,她也已经开始提前接触了。

    整个九八年的上半年,孙莲觉得自己就像是机器上的一块齿轮,生活轨迹没有半分曲折的地方,全部都在按部就班的转动与前进。

    学校的课程在四月就完全结束,剩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学生自由复习。这时县城小学与市里小学的区别就更明显了——在市里的六年级生忙着复习上补习班焦头烂额的最后冲刺阶段,涂小六年级的教室里,一大半的学生都已经无心学习。

    好在经验丰富的张老师早就做好了应对措施:还在学习的学生集中在中间两列与前两排,即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中游的学生则向后铺成一片过渡带。余下那些被放弃的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