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夫撩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着,你猜啊!”
宋墨觉着这主要要看人吧,刚刚那个男人有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林秋妆化成这样,自己也不会觉着她丑。
照相师打断两人的话,“两位是来拍什么照的?”
“彩照。”
“那坐那边。”照相师指指里面一些的两个位子。
照相师扬手喊,“靠近点。”
“男同志,你笑一笑。脸不要绷那么紧嘛!”林秋转头看宋墨,他一脸严肃。
“女同志,头不要动。”林秋转过头来。
“盯这里,不要动!眼睛别眨!好!就这样!”
“好了,五天后来拿!”
到了民政局把两人的证件交上去,核实填写之后,一位工作人员过来通知,“两位来拍一下照片。”
“要拍照片?不是只用登记吗?”宋墨觉得有些惊讶,前年听刚刚完婚回来的战友,炫耀自己娶了媳妇,给战友们看了结婚证,结婚证不是类似一张奖状吗?上面没有照片,不用拍照的那种。
“今年镇上开始发新的结婚证,要拍黑白照片。”他们不是第一对这样问的夫妻也不是最后一对这样问的夫妻,工作人员简略地向两人解释。
原来的结婚证居然是一张奖状样式的?林秋当时的表情是这样的o_o。但感觉还是现在这样拍照比较好,总感觉没有夫妻结婚照的结婚证怪怪的,相比而言有张黑白照也不错。
宋墨只是觉着有些奇怪,不过拍张黑白照也好,这结婚证改成这样还真是挺不错的。
第十二章 离别()
农历正月十七
清晨即还未打鸣的时候,林秋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看见宋墨正在有条不紊地往牛皮箱里面装行李。
“今天就要走了?”林秋的声音里还带着朦胧睡意,她忍不住打了大大的个哈欠,“我帮你一起整理吧。”
“你再睡会儿吧,这么早起来会困的,这些东西我一会儿就弄好了。”林秋是个嗜睡的,哪天如果没有睡够8个小时,白天就会一直打哈欠,困得很。
林秋想想也对,她想作为一个军嫂,在有一个方面可能是难以与丈夫匹敌的…整理被子和整理衣服。宋墨能够把厚厚的棉被叠成有棱有角的豆腐块,而自己不能;他能够吧有褶子的衣服轻轻松松弄平,而自己还是不能。
自己就算现在起来只怕也是帮倒忙,林秋想到这,嗯,又睡着了。
宋墨不过三两下的功夫就把衣服装好了,其实他的行李并不多在部队里几乎天天穿军装,也不用自带多少衣服。收拾完衣服,宋墨从兜里掏出一把精致的小钥匙插进圆形锁口,一扭牛皮箱就锁住了。
林秋起来到院子里面的时候,宋墨正在把这边的土特产往大麻袋里面装,像番薯干、鱿鱼、海带、紫菜这类那边比较稀罕的东西,宋墨的部队在内陆离海远,这些个海产品在那边比这边价格要翻上一番。
看着他忙忙碌碌打包东西,林秋清晰地认识到他今天就要走了,夫妻二人新婚不久就要迎来离别,一种伤感的情绪油然而生。
林秋进了厨房,在宋墨离家之前想给她做顿好吃的送行,她没别的本事针线活几乎不会,自己缝的针脚丑的可以,织毛衣织围巾倒是会但手脚比较慢等自己织织完想必夏天都快要到了。自己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这做菜的手艺,做顿好饭菜为他送行。
将火腿和酸黄瓜切成小丁,两样混合在一起,加少许水将所有食材搅拌均匀,放入食盐和少许食用油调味,将搅拌好的糊倒入不沾平底锅内,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即可。酸黄瓜鸡蛋饼就完成了,走这道菜火候是关键,鸡蛋煎得好味道才会美。
“二婶,你,你,丝~,煮什么这么香,丝~能给虎子尝尝吗?”虎子说话有些漏风,跟自己小的时候掉牙的情况有些相像。
林秋酸黄瓜鸡蛋饼做得多,将先做好的那一盘端给虎子,“吃吧,跟二婶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家人。”
“谢谢,二婶。”虎子高兴地笑起来,他原本整齐的牙齿掉了一颗,露出粉嫩的牙床,是啊,8岁的孩子是要开始掉牙了,有些早的六七岁就掉了第一颗。
“虎子你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虎子比较赖床,平日里都得大嫂催着把他从床上叫起来,否则他能睡到日上三更。
“丝~我和胖仔他们几个,丝~,一起出去玩。”虎子的眼神一直盯着盘子,一副很馋的样子,但没有直接上手去抓,大嫂把这个孩子教育的很好。
“去吧。”看着虎子嘴馋的可爱样子,林秋忍俊不禁,其实如果生个孩子也不错,好好教育他,把他养成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样子。虽然一个孩子养育不易,但是一个孩子能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宋墨今天就要回部队了,他的年假和婚假快要结束,订的火车下午才开,他大早上的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林秋不再想这些手脚麻利地做好了酸爽可口的凉拌木耳、黄瓜拌虾片、炝菜花。
这无疑是一顿丰盛的早餐!
林秋拿出泡过一夜的红豆放进锅里煮,做红豆汤给他在路上喝。
离别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些人哭哭啼啼依依不舍,也有的人沉默是金,比较含蓄,两种做法都带着离别的伤感,而林秋和宋墨这对夫妻明显属于后者
这也是一顿沉默的早餐,林秋和宋墨这对小夫妻离别在即,心情都有些伤感,在餐桌上没有说话,只有宋墨把菜夹在林秋的碗里,林秋默默地吃,林秋有些食不知味,原本美味的早餐也味如嚼蜡。
“我有话想对你说。”
“你有话对我说吗?”
两人的话同时说出口,打破沉默的氛围。
宋墨的脸上带着喜意,林秋八成是答应随军,之前问了几次,她都没有给个肯定的答复。
“半年后,我来找你。”林秋看着宋墨脸上喜悦的表情,有一股暖流在心间流过。
宋墨虽说知道林秋可能会对自己说些什么,但真正听到耳朵里面又是另外一回事,他的心情很是激动,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弧度。
宋墨上前抱住林秋,抱得紧紧的不愿意撒手,“你轻点,太紧了,我有些喘不上气。”宋墨松了松手臂但没有放开林秋。
“二哥,大哥说接你的车……”宋秀秀一进来看见二哥二嫂紧紧相拥,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剩下的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面没有说出来。
林秋听到小姑子来催宋墨上车,赶忙宋墨怀中挣脱出来,她的脸上闪过一抹绯红,“该走了。”
宋墨一手提着牛皮箱,林秋和他一起走到门口,“哥,嫂子,麻烦你们了,我不在的时候照顾着点林秋。
“你这小子,放心吧。”真是有了媳妇忘记哥,自己能欺负弟妹吗?
宋墨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一位身穿军装的战士,装满土特产的麻袋已经放在轿车后备箱里面,“别送了,回去吧。”
林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挥手告别,宋墨走后眼泪终于止不住地落下来。
大嫂李梅过来拍拍林秋的背,“这不半年后,你两个就可以团聚了,别难过!”这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那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小叔子走后弟妹这泪才落下来,说明弟妹这是把小叔子放在了心里面,不想让小叔子出门还担心自个儿。这下自己倒是对这两口子放心了,自己得回去和丈夫说道说道,丈夫关心小叔子,担心这婚结的不好,自己得让他安下心来。
这两口子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看着两口子好好过日子,自己心里面也高兴。
第十三章 原主记忆消失(上)()
宋墨走后的晚上林秋感觉非常不习惯,虽然说两人相处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天不到,但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里面,他不在身边令自己有些失落。
宋秀秀推门走进房间,“二嫂,你已经请了好几天课。明天就得上课了,不然校长就要恼火了”宋秀秀眨眨眼,看着林秋。
“好,我知道了。”赶紧开始工作吧,这段日子每天晃晃悠悠,电视剧只有那么几个频道,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散架了,如果说在这里生活有什么特别不适应的地方,就是没有手机没有网,幸好自己不是抱着手机放不下的人,否则自己这日子过得会更加煎熬。
而且只怕自己还会想着宋墨,心里会变得空落落,人家是先恋爱再结婚,自己是先结婚后恋爱。不对现在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是先结婚后恋爱或者先结婚后相敬如宾。
除此之外工作以后,顺便可以策划一下应该怎样开店。
时代不同,人们的需求也不一样。
以前的经验只能用来做参考,具体的还要考察,半年的时间,足够自己思考接下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下去。
宋秀秀看林秋没再继续说些什么,打算出去,林秋叫住她,“秀秀,等等,嫂子想问你件事。”
“虎子,平日里怎么去上学的?”林秋那天问完秀秀,她就有些后悔了,虎子也在读小学,平时可能就是秀秀带着他去上学。自己抢了小侄子的座位,这怎么能行?
如果是这样自己是坚决不能给秀秀带的,自己还是走路去,要么狠下心来学自行车,多摔个几次,应该也能学会,自己的平衡感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吧。
“他啊,和村里面几个小孩子平日里一起走去上学的。”宋秀秀觉着也挺无奈的,明明自己对虎子挺好的,带他去上学,他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不是挺省力气的吗?
“他不愿意让我带,在学校里碰见我还会叫我走开。”结果呢,姑姑的一番好意虎子他总是不领情。
“他说同学不喜欢和老师家的小孩玩,这小屁孩在学校里面就天天躲我。”宋秀秀感觉有些无奈,自己又不是那种坏老师,对小朋友有耐心和宽容心,还有一颗童心,为什么还会这样?
“哈哈。”秀秀就像一个还没长长大的孩子,大伯和丈夫把她保护的很好,虽然今年十七岁了,但还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不知以后是福还是祸。
“二嫂,你居然笑话我。”宋秀秀有些羞恼。
“没有笑你。”
“你刚刚明明笑了!”自己可没那么好糊弄,二嫂刚刚明明笑了。
“没有,我在笑虎子,居然这么可爱。”林秋赶紧转移话题,“秀秀你说我给三年级的孩子上课,要不要根据他们的表现发些小奖品例如笔、橡皮、尺子之类的?”
林秋越想觉得是这样一回事,小孩子多皮啊,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叛逆得很,还不愿意听老师的话。
以前住小区的时候,邻居家劝自己家里面二年级的孩子去上学,几乎每天都得花上大半个时辰,还经常答应一些‘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件。教小孩子,林秋觉着任重道远,前路艰难。
这样的奖励机制,或许会有一些效果。
宋秀秀奇怪地笑了笑,二嫂怎么会想到这个,难道镇上的初中已经有这样的先例,“应该不用吧,还没有哪个教师自掏腰包给学生买奖品,毕竟我们自己一个月工资也才五十来块钱。”
只听说过家长给老师塞红包的,从没听过老师在学生身上倒贴钱的,这真是奇怪!
第二天到了教室给孩子们上语文课,孩子们很乖,上课不交头接耳,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小学三年级课程有比较简单,这个工作比想象中要来的轻松很多。
上完第一堂课,林秋终于明白小姑子昨儿个有些一言难尽的表情,现在的孩子渴望知识,更加渴望得到铁饭碗,想自己和小姑子一毕业就能得到分配的工作,工资不低,同时得到铁饭碗也是一件人人称羡很体面的事情。
再加上现在的一般家庭里面都有好几个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读到最后,在农村很多时候一个家庭到最后会砸锅卖铁支持一个孩子深造。孩子们知道生活的艰辛,他们为前途为梦想拼搏,努力脱颖而出,所以课堂纪律会这么好。
林秋对自己有些信心满满,孩子们不捣乱,自己胜任教师这个工作没有问题。
只不过事实上她和宋秀秀想得风马牛不相及。
林秋收拾东西回到办公室,班里的有个学生好像是班长过来问问题,“林老师,你知道《xx演义》的作者是谁吗?”
然而她的心里想的却是《xx演义》,那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过。
林秋回想一下原主的记忆,结果这一回没有相关记忆涌入心头,林秋心里面有些发慌,这是怎么一回事?
林秋当时勉强绷着脸没有让自己露出困惑不解的表情,她亲切地笑笑,“抱歉,老师好像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