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美国的故事 >

第113章

美国的故事-第113章

小说: 美国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厣约喝瓷钕菡瘢肆诵莼挂甭墒φ跚刻旃ぷ鞯胶芡怼K欣屎馨好芏伲匏堑贝谝蝗耍⑹模荒芑畹媚茄量唷N胰粽迫ǎㄒ痰貌杪2还芸炀椭溃麓舐讲恢购好芏僖桓錾倒稀�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三位美国代表“大开眼界”。先来了一个自称代表塔列朗的官员,说你们要想跟我们部长谈判,必须先贷一大笔款给我们政府,再交5万英镑作为贿赂。这仨完全傻了。他们听说过其他国家的使节向法国官员行贿,却没想到如此开门见山。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过了几天,又来了个据说是塔列朗小圈子里的重要人物,他一开口还是那句话:拿钱来!他竟然提供了转账的细节。又过了几天,第三个人出现了,此人还是杰瑞的熟人,他们在波士顿见过。他对杰瑞说,塔列朗对谈判是非常有诚意的,但是,先、交、钱!

    到此为止,三个美国人彻底疯了。平克尼说了那句著名的话:“不给!不给!六个便士也不给!”他们把事情的细节写成报告,发给亚当斯总统,然后就准备回家了。但“督政府”说,平克尼和马歇尔你们俩赶紧滚,杰瑞给我留下。杰瑞要是敢走,我们马上对美宣战。杰瑞是三人中态度最温和的,因为共和党一直是亲法的。法国人似乎更喜欢与杰瑞打交道,尽管杰瑞也拒绝行贿。杰瑞认定法国不会真的宣战,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他留下来跟法国人继续谈。平克尼和马歇尔可没杰瑞的好脾气,跟这种“流氓”国家还有什么好谈的?这俩恨不得连剑都拔出来了。他们愤愤地登船而去。

    亚当斯拿到报告感到很失望,美法真的难免一战吗?他是华盛顿中立宣言的忠诚拥护者,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言战。他把报告给内阁看,奇怪的是,这一次,三位部长竟然齐刷刷地支持总统,鼓励他保持冷静,既要为战争做准备,又要为和平穷尽一切可能。亚当斯哪里知道,这是汉密尔顿的观点。汉密尔顿再任性,也会把美国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当初和华盛顿费了那么大劲搞定杰伊条约,不就是为了和平吗?他告诉皮克林、麦克亨利、沃尔科特,在这件事上,一定要全力支持亚当斯,避免与法国开战。

    有了内阁的支持,亚当斯底气大增。1798年3月19日,亚当斯向国会通报情况。他告诉国会,与法国的谈判破裂了,我们应该适当地加强国防。如此而已。他只字不提战事,也没有透露代表团信件中的任何细节,只是说,信件的内容已被仔细审查和衡量过了。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代表们的人身安全,拖到他们上了船离开法国再说。省得大家一激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连累他们。

    国会可不知道总统的用心,议员们觉得亚当斯神秘兮兮的,太可疑。特别是共和党人,心说你又在耍什么花招?是不是联邦党代表把事情搞砸了?是不是你们的“亲英”态度把法国得罪了?是不是人家法国想谈,你不跟人家好好谈?是不是你一门心思要跟法国打仗?不行!我们要真相!一时间,费城谣言四起,有说美法已经开战的,有说美国代表故意破坏和谈的。共和党报纸齐上阵,坚决要向总统讨个说法。反正他们就认定一件事:亚当斯一定隐瞒了对法国有利的消息,为的就是达到联邦党的罪恶目的。4月2日,众议院通过决议,要求总统上交代表团发来的信件。

    此时,亚当斯估摸着代表们已离开法国。他说,好吧,你想知道真相,我就给你真相。4月3日,总统把信件转交众议院。但是,为了给法国政府留面子,他把那三位索贿官员的名字用“x”“y”“z”三个字母替代。这件事因此被称为“xyz事件”。这封信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共和党脸上,导致舆论沸腾:原来你们嘴里那么高贵的革命的法国竟是这样无耻下流!原来一直以来你们都在误导人民!法国政府侮辱我们的代表,我们跟他们拼啦!一夜之间,剧情逆转,民意从“亲法”变成“仇法”。大街上到处飘扬的法国三色旗顿时无影无踪,到处都能听到的马赛曲也销声匿迹,连很多法式蛋糕店、餐馆、法式服装店都悄悄地关了门,怕被砸。那些整天嚷嚷着要支援法国革命的“愤青”转脸儿就挥舞着拳头要跟法国玩儿命。共和党报纸的报社和主编的家也遭到砖头袭击。共和党威信扫地,眼看着就不行了。平克尼和马歇尔成了民族英雄,联邦党如日中天。在事件中表现得沉着又得体的亚当斯变成人们心中最受尊敬的领袖。

    4月25日,当亚当斯总统和夫人出现在新剧院的总统包厢时,全场起立鼓掌,乐队奏响总统进行曲,人们向他欢呼致敬。亚当斯初尝胜利滋味,他第一次感到了权力带来的荣耀。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共和党很快就完蛋,联邦党一统江湖的日子不远啦!

    然而,就在这巅峰时刻,就在最辉煌的瞬间,自信心爆棚的联邦党开始犯错误了。他们的错误将为自身带来什么致命的后果?他们脑袋发热做出的“一时之举”又将怎样影响新国家民主与法治的进程?请看下一个故事:处置外侨与煽动叛乱法。

第77章 《处置外侨与煽动叛乱法》() 
1798年4月见诸报端的“xyz事件”把美国人的“仇法”情绪推向高潮,好像立马就要跟法国打仗似的。1798年4月,国会拨款100万美元修缮港口和军事要塞,准备应对法国的进攻。接着,国会决定建立一支1万人的临时陆军。4月30日,海军部正式成立,海军部长成为总统内阁的新成员。5月,国会授权私人船只携带武器,在公海上拦截法国商船。7月7日,国会单方面废除了美法同盟条约。

    在这一系列动作中,最让亚当斯总统高兴的是海军部的成立,他早就想建一座“木头城墙”了(那时候的军舰都是木头造的)。他高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终于有机会任命一位他信得过的内阁成员:海军部长本杰明斯托德特。但是,对其他那些措施,特别是建立陆军,亚当斯不太感兴趣。他压根儿不想打仗,或者说,他不认为法军真的会打到家门口。咱在海上跟他们比画比画就算了,其余的没必要。民众可不知道总统咋想的,大家正在气头上,举国一片喊“杀”声。议员们天天盼着总统来请求对法宣战。只要他一开这个口,国会立刻就会通过“宣战”的决议。可是,左等右等,亚当斯一点要宣战的意思都没有。碰上这么不开窍的总统,大家真是有劲儿使不出。咋办呢?在看到法军入侵之前,咱先清算一下“隐藏在人民内部”的敌对分子吧。

    1798年6月到7月,联邦党控制下的第五届美国国会陆续通过了四个法案,合称处置外侨与煽动叛乱法。这四个法案中有三个针对的是外国人和客居美国的外国侨民(永久居民)。一是归化法。这个法案提高了成为美国公民的门槛。本来,永久居民(今天所说的“绿卡”持有者)只要在美国连续住满5年就可申请成为公民。归化法把这个年限改为14年。二是客籍法。这个法案使总统有权随时羁押和驱逐他认为对和平和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的外国人或外侨。三是敌对外侨法。在战争期间,总统有权随时羁押和驱逐来自与美国交战国的外国人或外侨。

    美国本是移民国家,没有移民就没有发展。新大陆啥都不缺,就缺人。这三个法案看上去就像“逐客令”,好像恨不得把移民都赶跑才痛快,这不是自断手足吗?看似荒唐的事总有荒唐的理由,1798年的理由是:恐惧。其实,这些法案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法国侨民。当时,由于法国革命引起连年战争,大批法国人逃往新大陆,光费城就有2。5万多法国侨民,而费城的总人口不过5万。既然要跟法国打仗,大伙瞅着所有的法国人都像恐怖分子或间谍。他们要是捣起乱来咋办?而且,法国人大多是天主教徒,跟新大陆的清教徒和新教徒格格不入,看着就别扭。最要命的是,法国移民就像大多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的移民一样,基本上是支持共和党的。移民初来乍到,没有根基,一切从零开始。共和党走的就是群众路线,团结底层民众,提倡平等自由,比走精英路线的联邦党更受新移民的欢迎。这些新移民一旦变成美国公民并获得了投票权,他们投谁的票还用说吗?那简直是联邦党的噩梦。所以,我就要用归化法拖延你变成美国公民的时间,然后用客籍法和敌对外侨法让你永远也成不了美国公民。说来说去,都是“党争”惹的祸。多年的争斗让联邦党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中,它已看不到希望与光明,以致用这种近乎“自杀”的方式维护得来不易的权威。杰斐逊说:“也许这是一个普世的真理:(一个国家的)内部失去自由总是以外来的威胁为借口。”

    如果你觉得这三个关于外侨的法案真的很糟糕,那是因为你还没看到第四个——惩治煽动叛乱法。这个法是针对美国公民的。它说:任何人“撰写、印刷、谈论、出版任何反对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错误言论、谣言以及恶意的文字,以此诋毁、污蔑政府及国会或煽动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仇恨,都要受到两千美元以下的罚款和两年以下监禁的惩罚”。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造谣污蔑政府或煽动别人仇视政府,你就要交钱和蹲监狱。这种“似曾相识”的法律在旧大陆不稀奇,但在自由比生命更重要的新大陆却是匪夷所思的。什么叫“诋毁和污蔑”?怎样定义“错误和谣言”?谁来判断对与错?在强大的政府面前,人民应该怎样表达意愿才不算“诽谤”?这明摆了就是要整人嘛。因言获罪,人权何在?联邦党制定此法的目的就是打压共和党:再乱喊就把你抓起来!

    你不需要法律专家,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个法案违宪,因为它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参看061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保护公民的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惩治煽动叛乱法一出,哪还有什么言论和出版自由?但是,联邦党认为,基于英国普通法的第一修正案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原则,即公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不受事先约束的权利”。所谓“事先约束”,就是言论在发表之前要经过政府的检查,也就是“新闻审查”。第一修正案使媒体享有“免于审查”的自由,所以,英国和美国都没有“新闻审查”制度。联邦党说,我不审查你,你爱说什么说什么,但你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因为政府有“事后追查”的权力。如果我查出你恶意诽谤,别怪我不客气。共和党说,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自由不分“事先”和“事后”,所谓“事后追查”和“打击报复”有什么区别?少拿法理吓唬人!显然,共和党对第一修正案的理解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观点,从联邦最高法院后来的判例中可以看出,法院对“事后追查”有严格的限制,想证明公民“诽谤”政府比登天还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言论自由。联邦党以为他们是在通过限制“过度的自由”来保护自由,却不知道他们正在扼杀自由本身,因为他们做的正是当年他们在制宪会议上竭力避免的事:多数人的暴政。

    毫无疑问,处置外侨与煽动叛乱法是美国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它让新大陆蒙羞。但在当时,这似乎是形势使然。参、众两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法案,把它送到总统手中。亚当斯一开始时比较犹豫,他也觉得有点过,尽管他并不认为法案违宪。激进的联邦党人催着总统赶紧签字。更重要的是,亚当斯最信任的人,总统夫人阿比盖尔,全力支持法案。自从进了总统府,阿比盖尔每天一睁眼就看到谩骂、侮辱自己丈夫的言论,一会儿说亚当斯愚蠢、固执、专制、无耻,一会儿讽刺他又矮又胖、秃顶、驼背、满嘴牙掉光光。亚当斯自己还开玩笑:“他们说的不对,我还有几颗牙没掉呢。”阿比盖尔可不干了,她对丈夫的爱让她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这种言论当然应该受到严厉打击!阿比盖尔的态度对亚当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应该说,如果此时阿比盖尔坚决反对,亚当斯还是有可能行使“一票否决权”的。否决它,他的伟大将永载史册;签署它,他将永远摆脱不掉历史的谴责。亚当斯选择了后者:他让法案成为法律。一切只在那一念之间。历史没有假设。

    签署处置外侨与煽动叛乱法是亚当斯一生最大的污点。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不停地为自己辩解,说他是多么迫不得已。在汉密尔顿去世后,他又说这都是汉密尔顿的阴谋,等等,反正越描越黑。事实上,在众议院刚开始讨论法案时,汉密尔顿根本不知道。财政部长沃尔科特把惩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