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末日守护-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朵红花到底没有交上好运,被魏公公踩在了脚下,瞬间变成了一滩泥水。孙进距离很近,看的很清楚。
雨一连下了几天,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滚滚的雷声响了起来,听起来很远,在遥远的东北方向。
从锦衣卫北镇抚司回来的孙进,先来到住处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失魂落魄的样子去见魏公公,会被魏公公怪罪的吧?也许不会,但是总不能让魏公公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自从提督宝和三殿后,帝国上上下下动了起来,生长了上百年的参天大树从原始森林里砍伐下来,顺着江水一路漂向京师;产自太湖的黏土被工匠们小心的制成砖坯,送进御窑里,煅烧成铺地的金砖;无数的能工巧匠们也开始向京师汇集。
魏公公很是忙碌,孙进有些担忧,这个不好的消息,会不会破坏了魏公公的心情。
等了许久,有小太监带着孙进去见魏公公。
“各地的公公都很给面子啊!这工期看来是保住了。”
未等孙进开口,魏公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鬓间那朵红花更显得灿烂无比。
“恭喜魏公公,魏公公大义千秋,各地的兄弟们都唯公公马首是瞻啊!”
“恩,有什么事吗?”
“禀公公,汪文言出狱了。”
孙进压低了声音,说完之后便低下脑袋。前日,找顺天府丞写好弹劾,状告汪文言勾结王安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当日便由锦衣卫北镇抚司捉拿下狱。谁知仅仅时隔一日,那汪文言便被保出狱。
闻听孙进所言,魏进忠不觉一怔。
“出狱了?”
魏公公像是在问孙进,又像是自言自语。
“是的,回禀魏公公,那汪文言从镇抚司出来了。”
怔了一会,魏公公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好厉害的汪文言啊!好个镇抚司啊!这镇抚司办事办的好啊!办的真好!”
孙进踟躇了一会,问道:“是不是和骆大人打个招呼,再把那个汪文言抓起来。”
这句话说出后,孙进有些后悔,那个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是三朝元老,这个人能不能给魏公公面子,一点把握也没有,如果骆大人不给魏公公这个面子,那魏公公岂不是丢人丢到家了。
魏公公呵呵干笑了一声,然后幽幽的说道:“汪文言的事,镇抚司的人知道是咱家的意思吧。”
“应该能猜出来,小的去过镇抚司衙门。”
“既然镇抚司的人知道是咱家的意思,还将人放了,咱家怎么还好去找骆大人啊!”
呵呵,魏公公又干笑了一声,那个骆思恭,三朝元老,树大根深,执掌锦衣卫数十年,皇亲国戚、元老重臣,结交无数。不好惹,或者说根本惹不起。
“小的思虑不周,望公公恕罪!”孙进说完,连忙跪倒在地。
“起来吧!是咱家的面子不够,和你无关。”
魏公公继续保持着他的微笑,起身将孙进扶了起来。
“孙进,你听说过韩信的故事吗?”
“是淮阴侯韩信吧,小的听说书先生讲过。”
“在锦衣卫的眼里,外廷的那些阁老们是棵大树,而我们只是树下的一群蝼蚁。”说完,魏公公哈哈的大笑起来。
“一群蝼蚁从树洞中爬过,算不算是胯下之辱啊!”
“孙进,你说是不是啊?”
魏公公哈哈的笑着,鬓间的那朵红花,随之颤抖,煞为好看!
第57章 布衣丞相()
京师的雨渐渐稀疏,兵科都给事中杨涟的府上来了位客人,布衣之身的汪文言。
意气风发的杨涟,为接待这位客人,特地摆了一桌酒席。
席间,威震朝野赫赫有名的东林党大佬,端起酒杯给这位从镇抚司衙门出狱的汪文言敬酒压惊。
此次被捕,汪文言进入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就如同到了亲戚家串门,在值房里喝了一会茶,就被恭恭敬敬的送了出来。
两个人没有谈论顺天府丞的弹章,而是直接进入了朝廷的热点话题,辽东的战事。
放下酒杯,杨涟捻了下胡须,铜钟般的声音响彻厅堂。
“兵凶战危,那黄嘉善书生意气,首鼠两端,怎能担得起国之重任。老夫上言,他有八项大罪,这兵部的事,黄嘉善不行,崔景荣不行,还是张鹤鸣张大人能够力挽狂澜啊!”
汪文言点了点头,然后端起酒杯敬杨涟。
“圣上对大人言听计从,可见大人深得圣上信任,实乃国之重臣,这总宪的位子指日可待啊!”
“老夫一心为圣上办事,只为报答君恩,从不想那些私欲之事。圣上乃尧舜之君,我等臣子当鞠躬尽瘁,为圣上举荐贤能,众正盈朝之时,就是我大明中兴之日!”
互相谦让一番,汪文言略有沉思,对于宫中出现的暗流,他保持着一份警惕,此时也想试探下杨涟的看法,于是缓缓说道:“那魏公公几番想与我等交好,这扇门是不是要留一条缝。关死了,以后的路也就绝了。”
“多虑!一个大字不识的阉人,能掀起什么波澜!老夫现在就可以参他十项大罪。”
杨涟啪得一声将酒杯放在了桌子上。
汪文言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辽阳失守,兵部尚书崔景荣请辞,王象乾托病,东林党举荐的张鹤鸣一定能够顺利上位,还有赵南星、高攀龙这些人也都能够相续登上高位,杨涟所说的众正盈朝指日可待。
只是这中兴之日?
眼下朝廷的要紧之事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意见不一,闹得天下尽知,经抚不合,辽东的战事一旦溃败,圣上的信任就会逐渐的散去。没有了天子的信任,这众正盈朝,岂不是变成了结党营私?
月满则缺,杨大人是清流,也许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吧!
好在还有一个叶大人,老成持国的叶大人。
汪文言没有将心中的思虑告诉杨涟,这位以天下为己任的杨大人并不是一个从谏如流的人。
从杨府出来,汪文言要见的第二个人,是当朝首辅叶向高。
三朝元老、内阁首辅叶向高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与同样以宽和著称的老头子高第不同,叶向高还具有勇于担当和善于决断的美名。
尽管在在京城许多年,带有明显的福建口音的官话,仍然令汪文言竖起了耳朵。
“老夫虽然是他的座师,但是绝无偏袒之意。熊廷弼和王化贞,一守一攻。熊廷弼主守,王化贞主攻。六万兵,几个月就能收复辽东,这样的对策当然能够得到朝野的支持。”
“阁部大人所言极是,阁部大人的为人,朝野皆知。晚辈只是觉得朝廷精锐尽失,王化贞的六万兵大都是招募的新兵。那前来助战的四十万蒙古铁骑恐怕也不足为持啊!”
叶首辅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文言所忧也是老夫所忧啊!四十万铁骑确实夸大了许多,蒙古人首鼠两端,打个秋风还可以,确实不足为持。”
叶向高半闭上眼睛,沉思一阵,然后缓缓睁开眼帘。
“化贞一腔热血,又刚刚取得镇江大捷,老夫是不能泼这个冷水的。经抚不合,确是大忌,老夫定会从中干璇,若是上下一心,辽东之事一定会大有改观。”
“阁部大人所言极是。”
汪文言点了点头,叶大人看似老态龙钟,实则长袖善舞,既然叶大人会从中调和,他的心踏实了许多。
出了首辅大人的府邸,上了一顶二人小轿,他还要见第三个人。和见前两个人不同,要见这个人,是不能让其他人见到的。坐在轿子里,汪文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这是一本再也平常不过的小册子,很普通的封面,很普通的纸张,很普通的字体,但是这绝对不是一本普通的册子。
翻到那一页,他的记忆很好,上面的文字也很熟悉,即便如此,他又将这段文字看了一遍。
轿子到了京师内的一座寺庙,寺庙不大,昨日的雨将小寺洗的很干净,香客也很少,两个轿夫在寺外候着。
穿过护法天王的走廊,向右一拐,就在一座小钟楼的后边,还有一个小门。门内的小院很是别致,微笑的方丈双手合十,也不说话,错身而过。
小院内的禅房里焚着香,是从南方来的檀香,薄烟袅袅。一个锦衣的精瘦汉子起身行礼。
行了礼,却不说话,两人微笑着,坐在一张桌子傍。
桌上有茶杯,汪文言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漆的发亮的桌面上写了几个字。
那汉子点了点头,随即也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写着。字写的多了,便用一张叠好的棉布将桌子擦了干净,随即再写。
香早已燃尽,那个锦衣汉子起身告辞。汪文言没有送别,坐在桌子傍,将桌面又擦了一遍,擦的很干净,一丝水痕也没有。
走到窗前的书案边,取来笔砚,墨化笔浓,开始慢慢的在小册子上写字。
那位锦衣汉子所告知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记录在小册子上。
窗外又下起了雨,雨水笼罩着整个京师,在这个帝国的权力中心,无数的各级官员们正在忙忙碌碌。
就在京师里的一座小寺里,有一个人,正在记录着这些官员背后的故事,比如张御史收了王主事的银子,准备弹劾李侍郎,结果发现李侍郎的亲家是自己的座师,不能弹劾又不想退银子,于是王主事又花了银子找赵御史弹劾张御史。
这些不想告诉他人的,也无法上到台面上故事就像一条条绳索,慢慢的编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张大网,将京师里的官员们网在了一起。而牵着这张网的人,就是人称布衣丞相的汪文言。
小心翼翼的将墨迹吹干,收起小册子。
书案上有几封书信,汪文言拿起信,一封一封的看。当看到有一封署名沈文的信时,他的面上露出了微笑。
这个安徽老乡曾经救过他一次,那还是在他当狱吏的时候。汪文言可以和许多人做交易,这种交易在他艺术性的改装下,变得极富有人情味道,因为他从来不敲诈和勒索,而是以及时雨的面目,来拯救那些遇到麻烦的人。而这些人恰恰正是他所需要的人。
仗义而有侠气,这样的名声,不仅流传于江湖,而且闻达于庙堂。
但是汪文言不会和沈文交易,他要偿还那份人情,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事情比汪文言的预想简单的多,沈文的东家李九官操劳过度,沈文希望能将李九官调离边镇地区,当然这些都要瞒着李九官。
汪文言摇了摇头,这个沈文,重情重义啊!
拿起房间里早已备好的一把伞。推门而出。
上了小轿,时间看起来还来及,汪文言对着轿夫说了一句。
“去吏部李大人的府邸。”
巷子里的雨滴很细,细小的如同一团迷雾,轿子里的汪文言感觉背心一阵寒冷,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他拉紧领口,蜷了蜷身子。
一拐弯,二人小轿消失在雨巷中。
一个戴着斗笠,披着雨蓑的人从烟雨里钻了出来,一道阴毒的目光穿过朦朦烟雨,刺的很远很远。
第58章 是人是神()
雨终于停了,五屯堡的上空升起一道彩虹。天空是湛蓝色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谷物的气息。
整个右卫队被动员起来,大队的士兵光着脚丫子,踩着稀泥,到田地里抢收倒塌的庄稼。
前几日下雨,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右卫队的士兵们困在军舍里,枯燥无味的往一个小纸筒里装填火药和铅弹。这个叫“早合”的小纸筒被长枪组的士兵们深恶痛绝,装填之后的检查非常严格,军法组和火铳组的士官们眯着眼睛一个一个的仔细查看。
终于可以见到阳光和蓝天了,士兵们踩着稀泥,干劲十足。
人多的地方总是会弄出点事情来,特别是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一个流言在士兵中迅速的扩散。
前几日在暴风骤雨中,有人亲眼看见一条巨龙盘在五屯堡募兵处的屋顶上,在雷电相加之时,那条巨龙钻进队官大人的房屋。
许多人都对天发誓,亲眼所见,至于那条巨龙钻进队官大人的房间之后的事情,就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了。
长枪组第一旗第三伍的士兵马二小一直弓着腰,专心致志的收割倒在地上的庄稼,对于士兵们的这些谈论,他仿佛没有听见,或者说他不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捆扎好一捆庄稼后,马二小一个转身,一不留神撞到了一名身材高大的士兵。刚想表示歉意,抬起的头愣住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的士兵就是第一旗第一伍的士兵李狗蛋。
“原来是你啊!”李狗蛋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