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第23章

大明之末日守护-第23章

小说: 大明之末日守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想回家去看看。”王俭在马上望着右卫城的方向发出一声感叹。然后不等裴俊回答,夹了下马肚,大喊了一声“闪电,我们尽快回到五屯堡。”

    闪电猛地抬起头,开始加速,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裴俊几个人也加了马速向五屯堡奔去。

    奔了几里后,小队的距离拉的很大,王俭放慢了马速,缓一缓马力,闪电打着响鼻用力的喘着气。

    就在小队刚刚重整队形之后,后面传来了重重的马蹄声,五匹快马从王俭一行身边飞奔而过,扬起了一溜尘烟。

    又行了几里,前面有一座民堡,堡内的房屋低矮,一副颓废的样子。破旧的街边有个不算大的茶肆,茶肆一侧设有马棚。

    “我们休息一下吧,让马儿也饮些水。”

    裴俊的建议得到了王俭的许可,众人下了马。

    “你去看好马匹。”张世义向一名护卫说,然后将马缰交给那名护卫。

    茶肆里有几张桌子,挨近门口的桌子坐着几位挂着腰刀短衣打扮的汉子。

    众人落了座,裴俊要了些茶点。刚坐一会,张世义凑到王俭的耳边低语:“大人,那几个像是镖师打扮的人不太对劲。从左卫城出来就一直跟着我们,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一个溜进了后厨。”

    “东西别吃了,结账,我们走。”王俭说完站了起来,张世义紧贴着他的外侧,向门外走去。

    那几个汉子见王俭他们呼啦啦向外面走去有些惊讶,没等回过神,王俭几个已经出了茶肆的大门。

    蝉鸣之声如阵雨一般此起彼伏,在五屯堡内,有几排宽敞明亮的房舍,房舍侧面由高墙相连围城一个院落,这就是堡内的工匠作坊。

    宽敞的作坊里安放了两台手工的车床机具,满头汗水的张铁匠向王俭介绍:“这个床子真是比手工钻孔好用的多啊!速度快,有卡具固定,不容易出现废品,这样的话,一根铳管二天就可以钻出来一根。傅先生真是个聪明人啊!”

    听着张铁匠不停地感慨,王俭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手动曲柄钻床是傅先生和张铁匠两人捣鼓了许久才终于成功的。小小的技术改进就让铳管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五屯堡的工匠作坊正在制作十台这样的钻床,如果全部投入生产,那么一个月就可以生产出来一百杆火铳。

    院落内高墙前立着一个木制的靶子,人形的靶子上套了一副铁甲,铁甲外又裹了一领皮甲。这具铁甲是从山谷激战中缴获而来的。大约五十步,张铁匠和另一名铁匠各手持一杆火铳,装药、压弹、点燃火绳,然后将火铳放在一个插在地上的木质支架上。

    两名铁匠认真的用火铳上的照门准星对准了靶子。

    “呯”地一声,火铳腾起一股白烟,铅弹飞向靶子。

    这杆火铳长度在五尺,张铁匠画出的鲁密铳长度在六尺。王俭认为太长的火铳在临战一定会笨拙不堪,而且生产起来难度也会很大,在他的执意坚持之下,火铳长度改为五尺。

    “大人,请看。”张铁匠几个人脱下木头靶子外面穿戴的甲胄。铅弹在洞穿了外面的棉甲后,又击碎了铁甲的铁片,变形的弹丸留在了在木头靶子上。

    五十步,可以让一名身穿两层甲胄的武士丧失战斗力。王俭满意的点了点头。

    “两百步,可以进行威慑射击,击伤无甲之人,一百步洞穿一层甲,五十步就可以精确射击杀伤双甲之人。”

    裴俊说出自己的判断,然后用征询的目光看了看王俭和张世义。

    张世义没有回答,而是和另一名工匠跑到靶子后的高墙处上下找寻着什么。

    “准头还是差了点,火铳还是要集中使用。看起来比弓箭威力大得多。”

    张世义手里拿着几块被击碎的青砖石块让众人观看。在得知引火药池的防风测试也通过之后,王俭对张铁匠说道:

    “我需要每天生产五杆这样的火铳,人手可以调配。这在五屯堡里是最优先的事情。”

    “回禀大人,没有问题。只是钻头要供应充足。”

    “您不仅可以得到钻头的供应,而且会得到一级工匠的职位。”

    “谢大人”张铁匠俯身拜了下去。

    一级工匠在民生保票号的人事制度里每月可得到五两银子和二斗米的月俸。这让大家都发出了啧啧的感叹声,几名铁匠也向张铁匠道喜。

    该托人带话给舅舅了,让他尽快来五屯堡。裴俊也动了心思,暗自思索。

    “请大人给此铳赐名吧!”张铁匠站起来火热的眼睛望着王俭。

    “鲁密铳。”虽然有了许多改进,但是关于名字,王俭认为这个荣誉应该属于先行者。

    五屯堡,右卫队早会。王俭宣布弓箭组选派人员即日起开始演练火铳,并停止弓箭的训练。宣布之后,裴俊开始和几位旗官讨论火铳组的阵法以及和长枪组的配合使用,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的热火朝天。感觉早会时间已经拖得过长,王俭便向各位旗官说道:“诸位,我的想法。长枪兵结阵作为右卫队核心,火铳兵负责远程火力打击,灵活机动,长枪兵与火铳兵相互掩护。具体战法大家思考,等火铳兵演练后,我们再进行讨论。”

第38章 一定可以做到() 
马队的训练让张世义头疼不已。骑兵组人数已经增加到一百五十人,虽然许多骑兵在入伍前因为给朝廷养马会一些骑术,但是王俭的要求太高了。

    马队组成一字阵型前进,战马之间不得超过一尺。这个距离别说是冲刺,就是慢跑也保证不了。

    张世义和一些士官商量,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连环马。就是用锁链将战马相互连接,但是这个办法马上遭到了王俭的反对。

    “诸位,如果一匹战马倒在地上,其他的战马也会跟着摔倒。”

    遭到否决之后,张世义他们又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用一个藤条编制并的球夹在两匹战马中间,为防止藤球擦伤战马,用厚棉布将球仔细的包裹,然后骑兵一组一组的训练,让骑兵找到感觉之后再去掉藤球,进行成列的集体训练。

    “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我就是要得到像一堵墙一样的骑兵冲锋。在这个科目结束之前,任何的马上长枪刺杀和马刀劈刺训练都是毫无意义的。”

    王俭的斩钉截铁和丝毫的不让步使得张世义头痛不已。

    “稳住,稳住,注意队友,注意旗帜。”

    张世义骑在马上大声的吆喝着,马队队列里一名士官有节奏地吹着一个哨子,骑兵们根据这个哨子的节奏控制着自己的马速。

    “加速,加速。”

    张世义提高了自己的马速,士官尖利的哨音也开始急促起来。横排马队行进的速度开始随着哨音而提速。

    “有点意思了。”

    不远处的一处缓坡上,裴俊望着几排训练的马队骑兵喃喃自语。对此,王俭也是感慨万千。

    “比骑术,比箭术,比刀术,我们永远也比不上敌人。但是我们一样可以成为一台杀戮机器。”

    “大人。杀戮机器这句话很有意思,这是那位名将说的?”

    “傅先生。”

    傅先生坐在轮椅上,前面有一个专门为他定制的书案。他皱着眉头奋笔疾书,写满字或者画满图的稿子在书案上堆得很高。这些稿件虽然有一大半都被王俭和他讨论后丢掉,但是现在的工作让他感到极度的充实和兴奋。

    傍边的书童捡起一团被傅先生丢弃的纸张小心翼翼的放进了纸篓里,关切问道:“先生,休息一会吧!”

    傅先生抬起了头,看了看门外的树荫。

    “不了,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熄灯的喇叭已经吹过许久,马二小躺在军舍的铺子上睡不着,怀玉大哥调到骑兵组之后,在这个军舍里,没有了可以坦然诉说的人,这让他感到有些失落

    满手都是粗糙的茧子,长枪训练让他的手掌上落满了血泡和茧子,他将包裹在手上的纱布松开,然后又仔细的一道一道缠上。纱布是队里发下来的,在这里衣食都是队里配给,没有什么好担心,在其他的兵营卫所当兵,月银会被拖欠,这里月饷不仅没有拖欠而且会逐步提高,新加入的士兵在右卫队被称之为列兵,每月一两银子两斗米,训练合格后的士兵被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一等兵,月俸一两四钱银子两斗米,一种称之为二等兵,月俸一两二钱银子两斗米,而士官竟然高达二两银子三斗米。

    成为一名背部插有一面长条小旗的士官是马二小心中的梦想,这样每月的银子和米都可以送到家里去,母亲和兄弟们就不用担心挨饿了。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他又拳了一下自己的手,现在使用的稠木枪杆手感很好,消减了一些长度的枪杆刺出时不再抖动,准确有力的枪杆让刺杀精度提高很多,可是在在练习格挡时,用枪胸格开对面的长枪或者单刀真是一件很难得事情。

    昨天队里下达了提高训练速度的命令,每个科目的训练时间都被缩短。训练强度又提高了许多。幸亏队里的伙食一直没有下降,一月四次的羊汤供应都按时提供。

    一想起鲜美的羊汤,马二小条件反射般的咽了一下口水。

    军舍里呼噜声开始此起彼伏,马二小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早点休息吧,明天起个大早,赶紧去练习格挡。早起的鸟儿有饭吃。

    天空刚刚露出一丝白色的光亮,五屯堡外的校场上就有几个士兵在练习枪术。

    “左格,杀。”马二小大声叫着,腰腿发力,长枪奋力格了一下眼前捆在稻草人右手的单刀,然后身体迅速回位,顺势将长枪向稻草人左手持盾露出的一部分胸肩扎去。

    “呯”得一声,长枪刺到了盾牌的边缘。

    马二小收起长枪,用左手挠了挠头,速度快了就会刺偏,速度慢了就会挨到军棍。

    真的好难,是不是我天生就不是练武的材料。这么努力还是做不到,真让人苦恼。

    “你一定可以做的到。”身后传来如洪钟般的声音。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得声音让马二小吃了一惊。

    人高马大的刘大勇哈哈笑着走了过来。

    “手臂的肘部不要弯的太靠外,这样发力不够,也不好控制长枪的方向。”

    刘大勇用粗大的双手来帮助马二小调整身姿,吃过刘大勇无数次的军棍,这让马二小对刘大勇即畏惧又是崇拜。

    “注意三力合一,右腿蹬直,成斜直线。对,再来一遍。”

    马二小在刘大勇的指导之下,连续做出几个格挡反刺动作。

    “你小子,是块好料子。好好的练,我们第一旗将抢先进入枪阵训练。”刘大勇说着,用自信而威严的眼光注视着马二小。

    “是,大人。”马二小的自信心恢复了许多。

    刘大勇哈哈大笑几声,用他那洪钟般几乎可以震裂耳膜的声音大声喊道:“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不断膨胀的右卫队让王俭有些不安,优厚的待遇和长官的亲民作风让右卫队的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大同军镇,今天甚至有几个宣府的军户结伴来投军。

    萨尔浒烈士的子弟优先录取的命令被有效的执行,身体条件合格而且身家清白的投军之人,王俭还是将他们留了下来。对于现在的情况,裴俊有些担忧。

    “百户大人,投军的人络绎不绝,我们的人数已经破千了。朝廷一两银子还没有给我们,那么这些军士都是大人的家丁。我们十月出发到辽东之后,还会有人前来投军,这些人怎么安置啊?”

    “留下,全部留下。你还记得王实说过的话吗?不怕养兵贵,只要有收益。我们的五屯堡和贸易线路都需要军队予以保护。只要贸易线路不中断,我们还养的起。”

    王俭的提醒并没有打消裴俊的担忧。

    “百户大人,我们去了辽东,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如果是这样,我们在五屯堡招募到了二千,不,是三千士卒或者更多,那该怎么办啊?”

    “只要民生保养的起,多少我们都收了。”

    王俭内心里并没有豢养家丁的意图,可是裴俊的头却晕了好几圈,差点没有一头晕倒在了地上。别说是三千家丁了,目前大同军镇总兵官张国柱的家丁听说也不到一千人。如果真是招募了三千家丁,那岂不是成了天下第一家丁队。

    将领所属的家丁队,这个古怪的制度,在明朝末年越来越复杂的军事体系中广泛的普及。起初家丁的费用由将领用贪墨的军饷、侵占的土地和其他收入支出,随着战事的增加,朝廷也正是承认了将领所属家丁的合法化,朝廷拨出一部分的军饷给予将领用来豢养家丁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