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

第84章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84章

小说: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脸上没有表情,“不以人头计军功,那以什么为依据呢?”

    “以单位啊,比如战前我给各哨分配任务。你这个哨阻击侧翼的敌人,只要敌人没突破你的防线,你就算完成任务,记功一次。你这个斥候什人队,让你去了解敌人增援情况,你把事情搞清楚了,也记功一次。三次小功算一次大功,三次大功就可以晋升了。”

    “有道理,你继续说。”

    “有些兵士,他天生作战勇猛,论杀敌数他回回第一。可是他没有组织意识,不会协同作战,这样的兵士是不能被提拔的,那怎么办,给他发奖金啊。各取所需嘛。”

    见皇上对这话题兴致盎然,萧隽继续说道:

    “洗劫匈奴人部落,士兵们自然会抢些财物,大的会上缴。而一些小的,比如珠宝首饰,他会藏起来,难不成还能每个人都搜身?卢龙镇有个交易市场,就是卖战利品的,都是从匈奴人那里抢来的。”

    “你的意思,兵士们打完一场仗就卖卖战利品就能拿到不少的银子?”

    “是,这次从西域回来,最少的也拿到了上千两。当时我也是怕士兵们拿的太多,影响作战。后来就现场发布了命令。每个人至多一千两银子的财物,按照官职递增。一个校尉当时明面上可以携带四五千两银子的财物,这也是后来让大家眼红的原因。”

    “实际上,暗藏起来的会更多。”

    “是这样的,这个确实没想出办法来控制。”

    萧隽老老实实的答道。

    “你不是没想出办法,你是故意在怂恿。”皇上的语言是在责备,口气里倒没有指责的意思。

    “好像是有点,都在提着脑袋拼命,总觉得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杨宁儿赶紧打岔:“这些兵士回到卢龙之后,有了这么多钱,还不回家做个小富家翁,还来当兵干什么?”

    “我开始也有这个疑虑。但我对他们有信心,毕竟除了钱财之外,他们还有荣誉感,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回卢龙,我给他们放了三天假休整,结果,全部准时归队。只是卢龙附近的田亩价格蹭蹭的往上涨。”

    “那其他兵士对此就不眼红,就不闹意见?”

    “哪会不眼红?我们为训练骑兵特意修了个马场,结果天天人都是满的。我走的时候,李大鹏已经把骑兵队伍增加到六千人了。倒是有的军官们背后发了不少牢骚,他们自己放不下架子去学习骑术,或者担心自身的安危,不愿上战场,这就没办法了。”

    “你的意思反而刺激了更多的兵士想上战场杀敌?”

    “是这样的。一开始,我们刚开始组建骑兵的时候,报名的人并不多,是半强制半诱惑才组建起来的。后来是大家主动要求参加。当然,这里面奖励机制还是要完善,对于一些技术兵种,比如操纵投石机的,比如工匠营。”

    “我把这些没来得及落实的想法都告诉了袁尚书,看看他是否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看来,边军的军功奖励办法确实要改,你去拟个条陈出来,把你的想法都写下来。然后给兵部,算了,你把兵部的这些人已经得罪完了。你写好后直接给我,再抄报一份给袁郎吧。”

    “是,我尽快完成。”

    “边军的许多规矩都是根深蒂固传下来的,贸然改变他们必然会引起老将们的不满。再说,有几个边军将领能做到像你这样,不依靠朝廷,自己动手解决自身建设问题。你卢龙军的经验有的可复制,有的也不可复制。”

    萧隽心里嘀咕了一声,办法都是想出来的,只是他们养成了坐等朝廷拨款的习惯。

    本章完

第137章 觐见(中)() 
“你是唯一一个深入匈奴腹地又到过西域的现役将领,你对我朝今后对匈奴西域的政策有什么想法?”

    萧隽知道这才是皇上召见他的主要目的。本朝的内忧外患无非就是两个:

    内部吏治松弛,府军战斗力下降。绿林问题迟迟解决不了,造成地方税收锐减,国库空虚;

    外忧就是匈奴不停的袭扰边关,不仅牵制大量的边军,造成军费急剧增长,影响民生,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朝廷对匈奴的政策又是太祖爷定下的,谁也不敢上疏求变。都知道,皇上是个大孝子,改变祖制他是真有可能砍你脑袋的。

    这点也是杨宁儿反复叮嘱过的。

    “皇上,说假话我说不出口。说真话,我又怕我吃饭的家伙不在了。所以,对这问题我还是缄默不言的好?”

    “你这惫懒的家伙,无非是想我口中说出言者无罪的话嘛。说吧,出你口,入我们六人耳。在外面不可妄加议论即可。”

    萧隽斟酌着词句。

    我朝开国以来,内部未定的情况下,太祖爷采取了对匈奴以防御为主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和匈奴人在草原上争斗。

    通过这次我率一千多骑兵出关与匈奴人作战,倒是发现了匈奴人的一个大大的软肋,而且是所有游牧民族的软肋。那就是他们人少,居住分散。如果我们善于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能制定出对付匈奴人的办法。

    “什么意思?匈奴人少?每次边关告急都是说匈奴是我们几倍的兵力。”

    是的,那是因为我们有漫长的边境线,从辽东一直到西北,我们要守住的点太多。而匈奴人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一点,所以,从局部上说,匈奴人的兵力占优。

    而且,匈奴人的体制是兵民一体,战时为兵平时为名。他们攻打边关的时候,往往是整个部落,除了老人小孩留守,其他人倾巢出动。他们十万人攻关,其中至少有三万人是辅助兵,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作战部队也就是六七成。

    这次,匈奴人设伏我们,他至少抽空了十几个部落的青壮,所以我们才能袭击屡屡得手。

    匈奴人少,我们人多;他们机动,我们固守。这就是两边真实的状况。

    如果我们也能机动起来,从局部上集中优势兵力,完全可以不惧匈奴的威胁。

    要想机动,我们就需要大量的军马。军马的来源只能来源于两个地方,口外草原和西域。

    所以,打通西域的商道是重要的一环。我在西域了解过情况,如果西域各国不乱,如果他们能共同团结起来抵御匈奴的进攻,只要商道通畅,他们至少每年可以向我们输出一万匹军马。

    这还不包括未来从阿拉伯国家过来的马。

    这就是我在西域联合其他国家削弱乌孙国的原因,让他们相互牵制,绝对不能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来垄断商路。

    试想,如果每支边军都拥有一支五千人以上的骑兵,一过冬季,匈奴人分散放牧时候,我们不停的出动,不停的攻击他们的部落。甚至,当他们冬季进攻我们的时候,我们其他地方派出骑兵,不断攻击他的后方。

    这就变成我集中兵力攻其一点了,因为单独的一个匈奴部落,能超过五千兵力的少之又少。

    如此,只要三年,匈奴人一定会后悔与我们接壤。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而西域有一支五万人的常备军在等着他们。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一路向西,进入欧罗巴人的地域。

    一旦关外广袤的牧场为我们所有,我们自己又可以大量繁殖马匹,再派一支劲旅将西域收入囊中。我们的商队就可以直接进入阿拉伯、欧罗巴人的世界。

    我们帝国也就会像一个吸金器,将异族的财富都吸收到中土来。

    皇上听了他一番激动人心的宏论并未像他那样激动,他对没有到手的东西还是抱着冷静的态度。

    西域每年输入一万匹军马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多少物质去换?这一万匹军马即使输入进来,装备一万名骑兵,朝廷又要拿出多少银两来购买马匹、装备?

    说到底,还是没钱啊。

    萧隽刚才一番论述,说的是改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这是新朝建立以来对匈奴作战政策的重大变化,他见皇上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担子就更大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互市的问题。

    匈奴人缺什么,它们几乎缺一切手工织品。他们衣服都是以兽皮为主,他们需要丝绸、棉织品作为内衣;他们吃肉食,需要麦面需要茶砖;他们吃饭的东西都是木头的,几家共一口铁锅,他们需要陶器。几乎所有中原的手工业品都能在他们那里找到销路。

    当然,铁器、铜器这些是决不能输出的。

    而这些手工艺品并不能让他们强大。

    我们则可以换来他们的牛羊马匹,即解决农业生产的大牲畜代替劳力的问题,也可以开辟第二条马匹的来源。

    并不需要担心我们的手工技术被匈奴人学去,他们是游牧民族,不下马是永远不会生产这些手工物品的。

    “看来有人检举你违背朝廷的匈奴政策,私下指使人与匈奴通商是真的?”

    皇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说不清他的真实态度。

    “皇上,这件事是真的冤枉。当时只是匈奴人有异动,我们派出的斥候全然不知他们的下落。我就找了几个亡命之徒伪装成商队前往匈奴腹地打探消息。实际上,我后来一直再没见过他们。”

    “何以证明他们是伪装的商人而是情报收集人员呢?”

    “当时,我以卢龙军的名义在卢龙镇发布过告示,谁能打探到匈奴人的情报,可以到卢龙军来领取赏金。这事卢龙镇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对,卢龙军里还有发布命令的原稿,让人一查便知。”

    “你这事倒是做的有脑子,还知道为自己留条后路。”

    皇上站起身来。

    本章完

第138章 觐见(下)() 
皇上在书房里踱了几步,然后停下来:

    “举报信上说你将大量的财富据为己有的事,我就不问你了。一是宁儿早就跟我说明过这事,二是我也看出来了,你志不在此!”

    “谢谢皇上知遇之恩。”

    萧隽赶紧站起向皇上磕头。

    他最说不清的事,没想到皇上一句“志不在此”就轻轻的化解了。

    皇上转向杨宁儿问道:“你知道他的问题在哪儿吗?”

    杨宁儿也赶紧站起身来回禀:“胆大妄为,做事不够周密,屡屡被人抓住小辫子。只是他公忠体国,对于皇上有颗赤诚之心,在具体处理问题上还需加强磨练。”

    “你少避重就轻,处处维护于他。”皇上呵斥了杨宁儿一句,杨宁儿和萧隽都看的出来,他这是佯怒。杨宁儿还做了个鬼脸。

    “一个朝廷它就有一个体制,他会有既定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都是要让臣子们去遵守的。如此下面做事的人便不会自行其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不然不就乱成一锅粥了?”

    皇上没让他起来,他是故意让他摆出这个姿势的。

    “即使你认为你做的对的也不行。每个人做事只要不是出于私心,他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但是,只要不出于私心就能随意做事吗?不行。我们不能让制度体制形同虚设。”

    “你擅自组织边军出击,指使人以通商为名前往匈奴,更改军功奖励条例,甚至插手西域各国内部纠纷。这些都是涉及到帝国军事外交的重大事物,你都没有得到授权。你视朝廷何在,你视边军、兵部何在?”

    萧隽的汗下来了。他确实没有往深层次的考虑,自己是这体制中的一份子,却没有按照体制的要求来做事,甚至将个人凌驾于体制之上。

    “这份举报信何以在朝野引起如此大的风波?表面上看是顾城不满你举荐李大鹏而引起的。实际上,这是帝国高层将领们对你独断专行不尊号令的不满情绪集中体现。”

    “你还年轻啊。羽林卫大将军、英国公你们称兄道弟,杨宁儿又和你形影不离,军衔一升再升,他们早就看不过眼了。今天居然你还带着侍卫们大游行,大闹兵部,你这不是在激起更多的仇恨嘛?他们只用几句话便成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偏偏我那不长脑子的三弟,还有你这被感情冲昏头脑的傻闺女跟着你胡闹。知道我为什么急着传唤你吗?我是担心你们几个一喝酒脑子一热再带人把兵部给砸了。到那时,你不下狱都说不过去了。”

    “臣知错了,臣自请处分。”

    萧隽擦去额头上的汗。

    “这样吧,你暂时在家待着,闭门反省。羽林卫那里暂时不要去上班,赋闲一段时间吧。待这一阵风波过去,再考虑你工作的问题。”

    “是,臣遵旨。闭门反省不是需要禁足吧?”

    皇上的嘴角溢出笑意。

    “你在西山不是有个园子嘛,好好的种你的药材去。吃喝玩乐,做什么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