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不做后主 >

第46章

我不做后主-第46章

小说: 我不做后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1章 汉中田亩之策() 
听完刘禅心中之计,孔明目光不由变得明亮许多,抬头望向其,其中掺有些许莫名。

    “陛下,此事太过繁琐,若想实行起来,还需照顾到方方面面,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时真要实行起来太过困难!”孔明有些轻叹道。

    “所以朕才于今日与相父相商,相父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有治国安邦之策,这些方方面面朕相信相父可以处理好!”刘禅委婉笑道。

    正所谓什么人做什么事,刘禅根本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小事,他所能做到的,能用到的无非是自身的金手指,穿越所带来的好处,那便是后世先进的事物。

    “此事还需召诸卿细细商议方能再做决定!”挥了挥羽扇,孔明有些犹豫。

    “相父,若想治理蜀中,相父可有何妙计?”

    “接连数战,国力空虚,我蜀中目前急需恢复生产,屯田休兵,提升国力。”孔明道。

    会心一笑,刘禅开口:“既然蜀中可如此,汉中为何不可?我军得汉中之地,未得汉中之民,如今的汉中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急需一股洪流唤起。”

    这是刘禅与孔明摊牌以来,第一次争执,之前虽说是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不成熟,但是这毕竟是刘禅针对是蜀国目前,乃至以后的发展方针,若是因为孔明的过多担心忧虑而导致政令不行,那可就太。。。。。。

    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诸葛亮的治世水平确实名震古今,但是其最大毛病就是过于谨慎,太过求稳,相比于凤雏庞士元,其可以治理国家,恢复民生,却不适合谋划天下,攻城伐地,庞士元善奇谋,万事喜欢搏一搏,虽是赌徒心理,却往往能有大成效。

    想到这里,刘禅就不禁心想,若是庞统未死,孔明主内,士元主外,两人协作,配以诸多大臣,未必不能实现汉室复兴大业。

    “迁民,迁民,陛下总想迁民,可有具体方略,迁哪些民,如何抉择?蜀中百姓在这里生活了数代之久,岂能如此轻易翻越艰难险道,背井离乡,去汉中生存?还是说陛下从未考虑过这些,只想用强?”孔明反击道。

    “朕没说要强制性,许以优惠,调动蜀中居民积极性,令其自发选择赴汉中!”

    “关键便是这优惠,朝廷许什么优惠?什么优惠才能让百姓们主动选择赴汉中?”

    “百姓最缺什么,或者说最想要什么,我们便给他们什么,于生活中给予便利,他们所求的大多数无非于能否有饭吃?能否有地方住?能否有衣穿?能否年年有余?”

    “朕之前也说了,花一季之资,便可让其安居,与此同时,推行新的田亩之策!”刘禅郑重道。

    孔明闻言,目露精光,神色微变,惊道:“新的田亩之策?”

    “不错,之前朕有意实行屯田之法,然屯田之法自古虽有,但却有些不妥,实行此法最出名者莫过于赤壁大败后的曹操,为了能够保证军需用粮,其在起兵之处便开始屯田,并将之大肆推行,然而效果却也是显而易见,数年时间,曹魏北方实力得以有效恢复,国力日渐强盛。”

    “但是,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我们,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屯田之法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收益官民按比例分配,军屯收益则全部归于朝廷,用以军事,黄巾之乱至此,天下久久不得安宁,百姓流离失所,土地更是荒芜大半,粮食极度缺乏,饿死人也非稀罕之事,流民随处可见。”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推行屯田之法,吸纳流民,将土地借给他们耕种,虽然从中收取了大部分,但余下的却足以满足百姓果腹之用,也能获得一定庇护,让他们有了栖身之所,故而效益颇大。而蜀中百姓呢?蜀中百姓经历大战,虽苦,但他们相比于中原百姓,无非要好上许多,闭塞的环境使得他们并没有那么惨,所以他们也不是那么好安顿的,再行屯田之法,未必能够调动起百姓积极性。”

    “所以,朕之前所说的屯田之法终不可取,此次赴阳平,朕沿路观察了许多,亦发现了许多,汉中人口稀少,土地荒废颇多,可供迁去百姓耕种。”

    “屯田之法说的再多,始终不过是土地官有!终究不是百姓自己的,相对于我们,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人,人是最珍贵的,但是百姓心中,最贵的无非是土地,有了土地,他们才有了希望,才能生存下去,不断延续!荆州之所以富饶,无非与荆州百姓多为有屋有田的自耕农,所以朕就满足他们,给他们田地!”

    听到这,孔明彻底震惊了,虽说荆州当时的确如此,即便是其家中亦有十亩桑田,但是那也是以前,现在战争时期,为政者皆抓紧钱粮,不仅自己的,还包括百姓的,因为没有这些,就没有兵马,自然也就无法逐鹿天下。

    理了理思路,刘禅慢慢道来:“今汉中,地有遗利,肥沃之土多数未得到开垦,而此时,若将田地赋予百姓,如此,百姓必能安居乐业,不复思乡之念。”

    “莫不是想效仿秦末汉初之授田制?”

    刘禅摇了摇头。

    “授田按人丁多少来授予,田地虽私有,却不禁买卖,长久下去,终有弊端,致使兼并之风日盛,富庶之家良田千亩,贫穷之家无立身之所,而这亦是黄巾之乱的原因之一。”

    “把土地给予百姓手中,怎么分?怎么给?这才是关键,为绝后患,授百姓之田,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民生田,一部分为官军田。”

    孔明呵呵一笑:“这倒有些意思,陛下且说说这二者有何区别?”

    “民生田,官府授予百姓,便是百姓私田,可私下买卖,亦可世代传承,若一家之丁皆故,该田则收归官府,另行分配,切不可落入小人之手,耕种该田所得收益尽归百姓所有!”

    “官军田,乃是百姓为朝廷军事所需而耕,该田所有权亦归朝廷,暂时租于百姓耕种,不得私自买卖,违者重惩,而所得之粮,百姓留一成做劳动补贴,其他尽数入官府帐下。”

    “若是。。。”闻言,孔明有所思,片刻后,目光一闪,忽然问道。

    “为防止百姓弃官田而重民田,当需下令,民田所得之粮不得超出官田两倍,违者,民田所得尽数充公,只留一成官田之粮供生活之需,另外,尚需加强监管,主张相互监督,举报者,经核实,予以重奖!”

第92章 一切为了北伐() 
如果一开始仅仅是好奇,那听到现在,孔明心中更多的则是震撼,满满的震撼,在其看来,刘禅的想法十分新颖,可以说打破了世俗的牢笼,一种不一样的田亩制度将在汉中出现。

    “陛下是想在汉中推行,还是说打算在全国推行?”此时的孔明语气变得平缓了不少,没有了之前的严厉,或许真的被刘禅的这期良策所吸引般。

    “汉中只能说是试点,其实除汉中外,蜀中各地也存在程度不一的土地荒芜问题,有着大把的肥沃土地没有人耕种,而这种田亩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你耕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避免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总之,土地有很多,只要百姓想种,又愿意付之行动,那么我国的粮食收成不愁不会提高。”

    “此事倒也有可行之处,不过仍需与蜀太守杨洪、东曹掾蒋琬细细相商一番才行。”

    听到孔明此语,刘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厌烦,真的墨迹!然心中怎么想归怎么想,刘禅却不能言明,想到这不禁有些郁闷,若是自己权力够大,不用被诸葛亮相掣肘,那凡事便不需如此,那颗刚刚沉寂的欲望之心,变得有些躁动。

    反正路刘禅已经想了,此时孔明不同意,便只能等了,田亩政策配上之前所提出的鼓励多生多育的人口政策,以及相对应的服兵役制度,经济方面不好说能有什么提高,但是放在战乱时代,数年下去,足以令民生国力得到有效发展。

    想到这,刘禅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不能等了,时间紧迫,他必须劝说诸葛亮同意自己的想法,或者给予自己明确的拒绝原因。

    “相父,实行此田亩制度,好处有三。”

    “一则,授田百姓手中有着民生、官军二田,官田不许交易,这同样是保证了百姓手中有着一丝生存基础,不至于沦为豪族佃户,,哪怕再穷,只要肯努力,仍有一口之饭食。”

    “二则,流民、野人、异族甚至世家豪族为求得所分田地,必会自愿献籍纳册,至于朝廷户籍管辖,如此一来,至少在形式将这些人拉到蜀国这条船上,表面上他们也成了蜀国之人,有利于将外地之人转化为蜀国朝廷编户,使朝廷所控制的农户数量大大增多,进而保证了赋税来源,届时相比,朝廷所投的一季之资,不过寥寥之数。”

    “三则嘛。。。”

    听得刘禅高谈阔论,孔明平静的面容下实则震撼不已,之前听刘禅所讲,孔明只能暂时理解到这是为了恢复国内生产,提高粮食年收入,要是时间足够,容其细细多斟酌几遍,未尝不能想到这其中所藏有的其他心思,但是,至少这些心思,现在的孔明并没有想到。

    再者说,哪怕之后能想到,也远没有刘禅自己亲口说出来更加震撼,猜测归猜测,刘禅亲口说则更加说明,这是其自己的想法,田亩制度之中却牵扯到了拢合少数民族,吸引外来人口以增加国民人口,甚至分田所带来的户籍编入,在某一方面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对人们的控制,这其实无形之中就是对士族大家的一种削弱。

    这种新的田亩制度其实也并非完全脱离之前的两种田制,而是取长补短,做出了一定修改,用以现阶段的国力恢复。

    与演义不同,相比于军事才能,孔明最擅长的,也是最乐衷的便是治理国家,处理内政,而非在外征伐,尽管刘禅所说之法在其看来,尚有些稚嫩,但是,能够如此想,便也不错了,毕竟陛下才十七岁。

    孔明嘴角微掀,笑问道:“还有第三则好处呢?还请陛下一并说完吧!”

    “这第三嘛,陇西、凉遂之地长期战乱,人口大减,随着扶风马氏等诸多大世家的消亡,田地亦有诸多荒芜,情形与汉中极其相似,只要能够在汉中成功实行该政策,到时便可在陇西、凉遂等地复制照搬。”

    “而这一政策,更能够为我军以后攻下凉遂等地,收复民心打下基础,为我军北伐减少潜在隐患!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该政策也是为了北伐!”

    “而且若是如此,只需一年,便可得数万之兵,以助克复中原,中兴汉室之举!”

    正如,如何才能使天下百姓归附?

    天下非一人天下,乃万民之天下;同天下人之利者,得天下:将天下人之利独占于一人之私者,失天下!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何为民心,其实就是让百姓对你有希望,对你有归属感,无外乎一点,那就是你能给予百姓超出现在原有的利益,利益之交才是最简单、牢靠的。

    曹魏如此,那蜀国自然也可以,倘若北伐成功,得到陇西、凉遂等地的控制权,未尝不能如此,而且也定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也百姓依附,得到百姓的支持,让他们心向大汉。

    如此一来,北伐之后,对于所得之地,蜀军也可以减少驻军人数,更容易的同化原有魏国之郡兵,壮丁。

    对于此田亩制度,刘禅参考的乃是后世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虽有改动,但是无外乎调动人的积极性。

    “好!天也亮了,亮也该唤杨洪、蒋琬二人前来商议一下了!”看了一眼外面蒙蒙亮的天地,孔明淡淡开口道,恢复平静的面庞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闻言,刘禅一喜,孔明终于不再给予模棱两可的答复了,而是打算开始商议了,这对于刘禅来说便是足够了,若是诸葛亮直接同意,那才奇了怪,能够劝到这般,已经很不易了。

    “不知不觉,朕竟与相父长谈了一宿,实在是收益匪浅,好了,那便先到这里吧,朕也该准备准备上朝了!”刘禅抹了一把脸,站起身来道。

    “陛下,今天是休沐之日,无需早朝!”同样站了一宿的黄皓小声提醒道。

    “是吗?阳平跑了一趟,竟忘却了时间!”刘禅轻拍额头笑道。

    “陛下也累了,便回宫休息吧,晚些臣在与陛下相商!”孔明同样站起来躬身道。

    “也罢,既然如此,那朕便先回宫歇息了,以后相父还需多教导教导朕!”

    “陛下聪颖,臣必多多与陛下商谈国事!”

第93章 卧龙汉中书() 
在相互推脱奉承中,刘禅一行人于天蒙蒙亮之际便离开了丞相府,向皇宫而去。

    送刘禅出门的孔明,望着刘禅离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