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长空-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空气稀薄的七千米高度上,战机的平飞阻力大大低于海平面,为了不被前面持续加速的f…15c甩下太多,他并没有进入巡航状态,只是适当降低了加力喷油量、保持平缓的提速势头去追赶前面的对手。
既然是被詹姆斯抢在了前头,龙云就利用刚刚开启的机载雷达观察一下空中态势,前方的f…15c已经先于自己完成了爬升。现在正以马赫零点九的平飞速度在预定航线上飞行。眼见这种爬升后亚音速巡航的策略和自己的预定战术很相似,看来“mat日x”的詹姆斯虽然鲁莽、技术却着实不赖,应该也是个航空竞技的老手。
就这么考虑了一下,顾虑雷达的耗电会给发动机增加额外的带动负荷,龙云决定仅用肉眼保持与对手的接触,他很快就关闭雷达进入静默飞行。
一千千米的路程,对汽车或者其他地面交通工具来说都不是一段简单的旅程,但是在空中的战机眼中,大概也就是几十分钟的事。从速度马赫零点九的巡航状态开始,龙云稳定的保持加力状态提升战机速度。视野中原本几乎消失不见的亮点也在逐渐变大;直到估计两机距离接近到几千米之内,他才关闭加力并逐渐减速。保持对美国人的跟随态势。
战机之间的速度竞赛,和人类的长跑比赛有点像,跟随飞行的策略有时候也很管用,当然前提是对自己的战机飞行特性足够了解。
随着近似编队飞行的两架战机一路巡航向东,广阔落基山脉的晴朗天空下,数千米高空传来阵阵连绵轰响,提醒地面上的人现在正有高速飞行器掠过头顶;一前一后奔袭的战机,在高远的天际划出两道若隐若现的白色航迹,几乎笔直的指向萨克拉门托以东数百千米的艾尔柯城方向。
减速后保持零点八马赫左右的速度,龙云跟着前面的f…15c飞了一小会儿,时不时还俯瞰一下苍穹下的北美大地,他觉得其实现在的飞行状态就很不错:作为跟随者,他可以方便的观察对手的动向,而前面的詹姆斯就只能靠座舱后视镜、或者频频回头才能看到他。除此之外,驾驶燃油存量更充沛的su…27sk,采用跟随策略也会给对手制造一些压力,这也是和长跑比赛差不多的。
但是就在这时,发觉视线中的对手尾焰亮度开始发生变化,龙云凭借经验发现詹姆斯似乎是又开了加力在提速,他开启座机配备的eos系统,用交联的激光测距器测量一下目标距离——果然,这时候两架战机之间的距离在增大,已经快拉大到十千米了。
这个詹姆斯,他在使什么花招?
发现对手在开加力提速,龙云很快判断了当前的局面,他没有跟着开加力追赶,而是继续不紧不慢的保持原有速度飞行。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龙云是以自己的估算为依据。
说起战机竞速赛,不少人的第一想法都是类似f1方程式那样的疾速狂飙、或者说觉得极速更高的战机就一定能取胜;其实完全不然,因为战斗机的高空最大平飞速度都是在引擎加力全开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而这种情况下的燃油消耗是极其惊人的。
举个例子来说,像su…27sk这样以大内油著称的远程战斗机,如果真的把两台al…31f引擎加力全开冲刺飞行,只需要不到一刻钟就能把全部九吨多的机内油量都烧光!换句话说,su…27sk在保持最大平飞速度做冲刺飞行时,航程只有可怜的五百千米,很显然这种不顾一切的飞行方式是不可能用于长距离竞速赛。
至于现在的情况,以f…15c机内油箱的六点一吨燃油,和f100…pw…220发动机的1。7kg/dan*h(千克/公斤推力每小时)左右的加力油耗,是断然不够詹姆斯全程使用引擎加力、大手大脚挥霍;所以如果美国人的判断没有出现问题,那他就是在采取一定的佯动战术,希望自己会担心被甩下而冒冒失失的开加力尾追,从而在这个被动提速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的燃料。
有了这样的判断,龙云谨慎的继续保持马赫零点八的速度跟在f…15c身后,在如今这种晴朗天气条件下只要别落下太远,他完全可以把对手保持在视线之内;与此同时,他的飞行操作也格外细致,避免频繁使用气动控制面而造成不必要的额外阻力。
比赛毕竟才刚开始,就让对手飞远一些又有何妨?
打定了以不变应万变的主意,龙云接下来的飞行一直都非常平稳;虽然经过对eos系统捕捉到的目标反复测距,他知道前面的f…15c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始终都在采取欺骗式的钓鱼战术,却始终也没有搭理对手的佯动。
和风格沉稳的龙云相比,詹姆斯现在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
和后面怡然自得、飞行平稳的对手相比,经过一段时间的变速飞行,眼见导航信息提示半程标识点在望,驾驶正处于一点四马赫高速的f…15c,詹姆斯攥住操纵杆的手心里已经有点潮热。之前的半程飞行里,一直使用断续加速战术、期望迷惑对手的他,不断的在座舱里回头观望,但是任凭自己如何仔细的搜索观察,也见不到那架灰色“侧卫”的踪影。
湛蓝如洗的天空中,除了四处飘散的片片白云之外简直就什么都没有;如果不是与基地的无线电联络一直完全正常,他几乎都要以为对手因故退出了比赛、或者干脆就是飞错了航线。
这个可恶的慢性子,他怎么还不赶紧追上来,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被自己加速甩掉?
由于之前反复的进行变速飞行欺骗战术,非但没有让后面的中国人上当,詹姆斯反而消耗了相当多的机载油料。
低头看一看油量表,前半程的接近五百千米航程让他消耗了接近七千镑的航空煤油,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到燃油总量的一半,但是他很清楚采取跟随战术的“侧卫”存油很可能更加可观,后半程的争夺只怕会更激烈。
这样的竞赛态势,不得不说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本来以为升空之后,就会和对手来一场奋勇争先的速度竞赛,如今却发现驾驶“侧卫”的中国人显然通盘考虑了战术安排,争强好胜的詹姆斯终于有了点不好的预感。作为一名航空竞技、竞速的多面手,他很清楚在竞速赛里只有老手才有把握这么做,新手盲目模仿的话不是输掉比赛、就是油料提前耗尽;这么说来这个驾驶“侧卫”的也是个竞速老手,今天自己是不是有点轻敌了?
这且不算,既然现在已经接近航线折返点,暂时领先的他就需要在导航点上空完成一百八十度调头然后返航;但是由于刚才的考虑不周,现在座机的速度还是不利于小半径回转的马赫一点四,他又不想损失这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速度优势。
但是麻烦归麻烦,驾驶战机做一个干净漂亮的盘旋,这还是难不倒他。
心里盘算一下f…15c在当前速度、高度条件下的持续转弯机动能力,詹姆斯在距离导航点大约两千米处略为侧杆、开始沿导航航线外切飞行,他打算用一个大半径的持续转弯动作来调头进入返程飞行。(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五一三章 压线盘旋()
按照导航信息一边减速、一边接近半程折返点,詹姆斯的操控相当熟练。
此时此刻,在萨克拉门托航空基地的室内大型显示屏幕上,大厅里的所有人都能够看到这场竞速赛的实况,只见到领先的f…15c在偏航调整之后,就以马赫一点二的飞行速度划出一道几乎成圆周的弧形航迹;系统自动测量得出的战机盘旋半径是三千五百米左右,转弯过载恰好拉到了老旧机体的5g左右上限,这对于超音速飞行的f…15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
随着转弯调头动作的完成,屏幕上“鹰”划出的圆弧航迹堪堪越过折返点上空,战机的飞行高度几乎没有变化,航迹与折返点的最小投影距离还不到二百米。
“wow,干得漂亮!”
眼见詹姆斯很熟练的完成了半程调头,这时候已经领先“天王星”的“侧卫”接近二十千米,观战的“mat日x”成员纷纷爆发出一阵欢呼;在场不少给“鹰”下注的人也随声附和,他们觉得赛程过半时的大幅度领先就已经奠定了整场较量的胜局。看一下大屏幕的战机存油显示,詹姆斯的“鹰”还有三吨左右燃油,扣除加力起飞过程的高损耗,可以想象后半程他会飞的比前半程还要快。
带着这样的良好愿景,就在观战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刚刚进入返程、再度开启加力提速的f…15c身上时,紧跟其后飞越过二十千米的距离差,龙云驾驶的su…27sk也不知不觉的临近了折返点。两架战机抵达折返点的时间差在一分钟左右。
刚才驾驶战机接近折返点的时候。半路上眼见已经开始返航的f…15c从自己航线的侧上方交错而过。龙云粗略估计詹姆斯的返航高度在八千米左右、飞行速度仍然较快,随后隐隐传来的扩散音爆更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这个家伙,他还在继续开加力超音速飞行,是不是打算积累足够的领先优势、想让自己放弃追赶的努力?
想到这里,看一看仪表盘上的油量表读数,龙云脸上现出一丝从容的笑。
天空中的灰色“侧卫”还在平稳飞行,坐在地面上观战的人群中,大厅里折叠椅上的上官丽却有一点暗自着急。
看着大厅墙壁悬挂的巨幅显示屏。神色有些紧张的女孩子不自觉的在攥紧拳头,对航空竞技完全外行的她也能看得明白,这时候的比赛形势并不乐观,龙云驾驶的那架飞机已经足足落后对手一分钟的时间!
眼见落后的“侧卫”这时候也接近了半程折返点,自然也要转弯调头,他的表现又会如何?
此时此刻的内华达内陆上空,龙云已经按照之前的估计,沿着预定的飞行线路接近了折返点。
不过和之前的詹姆斯不一样,他操控的su…27sk飞行线路本来就不是正对导航点,也就不需要像速度过剩的f…15c那样先进入偏航修正;现在他几乎可以直接进入盘旋调头。现在需要把握的就是盘旋坡度,这对保持稳定的飞行姿态非常重要。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会尽量让调头航线贴近折返点,这样多少可以节约一点不必要的飞行路程。
在紧张注视导航信息提示、确认即将进入盘旋航路时,他立刻提前一瞬向右侧拉杆、借助果断的预操作完全抵消su…27sk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的固有延时。
随着龙云的精准操控,如同飘荡的一抹惊鸿,又有如苍鹰在闲庭信步,灰色空优涂装的su…27sk在空中划出干净利落的圆弧型航迹;战机的侧向坡度压得恰到好处,气动干扰与乱流被减小到最低,跟踪摄像机拍到的直播画面上,只见到转弯机动引发的两道边条白雾扫过线条优雅的隆起机背。
机动进行的越流畅,阻力引发的速度损失就越小,开启加力沿着最流畅的圆弧曲线定速飞行,机体庞大的su…27sk在这一刻是那样的从容,仿佛托举战机的不是无影无形的稀薄空气、而是赛车测试场的标准倾斜环状跑道。
完成一个堪称完美的一百八十度调头,龙云的转弯航线距离折返点是那样的接近,几乎就要压在了代表折返点的绿色光标上;随着战机折返动作的完成,系统自动给出盘旋半径一千三百米,还测得了航迹与折返点的最小投影距离:
十五米。
十五米,这个小到不可思议的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
“——厉、厉害!”
难以置信的盯住大屏幕,还是“天王星”战队的机师们最先反应过来,大厅里聚集的观战者在经过短暂的错愕后,也纷纷爆出各种充满震惊与赞叹的惊呼声。
这个驾驶“侧卫”的中国人,他果然是个天才!
但是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在肉眼完全无法定位的七千米高空,凭借导航信息去压点盘旋,距离折返点的误差距离仅仅相当于一架“侧卫”的翼展?一般的飞行员如果能做到这样,那纯粹就是人品大爆发,可是他进入盘旋的飞行速度是马赫零点八——这样高的速度下还能控制得如此出色,横向过载也被精准的控制在5g,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简直已经不是人力所能为之!
龙云的精彩表现,不仅震惊了现场所有人,也在瞬间扳回了相当大的距离劣势。
在刚才的调头飞行中,他不仅比詹姆斯更靠近折返点、也就少飞了无效的四百米直线航程,得益于su…27sk出类拔萃的水平机动性能和更低的进入速度,这一趟转弯调头的航线半径也比f…15要小得多。
这一进一出,没有耗费一丝多余的油料,他等于一下子就扳回了接近五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