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国江山 >

第69章

南国江山-第69章

小说: 南国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梦洁,我回来了!”杨渥答道,语气同样很平静。

    他深深吸了口气,走上前去,看着更加靓丽的红颜,忍不住便将她抱在怀中。

    “啊……”周梦洁一惊,连忙挣扎着想要摆脱,她还从没被一个男子这样搂抱过,之前杨渥也从没对她做过这么亲密的动作。

    “别动!让我抱抱你!”杨渥用力的抱紧了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周梦洁只感到芳心越跳越快,心中充满了甜蜜,却下意识的忍住了羞涩,任由眼前男子将她搂住。

    “由他去吧!反正父亲他们也知道了我们的关系,而且似乎也很赞同我们在一起。”她暗自安慰着自己。

    前段时间她的母亲刘氏已经和她正式谈过了,所以周梦洁也知道自己嫁给杨渥之事差不多可以定下来了。

    两人温存了许久方才分开,回到自家院子后,少不得又要好生安慰一下何依依,这段时间的她也消瘦了不少。

    ……

    三天后,广陵城外的一处农庄里。

    这里地势偏僻,很少有人来造访。此地便是杨渥设立的火药制造基地了。

    当初杨渥从升州返回广陵时,意外救了黑火药制造专家宁中,于是特意将他安置在节度使府后宅僻静处的一个小院子里。

    不过那里虽然僻静,但毕竟处在节度使府中,而宁中经常做黑火药实验时会发出爆炸响声,节度使府的侍卫们都被惊动过好几次,要不是有杨渥特意掩饰,只怕黑火药的秘密早就暴露了。

    不过在节度使府中做火药实验还好说,但要大规模生产那就不安全了,杨渥可不希望后世史书上记载说纵横江淮二十年的吴王一家因为黑火药爆炸就此挂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杨渥只怕就成了史上最大的笑话。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实验,由宁中制造出来的颗粒状黑火药的成分配比已经非常合理了,与后世研究的最佳比例非常接近,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三种成分的纯度问题,可以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配比。

    当初为了保密,在攻打苏州和湖州的过程中杨渥都没有使用黑火药,不过接下来平定田覠等人的造反时杨渥自然不会再客气。

    黑火药这种武器本来就是拿来用的,攻打苏州和湖州的战争对淮南来说无关生死,但田覠等人的造反却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内乱,加上杨渥的原因,这一世的内乱可能比历史上来得更加猛烈,所以黑火药也无需再藏着了。

    “如今黑火药每天的产量如何?已经储备了多少?”

    黑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中的木炭、硫磺十分容易获得,但天然硝石却几乎没有产出。历史上在合成氨工业发展起来之前,硝石一直都是重要的战争资源。

    当初英国为了获取硝石曾经派出大批人员在民房、谷仓甚至教堂附近进行勘探和挖掘,后来依靠从印度大量进口硝石才缓解了硝石的缺乏,而这为其在18世纪建立霸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后世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为了争夺硝石、鸟粪产地也曾发生过战争,最终智利一方获胜,而玻利维亚因为战败而割让土地,最终失去出海口,成为内陆国。

    好在如今杨渥对的黑火药的需求量还没有那么大,毕竟他现在还不打算用火枪火炮等武器,光只用来爆破的话用不了多少,所以依靠在阴干的墙角、猪圈的泥巴里获取的硝石差不多就够了。

    “硫磺和木炭都好说,就是硝石不够,人手也有些不足,刚开始每天都只能制造出十多斤黑火药,如今产量增加了,每天差不多能制造三十多斤。至于储量,如今已经储备了上千斤。”宁中不卑不亢的答道。

    这位年轻人如今被杨渥任命为火药监察使,专门负责淮南的火药制造,以后或许还会让他进一步负责火炮的制造。

    杨渥点点头,“很好,不过每天的产量还要提高点,人手不足我就给你提供人手,硝石不足就要想办法多收集,总之必须在两个月内将储备量提升到三千斤以上!”

第121章 军纪() 
如今是十二月,两个月后杨渥觉得田覠他们差不多就要造反了,到时候杨渥肯定会率军参加平叛。

    按照他的打算,目前的黑火药主要用于爆破城墙。后世江宁城何等雄伟坚固,若是用一般的办法太平军不可能攻破城池,但他们却想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用棺材装入大量的黑火药进行爆破,将狮子山正面城墙炸出一个宽两丈多的缺口,从而攻破江宁。

    而历史上安仁义据守润州孤城长达一年多时间,王茂章率领的大军始终攻不破城池,严重拖累了淮南对外扩张的步伐,最后还是趁安仁义不备时挖地道破城的。如果用火药进行爆破,那么平定安仁义的叛乱肯定会快得多。

    “让你实验的榴弹做的怎么样了?”杨渥继续问道。

    除了用来爆破外,杨渥还打算制造一些类似于后世“榴弹”的爆炸装置,实际上也就是用大型陶罐装入黑火药和带有棱角的石子,点燃后用抛石机投掷出去,在敌军之中制造混乱。

    “已经制造好了,就是爆炸的时间不好控制,为了防止榴弹在投石机上或者空中就爆炸,我们只能尽量将引信做长一点,这样一来榴弹落入敌军之中后就会给敌人留下足够的躲避时间!”

    杨渥点点头,实际上他本来就没指望这种榴弹能给敌人造成多大的伤亡,他仅仅指望用它来制造混乱,更何况这种爆炸武器乃是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未必就不能大量杀伤敌人。

    “这点我知道,你只要造出来就行了,现在有制造好的可以试验给我看看吗?”

    “当然可以!”宁中转身对一旁的一个工匠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他们便准备好了。

    “世子请随我来!”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试验场地,只见远处立着一台旧式的发石机,一枚榴弹被装上了抛石机后端,随着工匠的号令,二十几位守卫这里的士兵围了上去,他们将负责拉曳投石机前端的绳索。

    “点火!”

    那工匠大声下令着,一名士兵走上前去点燃榴弹的引信,又迅速逃离开去。

    “发射!”

    二十几个士兵一齐用力,只听“嗖”的一声,榴弹被迅速抛上天空,在空中飞了大概三百步后落地,又过了大约三秒钟时间才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冲天而起,接着便是溅射的石子向四面八方飞速射去。

    “过去看看!”

    杨渥一行人来到爆炸点,只见地面上已经被炸出了一个半米深、三米多宽的坑,地面上还在冒着黑烟,而榴弹里面预先装入的石子都散布在这个大坑周围五米范围内,可以想象如果爆炸发生在敌群中的话,肯定能造成不小的伤亡。

    “很好!”杨渥满意的点点头,这种榴弹的装药达到十斤,在后世那些重磅炸弹面前什么都算不上,但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威力惊人的武器,杨渥注意到周围那些工匠和士兵们虽然之前都见识过了,但此时依然神情震骇;至于跟杨渥一起过来的程勋等侍卫此时早就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了。

    “这种榴弹要加紧生产,两个月内至少要储备一百枚,能做到吗?”

    宁中略微思考了一下,点头答道:“应该没问题。”

    接着杨渥又视察了一下他们黑火药的储备情况,特意指点了一些储备安全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才满意的离去。

    不过黑火药等武器都只是外在手段,关键时刻用来还成,但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地方还是军队本身的战斗力。

    昨天杨渥回到军营后便让崔肃领头,朱思勍、秦裴等人作为副手协助,希望能制定一部新的军法,对各种具体的违纪行为作出相应的规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军法太过粗糙,有的地方又太过严苛,以至于许多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危害的行为按照军法却需要除以斩首,这些都太过不合理了。

    再次回到军营后,杨渥先四处巡视了军营,再回到大帐接见了崔肃等人。

    “让你们修改新的军法如今做的怎么样了?”

    “回禀世子,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世子定夺。”崔肃将一本册子递了上来,“请世子过目。”

    杨渥接过来仔细查看,只见整个军纪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到处都是“犯者斩之”的字样,而是每种违纪行为根据情节的轻重给出了“关禁闭”,“军棍”,“鞭刑”,“体罚”,“斩首”等刑罚,杨渥对此表示满意。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崔肃虽然是个文士,但他在修改军纪的时候却将文字写得非常直白,非常详细,既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也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只要是识字的军官基本都能看懂。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是具体负责执行军法的军官们都看不懂,那么这军纪制定了又有什么用处?

    杨渥连连开口赞赏,并指出了一些容易引起歧义或者表述得还不够清楚的地方,让崔肃回去再修改一下。

    除了前面这些条文是崔肃等人一致认同的外,在一些地方崔肃几人却起了争执。

    比如说侵扰百姓,崔肃就主张从重处理,无论是谁,只要敢侵扰百姓的没有杀死百姓的都会除以“杖刑”,而有百姓死亡的案件则一律斩首,就像当初在昆山时那样;而朱思勍等人却认为量刑太重,并且太过笼统,必须依照具体情况予以处罚。

    听完众人的争执后,杨渥最后还是决定听出朱思勍等人的意见,毕竟太过严苛的军纪很容易流于虚言,在实际中难以执行下去。而且如今毕竟不是后世,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军队都认为侵扰百姓算不得什么大事,对此即便是杨渥这个来自后世的人也不得不选择妥协。

    “你们赶紧把新的军纪制定好,然而迅速施展下去,还是像当初那样,首先让军官们知道新军纪,然而逐渐让士兵们知道。此外,如今的军纪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严苛了,诸位在实行的时候就务必要依法实行,切不可再姑息养奸,诸位明白了吗?”

    “属下等都明白了!”

第122章 奇袭() 
天复三年正月。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对联,由五代十国后蜀国君孟昶所创。不过这一时空有杨渥在,自然不会将此头衔留给孟昶;在他的带头下,广陵城中迅速兴起了对对联的风气。

    此时,中原大地上各处都还在过年的喜庆之中,即便是农村里面最穷苦的百姓此时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

    正月初三这一天,兖州城外来了一批商贩,人数大概只有数百人,他们大多推着小车向前赶路。

    “大哥,咱们应该快到兖州了吧?这都连续赶了四十多里路,是不是要歇一会儿?”开口之人是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操着一口青州口音。

    那为首的“大哥”此时神情非常严肃,一双浓眉大眼正紧张的四处张望着,似乎随时都在警惕着周围。

    “嗯,就在这里休息吧!”那带头大哥仔细查看了一下周围情况后点了点头,“刘丹,你带几个人扮作一个卖油郎进城去查看一下情况,务必搞清楚城中虚实,尤其是驻军的分布,今晚闭城之前务必要出城将消息传给我,听清楚了吗?”

    那汉子刚才还在嬉皮笑脸,此时听了带头大哥的话立即神情一肃,抱拳答道:“属下遵命!”

    举止言行之间居然行的都是军礼,显然这并不是一队商贩而是一支数百人的军队!

    而带头的那一位便是平卢节度使麾下的行军司马,王师范的心腹大将刘鄩。

    王师范在决定要起兵讨伐朱全忠后,又联络好了杨行密和李克用这两家援军,终于开始采取行动。

    他制定的行动计划非常有创意:他分别派遣麾下的亲信将领假扮成进献贡品的使者及商贩,分别带领数百人军队,将兵器都捆绑起来,藏在车上,秘密潜入汴、徐、兖、郓、齐、沂、河南、孟、滑、河中、陕、虢、华等州,并且约定时间,准备在正月初四这一天一起发动,攻占这些州县。

    这场奇袭正可谓是后世特种作战的翻版,此时朱全忠主力都在关中,留在中原各地的兵力也因为要给淮南施加压力而被集中在了宿州朱友宁的麾下,如果运气好,说不定王师范还真能创造奇迹,一天之内夺取十几个州。

    当天晚上,刘丹果然在天黑之前出城,给刘鄩带来了兖州城中的最新情况。

    “将军,根据属下打探到的情报,泰宁节度使葛从周将他的军队全部驻扎刑州,如今兖州城中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三千余人,他们目前的驻扎情况是,在这里有三百多人,这里有五百多人……”刘丹指着一张草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