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时代-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随着市场饱和,还有天气逐渐变冷,陈立青已经预见,他们的电风扇的这第一桶金,算是赚足,接下来不可能赚那么多。
张显谟看了一眼陈立青,接着看着大家思考,继续道:“电风扇已经过了季节,可以预见,我们下个月,电风扇不可能卖那么多。“
“所以,今天叫大家来,主要是商量一下我们接下来几个月如何盈利,保持利润。否则,我们想要购买战舰,资费可能不够。“张显谟看杨树庄。
杨树庄点头:“是啊,我们赚钱虽然多,可是据我打探,萨镇冰大人他们在德国订购的战舰都是十几万,二十几万银元一艘,就算是把我们这两个月赚的钱去买战舰的话,也不过买三艘左右。“
听得杨树庄这样一说,众人刚刚的喜悦顿时下降。
他们聚集在一起辛苦了这两个月,可是要赚钱来买武器,买战舰准备造反救人的。
谁能想到,真正做起事情来,看似赚钱那么多,却一点儿不禁用。
“那我们怎么办?“郑毓秀首先着急。
其余人也不由得皱眉,钱赚的少了,他们自然想要赚多钱,而且,这群人,特别是喻培伦,黄复生两人。和张显谟他们干了两个月,突然发觉造反最重要的是花钱。
他们如果有钱去买几百战舰了,那造反还不容易?
“是啊,如何保持这个利润,这些利润保持下去,我们一个月还能得到一艘战舰呢。“喻培伦不由得皱眉。
一个月一台战舰,不出一年,他们就会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海盗军队,想到有自己的一支舰队,喻培伦就觉得到哪个时候,他才有力量。
其余人纷纷皱眉,要这群人去干事他们可能行,可是叫他们去赚钱,他们基本上没有点子。
“红藻,你有了主意没?“黄复生不由得看张显谟。
张显谟在这个团队算是主导核心,主意都是张显谟想出来的,他们不约而同都信任张显谟了。
被黄复生一提醒,大家纷纷看张显谟。
张显谟也不含糊,点头:“今天叫大家来,就是看看大家有什么主意没有,不过,既然大家还相信我的话,我就把我的看法说出来吧。“张显谟停顿片刻,看大家没有意见后,他道:“我的办法是,要保持我们的利润,我们不如继续扩张。“
“南京城内,我们或许也能开两家火锅店,继续保持火锅店的数量的话,我们盈利自然不会改变。“
南京距离上海如此之近,而且还有方便的水路交通,在南京开设分店的话,他们自然稳赚不赔。
众人一听,不由得恍然。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喻培伦不由得拍了拍脑袋,陈公哲一听,也不由得点头。
南京城的购买力,绝对不弱余上海。
“除了我们扩张火锅店之外,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上海开设另外一些店铺,譬如,产业升级,我们可以开设高级一点的餐厅,西餐厅,请那些法国佬他们来当大厨。“张显谟没有等大家反应,继续说他的想法。
火锅店毕竟太普通,高雅一点的餐厅,那种才能赚钱,才能吸引有钱人。
“西餐厅的话,公哲,我准备找你叔叔合作。“没有等大家弄明白西餐厅是什么,张显谟就转头看陈公哲。
陈公哲一愣:“找我叔叔合作?“
“对的,我们要找你叔叔合作。“张显谟点头。
陈立青和张显谟都知道,虽然他们现在是在陈其美的庇护之下,陈其美因为他们是同盟会的,会给帮助。可是,天底下的人都是利益才结合在一起的。
陈立青相信,若是陈其美知道他们赚那么多钱,肯定也会眼红,保不准会做什么卸磨杀驴的事情。他们家和陈其美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亲戚关系,而且,就算是亲兄弟,还分家产。
世界上没有什么白白掉下来的东西,要想陈其美继续帮助他们,他们自然也要给陈其美足够的利益。而开设高级西餐厅,肯定会吸引很多外国人前来。
这个年代,外国人的地位最高,只要让陈其美和这些外国人搭上线,得到利益了,相信陈其美也会真心实意的帮助陈立青他们的。
这点打算,现在才二十岁出头的陈公哲自然不太懂。
不过张显谟这样说了,陈公哲知道张显谟有他的理由,没有说什么,只说了会通知陈其美。
“还有,霍师傅,我们的火锅店既然要扩张的话,我们的蔬菜供应必须充足,我们恐怕又要扩大我们的地盘了,周围地主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把他们联合过来。“张显谟安排下去后,最后连忙叮嘱霍元甲。
霍元甲点头:“红藻老弟,这点我会让东阁,东章他们去做的,地主们已经尝到了好处,相信他们不会再拒绝我们那些种子了。“
蓝水村一片,已然种满了陈立青他们需要的各种蔬菜,蓝水村以及旁边的村子的村民,此时此刻,同样是享受到了平越农民他们的待遇。种蔬菜,送公司,养鸡鸭,送公司。
这种种植模式,暂时让他们赚到了钱。
当然,张显谟他们虽然依靠附近的农民,当他们依旧投资开办了一系列的养殖场。
人员的话,在上海这边最缺的就不是人,他们能够招收到足够的工人。
一系列的安排下去,张显谟他们这个会议到了晚上十点才说完。
最后,当人只剩下陈立青和张显谟的时候,张显谟忍不住转头看陈立青。
“立青,我们这样不加限制的扩张,会不会引起我们的根基不稳?“一系列的发展安排下去,张显谟说出了他的担心。
上海虽然比平越好太多倍,可是,这毕竟不是家乡,张显谟用人起来,总是不太踏实。
譬如蓝水村周围的各个地主,张显谟目前都没有见过几面,这边种菜的事情,都是交给霍家人去做,他压根不知道地主他们是什么人。
还有,火锅店分店的一些管理人,都是喻培伦他们介绍过来的同盟会高级知识分子。
这些人,虽然都是人才,都可以为他们所用,可是,不是自己人,他用着总是不踏实。
当然,目前张显谟还是能够信任喻培伦,黄复生,以及杨树庄等人,至于他们去找的二级人物,说实话,他有些不太相信。摊子发展大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特别还是在上海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摊子大了,张显谟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了。
陈立青看张显谟,他明白张显谟的担心,但是他摇头道:“没事,老师,我们只管发展,发展吧。我们的根基本来就不稳,在上海,我们主要目的是赚钱。“
“赚够了白银,换成机器,我们贵州才能更好的发展,赚够白银,我们中华银行才会有足够的白银储备。“
“还有,我们这样疯狂的发展,不是在两个月中赚到了几艘战舰吗?再等事情走上正轨,老师您就可以和杨大哥去一趟德国,订购战舰。“
“还有,枪支等等,我们如果没有钱,陈其美肯定不能帮我们买到,这些,都需要钱,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再说吧。“陈立青安慰到:“我们不是还有霍师傅和张爷爷他们教的三百精武门弟子吗?“
这样一番说辞,让张显谟虽然还想说出他的担心,可他最终没有说下去。
而陈立青也没有过多的解释,他现在总不可能告诉张显谟,距离辛亥武昌起义不足一年了,他要在这之前,疯狂的赚钱,这才有机会坐稳他的西南王。
否则单单靠贵州的那点钱,他要发展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时候。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疯狂扩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下来的曰子,因为陈立青他们调整了发展战略,加上金钱的投入,还有陈其美,以及同盟会各地会员的帮助,陈立青他们的事业可以用飞速发展四个字来形容。
首先是火锅店,随着南京火锅店两家分店开启,他们的火锅店扩张的号角就打响了。
两个星期后,苏州城内也开了三家火锅店,紧接着是镇江,扬州,无锡等……凡是顺着长江,交通方便,或者是火车方便的大城市。陈氏火锅店都在当地生根落户,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在同盟会那庞大的人员组织之下,陈氏火锅竟然得到顺利的发展扩张大半个长三角,开了足足十几家,十几个大中小城市。
甚至到后来,陈氏火锅这四个字还未到该地区,就已经在该地区彻传开了。
这种自助火锅带起来的风潮,短短两个月,就席卷了整个长三角,吃过的人们,无不称赞,无不赞扬。
如此红火热闹的火锅,不仅上了上海着名的大报纸,申报,甚至于梁启超现代这样一个大名人也对陈氏火锅这个中国人的品牌,赞誉有加。在名人,在普通人,在同盟会份子的推动之下,陈立青他们的火锅店,可算是在这个长三角地带,彻底站稳脚跟和火了起来。
而如此多的火锅店,带来的效应首先自然是庞大的收入。
长江三角洲,现在可以算是整个清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一个火锅店每天接待人数以两千人次算,陈立青他们还能赚一千块,除去各种车马费,人工费,他们每个火锅店能够足足给他们带来至少五百块的纯利润。
当然,这还是往少了的算,长三角的人自然不可能那么少。
十余家敛财机器的疯狂工作之下,陈立青他们每天的收入可以用万银元来计算了。除去交给同盟会的五成分成活动资金之外,还有发出去的车马费,人工费,随着火锅店的越开越多,最后到手,传到陈立青他们手中的银元都还有每天八千,一万。
这般的赚钱,赚到最后,甚至于喻培伦,黄复生,杨树庄等核心人物,看着他们那笔每天进账的数字,都麻木了。
当然,如此多的火锅店,带来的还有一个超级显着的效应。
就是在上海周围的土地,基本上都种植满了各种丰收的蔬菜,还有在上海周边,陈立青他们的养鸡场,养鸭场,养鱼场,也多了十余个。要不是陈立青他超级农场出来的种子以及家禽长得快,这么多的火锅店,绝对是要供应亏本的。
而如此多的土地,以及养殖场出现带动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富裕的村子,上海周边的所有村子,基本上在同盟会,在强大的利益刺激之下,都种上了各种蔬菜,各种养殖场,也奇缺工作人员。
好在这是上海,这是长江三角洲,人才是不会少的,在各种力量的帮助之下,陈氏火锅,还有农场种植模式,在长江三角洲疯狂的稳定的扩张。
这种扩张速度,本来那些各地官员看到了都还有些害怕,可是,这种一个火锅店,带来的却是一个,乃至周边好几个农村的发展致富。属于良姓的发展,没有人能够拒绝。到最后,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宣传之下,甚至于清廷都想在各地发展陈立青他们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模式。
只是,清廷来人,当然被陈立青他们推辞了。
他疯狂扩张只是用来赚钱的,哪儿会理会清廷的各种心思。
如此的大力发展,陈立青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兑换大量,大量的种子,然后这些种子,在通过各地的分销商哪儿卖出去。
光是卖种子,陈立青他们都赚大了。
当然,陈立青如此多优良种子,以及各种家禽本来那么大量的出现会有人怀疑,然而,在疯狂的发展之下,没有人考虑如此多的东西了。
自然,陈立青他们如此大力的发展火锅,也是受到阻力的,不过这些助力,往往传不到陈立青他们身上,在外围,就有同盟会的人给他们档了。
在这个时期,本来同盟会的发展就算是低调,乃至低潮,可是,在这个时候,陈立青突然给了他们一项赚钱,赚活动经费的工作去做,他们就突然活跃了。
如今发展火锅店,也算是同盟会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火锅店的收益,他们不仅仅有五成的分成,而且靠发展火锅店,他们能够更好的隐蔽,更好的吸收,组织一些力量。所以,一旦有不开眼的敢打火锅店的主意,各地的同盟会积极分子都会给他们深刻的教训。
由此,在同盟会的保护以及协同之下,陈立青他们的火锅店发展,自然是顺利无比,而且靠着同盟会的优秀和诚实的组织管理,陈立青他们的收益,往往不会缺斤少两。
当然,少了陈立青他们也不在乎,毕竟他只出的是模式,还有种子,如果时机到了,他抽身离开就可以了。
而这个时期,陈立青敢拿同盟会这些同志来给他们卖火锅,这不得不说陈立青大胆和疯狂。
张显谟就因为经常出入于同盟会宣传火锅�